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山岛反击战
●解放军福州指挥所的数部作战电话便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各部门工作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严阵以待的守岛战士决心给敌人迎头痛击。顷刻间,枪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响起,撕破了海岛凌晨的寂静。
●炮连官兵临危不乱,一边阻击一边转移阵地。弹药手、射手端起冲锋枪,拿起手榴弹,一通猛打,硬是把敌人打了回去。
游梅耀决心坚守待援
16日晨5时许,胡琏统率13艘舰艇像饥饿的狼一样死盯着东山岛,不声不响地来到东海岸滩头,准备实施偷袭。
随着胡琏一声令下,从登陆艇上开出21辆水陆两用坦克,一时间海水翻卷成浑浊的滚开的油锅,登上了海滩。第一拨登陆人马6000多人紧随坦克跟进。
早在胡琏的联合舰队驶出料罗湾的时候,解放军福州指挥所的数部作战电话便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各部门工作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指挥和参谋人员对敌人的真实意图进行着各种研究和判断。加强备战、以防不测的指示电文也同时传到了东山岛的前沿阵地。
叶飞对敌人的诡秘行动做出了如下分析:
敌人一个加强师的兵力,要攻厦门吧,料他不敢;进犯平潭岛嘛,距离太远;从现在到拂晓登陆,时间也太紧;重犯南日岛呢,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敌人最大可能是袭击东山岛。
虽然在此前游梅耀等人已经开会决定在敌人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不撤退并固守待援,而且游梅耀也信心百倍,但叶飞觉得还是不打为好,因为通过侦察,敌人足有1万人,而我守岛部队兵力少之又少,加上与援军距离过远,无法及时增援,到时候可能会进退两难。
于是,叶飞对身边参谋说:“马上电告‘东山游’,敌人大概是冲着东山岛来的,可以视情况做机动性防御,避免无谓对抗,以后可再寻找反攻的机会。”
参谋人员把叶飞的指示拟成电文,从福州指挥所发到了东山岛。
电文如下:
由于此次进犯之敌过于强大,守岛部队可实施第二方案,做机动防御,于敌人来到以前撤出东山岛,然后组织力量再行反击。
16日4时50分,解放军东山岛驻军公安八十团团长游梅耀,正根据叶飞的命令实施“机动防御”,忽然侦察员报告说,敌人已经在岛北八尺门渡口附近空降。
游梅耀团长马上命令该地的水兵一连,坚决守住渡口,另一方面又派兵增援前方。
话音刚落,侦察员又报:敌人在岛南登陆,估计敌人上万。
敌情瞬间多变。
游梅耀很清楚,岛上我军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因为敌人这次动用伞兵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敌人伞兵现在已经封锁了八尺门渡口,按原计划撤离东山已不可能,岛上人员只有坚守待援了。
在这种情况下,游梅耀命令位于八尺门渡口对面的陈岱的团后勤派兵渡海南来,支援水兵连打敌伞兵。这一招起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上级同意游团长坚守待援的决心,并命令就近的二七二团驰援东山,又命令泉州附近的八十二师等部火速增援。
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守岛部队顽强抗击敌军
游梅耀下定坚守待援的决心以后,严阵以待的守岛战士决心给敌人迎头痛击。顷刻间,枪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响起,撕破了海岛凌晨的寂静。
游梅耀的布阵起到了明显效果,放在滩头一线的尖子小分队阻挡了国民党军的行动,使敌人延至8时左右才陆陆续续抵达前沿。
胡琏没想到解放军早有准备,遂下令海、空力量全部加入战斗。一时间,飞机滥炸,舰炮狂轰。
我守岛部队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突然偷袭,采取机动防御的战法,节节抗击,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然后,机动灵活地撤出滩头阵地,在等待后援的同时,寻找战机给敌人以坚决反击。
公安部队第八十团的滩头阻击分队,在给海上登陆之敌以有力打击之后,按预定方案主动撤往岛北部的核心阵地。
东山岛因地处军事要冲,战局规模虽小,却牵动着军委首长的心。
中央军委命令当时中南军区所辖的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并迅速增援。
同时命令,第三十一军首长统一指挥上述所有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守住东山岛。
东山岛有个200高地,这里并不是全岛最高的阵地,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山丘,但是它凸出在全岛的中部,前面是一片开阔地,直抵海滩,守住了它,敌主力就无法上岛。
因此,我英勇的守岛战士拼死激战,誓死坚守阵地。
坚守在200高地的,是公安部队第八十团某部二连的战士们。
战斗打响一开始,刚登陆的敌人曾经攻了一阵就后退了。二连判断,敌人可能是想引诱解放军出击,诱我军暴露于战壕之外,然后以舰炮火力和空中火力杀伤我有生力量。
我机智的主战连队哪会上敌人的当,便继续坚守阵地。在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敌人见诡计没有得逞,便开始发起更疯狂的强攻。
敌人为拿下200高地,组织了一个突击大队,在飞机、舰炮火力的支援下,以水陆坦克打先锋和步兵紧随其后,向200高地发起了连续地疯狂猛攻。
那一刻,200高地狼烟滚滚,炮火连天,纷飞的弹片和子弹在高地上空呼啸肆虐。
顽强的二连战士们面对近10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把一颗颗愤怒的子弹,射向山下的敌人,直打得敌人哭天喊地,尸横遍地。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我英勇的二连也有较大伤亡。
为了增强200高地的防守和击敌能力,公安部队第八十团指挥部决定,将新组建的迫击炮连调上去。
迫击炮连自组建以来第一次参加战斗,炮手们几乎是在连长和教导员的亲自指导下一边学一边实战。
迫击炮连在战斗中,发现在阵地右侧无名高地上,有20多人聚在一起研究什么。经观察判断,认为那是敌人的一个指挥所。
迫击炮抓住战机一个齐射,愤怒的炮弹便在那群敌人中间开了花。
敌人被一次次炮击之后,慌忙调来自己的炮兵,实施报复。几百发炮弹在我炮连阵地周围爆炸,但并没有将阵地摧毁。
我迫击炮连趁敌喘息之机,沉着应战,准确射击。
很快,敌人的大炮就成了“哑巴”。
接着,敌人又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向炮连阵地偷袭,在距炮连阵地30米时被我军发现。
炮连官兵临危不乱,一边阻击一边转移阵地。弹药手、射手端起冲锋枪,拿起手榴弹,一通猛打,硬是把敌人打退了。
迫击炮连又成功地占领了新的阵地,迅速地做好了战斗准备。
一发发炮弹又从我炮兵阵地准确地飞向敌军。
公安部队第八十团全团指战员奋勇杀敌,顽强抗击10倍于己的敌人进攻达14个小时之久,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在4~8小时消灭公安部队第八十团的企图,争取了整个白天的时间,为解放军后续部队渡海增援和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敌军偷袭东山岛时,解放军事先并没有准备,所以面对敌人的突袭等待救援才是最关键的。
就在200高地激战正酣之际,我各路援军也在快速赶往战场。
在各路援军中,解放军海军也同时出动了,运送登陆部队和进行海上作战。
解放军海军参战,这是敌人事先万万预料不到的。
根据当时参加过东山岛战役的人后来回忆,可以大致整理出海军当时反攻的情况:
在东山岛战役的开始当天,福建和广东两省的解放军就开始出动,同时增援东山岛。在战役的第三天夜里,已经有小股解放军先头部队在岛上登陆。但不是成建制的登陆进攻,可能是一些侦察部队。
首先发起登陆进攻的是夜里登陆的海军士兵。海军士兵穿着雪白的海军服,向山上敌人发起进攻。由于山顶上尚有少数解放军战士在继续抵抗,因此使敌人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
叶飞实施增援作战预案
守岛部队在滩头和敌人激战的时候,叶飞密切关注着战况。游梅耀决定坚守东山岛后,叶飞马上按预定作战方案进行支援。
叶飞命令三十一军只留一个师守备厦门,与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分别由泉州、漳州南下,由沿线地方客货车辆运送增援东山,统一归三十一军军长周志坚指挥,并通知驻广东黄岗、即今饶平的友军急速东援。
增援十万火急,各增援部队动作迅速,沿线地方车辆也配合默契。
驻漳浦以南旧镇的三十一军二七二团行动最快。
16日晨5时50分接令后,先头部队部分军车马上出发,其余指战员则快速跑向公路,向开来的客车、卡车招手叫停。
车上的驾驶员及乘客们一听上前线,根本不需动员,就自动下车,货车则就地卸货于路旁,表现了崇高的无私精神。
后来,一个老卡车司机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那时候,在广东长途公路上跑的汽车很少,很久才能见到一辆车在公路上跑。跑一天长途,顶多能见到二、三十辆对面来车。哪里向现在这么多车辆。
当时我开的是重车(既货车满载),给物资局拉货。半路上,看到很多解放军在公路上跑步前进,开始还以为是军队演习呢,有很多,很多军队。
开了没多远,我的车被解放军拦住,说打仗了,要用我的车。
他们把车上的货给卸到路边,拉上部队就向前开。开出几十公里,把那些车上的人放下,回头再拉其他的。
那时候吃不饱,部队对我很客气,给了我不少好吃的,我差点就要给解放军磕头了!我那时侯后生(年轻),精神足,死命(玩命)地来回运送解放军。
当时有许多地方的车辆都被解放军临时征用,公路上向某港口方向开的车里,几乎都是解放军。我给物资局拉的货,被当地公社组织农民给搬到村子里。有民兵看守,一点都没有少。
从那次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军情十万火急。
16日6时,解放军不同型号、颜色各异的轿车、公汽、卡车,都加入到草绿色军车的行列,载着解放军向东山方向进发。
大家对战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于是行驶的速度更快了。
一个解放军军官后来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一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我们部队立刻补足了弹药和下发了手榴弹。要真打仗了。我们沿着公路跑步向上级指定的集结地前进。
我们离目的地太远了!真的要是跑到那里,恐怕只能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人。一路上,我们也不管那些跑不动的,部队继续前进。
每辆车能挤进40多人。这样我们就不用拼命地跑了。整个部队前进的速度反而更快了。可惜,我们部队驻地离前线实在太远了,没有赶上渡海作战。
叶飞命令坚守阵地
16日7时,守岛部队在200高地激战的时候,游梅耀打电话向叶飞报告:
敌人经过庙山向西埔和200高地进攻,已被挡在了石坛。
叶飞向游梅耀下令:
敌人的目的是冲过200高地,再向425高地进攻,占领425高地后,与降落在八尺门的伞兵会师,企图占领全岛。
你命令三连守住200高地,二连守住425高地,一定要拖延敌人会师的时间。无论如何,要坚持到上午10时,10时以后,我们的援军就会赶到。
游梅耀回答说:“坚决遵照叶司令指示!”
就整个东山战况来说,叶飞最关注的莫过于这个八尺门了。
这个地段对敌我双方都很重要,如果丢失,将对解放军非常不利。
叶飞关切地向游梅耀询问了八尺门的形势,并作了重要指示:
八尺门是东山的命根子,你无论如何也要叫水兵连牢牢控制在手中!
对于叶飞司令的指示,游梅耀牢记在心。
正在这个时候,敌人正在向八尺门进攻。
早在4时45分,向核心阵地撤退的解放军水兵一连官兵大部已上船,可就在这时,敌人伞兵突然在八尺门空降并展开攻击。
当时,八尺门岸上只有一连长和6名水兵,情况十分危急。
敌军从新竹机场起飞的10多架运输机飞到东山岛上空,准备丢下一批批伞兵,敌人气焰嚣张地企图快速拿下东山岛。
敌军在美军的“约克城”号(CV-10)和“大黄蜂”号(CV-12)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战斗机与轰炸机也飞临东山岛。
此刻,坐在美式吉普车上妄图攻占东山岛的胡琏,正懒洋洋地听着电台里播放的台湾新闻,台湾全岛媒体都关注着,吹嘘这是“反攻大陆的前奏”。
可令胡琏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军守岛部队依托堑壕和土坑道顽强战斗,打退了国民党军数十次的进攻,解放军的战斗力简直令他无法想象。
当时,解放军战士的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石头和卸去保险的六〇毫米迫击炮弹,同突入阵地的国民党军队肉搏,以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水兵连激战八尺门
解放军防守八尺门渡口的水兵一连,一面阻击敌人疯狂进攻,一面又奉命组织船只载渡需要撤离的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
当把最后一批群众送上船以后,突然发现有17架敌机飞临渡口上空。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忙着组织政府人员和群众渡海转移。
起初,大家以为敌机要轰炸码头,切断解放军部队的退路,并阻挡解放军援军的到来,于是战士们都急忙进行隐蔽和伪装。
但意料之外的是,从敌机后面飞出了一串串的白点,在空中飘飘荡荡地,霎时就变成一具具降落伞,参差错落地向地面飘落。
降落伞带下的国民党军士兵,落地收拢降落伞后,就拿出武器装备,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正准备集合队形。
水兵连长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是敌人企图用空降兵夺占八尺门渡口,妄图切断我守岛部队与大陆的运输线!
尽管解放军战士在滩头阵地表现得十分顽强,但国民党军使用伞兵,以八尺门为空降点,这却是大家始料不及的,这也是敌人首次在战争中使用伞兵,可谓是孤注一掷,使出最后的本领了。
八尺门是东山通往内陆的咽喉,这里本是渡口,公元669年唐总章年间,陈元光率兵开拓闽南,使东山岛日益兴盛。人们为感谢开漳圣王功德,将渡口称为“陈平渡”。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清政府为断绝东山岛人民与抗清将领郑成功的联系,在渡口筑8尺高的界墙炮台,驻兵把守,陈平渡遂改名“八尺门”。
从敌人采取伞兵占领八尺门,与北上步兵会师进而占领全岛的阴谋计划,便可看出八尺门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我军部队要增援东山岛,非经八尺门不可。如果敌人的伞兵控制了八尺门,就等于关闭了东山岛最重要的大门,解放军援军即使及时赶到,短时间内也只能隔着海岸顿足苦叹,岛上守军也便无路可走了,那样就很危险了。
若是等以后再赶走敌人,那就等于再解放一次东山岛,如此将浪费时间和精力。
因此,游梅耀下令,水兵连无论如何不能丢掉这扇大门。
在这个时候,一连长一边命令岸上水兵返回仓库拿机枪,一边向游梅耀团长报告这边的情况,并派人把上船的解放军战士都叫下来投入战斗。
几分钟之后,一连的7个水兵战士手握着4挺机枪一起对空开火。
在机枪的打击下,敌机队形被打乱,跳伞高度也从200米上升到1000米,降落次序乱作一团,有的甚至还掉到了海里。
6时,后林村的民兵也加入作战,他们一起依托300多年前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构筑的古寨断垣,寸土必争,与敌伞兵展开血战。
同时,其他已经登船准备转移的我军官兵迅速离船加入战斗,保护八尺门渡口。
在解放军战士的顽强打击下,终于守住了后林,为增援部队登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伞兵。
值得一提的是,敌人空降兵在山上集结之时,解放军迫击炮连发现了敌人的企图。迫击炮连随即向敌射击,一炮将敌指挥旗打掉,顿时打乱了敌人的指挥,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敌空降兵着陆后,一部抢占渡口,另一部从侧后向解放军核心阵地发起冲击,直接威胁到解放军核心阵地和团指挥所的安全。
团首长果断决定投入预备队,向敌空降兵发起反冲锋,协同水兵连和当地民兵向其侧背攻击,稳定后林地区的局势。
在胡琏部队刚刚登陆的时候,伴随着一阵军号响起,解放军枪声四起,让冲在前面的敌人吃了不少子弹。国民党军队好不容易才向前推进了几步,不料又被解放军的勇士们赶到了海滩上。
敌我双方就这样反复进行激烈地战斗。
看着身后的汪洋大海,美国顾问有些忧虑,照这样下去,如果解放军的援军来了,到时候进攻就更加困难。
美国顾问要求胡琏的部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集中兵力继续向前推进,夺取重要据点,同时利用东山岛四周是海的特点,避实就虚,改变目标,硬攻强占。
然而,此后的战况让美国顾问大为不解:
他拿着望远镜,立在舰桥上遥望战场仔细观察。在望远镜里他看到,国民党军虽然在强攻下又登陆了,但伤亡惨重,根本就无法向纵深发展。
美国顾问对舰长大声地说道:“怎么搞的?这样打法,还谈什么‘反攻大陆’?你们的战斗力拿什么和解放军比!”
那位舰长抬头看了看,有些埋怨地回答说:“不过据我所看到的,如果说今天这一仗他们打得不卖力,那真是不公平的。”
美国顾问没好气地说:“我不管什么公平不公平,我们的工作是要你们登陆成功!别给我找那么多的理由。”美国顾问停了停继续骂道:“你看看,这么小的一个岛,天不亮就登陆,忙活了大半天却没有任何进展,你们国民党的军队真像一群废物啊!”
那舰长又急又气,反驳道:“但是你再仔细看看,仰攻,侧攻,空中扫射,实在打得很惨。我们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能鲁莽行事啊!”
美国顾问叹了口气说道:“我总是怀疑,你们的战斗意志不行啊!”
敌军舰长满有把握地说:“这次实在不能怪我们了,人都是百里挑一选出来的,各个都是好样的,武器配备都是你们提供的,此外还有伞兵和舰艇,今天如果不能得手,那真是不可思议,你要对这次战役充满信心。”
敌军舰长继续对美国顾问说:“我想你不必太担心,好戏肯定还在后头呢,到时候就可以看见山顶飘扬起青天白日旗帜,到那时我们就成功拿下该岛了。”
美国顾问正要说话,突然响起了一声巨响,一艘小型登陆艇已遭击中,爆炸起火。但见顿时烟火弥漫了整个海面,并激起一层海浪。
美国顾问大叫道:“怎么爆炸了!怎么搞的!怎么搞的!”
在炮弹的打击下,那舰长也吓傻了,正要说什么,空中又传来了爆炸声。
原来是一架国民党战斗机被解放军炮火击中,巨响之后,机尾冒着长长的浓烟,之后,向山上垂直坠落下去……敌舰上众人是目瞪口呆。
美国顾问急忙说道:“这不行,得赶快想办法,把第二线开上去!”
舰长当下传达命令,敌人第二线兵力接着涉水上岸,匍匐行进。但没有几步,又给猛烈的火力压了回来。
美国顾问实在想不到,解放军的抵抗力这么强!
到8时左右,公安八十团后勤派来的一个排在八尺门渡口登陆,与水兵连一起作战,控制了八尺门渡口,使敌人的进攻寸步难行。
军民联合作战打击敌人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抵御国民党如此强大的军队,是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持的。在战役打响的时候,以谷文昌为首的东山县委和当地群众,给守岛解放军官兵以极大的支援。
为了把敌人赶出东山岛,东山县公安中队和全岛群众也纷纷投入到保卫家乡、抗敌支前的战斗中。
东山民兵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拿枪的拿枪,拿刀的拿刀,勇敢参战。
有个乡的民兵战斗到只剩下1人,仍然坚持战斗,竟俘敌5人。
谷文昌亲率干部群众为部队送子弹、送水、送饭,把负伤的战士抬下火线,虽是大战当前,但阵脚不乱,甚至比国民党的正规军还厉害呢。
在这次战斗中,东山县民众的支前活动为战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正是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才使战役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战斗一开始,县领导就来到公安部队指挥部,要求支援部队战斗。
县领导对部队表示:
部队的后勤工作我们包了,抢救伤员、烧水做饭、修筑工事,以及组织民兵作战,我们都作了明确分工,都有专人负责。
在这次战斗中,共有1826名船工为支援部队摆渡,有1958副担架在阵地上抢运伤员。
东山县民众的支前工作全面经受住了考验。
东山县人民群众为保卫东山岛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因此,走群众路线的确是解放军能够取得胜利的法宝。
可以说,没有东山岛群众的全力支援和有力保障,就没有东山岛保卫战的彻底胜利。
随着战斗的继续,解放军增援部队也快速开到了东山岛并迅速投入战斗。
解放军战士的斗志越来越足,随着支援部队的到来,更加鼓舞了每一个战士的战斗热情,大家都奋勇杀敌,决心把敌人赶出东山岛。
公安中队掩护群众转移
战斗打响后,虽然解放军动员群众大力支援,但让普通群众安全转移才是重点。为此,县公安中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掩护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和岛上群众转移,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县公安中队是刚刚组建的一支部队,中队长和指导员都不在,全中队临时由副中队长王秉诚指挥,与守岛部队一起,英勇地与敌人作战。
命令下达后,县公安中队下属的三个分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分别在三支尖、帝祖庙和龙潭山阻击敌人,防止敌人伤及无辜群众。
龙潭山地处城关东南,是该中队第二分队的防区。战士们冒着敌机的扫射和轰炸急速进入阵地,对敌地面部队发起的疯狂进攻进行猛烈反击。
当敌人进至距离阵地大约50米时,第二分队的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把冲在前面的敌人一个个打倒,后面的敌人见状,调头就跑。
片刻,敌人对第二分队阵地发动了第二次猛烈地进攻,并且是从三个方向步步推进。当敌人进至半山坡时,第二分队集中火力,又是一阵猛烈地射击。
敌人死伤惨重,再一次溃败下去。
见到自己的部队不敢前冲,反而拼了命似地往后面跑,气急败坏的敌督战队,举起手枪向溃退下来的士兵连续开枪,逼得败退的敌人硬着头皮向县公安中队阵地冲去,但气焰早就没有前两次那么嚣张了。
我守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与敌人的胆怯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分队新战士林石在消灭10多个敌人后中弹牺牲。老战士洪益明怒火中烧,抱起捆在一起的6颗手榴弹跃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为了保卫东山岛,这些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甘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战友的牺牲,让战士们的杀敌斗志更强烈了,为战友报仇的喊声响彻阵地。
第二分队的将士们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一直坚持到县机关和群众转移完毕和阻击任务完成后,才在上级命令下撒出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