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费城保卫战
组织费城保卫战
当北部战局稳定后,华盛顿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豪将军,而不致有后顾之忧。
果不其然,威廉·豪将军根本没考虑北上会师。他自作主张于1777年7月23日带领1.5万英军,乘军舰驶离纽约港,南下直扑费城。这位自视高明的勋爵踌躇满志,一心想把华盛顿的主力击破,攻占美方的“临时首都”费城。
大陆会议的代表一听豪将军带着一万多精锐来攻费城,慌忙把华盛顿请到费城共商退敌大计。面对严峻形势,华盛顿采取果断对策:命令盖茨将军做好迎战准备,他自己率军转移到费城附近的小镇日耳曼顿。
按照华盛顿的战略思想,应尽量避免集中主力与强敌决战。但考虑到费城的特殊政治影响和广大民众的愿望,必须打一场保卫战,他只好勉为其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华盛顿亲自督促加强防务,在城内及市郊修筑防御工事,并在海滨部署了一道防线。费城局势一紧张,当地的王党势力又猖狂起来。他们趁机散布谣言,扰乱民心,为英军张目。
为了显示美国军民保卫费城的决心,给王党分子以威慑警告,华盛顿在开赴前线之前,在费城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从而有效地震慑了王党分子。
过了半月余,豪将军的先头舰队已于8月5日在埃尔克河口登陆。此地离费城只有一百多公里,华盛顿立刻派出部队去骚扰袭击,阻滞英军的进程。
1777年9月初,英军主力部队登陆之后。随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威廉·豪勋爵率领,另一路由克尼普豪森将军指挥,并向费城方向攻击前进。
9月8日大陆军渡过布兰得温河,10日晚占领北岸的查德堡。华盛顿派沙利文将军据守该堡北面的高地,形成主力部队的右翼;命令宾夕法尼亚民兵防守左翼。
华盛顿刚部署完毕,豪将军的大部队已开进到距离布兰得温河只有10公里的地方,并严密封锁消息。
这时,双方兵力对比是:美军总共1.1万人;英军总数超过1.8万人。
布兰得温河是特拉华河的一条支流,在费城附近有几处平缓的浅滩,其中查德浅滩一带地势最平坦开阔。华盛顿分析,敌军很可能选择此地为突破口。
因此,他把城防部队的主要兵力摆在这里。一共有韦恩、威登、米伦伯格的三个旅和马克斯韦尔的轻步兵。另把沙利文、斯蒂芬和斯特林的两个师,部署在布兰得温河上游,作为右翼军。左翼则命令阿姆斯特朗少将指挥的宾夕法尼亚民兵防守。格林将军的一个师部署在查德浅滩后面的高地上,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待命策应。
9月11日凌晨,英军先发制人,果然从查德浅滩发起袭击,火力异常猛烈,炮弹、子弹暴风骤雨般倾泻在美军阵地上。英军连续发起冲锋,企图涉水冲过浅滩。
美军也展开火力阻击,一连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10时刚过,华盛顿的秘书哈里森上校送来前线战报:进攻之敌已被打退,查德浅滩阵地牢固地掌握在美军手中。
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的华盛顿,此时突然产生了疑惑。他发现敌军几次攻势规模不很大,火力却非常凶猛,很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莫非敌人用的声东击西之计?华盛顿急忙派出侦察部队,命令火速查清英军主力的动向。
华盛顿的疑惑很快得到证实。中午时分,侦察人员急匆匆报告,康华利部已出现在布兰得温河上游的高地前,从侧面包抄沙利文部,以优势兵力发起猛攻,把沙利文的部队逐出防御工事。
此刻,华盛顿调整部署为时已晚,沙利文堵不住康华利。大股英军潮水般冲过来,反逼得沙利文步步后退。格林将军带领预备队赶去救援,也无力挽回败局。
英将克尼普豪森将军听见上游炮声隆隆,料定康华利军已经得手,立即指挥人马全部出动,向正面之美军发动猛烈攻击。
美军受到两面夹击,仍舍生忘死英勇抵抗。两军在查德浅滩和布兰得温河上游两处,展开生死搏斗。直杀得横尸遍野,鲜血染红了布兰得温河。战斗了一天,美军死伤了1100余人,还是遏制不住英军的推进。
华盛顿面对强敌,为了保存主力不愿继续打消耗战,果断下令两翼部队向中路收缩靠拢,且战且退暂避其锋芒。
当晚,英军也精疲力竭,不再追赶。华盛顿则把被打散的队伍集中起来,连夜向费城转移,避免与敌军接触,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布兰得温之战拉开了费城保卫战的序幕,同时也预示了费城的命运。美军败绩,英军逼近费城。此役英军伤亡六百余名,美英双方人员损失为二比一。
美军的失利,根本原因还是力量对比太悬殊。英军占有明显优势,作为进攻一方可供选择的突破口很多,而防守一方可供使用的兵力又太少。
费城保卫战首战失利,天然屏障已不复存在,它的陷落只是迟早的问题。城内居民人心惶惶,政界有人指责总司令无能,强烈要求华盛顿确保临时首都的安全。
这时候,华盛顿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书面报告大陆会议主席,文中写道:
倘若他能在战场上击败豪将军,在费城修筑工事就成多余。若无法击败英军,则修筑工事的时间和劳力均属白费,而且一旦这些工事落到敌人手中,将被利用来对付美国人。
华盛顿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居高临下,洞察整个战局。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他明确地提出:“必须撤退,费城不可死守!”华盛顿有幸获得大陆会议对他的充分信赖和全力支持。
大陆会议经过慎重讨论,接受了他的主张。五天后便正式决定撤离费城,“迁都”到宾夕法尼亚的约克镇。同时采取非常措施,决定授予华盛顿为期60天的非常权力,以应付各种紧急势态。在此期间,总司令可以不经大陆会议批准,直接任命准将以下的军官,征用各种军需品,转移重要物资等。大陆会议还号召全体公民支持大陆军。
开始迁都的那天,费城人民将那口刻有“宣告全国各地及其一切居民都获得自由”铭文的“自由钟”秘密藏起来,绝不让它落入敌人手中。美国军队在华盛顿率领下,沉着有序地撤出了费城。
9月26日,威廉·豪将军派康华利率领一支英军部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了这座空城,自以为给军事行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豪将军的一意孤行,造成英军兵力过于分散,南北两支大军孤立地陷入北美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从整个战局来看失去了有利的形势,反倒帮了华盛顿的大忙。
战争就是这样难以把握,你来我往,胜败交织,历史证明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不但要能打胜仗,还要能处理好胜仗后的问题;也要会打败仗,并善于应付败仗后的局势,创造条件争取最终胜利,华盛顿就是这样的军事统帅。
兵败之后的华盛顿总司令,仍然保持着他特有的镇静,对战局满怀信心,率领着数千之众,在费城附近与英军周旋。同时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和民兵的力量,从水陆两个方面切断敌人后勤供应线,对其实行围困和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