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核武器军备竞赛

    当科学家发现原子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时,他们一个个欣喜若狂,以为他们找到了新的巨大能源,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类了。1939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金属铀,获得了钡和稀有气体氪。

    不久,在瑞典工作的科学家利斯·迈特纳和奥托·弗里希也用中子轰击金属铀,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他们高兴地宣布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已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原子核的分裂。他们对原子核的分裂做出了震惊世界的解释。

    原子分裂(又称核裂变)时,产生了两种新元素——钡和氪,两者的重量之和,比原来的原子铀小很多,这意味着分裂过程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使原子分裂的中子,它的能量只有1/30伏特,但它却释放出2亿伏特能量,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科学家们已找到了一个释放难以置信的巨大能量的途径。恰在此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们处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之下。匈牙利的科学家威格纳和西拉德,不得不逃亡美国;物理学界泰斗爱因斯坦被纳粹剥夺了公民权,也不得不流落他乡;发现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费米,因为妻子是犹太人,也不能在意大利安身了……

    科学家们自身所受的迫害和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灾难,使他们十分害怕希特勒法西斯掌握原子弹。这一群以杀人为乐的魔鬼,可以把数以百万计的妇女和儿童送进毒气室,一旦他们掌握了原子弹,一切善良人们的命运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西拉德和爱因斯坦才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信,请美国研制原子弹。当科学家们确知德国制不出原子弹来时,他们立刻警惕起来,四处奔走,大声疾呼,请求政府不要使用原子弹。

    但是,掌握国家大权的政治家,驾驭着战争的军事家,对科学家的呼声,或充耳不闻,或敷衍塞责。他们还是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浩劫。日本投降了,世界和平实现了。但科学家要求限制和销毁原子弹的呼声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核裂变的发现者哈恩正在英国的监狱中,他被惊得目瞪口呆。其后他一直致力于反对研制和使用原子弹,谴责那些利用他的发现残害人类的刽子手。在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的信上签名的爱因斯坦,又一次给美国总统写信,反对使用原子弹。他在1945年12月10日纪念诺贝尔奖的宴会上发表演说,呼吁把科学用于争取和平,造福人类,反对原子弹的战争讹诈。

    1950年2月12日,爱因斯坦又一次在美国发表《原子能时代的和平》的电视演说:

    “感谢你们使我有机会,就这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发表意见。

    在军事技术已发展到目前状况的今天。加强国家军备以保证安全的想法,只是一个会带来灾难后果的幻想。美国首先制成了原子弹,所以,特别容易抱有这种幻想。看来多数人相信,美国最终可能在军事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这样,任何潜在的敌人就会被震慑,而我们和全人类就可以得到大家所热望的安全了。我们近5年来,一直信守的格言,简而言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军事力量的优势以保证安全。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军备竞赛,最初只是作为一种防止战争的手段,现在已经带有歇斯底里的性质。在保证安全的漂亮帷幕后面。双方都以狂热速度改善大规模的破坏手段,在人们的眼光里,氢弹似乎已是可能达到的目标。

    一旦达到这个目标,大气层的放射性污染以及由此引致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灭绝,在技术方面而言将成为可能。这种发展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已明显地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第一步必然引出第二步。最后,越来越清楚地必然招致全人类的普遍灭绝。”

    爱因斯坦关于发展原子武器“必然招致全人类的普遍灭绝”的呼喊,绝不是演说家的煽动,而是科学家对全人类的实事求是的警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备竞赛并没因科学家的警告而停止,而是更加疯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倾其全力,研制出两枚原子弹,投向了日本,造成了30万人的死亡和多年的放射性灾难。日本受害者痛苦的呻吟还没有结束,美国就以更大的规模制造原子弹了。到1955年已建成8座石墨水冷原子反应堆、5座重水原子反应堆,及其配套的后处理工厂,形成了美国军用的钚生产体系。1951-1961年,花23亿美元扩建橡树岭气体扩散厂,新建帕杜卡和朴茨茅斯两个气体扩散厂,每年可生产235铀约75吨左右。原子弹这种骇人听闻的杀人武器已有了足够的原料!

    1952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建造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鹦鹉螺”号的拨款。1954年1月,“鹦鹉螺”号建成下水。1959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建成下水。1960年7月20日,从水下发射“北极星”导弹成功。不但从天空可以投下原子弹,从水下也可以发射原子弹了。

    1952年11月1日,美国试验了第一颗氢弹,它的威力,远远超过原子弹。实验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珊瑚岛上进行,氢弹安放在钢架上,实验成功了。其爆炸力比广岛的原子弹大500倍;火球直径6000米;小珊瑚岛被一扫而光,在海下炸出一个50米深、直径1600米的大坑。

    苏联也不甘落后,1949年9月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8月12日爆炸第一颗氢弹,它的原料是氘化锂等轻核燃料,可以用飞机载运,远远领先于美国。美国的第一颗氢弹是个庞然大物,飞机运不动,没有进攻性。

    1961年10月31日,苏联在新地岛进行了世界上最大的氢弹实验,其爆炸力相当于6000万吨梯恩梯炸药,产生的冲击波绕地球转了3圈,头1圈的时间是6.5小时。苏联还声称已经能生产1亿吨级的氢弹,这样的氢弹可以炸出直径30千米的弹坑,60千米内一切生命都会荡然无存。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也建成了核潜艇,完全可以载运自制的轻体氢弹,从水下发起进攻。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力衰竭,但依然竭其所能发展核武器。1952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3年制成了第一艘核潜艇。

    法国政府首脑戴高乐亲自主管原子能委员会。1960年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1968年试爆了第一颗氢弹,1971年制成第一艘核潜艇。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建设原子能工业,规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1955-1960年,与苏联签订了6个援助协议。1958年春苏联援建的第一座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

    1958年5月,内蒙古包头核燃料原件厂、甘肃兰州铀浓缩厂、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都陆续开工。

    1960年7月,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协议,停止供给技术资料和技术设备,我国开始完全独立自主地研制核武器。

    1962年,郴县铀矿、上饶铀矿投产;1963年8月,衡阳铀水冶炼厂建成投产,11月,六氟化铀厂出产首批合格产品。1964年1月,兰州铀浓缩厂一次投产成功,235铀丰度达90%,保证了铀制原子弹的装料。

    1964年10月8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8月,包头核燃料元件厂生产出合格的铀芯棒,9月生产出合格的热核材料6锂产品。1966年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的石墨水冷生产堆建成投产。1967年我国试爆第一颗氢弹。1971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试爆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我国的发展核武器速度是最快的。

    世界已公认我国进入了核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毋庸置疑,核武器的竞赛,浪费掉了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世界变成了一个火药筒,爱因斯坦的警告是我们一刻也不应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