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少年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拿破仑

一个不寻常的孩子

1769年8月15日,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一时间乌云翻滚。不久,一声高亢而又稚气的婴儿哭声随着滚滚的巨雷从天而降。

“上帝!这哪里是一个婴儿的哭声!简直是天神宙斯的喊叫,是狂狮在怒吼!”大家都议论纷纷。

因此父亲给他取名拿破仑,意大利语的意思是荒野雄师。这个婴儿的父亲卡尔洛·夏尔·波拿巴是一位律师,母亲莱蒂齐娅·波拿巴坚强而勤劳。她共生了九个孩子,其中有五个在不满一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是莱蒂齐娅生的第四个孩子,除了已不在世的,他排行第二。

拿破仑出生在这样一个人口多、生活并不算富裕的家庭,但其血统却堪称高贵。

波拿巴世家最早可追溯到古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名叫威廉的反教皇派贵族身上。这个威廉属于吉贝林派,他在与其对立的保教皇的古埃尔夫派的倾轧、争斗中失败,乃取姓为“波拿巴”,并逃到一个名叫萨尔察纳的地方避难,结果在那偏僻的地方扎根,使波拿巴家族得以延续下来。后来过了近300年,一位名叫弗兰西斯·波拿巴的人,于1529年迁居到科西嘉岛,与意大利人的一个更为强悍的分支结上血缘关系,波拿巴家族从此在该岛繁衍开来。

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年轻时在罗马学过法律,回来后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律师。

夏尔青年时代曾积极追随过岛上的民族首领保利,为了科西嘉赢得独立而战斗过。因为科西嘉岛数百年来,曾先后被地中海的霸主迦太基人、罗马人、汪达尔人、比萨人以及热那亚共和国所统治,后来法国占领了该岛。

保利是科西嘉岛民在反对热那亚和法国的斗争中的旗手,但科西嘉岛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随着法国30000大军的侵入最后归于失败,保利带着340人逃向了英国。夏尔·波拿巴最终没有跟保利去,他接受了法国赦免。法国当时提出,对一切承认法国统治权的科西嘉人予以赦免。夏尔带着妻子和幼儿约瑟弗回到阿雅克修,拿破仑就是在这时诞生的。

“我出世的时候,故乡濒临毁灭。法国把30000军队倾泻在科西嘉岛的海岸上,自由之神的宝座淹没在血泊之中。这就是我当时见到的触目惊心的景象。”拿破仑在法国革命初期写下的这段感情充沛的话,描绘了他出生之年科西嘉岛的状况。

这些话,洋溢着青年人奔放的热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慷慨激情,也定下了拿破仑一生的基调。他的一生,从襁褓时期到与世长辞,是历尽艰难险阻的一生。

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娅的祖先也出身于佛罗伦萨的贵族世家。不过,这个家庭迁居到科西嘉岛已有几个世纪。

莱蒂齐娅出生时家庭比较贫困,她在童年时没受过什么教育,又不会说法语,意大利语也说得不好。但她从小就能吃苦耐劳,性格坚强刚毅,遇到困难坚韧不拔。

拿破仑的行为举止具有科西嘉人的典型特征,带着蛮力的机智勇敢、顽强不屈、吃苦耐劳等。

还在婴儿时期,脑袋硕大、两腿粗壮的拿破仑就表现奇特,他不爱啼哭,也不多嬉笑,饿了渴了或者不舒服时,只是一个劲地手足乱舞,踢被蹬床,十分倔犟。

到了四五岁时,个头小而长得结实粗壮的拿破仑,依靠生就的一副蛮力,常常和大他一岁半的哥哥打架。

小拿破仑还狡黠多端,“鬼点子”多。有一次他和哥哥约瑟弗一同到奶妈家玩耍,奶妈烤了两块鲜美的肉饼给他俩吃。拿破仑望着令人垂涎的肉饼,眼珠一转,悄声附在哥哥耳边道:“约瑟弗,你猜奶妈还有三张肉饼藏在哪里?”

约瑟弗摇摇头表示不解。拿破仑马上又神秘地说:“那几张肉饼放在厨房的碗柜里!”

约瑟弗信以为真,赶忙到厨房去找。等他刚走,拿破仑便抓起桌上的两块肉饼吃了。

父母觉得这孩子颇具心机、足智多谋,对他刮目相看。父亲对他的顽皮抱以宽容的态度,也没有太多时间管他。唯有母亲对拿破仑要求很严格,见到拿破仑顽皮就予以训斥,有时犯了错还要打他。

小拿破仑生性好打斗,自小就显露出了军事组织才能。在阿雅克修城里,他常常组织一群孩子,将他们划分为敌对双方玩打仗的游戏。每次他都自任元帅,并且指挥较弱的一方,向对方挑战进攻。对打时他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使起拳脚来又重又狠。结果,每次战局都是以他指挥的一方获胜。

拿破仑喜好征服别人,这种征服除了在武力上表现得比别人强外,在知识上他也力图超过别人。7岁时,拿破仑上学后,开始还有些顽固不化,经常沉迷在贪玩打斗中。

有一次,约瑟弗说了一句刺激他的话,竟使他的性情大大转变了。那是一天上午,约瑟弗突然给他出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考他,拿破仑由于荒疏学业,一时答不上来。

约瑟弗便讥讽说:“喂,拿破仑,这么个简单的题都做不来,看来你只是比我勇敢罢了!”

拿破仑从这天起,不再贪玩打斗,开始刻苦学习功课了。

母亲见到拿破仑的变化,感到非常欣喜,她又因势利导地教育他说:“拿破仑,你现在明白了吗?一个人光有蛮力还不行,还要有知识,有志向。只有胸怀远大的志向又具备了扎实知识的人才能征服别人,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啊!”

9岁那年,他通过入学考试,进入了法国的奥顿中学读书。3个月后,拿破仑又因祖籍为意大利古老贵族血统被法国当局承认,被公费送到了法国的布利艾纳军校去读书。

这样的军校在法国有12所,专供贵族子弟接受预备役教育以获得军官委任状,这是进入法国军官阶层的唯一途径。

各学校录取名单由陆军大臣确定,行政上归教会管理。每年学生有100名,其中一半公费,一半自费,前者必须经过严格考试。

公费生由王室开支,学制五年。学习课目很多:写作、演说、法语、拉丁语、日耳曼语、历史、地理、数学、图画、舞蹈、剑术等。

虽然看起来不像个军校,仅是正式军校前的基础教育,但穿军装,要求十分严格,生活也十分清苦。

拿破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公费学习机会,读书如饥似渴,成绩十分优秀,其中数学、历史、地理三门尤其突出。由于刻苦用功,拿破仑的学业大有长进。

尽管如此,但他还是饱受歧视和压迫,这使得拿破仑此时便露出了“荒野雄狮”的本色。

在屈辱面前倔犟异常

高墙环绕的布利艾纳军校院内,只有几间石头建成的旧房子,房上瓦全都长满了苔藓,左边是一座破旧的寺院。拿破仑穿上了浅蓝色镶红色袖口的军装和深蓝色的马裤,从此,拿破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这里将改变他一生的生活。

在军校里,拿破仑是享受“国王赐予的全额奖学金”的学生,但是,这并没有使他和另外的学员有何不同,因为有一半学员都享有同等待遇。拿破仑个子矮小、并且带有浓重科西嘉口音的法语、争强好胜的性格以及对占领祖国的人的愤怒使他孤身只影。

正是由于拿破仑骄傲、暴躁、有时凶悍并始终自知自己是一个外人,使得他没有真正的亲密朋友,连可以和他交谈一下的人也寥寥无几。性格孤僻的拿破仑越发孤独。因此,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所在寄宿学校里备受欺负的对象。

拿破仑在家里的时候,性格温和、谦逊、平易近人的哥哥约瑟弗总是让他三分,但这是正规严格的军营生活。然而,抛开这些不如人意之处,布利艾纳军校的的确确为拿破仑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并且是在科西嘉所无法触及的世界。

除了数学、古代史、地理、拉丁文学、自然科学和德文等一些学科之外,拿破仑还要去学习社交礼仪和舞蹈、音乐课,这些是他感到最受拘束的课程。在军校里,拿破仑和其他的少年有所不同,拿破仑深知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获。那时,拿破仑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他的年龄。

拿破仑现在依然囊中羞涩,所幸的是他对个人的财富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相反的,正如拿破仑所说的那样,他决定回去将科西嘉从法国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拿破仑这样说道:“甚至在那时我就相信我的意志力注定会使我成功的。”

9岁的时候拿破仑已经是一个充满热情追随英雄保利的一名热忱的爱国者了。为了获得成功,拿破仑需要充分利用军校所提供的一切优越的条件,无论多么的谦卑也在所不惜。

拿破仑的法语需要特别辅导,他的法语口语也总是带有不协调的科西嘉口音。拿破仑沉迷于古代史,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西塞罗、维吉尔、泰西塔斯、斯维托尼亚、贺瑞斯和普罗塔克生平的译本。

拿破仑热爱的两门学科是地理和数学,这两门成绩他都超过了他的哥哥。拿破仑的数学教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名叫让·夏尔·皮什各鲁,他没教学几年就投笔从戎了。拿破仑除了每年应邀到布利艾纳城堡祝贺国王的生日之外,他很少离开军校的校园。在到处都是敌意的法国,拿破仑也无意外出。他只是埋头用功读书。

此时,拿破仑仍然不善于学习语言,而且一直如此。因为他在阅读文学方面,犀利眼光总是抓住内容,而不是抓住文章的风格体裁。一直到拿破仑的晚年,他仍然不能准确地用意大利文写文章,法文就更差劲了。他的导师不无道理地把他的青少年时期的作文比喻为如同火山爆发出的熔浆一般。

法国的少年们一直在挖苦拿破仑,嘲弄他的每一件事,包括拿破仑这个古怪的名字。拿破仑,在法语中其读音类似“鼻子上面的稻草”,于是少年们一连这样叫了拿破仑好几个月。虽然这样,拿破仑只是付之一笑,并不去计较,却越来越发愤读书。拿破仑也不和这些抓住一切机会嘲笑他的少年们玩耍。

“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付出代价的!”拿破仑总是以牙还牙地挥舞着他不大的拳头,这只能使少年们更加起劲地嘲笑他。

拿破仑在班上常常无礼而直率。一次,拿破仑因为不服从管教而受到教官的处罚,教官命令他脱下制服,换上一身破烂不堪的衣衫,当着一百多名窃笑他的同学跪在地上吃晚饭。

拿破仑坚决不从。“我要站着吃,先生,绝不下跪!”他抗议地说道,“在我家中,我们只对上帝下跪!”

拿破仑在屈辱面前非常倔犟,就这么一直顽强地站着。就在说话间,一顿暴打使他顿时鼻青脸肿、浑身发抖、不受控制地呕吐起来。后来拿破仑又遭到许多比这些还要严重得多的袭击,特别是在他筋疲力尽和异常紧张的时候。

很多年过去了,拿破仑和家里完全断了音讯,也没有书信来往,因为他没有钱回科西嘉度假,哪怕是连暑假也不行。

据拿破仑青少年时期的资料记载,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一种真挚的感情。大自然给拿破仑塑造的性格,是磐石般的坚定。

拿破仑同他的哥哥约瑟弗第一次分别时,约瑟弗伤感地哭泣起来,小拿破仑却只流一滴眼泪。但学校的导师却说,那么一滴眼泪,其意义完全不亚于约瑟弗的泪如雨下。

在拿破仑的后期生活中,对亲属之爱,是影响他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流言蜚语始终未能抹黑他这样一个人的性格,他热爱并且尊重他的母亲。他说他母亲的意见常常是对他最有帮助的。

由于拿破仑的性格和他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他这个年轻人是注定要从事一番不平凡的事业的,他以叱咤风云的气魄,突然出现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文明社会之中。拿破仑的身上结合了他的科西嘉同胞那种奔放不羁的猛劲,以及他的意大利祖先那种善于思考的智力。

拿破仑的性格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结合,刚强与文雅的结合。而这些看起来水火不容的特点在他身上的结合,可以说明他一生中的许多神秘事迹。

废寝忘食地专注求知

1784年10月19日,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他脱下了旧制服,换上了袖口绣有银条纹并有红色衣领的新军装。现在,他是“军官候补生”并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两年后,这将使他成为为国王效忠的皇家陆军军官。

巴黎皇家军官学校是由路易十六奠基于1751年建成的。士官生被分配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富有的学生则被推荐为骑兵军官。

拿破仑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成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

拿破仑在他的父亲因患胃癌逝世后,本来就很窘迫的家庭陷入经济危机。

拿破仑在军校熬了十几天时间,就于10月30日提前入法国陆军当少尉。他被派到法国南方瓦朗斯城的一个炮团服役。

做了军官的拿破仑很懂得为母亲分忧,他把大部分薪金都寄给了家里,只留下一小部分,仅够维持生活。

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容许自己有任何一点额外的花销,比如娱乐、上酒馆等。他不与人交往,不想也不敢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

拿破仑在一个小书铺租了一间屋子,一有空就借老板的书来读,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他的求知欲异常强烈,认真地做笔记、写心得。阅读兴趣也很广泛,对军事、数学、地理、哲学等,都普遍涉猎,对游记亦有独到的兴趣。

他阅读了10世纪古典作家伏尔泰、卢梭、雷纳尔等人的著作,并深受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作为一个16岁的少尉,他也喜欢浪漫主义的文学著作,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作品经常放在他的枕边。

不仅如此,拿破仑还读过拉辛、高乃依、莫里哀等人的作品。但对文学著作的爱好并不影响他对军事学的专注,尤其是研究炮兵学方面的论著。

服役了一年之后,拿破仑终于被批准获得了半年的探亲假。1786年9月15日,他踏上了阿雅克修的码头,回到了阔别八年的家乡。

在旧居,拿破仑热情地看望了母亲和弟妹们。最初的几星期,他陶醉在久别重逢的欢乐中,并常常漫步在怪石嶙峋的海岸之滨,郁郁葱葱的山谷之中。

当心绪平静之后,拿破仑开始考虑家庭大计。此时他家的生活已十分拮据。

因为他的父亲在去世之前,曾经从事本来就不那么可靠的投机生意。现在,如果法国政府不肯表示宽容大度的话,那笔投机生意就可能使他一家倾家荡产。

拿破仑希望能从法国财政部门索取他家应得的一笔钱。于是,在获准延长休假之后,他就直奔巴黎。

拿破仑在巴黎到处活动、求情,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最后,只得回到科西嘉又度过了半年时光,并在家乡搜集资料,准备编写一本《科西嘉历史》。

休假结束了,拿破仑又回到了炮团。该团此时已调至奥松驻防。在奥松他生了一次病,变得十分瘦弱。身体好转后,他便到炮兵学校上课。

校长是泰伊将军,他对拿破仑早熟的才能极为赏识,主动要了他,并让他负责好几个试炮场。在那里,拿破仑结交了诺丹、加桑迪上尉等青年军官。

有一次,不知犯了什么错,拿破仑被关了一天一夜的禁闭。他在禁闭室的旧衣橱里发现了一本古罗马《国法大全》,便津津有味地读完了它。

他查阅资料做了大量笔记。这些笔记涉及大量名著:孟德斯鸠、罗兰、马布利、米拉波、马蒙帖尔、比隆等人的作品。

他研究阿拉伯、土耳其、波斯、英国、瑞士的历史及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地理。

他对文学的兴趣也很浓,看过高乃依、拉辛、伏尔泰的剧本,还读过《德·科曼热伯爵》、《协斯蒂夫的同代女人》、《保罗与维吉妮》等小说。

拿破仑还常常写些有关炮兵的观测和报告。他曾向严厉而又和蔼的泰伊校长呈上一份关于炮弹射程的备忘录,其严密的逻辑性和计算的巧妙令将军喜出望外。

经历空前的大动荡

就在拿破仑服役期间,法国的局势变得动荡起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使巴黎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震撼全国的大事件。

三级会议、第三等级奋起反抗君主政体、攻占巴士底狱,搅得人心激荡。此时,拿破仑十分关心科西嘉的前途,他乘动乱之际,向上司请了假,匆匆返回阿雅克修。

1789年9月当拿破仑在科西嘉岛休假时,他与岛上的同胞们一样,都希望他们在法国国民议会的代表们能为科西嘉岛赢得独立的实惠。拿破仑鼓励他的同胞们拥护民主事业,因为民主事业可以使他们迅速摆脱暴政的凌虐。

拿破仑呼吁他的同胞们,要戴上象征着在巴黎战胜旧君主制的新三色帽徽。他呼吁他们,要建立俱乐部,尤其是要组织一支国民自卫军的武装。这位青年军官知道,军事实力,当时正从那充满着不满情绪、军心动摇的国王的军队一边,转到国民自卫军的一边。

毋庸置疑,国民自卫军才是使科西嘉岛获得拯救的力量。但是,驻科西嘉岛的法国总督出来干涉。俱乐部被关闭了,国民自卫军也被解散了。于是,拿破仑对总督的专制行径发起了一场激烈的抗议活动,并且呼吁法国国民议会给予公民自由权一定的保障。在这份请愿书上,第一个名字就是拿破仑,对于一个正在休假中的少尉说来,这已经是一个真够胆大的行动了。

不仅如此,拿破仑对科西嘉岛的热爱以及他的无畏精神,使他走得更远了。他到了当时科西嘉岛的首府巴斯提亚,并且于1789年11月5日介入了当地民众与国王的军队之间的一场纷争中。幸而,当时的法国当局已处于几乎完全无能为力的状态,所以仅仅要求他回到阿雅克修去。在阿雅克修他又重新组织了一支地方武装,并且派人在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住宅外面站岗,他用这种办法,给那些对法国持反对意见的岛民作出了一个遵守纪律的榜样。

这时,法国的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1768年以来流亡在外的科西嘉岛爱国志士们回到家乡并全面享受公民权利。这项措施软化了许多科西嘉岛人对法国征服者的情绪。

流亡在英国的保利,便乘机又回到科西嘉并掌握了岛上的军政大权。保利回来后,拿破仑拜访了他。拿破仑的假期满了,他带着弟弟路易回到了奥松。这时他已晋升为中尉。

为和科西嘉保持联系,他又给保利写了一封信,信中曾请求保利帮他提供一些材料,以便使他完成那部关于科西嘉的著作。

但是保利回信拒绝了,他说没有时间打开箱子,也没有时间寻找文件资料,并告诫拿破仑:“历史不是在青年时代写成。”保利的回信激怒了拿破仑,他将那部手稿藏在了箱底,但最终也没有完成它。

1791年秋,拿破仑再次休假回到科西嘉,一直住到1792年5月。拿破仑发现,科西嘉岛由于种种纷争而出现了分裂,保利与拿破仑兄弟的分歧日益扩大,其原因是保利这个独裁者对一切赞成法国革命的人都存有疑心。拿破仑这位青年军官确实也没有作出任何事去弥合分歧。

随后,拿破仑决心要设法使自己当选为新建立的科西嘉国民自卫军的中校,所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募集那些愿意投他一票的国民自卫军新兵。拿破仑还叫人把一个为保利的利益奔走的代表从朋友住处抓捕,拘留在阿雅克修的老家里。由于采取了这些行动,拿破仑获胜的把握就更大了。

在基督复活节那天,迫害教士的布告以及封闭一个修道院之事,激怒了科西嘉的人民。这时,民众与拿破仑的国民自卫军连队发生冲突。事情是由一场小小口角引起的,却被党派的激进分子接了过去,把全城都卷进去了。这样就给了拿破仑这位年轻的雅各宾派热心拥护者一个推翻其敌人的机会。

拿破仑的国民自卫军开始动武,随后对城堡里的正规军部队构成了威胁。最后,保利派来的专人制止了这场冲突,并且把国民自卫军打发出城了。

因为拿破仑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导致他干了这一系列的蠢事,当地居民也反对拿破仑这样干,可枪也响了,血也流了,保利派出代表强行决定停火。

拿破仑受到大多数岛民的谴责,保利也根本不承认他的官衔,于是他不得不又返回法国。到了巴黎之后,他加紧在各军事部门活动,熄灭了阿雅克修事件对他的不利影响。官方没有追究他的行为,重新任命他为上尉。

在巴黎,拿破仑又碰上空前的大动荡。他亲眼在6月20日目睹了群众造反的场面。那一天,大约五六千民众涌进杜伊勒里宫,他看到国王路易十六出现在王宫的一扇窗前,面对着造反的暴民无所适从。路易十六想以其基督教的宽容对待造反的暴民,这在拿破仑看来是极愚蠢的举动。此时他情不自禁地大嚷道:“笨蛋,怎么不用大炮轰倒五六百人,其余的不就跑光了吗!”

拿破仑在巴黎观望徘徊,想寻求机会进取,但他的内心仍挂念着阿雅克修。恰巧,一件家务事为他请假提供了借口。他的妹妹玛丽娅娜当时正在巴黎城里旅游,很不安全,他要把她送回科西嘉。于是,他又回到了阿雅克修。

这时,驻在科西嘉岛的法国志愿军与岛上的国民自卫军正准备联合进攻撒丁岛。拿破仑一回来,就受命指挥一营兵力配合攻岛战斗。但此次作战,由于指挥官科洛纳·塞沙里指挥失当和“拉福韦特”号军舰的海军不执行命令而失败。这次出征,对于保利也很不利。

国民公会委派的特派员萨利塞蒂正要组织科西嘉的防御,以对付英国舰队的袭击,他后来发现,保利已经成了反叛者。他长期在伦敦居住,会不会与英国人有勾结还不能肯定。

这时,拿破仑的弟弟吕西安·波拿巴在土伦俱乐部告发了保利,揭露他是暴君和叛徒。俱乐部当即致函公会,公会马上发出对保利的逮捕令。

不明真相的农民手持武器誓死保卫保利。拿破仑一家估计保利人多势众,会来报复。果然,在拿破仑去巴斯提亚找萨利塞蒂商议问题时,半路上被一帮保利分子包围住,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夜逃脱。

当天晚上,他坐上一条小船逃跑,沿海岸绕了一段,然后上岸,骑马跑到巴斯提亚,通知他母亲:“你们准备走吧!这地方不是我们的安身之地。”

在莱蒂齐娅逃走的第二天,她在阿雅克修的房屋就被洗劫一空,烧为废墟。科尔特的议事大会,声明波拿巴一家为卑鄙无耻之徒,宣布把他们永远驱逐出境。

拿破仑回到阿雅克修,却发现保利派的科西嘉爱国人士已下令逮捕他。这次他及时躲进一位朋友家的花园里的一个洞窟里,才得以逃脱。然后,他又从另一亲戚家的庭园溜上了一只船,终于逃到了一个安全地点,然后又转赴巴斯提亚。尽管拿破仑当时是一个逃亡者,但他仍然坚信阿雅克修的人们内心是向着法国的。

拿破仑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他的母亲、舅父和兄弟、妹妹们。他的母亲具有拿破仑所特有的那种非凡的坚毅性格。她本来打算要守在家里抵御敌对的民众,后来才听从朋友们的再三劝告,逃到了最近的一个安全地方。这样,她的那所房子落入愤怒的民众手里,几乎被他们完全捣毁了。

从此,拿破仑和保利彻底决裂了。他说服萨利塞蒂及其同事,带领四百多步兵和二十多名炮手,突袭阿雅克修,准备占领该城,但没有成功。

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拿破仑仍然抱着为共和国夺回科西嘉岛的希望,不过这时只有依靠法国军队的援助才能办到。由于法国的国民公会提出要保利到巴黎去的要求刺痛了科西嘉民众的心,他们现已团结在保利的周围;而年迈的保利,这时向英国提出要求结盟。

在英国海军的威胁下,亲法派此时在该岛已处于完全站不住脚的境地。即使拿破仑那样钢铁般的意志,这时也顶不住了。他在科西嘉的事业暂告一段落,于是便和亲人们一起坐船前往法国了。

对于那变化无常的命运女神,他总是决心与她周旋到底,只有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肯后退。

现在拿破仑已同科西嘉岛的爱国人士断绝了关系,最后导致拿破仑与保利决裂的那个分歧,源于他们两人对法国革命的不同看法。只有当革命的原则意味着以协调各阶级的利益作为自由的基础之时,保利才接受法国革命的那些原则。

保利是孟德斯鸠的信徒,他期望在科西嘉能实现某种类似英国君主立宪的制度,或类似法国1791年的那种制度。从那时起,保利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与英国结盟的道路了。相反,拿破仑当时则是卢梭的信徒,而卢梭的思想是在君主制被推翻之后才得势的。尽管他始终认为法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某些过火的做法是令人遗憾的,但在他看来,第二次革命仍然是一个新的理性时代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