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割据。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
可是,魏国国君安釐王却想出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
当时,魏国的谋臣季梁正奉命出使邻国。
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中途返回。
回到魏国,季梁来不及换衣服,马上去见魏王。
季梁对魏王说:“大王,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他驾车朝北而去。”
“可是,他却告诉我他想到楚国去。”季梁说。
“我问他:‘楚国在南面,你为什么朝北走呢?’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我说:‘您的马跑得再快,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那人又得意地拿出钱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
“我又提醒他:‘您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
“那个人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不要紧,我的马夫善于赶车。’”
“说完,那个人就驾车扬尘而去。他太糊涂了,他的马夫越会赶车、马跑得越快、花费的路费越多,他离楚国也就越远。”
魏王听得一脸迷惑,不知道季梁什么意思。
接着季梁又说:“大王想通过战争称霸,想通过出兵取信于民。”
“大王这样做的次数越多,就像那个去楚国的人向相反的方向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王听后,便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季梁用驾车人的故事劝说魏王,想要达到目的却采取了相反的行动,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后人用此比喻行动和目的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