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取得最后胜利

●叶飞接到毛泽东主席亲自打来的电话,他大声说:“报告毛主席,敌人顶不住了,开始撤退了。”

●毛主席在接到东山战斗报告时,他说:“东山战斗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这是全国的胜利。”

●叶飞说:“东山战斗解决了我们一个问题:敌人随时可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来侵犯我们,我们能不能顽强地抵抗?”

叶飞报告胜利消息

敌人正准备后退的时候,值班参谋让叶飞接听毛主席的电话。

毛主席亲切地问:“叶飞,东山战况如何?”

叶飞接到毛泽东主席亲自打来的电话,没想到东山战斗竟然惊动了远在北京的毛主席,说明了事关重大。他心里非常激动,因为敌人失败已成定局。

叶飞大声说:“报告毛主席,敌人顶不住了,开始撤退了。”

毛主席又问道:“守东山的主官是谁啊?”

叶飞认真回答说:“团长游梅耀,是个老革命了,指挥打仗有两下子,这次表现得很出色。”

和毛泽东通过电话后,为了不让敌人乘军舰逃掉,叶飞急令周志坚:

立即跟踪追击,要贴着他们的屁股追,决不能让胡琏来此一游就算了,那样太便宜了这个家伙!

敌人在撤逃的时候,由于部分敌舰船在登陆和海战时被我军击毁击伤,无法载运所有人员,加上正在发生海上战斗,顿时一片混乱。

一直停留在海上的敌人登陆作战总指挥部决定,放弃还在岛上苦战的部队和指挥部,只率领部分从岛上撤逃的官兵和在海上待命的一个师的预备队,慌忙逃出了东山岛水域。

被扔在沙滩上的部分国民党残军只得向解放军举手投降,成为了俘虏。

东山岛战役,解放军歼敌3379名,其中被俘715人,击毁敌坦克两辆,击沉小型登陆艇3艘,击落飞机两架,而且这一仗使敌人只有两个旅的伞兵损失上百人。另外,还缴获1000多冲锋枪和一批弹药及军用物资。

东山岛战役胜利的原因,后来归结为:

1、解放军守军拼死抵抗,尽管只剩下很少的人,也始终控制着岛上的制高点,没有使整个东山岛被敌人完全占领。该制高点尽管已经完全丧失了进攻能力,但是在配合解放军登陆反攻作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2、福建和广东二省的解放军部队同时紧急出动。解放军多路、多方向的迅猛反击登陆作战行动,以及解放军海军及时配合陆军的登陆行动并展开海上战斗,迫使岛上防守敌人得不到充足炮火支援,影响了反登陆作战和对解放军守军部队的进攻。

3、敌人高级指挥人员误判解放军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战局发展出乎预料。

4、美国人不支持敌人“反攻大陆”(怕把美国给扯进去)。东山岛敌人的登陆进攻行动,没有事先通知美国政府,以防美国第七舰队进行拦截。敌人在得手时没有第二波重兵团渡海部队跟进,在失手时没有得到来自台湾强大海空支援,可能都与美国的态度有关。

在东山岛惨败后,台湾扬言要报复,于是,东山岛形势依然很紧张。

游梅耀督率全军将士秣马厉兵,高度警戒,时刻准备痛歼来犯之敌。

在那段时间,从八尺门通往汕头和云霄的两条公路,运载作战物资的汽车络绎不绝。晚上,车灯大开,道路彻夜通亮,炮兵已经到位,炮口瞄准海滩,防止敌人的再次袭击。

经游梅耀建议,叶飞批准,修了海堤以加强海防,把八尺门与大陆连接起来了,从此天堑变通途,东山岛成了半岛。

国民党为了反攻大陆所进行的袭扰活动,的确花费了很大的心思,从1949年秋季至1953年7月,共进行了4年的阴谋策划活动。

在这短短的4年中,国民党军队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的袭扰活动共约71次,出动的总兵力为4.77万余人,但是,敌人的袭扰并没有达到其罪恶的目的,而在多次袭扰中,光死掉的就有近8000人。

东山岛保卫战,是解放军打击国民党反袭扰战中最大一次作战行动。而国民党军队在这次登陆作战遭到惨重失败以后,便不得不变换手法,彻底放弃了“以大吃小、速战速退”的战略方针。

还须一提的是,东山之役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属“西方公司”在台湾及外岛准军事作业的转折点。自此以后,“西方公司”认为蒋介石是扶不起来的“傀儡”,逐渐停止了支持蒋介石的“游击队”活动。

1955年,“西方公司”头子汉密尔顿等人转告宋美龄,“西方公司”马上就要撤离台湾。

对于汉密尔顿提出要撤离台湾,宋美龄简直没有想到。本来,东山战役是1953年6月汉密尔顿由美国重返台湾后开始规划的,这是1949年国民党退出大陆后针对大陆所采取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也是汉密尔顿的一次关键的“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亲自拟定了作战计划,然后又飞往金门和胡琏面商。在战役开始前,他还亲自为宋美龄和台方高级将领们作了一场简短的报告。如今,汉密尔顿却撒手不管了,宋美龄感到很伤心。

当“西方公司”在台湾的负责人狄兰尼通知公司关门的消息时,宋美龄好比听到一位“密友死亡”般震撼。她一语不发,孤独地离去。

那是一个阴雨天,只有一位随从为她撑着伞。狄兰尼目送宋美龄在雨中踽踽独行,乘车离去,那情景好比在为“西方公司”和台湾关系的死亡举行丧礼。

国民党当局觉得反攻大陆的希望更加渺茫了,所以,对解放军的袭扰活动就没有那么疯狂了。

此后,国民党军队仍以小股武装对大陆进行袭扰和窜犯,这种小股窜犯活动,一直延续到1965年8月才渐渐停止。

慰问守岛官兵与群众

东山岛战斗胜利结束后,当叶飞向陈毅汇报战果的时候,陈毅非常感慨,他深情地说:

东山战斗胜利的意义不在于杀敌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把敌人的计划彻底粉碎了。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很大胜利,而且是政治上的很大胜利。

毛主席在接到东山战斗报告时,他说:

东山战斗不光是东山的胜利,也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这是全国的胜利。

毛主席和陈毅为什么都说东山战斗胜利是全国的胜利呢?

因为东山战斗是蒋介石在美帝指使下进行的一次侵犯,当朝鲜停战拖延以后,美帝破坏签字,想利用李承晚释放战俘及利用蒋介石向大陆侵犯机会,打击我们,以达到破坏停战的目的。

如果这一仗打不好,势必影响我们在朝鲜的谈判;我们反过来打击了他们,把他们的反动气焰打下去了,敌人的惨败就是我们的胜利,因此,我们就会赢得朝鲜谈判的筹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山岛战役的胜利不是局部胜利,而是全国胜利。

当时国内只有东山岛这个地方在打仗,因此打仗不是一个地方问题,而是代表了一个国家。

毛主席还对叶飞说:

你们头脑要冷静,不要轻敌,现在美帝、蒋介石就是看中你们福建了。

毛泽东继续对身边的人说道:

我们还要准备比东山更大规模的战斗,把敌人消灭在水上,如上来了,消灭他在陆地上,不要怕。

当毛泽东得知守备部队的伤亡情况时,他马上指示从他家乡抽调一个营以作补充。

不久,从韶山开来的一个营,共有500多人,便加入了公安八十团的序列。

在东山岛战役结束之后,战役的功臣——游梅耀奉命到省委面见叶飞,他笑着说道:“叶司令,我是来接受批评和处分的。”

叶飞一听,他拍了拍游梅耀的肩膀,跟着爽朗地笑了起来,亲切地说:“小批评,大表扬,我们的君子协定是有效的。”

一阵热情地交谈之后,叶飞亲自请这位部下吃饭,并给游梅耀一起喝庆功酒。而当游梅耀动身要回东山时,叶飞还专门下令给他配一部美国吉普车,以便于他日后指挥。

看来,叶飞对游梅耀的厚爱是显而易见的,真可谓是叶飞的爱将。

在那个时候,很多作战指挥官还无法享受这样特殊的待遇,团长游梅耀正是用他的勇敢赢得了上级的赞许和厚爱。

17日,中央军委号召全国边防团,向东山公安八十团学习,新华社也广播了东山岛战斗的要闻。

在这之后,时任中央重工业部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的“何铁嘴”何长工还代表党中央,率领从朝鲜回来的文工团到东山前线进行慰问。

国防部还下令,把公安八十团完全交给福建军区编制,并且改称“边防独立团”,由游梅耀担任团长兼党委书记。

到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联合组成慰问团,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孟东波率领,前往东山慰问人民解放军海防部队和协助部队作战的当地群众。

慰问团带着大批慰问品和慰问信前来,随同慰问团前来的还有福建省京剧团、公路文工团、闽南文工团和7个电影放映队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政治部,也在18日派出该部文化部部长蒋峻基,带领来福建演出的华东军区解放军剧院话剧队、福建军区文工团歌舞队和电影队,并携带大批慰问品和慰问信,前往东山慰问海防部队,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深受感动。

关于国民党悍将胡琏的下场,正如叶飞在事后回忆说:

我们有个金门失利,国民党有个东山失利。胡琏因金门得手升了官,却因东山失利倒了霉,也算是个报应!

毛泽东的战后思考

东山岛保卫战的胜利,高瞻远瞩的毛泽东又在思考更加深刻而长远的问题。

这次作战,可以说是一场小规模的海陆空立体战争,敌人空中有飞机,海上有军舰,还有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水陆两用坦克,战斗力可谓很强了。

敌人的海军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按照起降基地不同,分为岸基航空兵、舰载航空兵,解放军在这点上比不上敌人。

如果没有海上制空权,根本就谈不上现代化的海防。

虽然解放军在1952年4月建立了海军航空兵部,以陆军第十军第三十师师部和空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为基础,在上海虹桥组建了人民海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即海军航空兵第一师。但这支部队在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还无法与敌人进行正面的较量。

当时,这个海军航空兵第一师辖有一个水下鱼雷轰炸机团,一个歼击机团,与敌人相比,确实实力悬殊。

毛泽东也深深知道航空母舰的威力。

在这次行动中,美国的CV-10“约克城”号和CV-12“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虽然没直接参加战斗,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国民党飞机却给解放军造成极大的威胁,给解放军作战制造了极大阻力。

诞生于一战期间的航空母舰力量真正为人们所认知是在二战当中。从1942年开始,美、日两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相继进行了4次大规模航母战,二战的历史轨迹也因为这4次海战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美、日航母在太平洋上的一系列较量,是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海空大战,实践证明了航空母舰在现代海战中的主宰作用,使人们彻底放弃了“巨舰大炮制胜”的传统观念,把目光转向这种庞大的战争利器,从而引发了战后各国持续研制和发展航母的局面。

新中国临海海域广阔,从北向南依次是7.7万平方公里的渤海、38万平方公里的黄海、77万平方公里的东海和35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总面积约为473万平方公里。海上分布着5400多个岛屿。中国海岸线总长度约3.2万公里,居世界第8位,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

毛泽东想,拥有如此辽阔的海疆,就要求新中国不但要有自己的强大海军,还应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否则,这么长的海岸线,要想不受外敌的侵略,那是非常艰难的。

事实上,当时我国刚刚建国,真是百废待兴,别说建造航空母舰,就是组建一支真正意义的海军也是非常困难的。

毛泽东的忧虑还在于,现在刚刚建国,要做的事情真实太多了,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哪一样不是非常重要的呢?

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中国当时的处境,确实很困难啊!

毛泽东一个人静静地站立在窗口旁,久久地望着蔚蓝的天空。一缕香烟的烟雾在他周围萦绕。

为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没有停止他的思绪……

叶飞总结战役经验

7月23日,叶飞在报告东山战斗胜利的意义及情况时,他说:

我们这次为什么能打得好,首先是前线指挥官不机械执行命令,照当地战斗情况需要,下决心打,不撤。前线指战员的极端坚强,这是国民党军队所学不到的。

东山战斗解决了我们一个问题:敌人随时可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来侵犯我们,我们能不能顽强地抵抗?

南日岛的失败是一个连没有能坚持到晚上。敌人一开始来是集中的,我们是从分散到集中,东山这个部队能够坚持,证明完全可以用少数部队依靠地形抵抗强大优势敌人,争取主力增援消灭敌人。

这也正如有人对十兵团的评价那样:

看十兵团的战史,总的感觉是渡江胜利后有攻上海的挫折,福厦胜利后有金门失利,沿海平静一个时期后有南日岛的受挫。因此,东山大捷,让十兵团上下长舒了一口气。

人民解放军此次海岛防御作战的胜利,使国民党当局建立“反攻大陆”的“桥头阵地”计划成了泡影,这也是我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打击国民党军登陆窜犯活动中最大的一次胜利。

从这次胜利的海岛保卫战中,叶飞认为,取得了以下几条主要经验:

(一)正确判断情况,果断定下决心,是此役取胜的先决条件。该当时的作战预案,对东山岛是采取机动防御的方针。亦即一旦发生敌较大兵力进犯时,守岛部队除留一个营阻击外,其余人员迅速转移出岛,而后视情组织反击。但此次国民党军在以重兵进攻的同时,用空降兵切断了岛陆之间的交通,若在绝对优势之敌前后夹击下,仍按原定预案转移出岛,必然会造成重大伤亡。

而登陆之敌若占据该岛的核心阵地,我军再行反击也要付出很大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公安八十团团长果断定下坚守待援的决心,并得到三十一军和军区首长的同意。事实证明,各级指挥员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方案,方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二)步步阻击,收缩兵力,坚守要点,为增援部队反击赢得时间。战斗打响时,敌我兵力之比为10:1,若在一线阵地与敌硬拼,必遭敌分割包围,各个被歼。公安八十团各前沿分队利用有利地形步步阻击敌人,迟滞敌人的行动。

最后全部退守到牛犊山、公云山和王爹山三个主阵地并顽强地顶住了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敌人的数十次轮番进攻,坚守了近一昼夜,为我增援部队登岛反击歼敌赢得了时间。

(三)以坚决果敢的行动,迅速歼灭敌空降兵,是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此役中,国民党军实施的战术空降,对我守岛部队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况且又是我军在海岛防御战中首次遇到敌人使用空降兵。

然而,我军在此突发情况下能沉着应战,抓住战机,速战速决,对于稳定全岛防御态势起了决定性作用。敌实施空降时,目标暴露,队形混乱,指挥困难。水兵连指战员在当地民兵有力配合下,先敌开火,在空中就开始杀伤敌有生力量,并大量歼敌于立足未稳之中,有效地挫败了敌空降兵与登陆主力会合的企图,为增援部队登岛歼敌创造了条件。

(四)民兵和人民群众的支前参战,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又一个保障。战斗开始后,区委书记带领后林村民兵有力地配合水兵一连,坚守八尺门渡口,并杀伤敌伞兵一部。

在战斗间隙,岛上民兵和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运送弹药,送水送饭,抢救和护理伤员。他们还组织大批民船、车辆昼夜运送增援部队,组织护路、护桥和转运伤员。特别是在八尺门渡口的90名民兵船工,不顾敌机扫射,很好地完成了运送援军和大批作战物资的任务,立了大功。

另外,有人认为,在轻武器装备上,当时东山岛前线部队已经装备了新式半自动步枪,也就是后来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而敌人装备的还是二次大战时美军大出风头的汤姆逊冲锋枪。

解放军用新式半自动步枪以一敌十,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更为重要的是国民党士兵很快就打光了单兵携带的子弹,而后勤组织混乱又补给不上。相比之下,解放军半自动步枪则发挥了节省弹药的优势。

这种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系仿自苏联SKS半自动步枪所造。1950年,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军工业,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枪的许多优点。后来,到50年代末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就大量装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了五三式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部分毛瑟步枪以及美国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为自动装填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好等优点,并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

可以说,东山岛之战,使解放军重新认识了这种当时最新型的半自动步枪。

当万名国民党军队在东山岛惨败后,美国顾问蔡斯急忙前往部队了解情况,他很想知道,国民党究竟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

有顾问埋怨说:“从装备和训练来说,绝对是解放军所不能比的,均在解放军之上,因为美国的东西总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战斗力方面,蒋的部队就远不如解放军厉害,又一触即溃,像一群废物似的!”

蔡斯大为不解地问:“就这么短的时间,从出发到归航才37个小时,就死了这么多?太不可思议了!”

又一名顾问诉苦道:“日子不好受啊!帮助这样一群人打仗,真是度日如年,实在难受!”

蔡斯继续问:“其他损失呢?今天一早,老蒋还为自己寻找借口,说是他们准备最久的一次攻击,我看这该是最惨的一次攻击了!”

顾问们都在叹气,其中一个说:“其他损失也不小,两架飞机、3艘小型登陆艇也没有了;轻重机枪100多挺、无座力炮两门、六〇炮26门、火箭筒18个也没有了,还有其他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品。该死的国民党当着我们的面,又把大批美援白送给了解放军!”

从美国顾问的态度和谈话中可以看出,国民党军队和已经倒台的蒋介石政府还是那样腐败无能。

在这之后,国民党和美国顾问召开了一次“检讨会议”。蒋介石觉得无脸面对大家,就没有出席,会上,都是蔡斯在训斥国民党。

会议一开始,蔡斯就教训道:“我真的是无法想象,我们都准备了好几年,比二次大战中的邓苟克战役还充分,却败得这么惨!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岛上,对方措手不及,防卫力弱,驰救困难,武器落伍,而国军却不堪一击!”

蔡斯看了一眼蒋经国,冷笑道:“我不打算在这时候研究新闻稿,我只想和大家研究一下:为什么我们败得这样惨!”

蔡斯继续说道:“首先我想起的,是你们说的:东山岛上居民一旦发现国军进攻,必然起来帮忙打共产党,而我们也必然在里应外合的情况下,攻占目标、消灭敌人,然而到最后却是什么情况呢?你们自己想想吧!”

蔡斯的话让在座的国民党将领觉得比被人打了一耳光还难受,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更不敢看这个耀武扬威的美国顾问。

会场上死气沉沉的,蔡斯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个痛击蒋介石的好机会,他怎么会轻易放过呢?他觉得这次失败,完全是国民党造成的。

蔡斯讽刺蒋介石的“军中政治工作”道:“我们很清楚,军中政治工作万分重要,而其主要任务,在于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反共?怎样去反共?东山岛之战则暴露了你们军中政治工作的空虚!”

后来,蔡斯又加了一句:“我们要改善才行!”

在座的人大为吃惊,这其实不是什么“反共”的问题,而是美方要对蒋“逼宫”了。

蒋经国为了不让蔡斯再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就怯怯地说:“谢谢蔡斯团长的意见,我们是要改善!我们的军中政治工作做得不好,我们是要改善!”

之后,那个美国顾问蔡斯又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说了很多,显然对蒋介石是越来越不满意。

解放军宽待俘虏

在东山岛战斗中,被解放军俘获的国民党将领和士兵达700多人,都得到人民解放军的宽大待遇。在这方面,敌人却没有如此的胸怀。

这些国民党俘虏被带回解放军的营地后,解放军就发给他们蚊帐、衣鞋等各种日用品和零用钱,甚至比自己的待遇都好。

敌人的一些病伤俘虏很快就得到了妥善地安置和治疗,那些被俘官兵每天吃到的饭菜远比在国民党军队里还丰富可口。

战役结束后的两个月,解放军就帮助许多被俘官兵联系他们在大陆上的家庭,并分三批将部分被俘人员送回家乡。

1953年10月12日和14日,人民解放军又分两批释放在东山岛战斗中被俘的国民党官兵。

到这时,在东山岛战斗中被俘的700多人中,已经有600多人被释放,其余的也在以后一段时间里继续被遣送回家。

那些被俘的国民党官兵非常感谢人民解放军给他们的宽大待遇。

前国民党伞兵总队一大队二中队少尉分队队副张念享激动地说:“人民解放军宽待俘虏的政策完全和以前一样。我们被俘后官兵都得到同样宽大的待遇。现在,我们开始认清了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的罪恶本质,再不信他们的胡言乱语了。在短时期内,我们大部分人已接到了家信,知道了家乡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我庆幸从此可以重新做人并和家人团聚了。”

对所有被释放回家的国民党俘虏,人民解放军一律发给他们回家的路费,甚至家在北方的还发给棉衣,在各个方面都很照顾他们,使他们受到强烈的触动,都纷纷表示愿意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