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向南
现在仍是夏天一派繁盛的景象,虽然已经有部分绿色变成了金黄,虽然田野里的果实开始在慢慢变成红色,但是阳光、温度和大地的绿色仍然没有减少,没有显现出四季更替、寒来暑往的凄凉景象。但是说不清为什么,老鼠仍然感到焦躁不安。许多鸟类在几个月以来一直是野树林里最值得称道的风景,但是现在他们中的许多都已经消失不见了。老鼠一直都在注意这些鸟儿的动向,发现每天都有一些鸟儿飞往南方。老鼠在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认为自己可以分辨出那些因为受到召唤而迫不及待1的鸟儿在黑暗中从自己头上飞过时翅膀的挥动和颤抖。
自然界就像是一个大酒店,有着自己的规矩和作息时间。那些在这里下榻的旅客接连地收拾好行装,默默地离开。每天过后,客人都会比前一天少很多。一些留下的动物依然会在大酒店中住下来,直到明年的旺季再次来临。但是,这里留守的动物难免会受到这些迁移和离别的影响,他们会对一些计划、路线、新的住处进行热切的讨论。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动物常常会感到心烦意乱2,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为什么要渴望着迁徙呢?为什么不能在这儿静静地待下去呢?为什么不能在这快快乐乐地生活呢?老鼠就是那种自给自足的动物,固守着自己的家园,不管谁走,他都会留下来。但是现在,就连他也不得不注意到弥漫在空气中的那种情绪,感受到着这种情绪对自己骨子里的影响。
到处都有动物在迁移,安下心来做任何正经事都是十分困难的。于是,老鼠离开了密布着高高的灯芯草的河滨,向乡村走去。路上经过了一片田野和两个牧场,这里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变得干枯了,落满了灰尘。他一下就钻进了随风起伏的麦田,发现到处都是轻声细语和默默的行动。他喜欢在这里闲逛,穿过那些坚挺的由麦秆组成的森林,能望见头上那属于自己的金黄色的天空。这里也存在一个部落,都是一群自给自足的田鼠。他们的生活很忙碌,但还是会有一些闲暇3的时间陪来访者聊天。此刻,他们中的一些正在挖掘洞穴,有三两个聚集在一起查看着施工的图纸。据说,这些洞穴是作为公寓使用的,不但结构紧凑,而且靠近储藏的仓库,十分方便。这些小家伙正在整理行李,忙得不可开交。成堆的小麦、燕麦、大麦、各种干果,摆放得到处都是,正准备运到仓库去。
“你来了,鼠大哥。”看见老鼠,他们高兴地叫了起来,“过来帮帮忙吧,不要站在那袖手旁观。”
“你们在干什么呢?”老鼠很严肃地说,“现在还不到为过冬做准备的时候。”
“你说的没错,”其中一只田鼠解释说,“但是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有错的。在那些可怕的机器在麦田里收割时,我们必须搬走所有的家具和行李。最好的公寓已经被别人占了,如果你慢了一步,什么样的房子你都要忍受了。另外,这些住宅也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整理才能住进去。虽然早了一点儿,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先别管这些了。”老鼠说,“今天的天气不错。我们去划船吧,或者沿着树篱散步,或许在树林中野餐也是一个好主意。”
“我想今天恐怕是不行了,”田鼠急忙推辞了,“也许改天可以,如果我们有空的话……”
老鼠轻蔑地哼了一声,不想在转身时被一只帽盒给绊倒了,跌坐在地上,嘴里骂了一句脏话。
看来,田鼠们是不会有空闲的时间来陪他了。老鼠无趣地走出了麦田,回到了自己的河边,还是这个老朋友忠诚不渝,因为它从不打点行装,也不迁徙他乡,更不会去什么寓所过冬。
此时,老鼠听到了几只燕子的对话,好像在描述着南方那些优美的风景和彼此过去的见闻。这些话让老鼠心中那久违的激情顿时燃烧起来,内心仿佛受到了南方的召唤。他爬到了河北岸上的缓坡躺了下来,望向了远方的丘陵,因为这些丘陵挡住了他望向南方的视线。对老鼠来说,今天看不见的一切就是他的一切,未知的事物就是生活中唯一的真实。他将自己带入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山那边的大海是多么美,它呈现着蔚蓝的颜色,雪白的浪花在翻滚着;山那边的海岸上的阳光是多么明亮,沿着海岸,在绿色橄榄林的映衬下,一座座白色的别墅在闪着亮光;山那边的海港是多么宁静,一艘艘巨大的轮船停在那里,准备驶往盛产美酒和香料的紫岛。
老鼠再次站起身的时候,决定朝着缓坡下面的河边走去,但他又改变了主意,转身走到了布满尘土的小路的一边。他躺下来,让浓密凉爽的矮树篱下的一团乱草掩盖住自己的身体,开始想象着外面的世界。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到他的耳中,一个步履蹒跚4的身影印入他的眼帘。他看见了对方同样是一只老鼠,但这只老鼠走近他的身边时,向他做了一个颇有外国味道的手势作为招呼,然后微笑着坐在他身旁的凉爽的草丛中。他们没有说一句话。因为老鼠知道当一个动物身心疲惫5想要放松时,不希望受到外界的干扰。
老鼠趁机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外来者,只见他的身体有些瘦削,面部棱角分明,肩背有些微驼,爪子又细又长,眼角已经有了少许皱纹,在他的耳朵上戴着一只小小的金耳环。他身上的蓝色针织紧身套衫已经褪了颜色,有着衬蓝里子的裤子上打满了补丁,唯一的行李也用一块蓝色的棉方巾包裹着。
休息了一会儿,眼前的陌生来客叹了一口气,开始用鼻子闻,用眼睛打量着四周的一切。
“那是三叶草,因为微风送来一阵它的清香。”陌生来客说,“那边是几头母牛,你能听见她们在我们的身后大口地吃着青草。从你的体形来看,你一定是个内河的水手。表面上一切都睡着了,其实一切都在运行着。朋友,你过着悠闲6的生活,只要你身强力壮,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
“没错,我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唯一的生活。”老鼠的语气有些梦幻,但已经没有了以往那种肯定的语气。
“我的意思表达的并不完全,”陌生来客说,“但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生活,我已经尝试过了。我现在双脚感到一阵阵酸痛,又饿又累,因为我要徒步跋涉到南方去,服从南方对我的召唤,回到我过去的生活中去。”
“你不是我们这儿的人,”老鼠说,“你也不是农民。我敢肯定,你甚至不是这个国家的人。”
“你说对了,”陌生来客说,“我是一名海员。我最初来自君士坦丁堡港口,在大海上四处航行。一切令我感到愉快的港口都是我的家。我很了解它们,它们也很了解我。如果你把我放在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码头或海滩,便等于是让我回了家。”
“我想你经常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老鼠说,他对眼前的陌生来客越来越有兴趣了,“常年见不到陆地,食品会变得越来越少,淡水也要限量供应,但你的心却和海洋息息相通,海上的生活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吗?”
“完全是两码事。”陌生来客回答得很坦率,“你描述的生活并不适合我。我是沿着海岸航行的,大部分时间都能见到陆地。在岸上的快乐时光和航海一样都能深深地吸引我。那些南方的海港,它们的那些气味、夜晚的那些渔火,是多么美好啊!”
“也许你已经选择了更好的生活方式。”老鼠说,“和我说说你的沿岸航行的生活吧。我相信,一些有抱负的动物肯定都希望获得一些成就回到家中,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些美好的回忆会在他坐在炉火边的时候温暖着他。实话实说,因为今天已经让我感到自己的生活圈子确实有些狭窄。”
“我的最近的一次航海,”陌生来客准备娓娓道来7,“让我最终在这个国家登岸。内陆的农场生活让我十分向往,我希望这段经历成为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当初我在君士坦丁堡登上了一艘小船,不断地在各个港口进进出出,那些美好的白天和温馨的夜晚总是让我难忘!后来,我们来到了威尼斯,那里空中飘荡着音乐,群星璀璨8,一盏盏灯光在闪亮着凤尾船的船首上摇晃着。那里还有美味——你喜欢吃虾蟹等水产品吗?算了,我们现在还是不谈这些了。”
他们都沉默了。老鼠不说话是因为被陌生来客所描述的景象完全吸引了,甚至可以说是痴迷,他感觉自己就漂浮在梦幻般的运河上,一首歌曲在浪花拍击的雾气迷蒙的灰墙上来回飘荡着。
“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我,”老鼠从梦幻中清醒过来说,“你刚才提到了吃的,我猜你肯定是饿了,我应该早一点想到。当然,你愿意和我一起吃午饭吧?我的家就在附近,现在都过了中午,我那有什么你就可以吃什么。”
“你的邀请让我很感动。”陌生来客说,“我坐下来的时候就已经饿了,在我不经意间提到虾蟹的时候,饥饿感瞬间就侵袭了我的全身。不过你可不可以把食物拿到这里来。我一向不喜欢离开甲板,除非是不得已的情况。如果你把食物拿到这里来,我们可以边吃边聊,我会再和你说说有关我航海和生活的事情。我想。你会对它们感兴趣的。”
“你的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老鼠一边说着,一边匆匆赶回自己的家中。他拿出了午餐篮子,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午饭,考虑到这个外国来客的饮食习惯,他还特别细心地在篮子中放上了一长段法式面包和一根香肠,一些大蒜,还有一些奶酪。带着这些东西,他又马上回到了草地上。他们一起打开了篮子,将里面的东西放到了草地上,陌生来客不停地夸奖着老鼠有眼光,让老鼠的脸上泛起快活的绯红色。
陌生来客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继续讲述着他在航海时发生的事情,领着面前唯一一个虔诚的听客从西班牙的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让他在里斯本、波尔图、波尔多上岸,然后沿着英吉利海峡,一直来到码头区。
老鼠被他讲述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激动得浑身发抖。一想到自己在这个乏味的内陆的农庄里,老鼠便不免发出一阵惆怅9的叹息。
等他们吃完了饭,这位航海家又恢复了元气,精力充沛,声如洪钟,两只眼睛炯炯有神10,仿佛从遥远的灯塔上借到了光明。他为老鼠讲述了在十几个港口经历的种种冒险、战斗、逃脱、聚会、同伴之间的友谊和英雄般的行为,他还讲述了在各个岛上寻找宝藏,在咸水湖中捕捉鱼类,在温暖的沙滩上睡午觉。他又讲到返乡的快乐行程,在绕过一个海角之后,就能见到港口的万家灯火。
最后,陌生来客轻声说道:“我又要出发了,始终朝着南方走去。在经历了许多乏味的日子后,我一定会到达那个我十分熟悉的灰色的海滨小镇上。你也要来啊,年轻的朋友,因为时光很容易流逝,不会再次重来,南方就在你的眼前召唤着你。趁着这个不可重来的时光还没有逝去,大胆地冒险,响应召唤吧!你的身后只是关上了一扇大门,但你跨出的第一步已经预示着你走出了以前的生活,跨入了快乐的新生活!然后在某一天,在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你要是愿意,还可以从那里走回你的家中。当你坐在那熟悉的河岸边时,陪伴你的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你在路上很容易就能赶上我,因为你很年轻,我的年纪大了,走的很缓慢。我会在路上徘徊,不时回头张望,一脸的热切和渴望,希望看到你能赶来,脚下的步伐是那么轻松愉快,脸上流露出对南方的憧憬11!”
陌生来客的声音渐渐消失了,仿佛有一只昆虫小喇叭一样的声音逐渐变小,归于沉静。老鼠的表情变得十分惊愕,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远方,只能见到在路的尽头一个小点时隐时现。
老鼠站起身来,机械般地收拾着午餐篮子,仔细但不匆忙。他机械地走回家中,收拾好几件旅行用的必需品和一些他钟爱的宝贝,将它们统统放到一个小背包之中。他的动作是那么缓慢,显得从容不迫。他在房间中走来走去,仿佛在梦游,双唇微张,侧耳倾听。他把背包挎在肩上,精心挑选了一根用来远行的粗木棍。他还是那么不慌不忙,但没有丝毫犹豫,他跨过了那道门槛。就在这个时候,鼹鼠出现在老鼠家的门口。
“嘿,你准备上哪去啊,我的鼠朋友?”鼹鼠见到老鼠这副装扮,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吃惊地说。
“到南方去,和他们一起去。”老鼠看都没看鼹鼠一眼,依旧用梦幻般的声音呢喃地说,“先是到海边去,然后乘上船,前往召唤12我的国度!”
他说着话,坚定地朝前走着,还是一副毫不匆忙的样子,眼中充满了执著。但是,鼹鼠却大吃一惊,急忙用身体挡在了他的面前,盯着他的眼睛看个不停。只见老鼠的目光呆滞凝固,呈现出一个有条纹、灰色的瞳孔。鼹鼠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老鼠的眼睛,而是其他动物的眼睛!鼹鼠用力地和老鼠纠缠在一起,将他拖到屋中,把他按倒在地,使尽了全身的力气。
老鼠拼命挣扎了一番,最后也筋疲力尽地躺在地上,紧紧闭着双眼,浑身颤抖着。鼹鼠将他扶到座位上,看着他全身瘫软,缩成一团,身体猛烈地颤抖着,没多久便歇斯底里般地留下了痛苦的眼泪。鼹鼠紧紧关闭了大门,把老鼠的背包锁进一个抽屉中,然后安静地坐在他好朋友的旁边,等待着这个奇怪的发作渐渐消失。慢慢地,老鼠的睡意涌来,进入了梦乡,但老鼠睡得不踏实,不时从梦中惊醒,嘴里含混地说着一些奇怪的话,让在一旁守候的鼹鼠感到莫名其妙13。
鼹鼠感到十分焦虑,他走开了一会儿,忙着做一些家务活。在天黑的时候,鼹鼠回到了客厅,发现老鼠还在那里,但已经清醒了,仍然是无精打采,一句话也不说,情绪十分低落。鼹鼠急忙观察老鼠的眼睛,让他十分欣喜的是,这双眼睛又恢复了原先清澈的棕黑色。于是,鼹鼠坐下来,想让老鼠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让他将刚才发生的事再重述一遍。
可怜的老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慢慢地讲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但是,老鼠无法把那些大部分都是暗示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语冷静地表达出来。为了让鼹鼠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老鼠尽量回忆起那些曾经向他歌唱的萦绕14在心头的大海的声音,间接地重现着那位航海家经历过的许多有魅力的经历。可是,控制他的那种魔力已经消失不见了,大海的魅力也无影无踪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准确描述几个小时前那看起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他的生活中唯一的事。因此,他无法清楚地向鼹鼠表述出刚才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这就不得不让鼹鼠感到十分吃惊了。
对鼹鼠来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老鼠的神志又变得清醒了,虽然他的身体不再颤抖,但对现在生活的兴趣也从老鼠的身上消失了。为此,鼹鼠随意地聊起了正在收获的庄稼,说起了高大的马车和拉车的马,一直聊到一轮圆月冉冉升到天空中,照着遍布着一捆捆收好庄稼的田野。渐渐地,老鼠开始坐直身子,和鼹鼠聊起来。刚才还迟钝的目光中有了一些光亮,精神也恢复了几分。机灵的鼹鼠马上悄悄走开,回来时手里拿着一支铅笔和几张纸,把它放在朋友的肘边。
“你已经很久没有写诗了。”鼹鼠说,“你可以趁着今晚的空闲时间试着写一些诗,有些事情……呃……你不要考虑太多。如果你写一些诗,你会觉得好一点的。”
老鼠不耐烦地把纸和笔从自己的身边推开,鼹鼠早就趁着这个机会离开了房间。过了一会儿,当鼹鼠偷偷向房间里看的时候,老鼠已经全神贯注15地拿着笔在纸上写着什么,不一会儿,老鼠把铅笔放在嘴边吮吸着,吮吸铅笔的时间要比写诗的时间长多了。
不管怎样,鼹鼠感到十分快乐,因为他的治疗方法终于奏效了。
写作指导
什么是拟人手法?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通过使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使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段。通过使用拟人手法,文章可以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阅读思考
1.老鼠为什么要收拾行李到南方去?
2.鼹鼠是如何劝阻老鼠放弃到南方去的想法的?
词语积累
迫不及待 心烦意乱 闲暇 蹒跚 疲惫 悠闲 娓娓道来 璀璨 惆怅 炯炯有神 憧憬 召唤 莫名其妙 萦绕 全神贯注
注解:
1急迫得无法等待。
2心情烦躁,思绪杂乱。
3闲空。
4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5非常疲乏。
6闲适自得。
7连续不断地说话。
8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9伤感;失意。
10形容目光明亮有神采。
11向往。
12叫人来(多用于抽象方面)。
13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很奇怪,不明白怎么回事。
14萦回。
15用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