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收场
什么都不能使这股桀骜不驯的力量屈服。在他最后几年谱写的音乐里,尽管创作境况很糟,却总是具有一种嘲讽、不屑和快乐的特性。他逝世前的四个月,也就是在1826年1 1月完成的作品,为四重奏写的《终曲》(作品第一百三十号)非常欢快。这并非一般人所说的欢乐,而是如莫舍勒斯所说的,时而是断断续续的苦涩的笑,时而是战胜痛苦后感人的微笑。不管怎样,他胜利了。他不相信死亡。
然而,死亡终于来了。1826年11月底,为了侄子奔波劳顿,他病倒了,得了胸膜炎。他的朋友住得都很远,他叫侄儿去找医生,这个麻木不仁的家伙竟然忘了,两天后才想起来。医生来得太晚了,而且治疗得很糟糕。贝多芬凭借着自己运动员般的体格和疾病斗争了三个月。1827年1月3日,他把最亲爱的侄儿正式立为他的继承人。他想起了莱茵河畔亲爱的友人,他写信给韦格勒说:“我多么想再和你谈谈啊!然而我身体太虚弱了,只能在心里拥抱你和你的太太洛亨。”他最后的日子一直被贫困的阴影笼罩,若非几位英国朋友的慷慨相助,情会更加糟糕。他变得很温和,脾气也不急躁了。
1827年2月17日,他躺在临终的床上,此时的他已经做了三次手术,正等着做第四次。他在等待期间还安详地说:“我忍耐着,心想:任何痛苦都会带来善果。”善就是解脱,正如他临终所说的:“是喜剧的收场。”但我们看来,是他一生悲剧的收场。
在大雨中,在大风中,在一声响雷中,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合上了他的眼睛,这一天是1827年3月26日。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曾赞颂过他那伟大的艺术。然而,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更是近代艺术中的最英勇的力量!当我们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来到我们身旁,仿佛坐在一个失去爱子的母亲身边,默默地在琴上弹唱着,以此来安慰哭泣的人。……他分赠给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能感觉到与神同在的沉1醉。似乎在他和大自然不停地沟通之中,他竟感染了大自然那深邃的力量。
贝多芬这一生就像风雨交加的一天。最初是一个明净的清晨,只有几阵懒洋洋的熏风。但在静止的空气里,已隐伏着一种威胁,一种沉甸甸的预感。突然间,巨大的黑影掠过,悲壮的雷声使沉默的空间可怕的轰鸣,疾风怒吼。可是,纯净的天并未受损,欢乐依然是欢乐,悲戚中总保留着希望。
有哪种胜利可以和这相提并论?拿破仑的哪一场战役,哪一天的阳光能比得上这超出常人的努力所得的光荣?这种胜利是精神力量从未取得过的殊荣。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他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已成了一切勇敢者的座右 2铭: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阅读思考
1.贝多芬是怎么病倒的?
2.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概括成哪句话?
词语积累
沉醉 座右铭
注解:
1大醉,经常用于比喻。
2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