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与火

黄帝的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酋长的儿子,生就一副红脸膛,长得高大威武,聪明伶俐。不过他生性火暴,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火冒三丈,那时候,人们已经会钻木取火,但还不会保存火。黎特别爱与火接近,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用火的能手,会用火煮饭烤肉、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蚊虫。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真是了不起的,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黎的父亲带领氏族长途迁徙,黎觉得带着火种走路很不方便,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大家定居下来后,黎取出尖石头,又找了一堆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下面,“呼哧呼哧”地钻起火来。钻呀、钻呀,钻了整整三个时辰,还没有冒烟。他嘴里喘着气,很不高兴。但是没火不行,他只好又钻。钻呀、钻呀,又钻了整整三个时辰,烟倒是冒出来了,就是不起火。气得他脸色黑红“,呼”地站起,把尖石头向石山上狠狠砸去。“咔嚓”一声,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他看见后,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采来一些干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嘣嘣”地敲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就“吱吱”冒烟了,再轻轻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蹿了。

自从黎发现了石头取火的方法,大家再也用不着花很大工夫去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黄帝得知黎有这么大的功劳,把他请去,封他为专门管火的火正官,还说:“黎呀!我来给你取个大名吧,就叫做祝融好了。希望你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黎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磕头致谢。从此,大家改叫他祝融了。

祝融在南岳山上不知活了多久才死去,老百姓们把他埋在南岳山的一座山峰上,这山峰就称为赤帝峰。他居住过的最高峰,就叫祝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