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竣工通车
- 1968年9月30日,南京市5万多军民隆重地举行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典礼。
- 1968年12月29日,我国工人胜利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至此,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最大的现代化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已经全面提前建成通车。
- 周恩来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
举行铁路桥通车典礼
1968年9月30日,南京市5万多军民隆重地举行了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典礼。
这天,南京辽阔的长江江面,来往不绝的船只飘扬着彩旗。大桥上下,无数面红旗迎风招展。在高耸入云的桥头堡上,用玻璃镶嵌而成的三面巨幅红旗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气势雄伟的长江大桥显得分外壮观。
一早,参加通车典礼的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在大桥支工和护桥等工作中立下卓越新功的解放军指战员,满怀着胜利的喜悦,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江边、桥头。
等待着大桥铁路桥正式通车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司令员许世友,和南京部队的其他负责同志,江苏省、南京市的负责同志,参加了通车典礼。
14时整,通车典礼在乐曲声中开始。
江苏省负责人杨广立同志首先在会上讲话。
他介绍了建桥工人建设大桥的过程以后说: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辉煌成就,再一次证明,工人是无往而不胜,无攻而不克,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铁道部负责人杨杰同志代表铁道部和全国铁路广大革命职工,向参加建设南京大桥的全体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会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通过了给毛泽东的致敬电。
致敬电说:
金色阳光照长空,长江两岸貫新虹。
……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周年的光辉节日里,报告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胜利通车了!
……
许世友同志为大桥铁路桥剪彩后,一列披着盛装,满载南京市群众的彩车,徐徐通过大桥。
这时,大江南北,列车内外的欢呼声震撼大地,响彻云霄。
1968年10月1日3时,当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刚进入第20个年头的时候,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过了驶向祖国首都的第一列客车,即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
当列车驶上被无数彩灯照得通明的大桥铁路桥时,车厢内一片欢腾。
来自上海的工人,来自福建前线的海防战士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群众,都为自己能乘坐通过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第一列客车而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他们争先恐后地挤到窗口观看钢铁长江大桥的雄姿。
列车通过了大桥,旅客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公路桥全面提前通车
1968年12月29日,我国工人胜利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
至此,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最大的现代化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已经全面提前建成通车。
根据新华社南京1968年12月29日电讯:
在亿万军民热烈欢呼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氢弹试验的大喜日子里,从扬子江畔又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
高速度、高质量地在1968年12月29日,胜利地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
至此,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最大的现代化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已经全面提前建成通车。
……
12月29日上午,南京市5万多军民欢聚在江边桥头,冒雨隆重举行大会,庆祝大桥的提前全面建成。
新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正桥两端,矗立着四座巨大的工农兵英雄群塑,桥头堡的三面鲜艳夺目的红旗,直插云霄,银灰色的栏杆旁,无数面红旗迎风招展,气势雄伟的长江大桥,显得分外壮观。
29日一早,参加庆祝大会的广大工人、农民、以及立下卓越功勋的解放军指战员,满怀着胜利的喜悦,高唱歌曲,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江边桥头的庆祝大会会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负责人、江苏省负责人以及南京市负责人参加了庆祝大会。
8时,大会在庄严的乐曲中开始。
江苏省负责人在大会上讲了话。他向英勇奋战的大桥工地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支援大桥建设的兄弟省、市的战友们,表示最忠心的感谢!
长江大桥建桥工人代表也在会上讲了话。
工人代表回顾了建桥过程中说:
今年国庆建成了铁路桥,现在又提前建成公路桥,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造大型现代化桥梁的新纪元。
庆祝大会结束后,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在一片鞭炮和锣鼓声中,100多辆彩车徐徐通过公路桥。
顿时,大江南北,桥上桥下,车内车外,欢呼声震撼大地,响彻云霄:
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飞跃。
南京长江大桥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解放前,只有黄河和钱塘江上修有三座大桥。万里长江上,一座大桥也没有。而少得可怜的几座大桥,没有一座是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
被讥为“豆腐桥”的郑州黄河大桥,完工不久,桥墩就被洪水冲歪,后来修得勉强能够通车,到解放时,已经破烂不堪,岌岌可危,列车过桥要分成三段,由机车一段一段慢慢地拖过去。
而在南京,国民党反动派用重金聘请一个美国“桥梁专家”来南京勘测,结果束手无策。
日寇侵占南京时,出于侵略目的,想造大桥,经过一番勘测,也认为无计可施,只得不了了之。
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又迅速建成了郑州黄河大桥,风陵渡黄河大桥,重庆白沙沦长江大桥,广州珠江大桥,南昌赣江大桥……
紧接着,建桥英雄们打响了建设南京长江大桥这场空前的攻坚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新中国的桥梁史上写下了更新更美的一页。
南京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把原来被长江隔断的津浦、沪宁铁路连接起来,把大江南北的公路连接起来,使运输更加畅通了。
以前依靠轮渡,渡运一列火车过江,至少要3个小时,现在列车可以随时飞驰过江。这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南京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造特大桥梁的新纪元,在桥梁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尤以水下基础最为出色,它的深度、形式、施工方法等都创造了崭新的纪录。
其他如预应力梁、桥梁用钢、钢梁面漆、轻质混凝土等产品,也都达到了先进水平。
据后来担任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处长孙志伦说:
高峰时每天通过汽车达到5.6万辆,现在二桥通车以后,我们仍然达到4万多辆日通行量。作为铁路来说,现在的日通车已经达到240列,平均4至5分钟一辆,列车的速度现在达到了120公里。也是我们京沪线的主要交通要道、交通咽喉。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至今已34年。设计日车流量为1万辆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日车流量由最初的0.7万辆次达到最高5.5万辆次,为原设计流量的5.5倍。南京长江二桥通车后,大桥日车流量仍居高不下,维持在4.5万辆左右,桥面长期处于超负荷、超重载的疲劳状态,导致公路桥结构病害日益突出,路面破损,坑洼不平。特别是大桥两边的双曲拱桥,最大的坑洼近2平方米,最深处约有40厘米。
近年来,有关部门虽多次对桥面加以维护,但由于治标不治本,结构方面的病害没有消除,加上每次维修摊铺后即开放通行,修补处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又遭损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为缓解交通压力,交管部门除了进行及时地维修外,还采取车辆分流、限制重载车辆通过等措施,配合大桥维修,引导过往车辆到南京长江二桥和板桥汽渡处过江。
创造世界桥梁史的奇迹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大桥铁路桥全长6700多米,公路桥全长4500多米。江中正桥下层铺设双轨,南来北往的列车可以同时对开。上层宽阔的公路桥面,可以并列行驶4辆大型卡车。
正桥两端,矗立着4座巨大的塑像。两岸公路引桥接近市区的部分由22孔富有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看上去像一条美丽的彩练,使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入夜,大桥上万盏灯火齐放光明,绵延5公里,有如银河飘落在宽阔的江面上,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后来,南京长江大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桥理所当然成了爱国主义教材。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正文前的画页上,第一页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第二页就是南京长江大桥。课本里还专门配有一篇课文,此后近20年间,一直是小学生们必读的文章。
当时还流行一首儿歌: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长江大铁桥。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自建成之日起,大桥便被当做南京乃至全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它还是中国政府向外国元首们展示自己能力和实力的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据统计,南京长江大桥共接待过15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代表团,国外游客360万人次,国内游客5000万人次。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把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作为一项重要成就记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并与“两弹一星”一同列入建国后国家重要成就项目。
一方面是它的长度,这座被誉为跨跃长江的第三座大桥,全长竟达4589米,比武汉长江大桥还长2919米,几乎是其长度的3倍;
坚固程度经受导弹测试
1970年9月26日8时,80辆国产轻型坦克和60多辆各型汽车成一路行军纵队,轰鸣着通过南京长江大桥。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利用南京长江大桥,为我国潜射导弹进行模拟试验。
潜艇在几十米深的水下发射导弹,一个难点是弹射时如何确保潜艇的绝对安全。
美国第一代潜射模型导弹射出水面时没有点着火,落下来把潜艇砸扁了,造成艇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以后,美国改在水陆交界的地方进行试验,先用巨型塔吊把模型导弹系住,待导弹从水下发射后,塔吊上的钢丝绳把它吊住,不让导弹落到水下潜艇所在深度。
借鉴美国人的经验教训,我国潜射导弹的总设计师黄纬禄等科学家四处寻找合适的试验地点。太湖、青海湖、云南的抚仙湖等,远近大小几十个湖泊都先后勘察过。有的湖泊可用,但要新建一套设施,水下施工难度高,耗资特别巨大。
怎么办才好?
黄纬禄突发妙想:“利用南京长江大桥。”
钱学森一听,拍案叫绝:“好!我原先就怀疑美国佬的办法适不适合我国国情,人家是大富翁呀!”
事实上,南京长江大桥刚建成时,许世友就想测试一下它的坚固程度能否经得住战争的考验。
许世友看着坦克履带在水泥路面上轧出的一道道白痕,笑着说“行”,随即从南桥头堡登上吉普车,随坦克车队进入市区。
身为有经验,有远见的高级将领,许世友才不会只顾民用,不想军用。
试验的日子确定后,他下令大桥行禁3日,并亲自陪同专家们上桥勘察现场。
一切安排妥当,模型导弹被桥下的大吊车高高吊起。
黄纬禄穿着背心短裤,头戴草帽,站在桥上指挥。
一声令下,模型导弹以雷霆万钧之势坠落江流,溅起的水柱比桥面还高。
多次试验,一个结果:落弹不会砸着潜艇。
若干年后,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弗来华访问。当他得知我国的潜射模拟试验是凭借南京长江大桥获得成功时,连声赞道:“这是了不起的创举,你们也是‘核潜艇之父’啊!”
周恩来深情赞扬大桥
周恩来曾多次陪同外宾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他高度赞扬大桥局广大建设者们克服苏联撤走专家造成的困难、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建成大桥的伟大创举,并一直肯定苏联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给予的帮助。
他指出:
南京长江大桥的说明词里,应该提到沿用了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兴建武汉长江大桥的经验,而且有所发展。对成绩的宣传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
1971年6月5日,周恩来陪同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总书记参观南京长江大桥,在现场系统总结了我国大桥建设的经验。
他说:
武汉大桥所用的管柱钻孔法,是苏联专家西林设计的,苏联没有采用,我们在武汉采用了,南京也用了,而且有所发展。
他认为,在我国的大桥建设事业上,西林是有功劳的,武汉大桥给管柱钻孔法立了一个碑,南京大桥可以挂西林的照片。
周恩来曾这样向国际友人介绍: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
点点滴滴,真情永在,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对南京大桥的浓厚情感。
获得国际友人的盛赞
在建桥过程中,特别是在大桥建成以后,五大洲的国际友人,络绎不绝地专程前来参观。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位亚洲朋友说:
不用一个外国专家,不用一件外国设备,自己建成这样一座宏伟的桥梁,充分显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正确。
国际友人把大桥的胜利建成,他们激动地说: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胜利。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我们国家自己设计、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从技术角度上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我国此后在长江上建造一系列的大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构成完整的人文景观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
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在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洁白雅致。
大桥南北两岸的桥下,有面积约20公顷的大桥公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并有电梯直抵大桥桥面的桥头堡。其中大桥南岸的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这些使南京长江大桥更加雄伟壮丽。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成为古城金陵的48景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象征,30多年来仅登记的国内游客就达5000万人次,国外友人及知名人士200多万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级的参观团就有78批,部长级贵宾765批。
1975年和1985年,邓小平同志两次视察南京长江大桥,对我国的桥梁建设提出过殷切的希望。
大桥建成后,承担维护和保养任务的大桥管理处也应运而生。
多年来,管理处为装扮大桥付出了很多心血。如将原来的铁路桥面走道从0.7米加宽到1.5米;建造了大桥公园,包括桥头驻军的营房设施;增加了铁路引桥的照明设施;改变大桥的涂妆,把钢梁的油漆寿命提高了8年;唐山大地震后,管理处又对大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加固。
1997年8月,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面首次完成了全面整修等等。在多项装扮工作中,对大桥彩灯的装扮最值得一提。
为了美化大桥夜景,勾勒大桥轮廓,早在1971年,大桥管理处就建设了一个3.5万伏配电房,安装了3.2万余盏彩灯、1400多套灯具。
一流的大桥需要有一流的灯光相匹配。1989年,菲利浦香港公司向南京长江大桥赞助了价值400万人民币的泛光灯,政府又投资了200万元用于设计安装。
不久,1044盏新型泛光装饰照明灯取代了原先原先用3.2万只彩灯组成的彩灯链,使大桥主体的夜景呈现出立体通明景象。
欣赏过南京长江大桥夜景的专家说,南京长江大桥可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桥的照明装饰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