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断案(景颇族)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于芒,是有钱人家的儿子,性情狡猾,好占便宜;一个叫于章,家里贫寒,人很正直。一天,他们俩一起去山里下扣子捉野兽。
于章把扣子下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于芒却爬上大树,把扣子系在树上。
第二天黎明,于芒爬起来,偷偷跑到山里看扣子。只见于章的扣子上扣住一只肥胖的麂子,而自己的扣子上仅扣住一只肯嚷鸟在微风中荡来荡去。他嫌自己的猎获物太小,就把肯嚷鸟解下来,和麂子掉换了一下,又回家蒙头大睡。
早饭后,于芒约于章一齐到山里。一路上,于芒故意说他昨晚梦见自己的扣子上吊着一只大麂子。走近下扣子的地方,他就拉住于章嚷起来:“嗨!你瞧,真是天意呀!”于章一看,树上确实吊着只大麂子,再看自己下的扣子只扣着一只小鸟,顿时身子冷了半截。
“麂子上树,肯嚷鸟下地,奇怪!奇怪!”于章自言自语道。
“那是天意呀!”于芒做贼心虚,又再次说。
于章终于悟出其中奥妙,就去向村里人诉说,请大家公断。但是,有钱人都帮于芒说话。穷人呢,又不敢出面。结果于章还是被断了个没理。
于章离开寨子,准备到别处去找公正人。路上遇见一只小兔子。兔子问:“朋友,你到哪儿去?”
“我去找一个公正的裁判员。”于章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最后怀疑地问“,好兔子,你能帮忙吗?”
“可以!”兔子爽快地说“,等到第七天早上,太阳刚露出红脸的时候,你把寨子里的人叫在寨头等我,听我为你辩护。”说完就一蹦一跳地走了。
第七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于章就和寨里的人汇集在寨头,于芒也在场。太阳越升越高,直到中午,还不见兔子的踪影。眼看太阳偏西,还是不见兔子来。一伙有钱人便嘲笑于章。于章也急得满头大汗,眼巴巴地望着远处。直到太阳快落山时,兔子才慢吞吞地从山后走来。有钱人们就挖苦它说:“你来的好早哟!”
“抱歉!抱歉!”兔子慢条斯理地回答,“给一桩意外的事情耽误了。刚出家门,就见河边沙子着火,用竹篓打水去扑火,到晌午好容易才把火扑灭。我撒开四条腿往这里跑不多远,又遇见一群鲫鱼在树上采蜜,看了一阵,谁知到这里天就黑了。”
有钱人们一听哈哈大笑,斜着眼睛质问兔子:“河沙怎么会失火?竹篓怎么能装水?鱼又怎么会采蜜?全是胡说八道!”
“对!没道理。”兔子微微一笑,从容地反问道,“那请问,麂子怎么会爬树?肯嚷鸟又怎么会下地寻食呢?”
这两句话问得有钱人哑口无言,面色“刷”的一下全红了。于芒自知理亏,便匆匆地跑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