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1788年11月,《联邦宪法》终于被批准,翻开了美国历史新的一页,也在华盛顿的生活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华盛顿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领袖,在独立战争和制宪运动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创下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因此,全国人民几乎异口同声地拥戴他出任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
这既是一项至高无上的殊荣,又是一个责无旁贷的重任,无论放在谁的头上都会令他无比自豪,不胜惶恐。
但华盛顿对此却没有公开表态,甚至没有流露出一点要参加竞选的迹象。
华盛顿此时的心情并不平静,他在为是否出任这一重要职务而反复思索,一时竟拿不定主意。
从他本人的性格和兴趣来说,他并不愿接受这一推举,因为赋闲山林和享受田园之乐是他多年的愿望,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况且华盛顿知道,出任美国的首任总统是一件体面但却并不轻松的事情,既需要付出超出常人数倍的精力,又要以高度的灵活机敏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新问题和新考验,还要忍受一个习惯于高度民主的国家的人民毫无顾忌地品头论足。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已日益步入老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自尊和孤傲却与日俱增,他时常扪心自问:我还能胜任这一“尊贵的苦役”吗?
所以,当许多友人来信试图劝说华盛顿接受这一职位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华盛顿在给拉法耶特的信中指出:
总统一职对我并无迷人的魅力,由于日渐年老体衰并酷爱清静,我已没有别的追求,只希望在自己的庄园里老老实实做人,生于斯老于斯。
让那些有雄心抱负、仰慕虚名和年富力强有志于此的人去显示身手吧!
但是,由于人民拥戴的呼声日渐高涨,亲朋好友们也再三地竭力劝说他,为了美利坚民族的利益再度出山,勇挑重担,他那已经隐藏到内心深处的勇气和雄心又一次被激发了出来。
经过一番严肃认真的思考,他决定为了国家的利益做出自己毕生中最大的一次个人牺牲,用自己的威望和力量,使美利坚合众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全国团结一致,早日成为一个强大、富裕、文明的世界强国。
当然,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出任总统一职也能使他从长期的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虽然华盛顿已经打算拒绝接受薪金,但他的生活和接待费用全都可以由国家来报销。
于是,他开始安排家务,清理账目,准备行装,而对于总统选举一事他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了。就在等待选举结果的日子里,有几件事使华盛顿的心境变得十分烦乱。
一是华盛顿的经济状况已经窘迫到了令他难堪的程度,以致他竟然一下子拿不出去临时首都纽约的路费,最后东拼西凑了100英镑才算勉强有了这笔路资。
二是他利用这一空隙时间前往亚历山德里亚探视自己年逾八旬的老母亲,发现她已身患重病,缠绵病榻,这使他悲伤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老人家虽然仍保持着当年的那种固执和尊严,但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英雄的儿子而感到无比欣慰满足,并为儿子又要踏上新的征途而依依不舍。
三是玛莎实在不希望丈夫重返政坛,为华盛顿又要长时间远离家乡而心绪不宁,茶饭不思,这更增添了华盛顿的忧虑和烦恼。随着公布选举结果的日期日益临近,华盛顿的心情也变得越发抑郁和不安了。十几年前离家奔赴抗英战场时,华盛顿把那次前途未卜的远行比喻为“驶向一个难以找到安全港湾的大海”。而如今华盛顿的心情显得更绝望了,他在给老友亨利·诺克斯的信中写道:
对阁下说句心里话,当我就任政府首脑之时,将有罪犯走向刑场之感。我的一生已为公务消耗殆尽,而在此风烛残年,又必须舍去恬静生活,投身于困难的海洋,而我本人又不具备掌舵所不可或缺的政治手腕、能力和兴趣,出任此职,殊非所愿。
4月中旬,选举消息终于传来了:华盛顿以全体选举人的全票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这是民意的真正体现,是华盛顿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所得到的丰厚回报,也是美国人民的幸运。
在华盛顿的英明领导下,美利坚民族这艘巨大的航船必能绕过暗礁险滩,顶住疾风恶浪,飞速向前疾驶,汇入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
1789年4月16日10时,华盛顿告别了春意醉人的弗农山庄,告别了五年多恬静祥和的平民生活,告别了妻子孙儿,怀着无以言状的复杂心情踏上了前往纽约的旅途。
起初,华盛顿还在为自己违背诺言重返政坛可能会引起反感而有所担忧,但是在赴任途中他遇到的却是一幕又一幕热烈欢迎的场面。一路上,兴高采烈的人群骑马簇拥着他前进,一批人还未散去,另一批人马又接踵而至。
华盛顿一行所到之处,群众的情绪始终是那样高昂兴奋,他们张灯结彩,奏响鼓乐,嘹亮的歌声、雷鸣般的欢呼声和隆隆的礼炮声响彻云霄。
每到一个城镇都有盛大的欢迎宴会在等待着华盛顿,人们向他举杯致敬,成千上万的人争着与他握手,向他欢呼,以致他的手臂被握得麻木红肿,耳膜也震得生疼。
1789年4月23日,华盛顿一行到达了纽约,受到了更为隆重热烈的欢迎。这些热烈的场面是他所始料未及的,令他感到惶恐不安。
他知道,人民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他却不知自己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需求。
事实证明,期望值愈高,而如果一旦落空,失落感就会愈大。到时候,人民会不会以这种狂热情绪来反对自己呢?
此时,华盛顿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尚未做好准备就冷不丁地被人推到了前台,而他面对的却是一批鉴赏力很高、秉性各异又极爱挑剔的观众。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奋力挣扎向前。
令世人瞩目的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就职典礼于1789年4月30日在纽约隆重举行。
9时,各教堂钟声齐鸣,人们虔诚地祈祷上帝赐福于美利坚民族。中午,各部门首长和受检阅部队在华盛顿的门前集合完毕,浩浩荡荡的队伍在繁华的大街上向联邦大厦列队前进。沿途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他们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到处是人群、鲜花和彩带,汇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华盛顿乘坐一辆豪华的四轮马车跟随在部队和各部门首长的身后,在他的后面是各国驻美使节以及成千上万的市民群众。
游行队伍在联邦大厦前不远处停了下来,华盛顿等人下车,步行穿过一队队排列整齐、军容威武的卫兵,进入大厦议事厅,向早已恭候在那里的参众两院议员们挥手致意。
在副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引导下,华盛顿来到议事厅正面的中间座椅上就座,他的右边是亚当斯,左边是政府发言人默莱伯格。
首先举行总统宣誓仪式。宣誓地点安排在议事厅前面的一个大阳台上,这里摆着一张铺着深红色天鹅绒布的桌子,上面放着一部装帧精美古朴的《圣经》,站在阳台便可以俯瞰纽约最繁华的市区。
华盛顿健步走上阳台,他身穿一身庄重的棕色制服,佩戴着一把钢柄军刀,脚穿一双白色长筒丝袜和有银色扣子的皮鞋,头发整齐地拢向脑后,显得庄重大方,干练潇洒。
在这里,华盛顿受到了数以万计的市民的热烈欢呼和赞叹,为了能一睹华盛顿的风采,他们已经在这里翘首等待了很长时间。
华盛顿的身旁簇拥着一群军政界要人:副总统约翰·亚当斯,纽约州大法官罗伯特·利文斯顿以及罗杰·谢尔曼、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亨利·诺克斯等人。
宣誓仪式由利文斯顿大法官主持。华盛顿用手抚摩着《圣经》,用庄重严肃的语气宣读了誓词:
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遵守、维护并保卫《联邦宪法》。
我庄严宣誓。
愿上帝助我。
念罢,华盛顿恭恭敬敬地弯下腰深吻了《圣经》。华盛顿再次向群众鞠躬,转身回到议事厅,向参众两院发表就职演说。这篇就职演说词,成了美国开国历史上一部经典文献。
在演说中,华盛顿对同胞们给予他的高度信任表示了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保佑美国民众的自由与幸福,及为此目的而组成的政府,并保佑他们的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顺利地完成其应尽的职责。
华盛顿的演说没有任何虚饰客套和做作,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显得质朴坦诚,深沉敦厚,充分表露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绵绵不尽的赤子之情。
在演说的最后一段话里,华盛顿还用充满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美好希望与憧憬,他说:
我对祖国的热爱激励我以满腔的愉悦展望未来。这是由于在我国的体制和发展趋势中,出现了又有道德又有幸福、又尽义务又享利益、又有公正和宽仁的方针政策作为切实准则、又有社会繁荣昌盛作为丰硕成果的不可分割的统一,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对于担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自己曾如是说:
在我任职期间,我就把自己看作公仆。如果在此期间,他们进而把我称为他们的奴隶,我也毫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