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挫败登岛敌军

●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石头和卸去保险的六〇迫击炮弹,同突入阵地的敌人展开肉搏战,以血肉之躯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郑克诚马上下令抢渡。先头排迎着敌人的弹雨向前挺进,终于成功地登上了东山岛。

●敌人坦克猛攻,大炮轰炸,飞机掠空,我英勇的解放军将士顽强拼杀,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守岛部队顽强奋战

东山岛战斗异常激烈,我守岛解放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顽强奋战,奋勇杀敌。

随着战事的持续,战况对解放军越来越不利。

游梅耀指挥部队在大量杀伤国民党军后,集中主力守卫在公云山、王爹山和牛犊山三个核心阵地,同进逼阵地前沿的敌军展开殊死战斗。

这三处阵地位于东山岛西北部,成犄角之势,对全岛安危有决定性的作用。

游梅耀遵照叶飞指示,把兵力收缩集中到这里,是抱着人在阵地在的决心进行坚守,直至增援部队进岛。

敌人指挥官胡琏见快速消灭守岛解放军的目的没有达到,便对这些阵地进行疯狂地进攻。

坚守高地的守岛部队克服弹药缺乏和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的困难,依托堑壕和土坑道顽强战斗,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而且越战越勇。

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石头和卸去保险的六〇迫击炮弹,同突入阵地的敌人展开肉搏战,以血肉之躯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守岛部队有个总机电话班,当敌人占领他们所在的村子时,战士们没有惊慌逃跑,而是隐藏起来,继续坚持工作。战士们都下定决心,不能中断和上级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敌人把电线杆都给推倒了,但愚蠢的敌人居然没有剪掉电线。其实,敌人只要几剪刀下去,就会给解放军的统一部署和指挥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麻烦,可愚蠢的敌人并没有想到这些。在为期两天的战斗中,游梅耀与福州大本营的联络始终没有中断,从而保证了叶飞对战况的了解和对部队的指挥,这也多亏了敌人手下“留情”。

在敌我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远在台湾的蒋介石还在那里坐等“胜利”的消息呢!就在敌人两股部队出动以后,国民党设在上林的电讯就忙个不停,屋子里坐满了收发电报的工作人员,乱糟糟的一片。

这时,蒋介石从台湾发来消息,询问战况。

蒋介石在16日上午醒来的时候问部下:“登上东山岛没有?”

站在他旁边的人说道:“刚才来电报,说已经和共军交火了,他们都准备好了,共军人数不多,定能攻下的!”

蒋介石再也没有睡意了,在床上坐了一会儿,就起床在厅中等待。

国民党在东南沿海的多次失败,让他在每次战斗时都提心吊胆。

来到客厅后,美国顾问蔡斯、儿子蒋经国等人早已等在那里了。几个人在那里有的吸烟,有的沉默,还有人一个劲儿地喝咖啡,看来他们都很忧虑。

忐忑不安的蒋介石和大家寒暄后,就查看来自前方的电文。

他所听到的前方汇报都是这样一些消息:

战况激烈,伞兵也已投入战场,收获极大。

这一次把他们杀了个措手不及,我们一上去就占便宜。

这些消息听起来似乎都是有利的好消息,可是如今天已经亮了,还接不到占领东山岛的消息。

蒋介石站起身来,急躁地来回走动着。

见父亲不高兴,蒋经国安慰道:“一定是因为我们侦察机去了几次,引起他们注意,共军临时增加了兵力,因此延长了我们攻占的时间,父亲不必太担心。”

东山岛久攻不下,蒋介石的紧张心情就难以平静,他在房间走来走去,觉得自己花这么大的力气却不能立即见效,实在颜面无光!

前线指挥部来的报告,都是有胜利的消息,可是军队已经出发这么久了,还听不到占领东山岛的消息,也不知道胡琏是怎么指挥的!

蒋介石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幅作战地图,心里在想,东山岛就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出动1万多人,并且是海陆空三军“立体攻击”,竟然毫无办法,难道他真的不是共产党的对手吗?

据电报说,派出去的飞机已经毁了两架,小型登陆艇也已经沉了3艘,伤亡数字虽未报来,但估计不会太少。如果真的大败而归,那今后该怎么继续执行“反攻大陆”的计划呢?

美国顾问蔡斯忽然叹道:“瞧这模样,那些伞兵都完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说道:“不至于吧?”

蔡斯看了孙立人一眼,说:“如果伞兵还在作战,怎会到此刻还没登上山头?伞兵当然降落山头,不可能降落海里的。”

接下来大家都沉默下来了,整个客厅里,只有蔡斯嘴里那叽里呱啦的洋文。他又在吹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兵的登陆与作战,统帅如何了不得等等。

蔡斯还说美国将领如何机智,部队如何勇敢,战斗如何坚强,所有的话都表明蒋介石的部队是如何的愚蠢,如何的无能,如何的胆小,以及美国最新配备放在国民党部队的身上是如何可惜与浪费,真可谓是牢骚满腹,抱怨连天。

蔡斯的话令大家特别扫兴,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蒋经国按照父亲的旨意,悄悄地给东山前线发了个急电。

电报如下:

限即刻到,×密

东山岛之战关系国际视听,务盼协力以赴,于黎明前予以攻占。

中正

7月16日

敌人指挥官胡琏接到电报后,真是有苦难言,不知如何回复台湾方面的质询。

自从出发以来到现在,虽然已经登陆,但却无法占领该岛。

解放军的战斗力实在让他这个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一级陆军上将感到无奈啊!

增援部队渡海投入战斗

战斗依然在激烈进行着。

“东山游”游梅耀指挥的解放军部队在民兵的积极配合下,毫不畏惧地进行反登陆、反空降的作战。

虽然国民党部队人数众多,但战斗力明显不如解放军,敌人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击溃,始终无法占领主要阵地。解放军战士是越战越勇。

守岛部队面对敌人的轮番轰炸和进攻,斗志昂扬,奋勇激战,而且,他们知道援军马上就要来了,胜利是必定的,有信心就有希望。

在战斗中,从连长到普通民兵,都抱着死守的信念,他们依托有力的地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顽强抵抗,让敌人是胆战心惊,寸步难前。

胡琏和他的美国顾问满以为大兵压境就可以吓退解放军,而且使用空降兵就可以让自己的部队随意分散到岛屿的各个地方。

然而,在我解放军部队顽强的战斗力面前,敌人的阴谋总是没有得逞。

守岛部队的顽强奋战,消磨了敌人进攻的时间,有效地拖住了敌人,为增援部队争取了时间。

16日9时,驻漳浦旧镇的二七二团在团长郑克诚率领下,以十万火急的强行军速度,赶到了东山岛的对岸,实施支援。

这个时候,东山岛滩头的解放军正在边打边向渡口后撤,依靠战场上残留的码头和围墙作屏障,继续阻击敌人的进攻。

郑克诚团长率二七二团到来后,见阵地上到处都是敌人,便马上下令抢渡。

二七二团某先头排迎着敌人的弹雨就往前冲。战士们个个奋勇、人人当先,终于成功地登陆东山岛,与我守岛部队胜利会合。

随着援军大部队陆续上岸作战,解放军迅速向东山岛上的国民党军队发起猛烈地反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地战斗。

本来就已经火光闪闪的战场上,一时间更是炮火连连,杀声震天。

敌人见解放军来了大批援军,本来就军心不振,现在更是如临大敌,有的虽然向前做攻击状,但心里害怕,两腿打颤,每前进一步都在左顾右盼,生怕丢了性命。

当敌人侦察机报告解放军东西两路车队向东山增援的消息时,敌人指挥官胡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吃惊地问身边的人:“不可能吧?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九龙江大桥不是已经炸毁了吗?我算叶飞的增援最快也得48小时,怎么会这么快?!”

他哪里知道,解放军护桥部队两个小时就修起了一座便桥。

国民党太低估解放军工兵的实力了!

在东山岛战斗中,我守岛部队在岛上群众和民兵的配合下,按照作战预案,灵活机动,步步阻击并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从而大大迟滞了敌军。

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据后来有的战士回忆:

当敌人蜂拥而至时,战士杨学倍勇敢地冲出坑道与敌展开肉搏战,直至牺牲;黄飞龙毅然拉响手榴弹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此外还出现了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张学栋,战后被追认为华东军区战斗英雄……

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鼓舞着人们为祖国的利益而献身,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战斗英雄黄飞龙

前面我们说了在抗击敌人时拉响手榴弹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的黄飞龙,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位英雄的壮举吧。

在16日早晨,薄薄的雾气还没有散尽,从海面上传来马达的响声。

突然,一颗明亮的信号灯透过薄雾,划过天际,射向了高空。

原来,敌人的坦克攻上来了,敌机在天空掠过,敌人的大炮在东山岛疯狂地轰炸,在陆地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土坑。

“同志们,沉着地打,争取为人民立功!”这是守岛部队六连狙击排“马克沁”重机枪班副班长、第一射击手黄飞龙在动员战友们。此刻他怒视着敌人,目光如两把锋利的尖刀。

黄飞龙又名德春,福建省平和县长乐乡福塘村人,家境贫寒,出生20天就过继给舅父了。少时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读书。11岁时,舅父遭甲长诬陷,坐牢两年,后来被摧残致死。

1949年9月,家乡解放后,黄飞龙参加民兵,积极协助政府征收公粮,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在工作中,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骨干。

1951年3月,黄飞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他苦练杀敌本领,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随军驻守东山岛。

当他得知敌人要进犯的消息时,胸中便燃起仇恨的怒火,他自言自语地说:“杀敌立功机会到了!”

在眼下,就在黄飞龙和战士们严阵以待的时刻,大约有一个排的敌兵爬上来了。

机枪标尺显示敌人的距离,1500米,1300米,1200米,敌人已经进入火力网了。

黄飞龙马上下达射击命令:“打,狠狠地打!”

“马克沁”重机枪吐出愤怒的火焰。

敌人的哭声、喊声、叫声响成一片。

敌人指挥官见状气得摇头顿足,又拼凑更猛烈的火力,向黄飞龙所在的阵地发起新一轮进攻,所有厉害的武器都使用上了。丧心病狂的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继续向解放军的阵地突进。

在敌人临近解放军阵地的时候,黄飞龙命令战士们让重机枪一齐开火。

愤怒的弹火从枪口喷出,就这样,敌人的进攻又被战士们打退了。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重机枪射出的一颗颗子弹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这时,黄飞龙突然发现机枪的防火帽快要掉了,防火帽如果掉下来,枪口喷出的火苗就会增大,就会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机枪阵地的位置。而机枪的位置一旦暴露,那么处境就会很危险。再看看机枪,此刻已经打得热度越来越高,枪管越来越红了。

黄飞龙毫不犹豫,伸出右手握住防火帽。他的皮肤马上就被炙热的防火帽烫伤了,一股烧焦的味道向四周弥漫开来。

钻心的剧烈烧痛传遍了黄飞龙的全身,使他瞬间抖了一下,而他却咬紧牙关,拧紧防火帽。他的右手被烫起了很多大泡。

在黄飞龙等人的阻击下,敌人见不能从西南方向攻下重机枪阵地,便从东北方向开始活动,企图从解放军阵地后面来压制黄飞龙的部队。

黄飞龙马上指挥战士们转移射击方向,架好重机枪。然而,就在瞄准的时候才发现,前面有一片茂密的荆棘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在敌人炮火不断轰击下,黄飞龙率先跳出掩体扑向荆棘丛。他忘了刚才的烫伤、荆棘的刺痛和鲜血的流淌,用受伤的双手排除了一道道障碍物。

黄飞龙的重机枪组再次喷出火舌,向敌人连续扫射。在激烈的战斗中,重机枪组配合阻击排,连续打垮了敌人5次进攻。

黄飞龙和阻击排拖住敌人4个钟头,给其他部队歼灭敌人创造了有利的战机,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激励了大家战胜敌人的信心。

在这个时候,通讯员传来要转移阵地的命令。

根据作战部署,阻击排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抢在敌人前面,占据一个布满黑色石头的山岗。

接到命令后,黄飞龙马上组织全组战士迅速转移。在转移途中,正射手腿部中弹,黄飞龙一个人扛着机枪筒,继续向目标奔进。

当战士们到达一个小山头,正要重新架起重机枪射击敌人的时候,一颗炮弹打来,副射手又负伤,失去了射击的能力。黄飞龙马上吩咐副射手撤到安全地方去。

在此刻,黄飞龙的伤口也在冒着鲜血,脸上也被流弹划出了大口子,血往下流,衣服上印红了一大片。

黄飞龙眼看着自己亲爱的战友被丧心病狂的敌人打伤,所有的仇恨都涌上心头。他回过头往下看时,敌人正在爬上来。

黄飞龙不顾自己伤口的疼痛,抓住机枪向敌人一阵猛烈扫射,打得敌人趴在地上。

当敌人见黄飞龙就一个人在射击时,就壮了壮胆子继续前进。

黄飞龙端着机枪打着打着,机枪的子弹用完了。

敌人见状就冲了上来。

黄飞龙迅速摸出一颗手榴弹,拉开导火线,奔出了战壕,扑向敌人。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更多地消灭敌人。

突然,一颗子弹射进他的胸膛,血流如注。他昏倒在血泊里。

当战友们发现赶来时,只见他右手指还按着机枪的扳机。

看到战友来救自己,黄飞龙吃力睁开眼睛,并执意自己留下,让其他战士转移。就这样,他一个人留在了那个山岗上。

敌人渐渐逼近,发现只有黄飞龙一人,就想抓活的。

黄飞龙咬紧牙关,又摸出最后两颗手榴弹,用尽平生力气向敌群扔出一颗。

等敌人团团围住他时,他毅然拉开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导火线。随着一声轰然巨响,他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个时候,黄飞龙才刚刚25岁。

东山岛战役结束以后,福建军区政治部将黄飞龙烈士的事迹整理上报,经华东军区政治部批准,追认黄飞龙“福建军区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公云山高地阻击战

16日5时,1000多名敌人向公云山高地涌来。激烈的公云山保卫战开始了。

公云山是此次战斗中的三个主阵地之一。在这场反登陆作战中,公云山这个阵地不能失守,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二连的指战员们接到团长的命令:

坚守公云山高地,把敌人钉住在高地前面,等兄弟部队上来围歼!

这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回答团长的是连长郑德修,他的声音非常坚定有力,他说道:“请首长放心!”

早在7月15日深夜,守卫东山岛的人民解放军某部第二连的连部里,正召开一次紧急会议。

经研究部署之后,连长郑德修用简短的命令结束了会议:“……情况就是这样。准备战斗!”

16日凌晨,当东山岛上的村庄还在寂静夜色里沉睡的时候,战士们就整装待发,迅速进入了公云山高地。

指挥员细致地检查了兵力的配备和火力的布置,战士们又一次抚摸着带在自己手里的武器,大家满怀胜利信心,决心痛击来犯的敌人。

从16日9时开始,国民党军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公云山高地发起了连续不断的疯狂进攻,敌人如恶狼一般冲上来。

当敌人刚刚靠近公云山高地的时候,遇到了解放军战士们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敌人纷纷倒地,剩下的是抱头鼠窜,连哭带叫地滚下山去。

敌人后来的几次冲锋也都被打垮了。

当时,二连六班的阵地在公云山高地西部左边的山腰间,那是战斗最激烈的一个地方,敌人对这里的进攻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在敌人轮番轰炸下,副班长江顺珍受重伤,战士王旺炎接过副班长的机枪继续扫射,把爬上来的敌人又打下去。

枪管打得烫手,王旺炎就脱下鞋子垫着继续打。后来,王旺炎也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这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腰,鲜血流了大半个身子。

在此刻,王旺炎深深明白,现在六班的战士,一个人要对付10多个敌人,少一个人就少一份力量和信心。于是,他简单地包扎了伤口,继续坚持战斗。

勇敢的六班战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让大批敌人命丧黄泉。

这时,阵地上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兄弟部队打得真漂亮,敌人伞兵一下就给我们歼灭啦!

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战士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纷纷表示:

我们也一定要把敌人钉在这里,最后歼灭他们!

到7月16日黄昏的时候,公云山上的战斗进行得更加激烈,高地周围的交通壕被敌人占领和控制了,山地的周围一片狼烟滚滚,敌人趁机开始从山的正面和侧后爬上山来。

战士们知道坚持到最后才有胜利的希望,他们利用战斗空隙不断地从战场上搜集子弹,有的把六〇迫击炮的炮弹保险针拔掉来代替手榴弹。

受伤的解放军战士继续坚持作战,文化教员、炊事员也一起抗击敌人,冲杀在前,而敌人在二连战士面前如吓破胆的老鼠一样,虽然一波又一波地进攻,但心里却非常害怕,总是被打退了回去。

就在这个时候,在公云山上的二连阵地上来了援军,兄弟部队十二连火速赶到这里,团指挥所调来的火炮排也到达二连阵地。

援军的到来大大地鼓舞了二连战士们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坚守公云山高地的力量,几支部队协同作战,共同阻击敌人。

敌人当天几次疯狂的进攻,都被勇敢的解放军战士打退了。

公云山高地,就像铜墙铁壁一样,使疯狂的敌人不能前进一步。

在公云山的战士们,克服了弹药缺乏和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的困难,同三面围攻的1000多国民党军奋战将近30个小时。在增援部队的支援下,击退国民党军多次进攻和偷袭,歼灭400余人,终于守住了阵地,为取得战斗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战后,全连有两人立一等功,13人立二等功,69人立三等功。

1953年8月7日,福建军区授予该连“东山战斗守备一等功臣连”的光荣称号。

陈毅时刻关注战况发展

1951年3月中旬,陈毅率工作组赴闽视察,检查战备和海防工作。5月,福建省海防工作委员会成立,叶飞兼主任。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海防工作。

东山岛的这次即将发生的战役,无时不在牵动着陈毅的心。作为久经沙场的元帅,陈毅非常清楚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

当时,陈毅在上海不知道战斗的具体情况,十分着急。为了获得前线最新的作战情况,陈毅一直与叶飞保持着通话联络,并及时上报中央。

在前面我们知道,守岛部队电话总机所在的村子被敌人占领后,由于国民党部队手下“留情”,竟忘了切断解放军联络用的电话线。

东山岛依然和福建军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得叶飞能及时了解前方的战事,更便于指挥。

电话线的安然无恙保证了在激烈的战斗中,叶飞能与守岛的游梅耀团长通话,陈毅和叶飞的直接指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

这个时候,在叶飞所在的指挥部里,电话铃又骤然响起。

电话是远在上海的陈毅打来的,他对东山岛的情况十分关切。

陈毅第一句话就说:“叶飞啊,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们呐,无论如何要打赢这一仗!”

听着这浓重而亲切的四川口音,叶飞心头一热。他激动地对着话筒大声说:“陈总请放心,我们一定打赢这一仗!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

战役开始之后的16日午后,东山岛除公云山、牛犊山、王爹山三个主峰和八尺门渡口共约三四平方公里的重要地方仍在解放军的控制之外,其余地方都被敌人占领了。

面对这一点“胜利成绩”,骄傲自满的胡琏以为马上就可以完成占领东山岛,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向台湾报告,说自己已夺占了东山岛。

台湾方面以为真的如胡琏说的那样占领了东山岛,个个显得异常兴奋,马上开始庆祝,吹嘘“反攻大陆的序幕已经拉开”,“东山岛大捷”,“东山岛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等等。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时,坚守某高地的解放军战士,在敌人三面包围的情况下临危不惧,仅凭7个土木堡,200多米长的堑壕和长不足100米的土坑道,就已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冲锋。

坚守牛犊山主阵地的公安八十团五连、六连互相配合,当敌人一度夺取前沿部分表面阵地后,他们迅速组织力量反击,夺回阵地,尔后又打退敌人一个营的5次冲击,毙敌200余人。

进攻王爹山主阵地的国民党军,也始终未能突破核心阵地。

陈毅获悉敌人吹嘘胜利的消息后,马上给叶飞打电话询问真实的情况:“敌人电台已经广播了,我最关心的还是八尺门,那边情况怎么样?”

叶飞回答:“仗打得很激烈很艰巨,水兵连牺牲很大,但还在坚持,不过,增援部队快到了!”

陈毅的话字字砸坑:“你命令最先增援的二七二团,哪怕拼得只剩一个人,也要渡过去,八尺门必须在我们手中!”当驻漳浦旧镇的二七二团团长郑克诚率部以十万火急的速度赶到八尺门的对岸时,便即刻渡海与水兵连会合,并迅速向敌伞兵发起猛烈地反攻,敌伞兵难以招架,非死即俘。后来,曾参与“东山战役”的敌伞兵随队摄影师回忆说:7月16日3时不到,他和他的同伴就被叫醒,用过简单的早点后便匆匆上路,乘卡车由龙潭向新竹空军基地进发。抵达时,22架C-46运输机已升火待发,每架都装载30名伞兵和武器配备。可是还没起飞,就有两架飞机的发动机发生故障,一架起火,另一架升空后不得不折回,机上的伞兵无法行动,引来一阵咒骂。飞机升空后,预计飞行1小时45分钟后抵达东山上空,时间是6时到6时15分。

在飞行途中,有位驾驶员发现风高夜黑,生怕被击中,没等伞兵跳伞就急忙掉头。这位驾驶员降落后,立即受到惩罚。

东山之役,尚未出师,已有两桩不利,实非好兆头。果然,由于空降位置错误,岛上岸边的潮汐计算有误,这些伞兵非但没有派上用场,结果是损兵折将,死了200多人。

叶飞将这一战况及时向陈毅通报:“敌伞兵垮了,八尺门已安然无恙。”

时刻关注战况、一天一夜未睡的陈毅在电话里爽朗大笑:“好哇,这下龟儿子就没得咒念了!”

东山岛战斗是国共两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此后,蒋介石虽然天天叫嚷“反攻大陆”,但终究没敢派出成建制的部队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