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贤内助

家庭中的贤内助

华盛顿任总统期间,日夜为国事操劳。他患过一场大病,动过手术;病愈不久,又得到母亲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幸亏他有一个好内助,夫人玛莎帮了他的大忙。

早在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玛莎就悉心照料着华盛顿的生活,她深信丈夫的军事才华一定会打胜仗。她对艰苦的军旅生活毫无怨言,什么困难在她看来都是无所谓的。

玛莎衣着朴素,平易近人,就像一个普通士兵的妻子一样。她的营帐里经常挤满了军官家眷,她组织她们为战士编织衣物,做针线活。玛莎在战争进行到第三年的时候,华盛顿在寒冬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始终跟随在丈夫身边,没有离开半步。

玛莎是个不喜欢官场生活的女人,她一直向往着回农庄。华盛顿当选了总统,玛莎由侄儿刘易斯骑马护送,带着孙儿孙女来到了丈夫身边。沿途受到的隆重接待使她受宠若惊。

起初总统府坐落在皇后大街和樱桃街的交叉处,远远说不上富丽堂皇。屋顶很低,房屋太窄小,勉强委曲住下。稍后租赁了法国驻美公使离任后留下的宅第作为总统官邸,搬进了百老汇大街,条件倒是改善多了。于是家里经常嘉宾贵客不断。

当惯了乡村家庭主妇的玛莎,突然一下子成了全国第一夫人,要演好这个角色的确难为她了。孩子得照料,还要帮助丈夫接待应酬,遵守各种礼宾仪节的约束。

华盛顿平时处理国事,每周二下午必须穿礼服戴假发扑发粉戴手套,全身披挂会见来访人士。

夫人则每周五举行一次招待会。总统说,招待会应该高雅而不俗气,绝不过分豪华。做起来也真难:简陋寒碜了有伤堂堂大国体面;丰盛排场了又易招致非议。

在一个民主国家里,总统的各个方面都是透明的,无不受到舆论的监督。

对于俭朴的新英格兰平民百姓来说,若知道这里天天开宴会,成群的仆人穿着统一的制服,也许会惊呼老将军过起国王生活了。

他们哪里知道,当上了总统的华盛顿,生活上仍然严于律己,处处谨小慎微。

她清楚地记得这么一件小事。她的乔治很喜欢吃鱼,一次厨房总管从市场买到一尾美洲大鲱鱼。这天没有宴会,开饭时仆役送上了这道稀罕的名贵菜肴。

总统感到怀疑,问总管这鱼花什么价钱买的?总管结结巴巴答说花了三块钱。总统马上大声吩咐:“撤下去,马上撤下去!我的餐桌上绝不能带头这样奢侈和铺张!”

军人出身的总统向来态度严肃、不苟言笑,有时遇事急躁,令人生畏。有了夫人从中调和,晚宴的气氛就变得亲切而活跃。日子长了总统本人也随和起来,变得谈笑自如风趣诙谐。

在夫人耐心帮助下,总统那受人尊崇但高不可攀的英雄形象,也恢复了几分有血有肉的凡人面貌。这样一来她的第一夫人的地位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可是对于玛莎来说,出头露面、荣华风光、权势地位,这一切都不是她之所愿;她和丈夫一样,梦寐以求的是早日回到弗农山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

她给外甥女范妮的信中曾说过:

我在这里生活很单调,甚至感到我更像一名关在国家牢笼里的囚犯。

玛莎几乎不停地在作卸任回乡的倒计时,计算离任期届满还剩几个月。后来举国上下都要求他连任。丈夫为了祖国利益只好顺应民心勉为其难。她呢?责无旁贷夫唱妇随了。

此时的玛莎表现得那么成熟而豁达。她明白,她不仅是乔治的妻子,还是当今第一夫人。她已献身于国家,献身于美国民众,首先应该考虑国家利益。她要为尔后将继承这一荣誉地位的第一夫人们树立个好榜样!

当玛莎这个平凡的美国妇女去世后。她与丈夫合葬在一处,她的石棺上刻着“玛莎·华盛顿夫人”几个字。

她一生中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业绩来,但她无私地热爱丈夫,热爱自己的祖国。她富有但不奢华,高贵而不傲慢,她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美国史书上这样评价华盛顿夫妇:“在美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像乔治·华盛顿和玛莎·华盛顿这样德高望重的天生一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