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

    人们都习惯地称原子弹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奥本海默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对于这个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由于他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弹,并亲见了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造成的巨大灾难。这使他后来反对美国研究和制造氢弹,并使一些科学界的同行受到影响。

    为此,一些反对他的别有用心之徒,抓住他早年与共产党的良好关系和他的情人、弟弟是共产党员等事情,指控他与苏联谍报机关有联系,把他推上了审判台,使他成了美国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经过长时间的审讯调查,采取各种形式监听测查,最后法庭还是不得不宣布他是一个“忠诚的美国公民,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对奥本海默的审判,使在洛斯阿拉莫斯原子弹基地的158位科学家联名向美国保安委员会提出抗议。

    一位坐在听证席上的国会议员,听完审判后激动地说:“我为奥本海默在原子弹研究中的成就感到骄傲!”

    奥本海默的早期合作者,后来的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因为参与了对奥本海默的指控,几乎全体美国科学界一直把他视为卑鄙的小人。

    1954年夏天,特勒与妻子密西·特勒到洛斯阿拉莫斯参加一个科学会议时,他看到了二战时与他和奥本海默一起研制原子弹的老同事波普·克里斯蒂,他感情激动地离开了自己的餐桌,走向了克里斯蒂。当他愉快地向克里斯蒂伸出手时,克里斯蒂却鄙视地看着他的手,断然地把脸转了过去,不肯看他。

    特勒蹒跚地回到妻子身旁,努力镇定下来,但是,他做不到,不得不与妻子离开了餐厅。当他回到客房时,竟趴在床上放声大哭。

    在以后的10年里,特勒又多次遭到这样的冷遇。他曾无限痛苦地回忆说:“在这些人中90%以上都把你看做敌人,把你排斥在外,这肯定会对你产生极大的影响。事实上的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影响我,也影响了密西,甚至影响了她的健康。”

    奥本海默审判案的最主要谋划者施特劳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59年,当参议院提名他出任商业部长时,在洛斯阿拉莫斯与奥本海默一起工作的科学家们弹劾他滥用原子能委员会的职权,发起了对奥本海默的审判。

    6月18日,参议院全体会议投票时,他以49票对46票被否决任命,不仅没能当上商业部长,而且,从此他再也没有被提名担任任何公职。

    可见科学界与公众对奥本海默是何等的爱戴。可是,美国保安委员会为了以防万一,从1942-1955年,一直对奥本海默严加监视。他的电话被窃听,信件被检查,办公室与家都被偷偷安装了窃听器,他本人也长期被跟踪。

    奥本海默曾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把监视费的一小部分给我,我早成了百万富翁。”

    奥本海默对科学事业的贡献和他勇于坚持真理的品格,是世界人民不该忘记的,也是每一个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所应该效仿的!

    奥本海默在正式受命担任原子弹总设计师之前,已经有了一段很长的研究原子物理和原子爆炸物的历史。

    在研制原子弹之前,奥本海默是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与一些左派学生和共产党员支持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战争,这是他受审判的原因之一。

    奥本海默与他的挚友、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使伯克利大学物理系成为美国著名的原子物理研究中心。1930年9月,《纽约时报》以“高速氢离子击破原子”为题,报道了劳伦斯的回旋加速器。而奥本海默的原子物理成就从科学理论上指导和支持了劳伦斯的物理实验。

    1936年,奥本海默在伯克利大学与学生琼·塔特洛克恋爱,她不仅是一位激进的左派分子,而且是一位共产党员。他们一起从人力、物力上支持西班牙的民主势力反抗佛朗哥的反动统治。

    琼把美国西海岸著名的左翼运动领袖托马斯·阿迪斯等人介绍给奥本海默,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奥本海默通过共产党的有关团体进行捐助活动,他的弟弟也是共产党员。

    奥本海默这一切活动都是堂堂正正的,他从没隐瞒过,而且在他真正进入原子弹研究机构时,都如实地在各种表格中做了交代。

    1941年10月,劳伦斯把奥本海默带到通用电气公司在斯克内克塔迪的实验室,参加高级科学家讨论原子弹计划的全体会议。这个会议使奥本海默感到美国必须毫不迟疑地投入到一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原子弹研制比赛中去。在这场比赛中,他可能成为最关键的角色。这使他终止了定期会见共产党员,并提供捐款的活动。

    1941年12月7日,美国发布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新闻,并宣布正式参战。奥本海默也宣布他终止支持西班牙的活动,世界发生了更加紧迫的危机。

    奥本海默能够进入原子弹研制机构,并成为核心人物,起源于1941年10月21日的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奥本海默提出了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235铀数量的计算结果。会议的总结报告就成为了一份原子弹设计的蓝图,明确地描述了他们所设想的原子弹机理,报告中引用的正是奥本海默的计算数据。

    奥本海默计算出大约100千克左右那样大的235铀块,就足以引起爆炸。这个质量称为“临界质量”。低于这一质量的铀块,没有足够的碰撞机会来产生链式反应,因为大部分中子都泄漏到铀块以外的空间去了;超过这一质量的铀块将在一瞬间爆炸。奥本海默估计100千克的235铀块的原子弹爆炸威力可能相当于几千吨梯恩梯炸药。

    1942年1月,阿瑟·康普顿聘请奥本海默参加原子弹计划工作,请他与格利哥里·布莱特一起研制原子弹的机理,他们是“快速破裂”项目的负责人。

    1942年5月28日,布莱特提出辞职,奥本海默成了唯一的负责人。

    1942年夏天,奥本海默领导了利肯大厅顶层的办公室会议。这里是伯克利市政府办公大楼,奥本海默占了顶层的两间做办公室。办公室通向阳台的门与窗子都用铁丝网封住,出去的门只有一把专用钥匙,由奥本海默掌握。

    这个研制小组的成员由奥本海默亲自挑选,有瑞士科学家费利克斯·布洛赫,奥本海默的学生罗伯特·泽尔贝尔,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弗莱克,后来的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

    他们研究了原子弹的基本形状、结构、尺寸等等。在几周之内,他们弄清楚了制成原子弹需要经过多少步骤。成员们都把成绩归功于奥本海默的领导,爱德华·特勒说:“奥本海默作为全组的领导人表现出一种精明能干、稳重而又平易近人的气质。我不明白他是如何学会这种领导才能的。”奥本海默最后成为原子弹的总设计师,还是由格罗夫斯确定的。格罗夫斯就任“曼哈顿工程”总负责人之后,对参与工程的主要科学家一一考察,除劳伦斯之外,他对大多数科学家都很失望。奥本海默是他最后一个考察对象。

    同年10月8日,两人在伯克利第一次见面,格罗夫斯发现奥本海默具有正确评价各种技术方案的杰出才能,他不像其他科学家那样津津乐道自己的方案,而是愿意花时间把科学上的症结问题阐述清楚。由于这最初的良好印象,一星期后,格罗夫斯再访芝加哥时,他通知奥本海默飞来芝加哥,与他同乘20世纪公司的豪华特别快车返回纽约。他们在车厢里研讨了原子弹研制保密与调动科学家积极性的问题,两人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接着,格罗夫斯带领奥本海默去选择原子弹研制基地的厂址,他按奥本海默指定的地点,选中了洛斯阿拉莫斯。尽管“曼哈顿工程”的保安小组拒绝签发奥本海默的保安许可证,他们新的有关奥本海默是“可疑分子”的材料像纷纷而来的雪片,飞向了格罗夫斯的办公室。基于对奥本海默才能的倾慕和对他人格的信任,格罗夫斯还是毅然下达了对奥本海默的任命书。

    奥本海默就任后的第一件工作是组织第一流的科研队伍。他首先动员最有名望的科学家参加工作,再利用这些科学家的声望去招聘其他科技人员。他设法招聘了芝加哥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后来的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精明能干的载纳·密切尔等一流人才。

    1943年3月,奥本海默到洛斯阿拉莫斯视察,因为他马上要带领1000多人的科研大军到这里安家落户了。

    美国陆军的3000名工程兵,经过3个月的艰苦奋战,用粗糙木料与纸墙,建造了一幢主楼,5座实验室,1座金工车间,1座仓库。辅助建筑有一批营房、公寓住宅、简陋的商店等等。整个工地像一个巨大的贫民窟,由于格罗夫斯极端节省,人行道没有铺石料,道路上也没有安装路灯。

    4月15日,奥本海默率领科研大军开始了研制工作。他主持了实验室的落成仪式。在中央行政大楼的技术大厅里,格罗夫斯将军代表最高当局对科学家们表示欢迎。

    科学家们情绪激昂,作了一系列介绍情况的报告。罗伯特·泽尔贝尔受奥本海默的委托作关于原子弹研究进展情况的报告,他报告了奥本海默理论小组一年来的研究成果。炸药与化学方面的专家也作了报告。

    科学家们对报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重点讨论了原子弹的“枪式装置”问题。这些报告与讨论,对以后18个月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科研工作分4个部分:汉斯·贝特负责理论部;罗伯特·巴彻尔负责实验物理部;约瑟夫·肯尼迪负责化学与冶金部;威廉·帕森斯负责军械部。

    1943年的下半年,在格罗夫斯与奥本海默的领导下,取得了两项科研实验成果。

    1943年11月,罗伯特·威尔逊领导的回旋加速器小组,证实了235铀的一项重要性质,即当它的原子裂变时,次级中子几乎在10-10(十亿分之一)秒内全部放出。这样快的中子释放速度,利用“枪法”制造原子弹,足以保证在炸弹本身炸碎前就已发生了猛烈的链式反应。因此,这一实验已表明,采用“枪式结构”肯定能制造出以235铀为原料的原子弹。

    1943年末和1944年初,对239钚的样品实验,证明了由于239钚样品中含有过量的240钚。240钚是一种α射线发射体,从而也是产生本底中子的源。西格雷的实验表明,由于240钚产生的本底中子如此之多,使得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采用“枪法结构”压拢时,无论如何其速度也不够快,达不到提前起爆的速度。

    1945年初,原子弹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新推进。首先,费米已经把研究工作的重点由芝加哥移到洛斯阿拉莫斯,他用橡树岭实验反应堆内取得的钚,第一次进行了直径为0.9英寸钚球的中子倍增试验,并由测量推算了内爆式原子弹的临界质量。费米给出的外推临界质量数值为5千克左右,这个数字与初期的估计值相近,比过去一般人预料的要小得多。另外,科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也完成了为时两年的起爆装置发展计划,满足了内爆弹所要求在10-11(一百万分之一)秒之内同时点火的指标。

    第三,由奥托·弗里斯领导的临界装置试验小组,在奥米加实验室内正尝试着用实验方法直接取得235铀原子弹临界质量的精确数值。他们进行了“逗龙尾巴”实验,可以推算得到原子弹所需235铀的精确数量。

    由于上述实验的顺利推进,使奥本海默有可能制订出到格罗夫斯指定的实弹试验日期7月4日以前的每日日程。这使奥本海默第一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随着原子弹研制的不断进展,科学家们开始了反对突然使用原子弹滥杀无辜的斗争。

    1944年末,芝加哥“冶金实验室”的22位科学家联名要求政府向美国公众发表声明,公开曼哈顿计划的内容和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说明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这份文件由罗斯福总统科学顾问布希转交总统。

    1945年春天,又由研制原子弹的“始作俑者”西拉德起草一份长长的备忘录,论证了对原子弹实行国际管制的必要性。国际管制是为了遏制军备竞赛,极力反对美国出其不意地使用原子弹。

    为了加强对总统的影响,西拉德再一次求助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再一次满足了他的要求,但这一次却没有取得结果。罗斯福总统已病入膏肓,他无力过问此事了。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乔治亚州的温泉病逝了。

    在科学家们全力争取避免原子弹灾难发生的时刻,洛斯阿拉莫斯又传来了新的振奋人心的消息,预计8月1日可以制成一枚实用的原子弹。

    格罗夫斯立即前往华盛顿,准备向新任总统杜鲁门汇报。

    4月25日,杜鲁门在白宫接见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格罗夫斯将军。史汀生向总统强调原子弹足以毁灭整座大城市,但是,美国如使用得当可能建立一种挽救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的新秩序。格罗夫斯向总统介绍了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和使用的设想。他认为德国投降后,日本是唯一的攻击目标。并强调原子弹可以代替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可以少牺牲100万美国士兵。

    格罗夫斯没有反映大多数科学家反对使用原子弹的意见:他们研制原子弹是针对德国法西斯,不应突然用于日本;而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认为进攻日本本土的牺牲不会很多,应在4万人左右。格罗夫斯与史汀生建议总统成立一个原子弹使用临时委员会,杜鲁门当即批准了。

    临时委员会中有两位科学家,即詹姆斯·康南特和范尼伐·布希。但他们两人认为不能代表科学家的全面意见,又建议成立了一个学术委员会,其成员有阿瑟·康普顿、厄内斯特·劳伦斯、恩里科·费米、罗伯特·奥本海默。

    5月31日新成立的原子弹临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举行会议。奥本海默曾力图避免突然使用原子弹,他指出鉴于苏联目前的友好态度,可以与苏联谈判未来的国际合作问题。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支持他的观点。但遭到了杜鲁门总统的代表詹姆斯·伯恩斯的反对,他坚持美国最好的政策就是在所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全体代表同意了他的观点。

    在午餐后的讨论中,奥本海默认为进行实验演习不足以使日本畏惧原子弹的威力而放弃战争;在袭击目标前发出警告有许多危险,日本可能击落载运原子弹的飞机,也可能把美军俘虏送到攻击目标;另外,原子弹到底能否爆炸,能造成多大的伤亡仍是个未知数。

    根据奥本海默的意见,临时委员会作出3点决定:

    1.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2.目标是周围有居民的军事设施;

    3.使用前不进行任何预先警告。

    奥本海默没有忠实地反映科学家们反对使用原子弹的意见,使主张投放原子弹的一派占了上风,注定了广岛、长崎大悲剧的发生。

    第一个建议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西拉德仍在奔走呼号,企图制止灾难的发生。他再一次在科学家中发起征集签名的请愿书。但是,他使我们想到了那位打开瓶盖放出魔鬼的渔夫,他的善良之心是不能感动和制服魔鬼的。

    1945年8月6日凌晨1时45分,在太平洋关岛附近的提尼安岛美国空军基地。有一架名为“伊诺拉·盖伊”的B-29轰炸机,装载着一颗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弹,飞向了日本广岛。

    早晨8点,飞机到达广岛上空,由于7时30分刚刚解除空袭警报,全城正处于上班前的拥挤状态。8时14分,托马斯·弗比上校投下了原子弹,驾驶员保罗·蒂贝特上校立即驾驶飞机急速转弯,俯冲向下,迅速逃离爆炸现场。

    机组人员看到巨大的火球上升,翻腾数分钟之久,形成一团高达9200米的蘑菇云。

    广岛幸存者回忆说:“一道炫目的闪光划破长空。我本能地扑倒在地上,全身感到被灼烧一般地疼痛。四周一片死寂,好像地球停止了转动。几秒钟后,听到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好像远处传来的雷鸣。”

    另一个幸存者回忆说:“所有的东西都烧焦了,彻底地烧焦了……于是我想,世界末日到了。”

    “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死尸,我在地板上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当时我想象不出是什么力量在一瞬间夺去了这样多人的生命……到处都没有灯光,我们像梦游者一样地走动。”广岛市当局公布的死亡人数是20万人,市中心区已夷为平地,被毁建筑物6万幢,爆炸后全市是一片火海。

    8月9日中午12时零1分,另一枚绰号“胖子”的原子弹投掷到长崎市区。原子弹爆炸后12小时,长崎仍是一片火海,大约死亡10万多人。

    8月14日,日本投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原子弹在广岛爆炸15分钟后,奥本海默收到了飞机上传来的电报,报告原子弹爆炸情况良好。他通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全体人员到大礼堂集合。一位科学家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奥本海默像一位获奖者那样走进了会场。当他穿过大厅走向讲坛时,到处是一片欢呼与掌声,他把双手握在头顶上摇晃着向大家致意。”

    杜鲁门总统在公开集会上称赞奥本海默与他的同事们说:“他们所完成的事业是一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科学奇迹。这个奇迹是在战争的重担下实现的,而且一次成功。美国在这个史无前例的最大科学冒险事业中,投进了20亿美元——但我们最后胜利了!”

    各种各样的荣誉飞向了奥本海默,1945年10月16日格罗夫斯代表陆军授予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荣誉奖状,奥本海默代表领奖并讲话。

    1946年3月5日美国陆军部长授予奥本海默功绩勋章。

    奥本海默被称为“原子弹之父”;《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他的巨幅照片;《现代物理学》杂志登了他在一大堆复杂工业管道上的工作照片;他被邀请参加各种委员会,担任各种顾问。他真正地名扬四海、誉满天下了。但是,奥本海默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一直有一种负罪感。

    原子弹爆炸后,他曾对找到实验室来的采访记者说:“我对自己完成的工作有点感到惊慌失措。但科学家不能由于害怕人类可能利用他的发现做坏事而拒绝推动科学前进。”他在1946年的联合国大会上,竟无限忧伤地说:“主席先生,我双手沾满了鲜血。”这句话使杜鲁门总统大为震怒,他向副国务卿艾奇逊说:“不要再带这家伙来见我了。无论怎么说,他不过只制造了原子弹,下令投弹的是我!”

    他在接受实验室的奖状时说:“如果原子弹被一个好战的世界用于扩充它的军备,或被准备发动战争的国家用于武装自己,则届时人类将要诅咒洛斯阿拉莫斯的名字与广岛事件。全世界人民必须团结,否则人类就将毁灭自己。这场引起了如此巨大破坏的战争,已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原子弹更向所有的人揭示了这一真理,令人无可置疑。”

    让我们记住奥本海默的话,利用好他们创造的两刃利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