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
相传,有一年三月初二,下八洞神仙应王母娘娘邀请,赴瑶池参加蹯桃盛会。八仙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踉踉跄跄驾起祥云,飘飘荡荡落到瀛州。
来到东海边,但见白浪滚滚,惊涛排空,一望无际。忽然,“哗啦”一阵巨响,浪壑中时隐时现地悬浮起一座金碧辉煌的琼楼玉宇。
八仙不禁瞠日结舌,齐呼:“真胜瀛州十倍,宇宙海天难寻觅啊!”
吕洞宾带着醉意道:“久闻东海浩瀚,今日亲眼看见,何不乘兴遨游一番?”
汉钟离连忙阻止道:“听说东海龙王兵精将勇,神通广大,又骄傲自矜,倘若他掩门谢客,不予理睬,岂不大煞风景?诸位仙长已多贪几杯,万一酒后失言,引起事端,又何苦呢?”
铁拐李不服气,怪目圆瞪道:“我八仙不怕恶,不欺善,岂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成风?大名鼎鼎的八洞神仙,还怕鳖龙不成?笑话!笑话!”
众仙听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铁拐李接着说道:“别说老龙长了两只尖角,就是遍体生角,我也敢去攀折!”
汉钟离冷笑一声说:“仙长信口开河,夸下海口。俗语说:朋友万言难识知己,结仇仅需片言只语,吾等神仙重于修身养性,不如快快归去吧。”
铁拐李火冒三丈,凸额一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龙头虬曲拐杖掷入惊涛骇浪之中,再轻身一跃,登上拐杖。猝然间,仙杖变成劈涛斩浪的龙舟,似离弦之箭穿涛破浪而行。
诸仙怕铁拐李遭到意外,袒胸露肚的汉钟离以乐鼓凫水,紧紧尾随而去。只见他双腿盘坐在鼓山上,忽飞浪尖,忽落涛谷,紧闭双目,奔向龙宫。
络腮胡须的张果老牵来瘸腿毛驴,朝背脊上倒坐,喊了声:“得儿——嘟!”凌空扬起一鞭,瘸腿驴竖直两耳,昂首嘶鸣,扬起四蹄,踩波踏涛,只见浪花飞溅,如履平地。
英俊滞洒的韩湘子,屏足气,唇抿舌舔,对准笛眼,轻轻吹曲而随。声调直冲九霄,浪涛似乎欣赏着悠扬婉转的仙笛,醉迷迷地闪开一条通道,簇拥着韩湘子,翩翩起舞。
何仙姑身背娟红姹紫花篮,篮中采撷昆仑仙山五颜六色的奇葩异草,馨香扑鼻,海涯碧宫中的龙子龙女、虾奴鲤姑争先恐后地抢夺彩篮里的鲜花,插上鬓髻。一霎时,宛如一棵棵五彩缤纷的花丛。那花篮久取不尽,于是龙女们索性用花轿抬何仙姑进龙宫,热热闹闹庆贺一番。
手执拂尘的吕洞宾,从腰间解下黄澄澄的宝葫芦,揭开葫芦盖,左右摇曳,顷刻缕缕雾霭缭绕,结成一朵绚丽的彩云,托住莲花座,载着吕洞宾,飘悠悠如飞如游。
曹国舅敲击油光溜溜的竹板,演奏民乐俚曲,吟今唱古。鳖臣龟相听得摇头晃脑,惬意乎乎,让曹国舅脚踩龟背鳖肩,乘风破浪,飞速挺进。
蓝采和不紧不慢,小心翼翼地端放堆璨玉板,须臾间银光灿烂,飞弧流霞照射龙宫,飞溅起惊涛骇浪,震得龙宫楼宇瑟瑟摇曳。
正在饮酒寻欢的东海龙王,忙差巡海夜叉四面探察,一查原是八洞神仙醉游龙宫,正在各显神通。
龙王闻奏勃然大怒,不禁龇牙咧嘴道:“八仙欺辱人太甚,不过几个艺民俚夫,得了点仙道拙术,就如此放肆骚扰龙宫!”
那龙王头一扭,显出原形,张开血盆人口,蹿出海面,一口衔住蓝采和的玉板,潜入海底。那玉板凝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忽然间,龙宫光华四溢,如集日月星辰。龙王高兴之极,连忙邀请众龙族兄弟、至亲密友,大办玉板酒会。
蓝采和丢失无价之宝,众仙后悔莫及,埋怨铁拐李一意孤行,引起祸端。铁拐李脾气暴躁,道:“我们得使点颜色,好好教训教训老龙!”说罢,脚一蹬来到龙宫门前,破口大骂:“我乃上仙铁拐李,老龙盗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窃玉板,若不快快交出,我要把龙宫夷为平地!”
龙王自顾饮酒作乐,仰天狂笑道:“小小草芥游医,连瘸腿还未治愈,便来水府圣地口出狂言,大呼小叫,恶语中伤,真是不自量!”
铁拐李不同龙王争执,把铁拐杖掷入海中,变成万丈巨龙,口喷熊熊火焰,龙宫顿时陷入一片火海,虾兵蟹将惊慌失措,抱头窜鼠,四处逃奔。
众仙尾随而来,大显神威,杀得老龙王招架不住,连忙抛出避火神珠,但也不经八仙一击。
老龙王只恨蔑视八洞神仙,招火祸殃,后悔莫及,只好乖乖地捧出玉板,将八仙迎进龙宫,赔礼认罪,并举铁拐李为座上宾。
铁拐李洋洋得意,举起拐杖变为拂尘,蘸水泼洒,沧海火焰缓缓熄灭。吕洞宾又从宝葫芦中倒出亿万斛仙水,使得东海又荡起碧波。
从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