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特等功臣张桃芳
●第一次上狙击台,张桃芳一见到敌人就“突突突”一个连射,一梭子子弹打空了。班长问打着没有,张桃芳脸红了。
●皮定钧找来参谋,递给他一双皮靴说:“你去八连看看,如果真是个神枪手,就把这皮靴奖给他,如果不是就拿回来。”
●张桃芳抓住美军机枪射击的间隙,突然起身、出枪、举枪、瞄准,随即果断扣动扳机,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内一气呵成。
● 特等功臣张桃芳
扬名靶场
1953年,朝鲜,志愿军二十四军靶场。
“啪!啪!啪……”几声清脆的枪响过后,报靶员挥舞小旗报告成绩:“10环,10环,10环……”
观看射击的部队沸腾了,欢呼声、掌声如雷响动。对一名训练有素的射手来说,在100米处打10环并不稀奇。然而,这些身经百战的志愿军官兵此时却异常兴奋。
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射击表演呢?
射击阵地上,一名年轻的射手面对战友们的欢呼,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摘下帽子挠挠后脑勺,脸上满是微笑。此时,他的手中平端着一枝苏制莫辛-纳甘步枪,那几个10环是端着枪打的,根本没有瞄准。
他就是张桃芳。
张桃芳是江苏兴化人,童年正赶上日军侵华。那时,附近的日军隔三差五就要来村里杀人放火,但勇敢朴实的农民并没有被吓倒。鬼子每次要来村里祸害时,他们就杀鸡,将鸡血泼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那些平日里看似凶神恶煞的鬼子见到鸡血便顿时没了气焰,作恶取乐的兴致大减。
张桃芳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看起来凶残的敌人其实非常胆怯。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桃芳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手下有五六百个儿童团员。
1947年还乡团反攻,将抓住的儿童团副团长毒打致死,又四处通缉张桃芳。当时,张桃芳就在旁边的田里悠然自得地给人放牛。16岁的张桃芳心里充满了对敌人的不屑:“就凭你们还想抓住我?”
1952年,张桃芳是刚上前线3个多月的新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他凭吊了英雄黄继光牺牲的地方。一腔爱祖国、爱人民、学英雄、做英雄的激情在他的胸中涌动:“我一定向黄继光学习,争做杀敌百名的狙击手!”
首次狙击
第一次狙击,张桃芳一见到敌人就“突突突”一个连射,一梭子子弹打空了。班长问打着没有,张桃芳脸红了。
班长拍着他的肩,安慰说:“难怪你打不到敌人,是你还没有掌握打‘活靶’的规律。”班长又耐心地教他上山的敌人该怎样打,下山的敌人该怎样打,走得快的该怎样打,走的慢的该怎样打。
班长的话使张桃芳恍然大悟。
第二次狙击开始了,张桃芳端起枪向山下走去的3个敌人中的头一名射击,“叭”的一声,头一名敌人没打倒,却击中了第二名敌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桃芳蹲在坑道里怎么也想不通。
班长又耐心地告诉他:“敌人是向山下逃,你瞄准第一个敌人的脑袋却打着了第二个,对下山的敌人要用这种打法。”张桃芳认真听、仔细体会。
有一天,狙击下来,他撂倒了4个敌人。张桃芳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可是杀敌心切的张桃芳不甘心一天击毙4个敌人的记录,在阵地上,他和战友们专心观察敌人活动的道路,休息和出没的地方,只要听到报告,枪声响处敌人就要丧命。
一次,张桃芳把枪放在封锁口上,忽听观察员喊了一声“注意,2号发现活靶。”张桃芳举枪便射击,“叭”的一声,这个敌人立即倒下,接着便滚下山去。原来这是个挑油桶的敌人,中弹倒下时,油桶也随着滚下,尸体上溅满了油。
张桃芳和战友们驻守的上甘岭成了敌人的“伤感岭”,五圣山被敌人称为“狙击山”。敌人害怕了,想出办法对付我军的狙击手。
一天,张桃芳正在狙击台上观察,突然发现敌人阵地上站起个奇怪的东西,四肢僵硬,衣服随风轻轻摆动,钢盔也是歪歪斜斜的。
张桃芳观察了一会儿,轻蔑地说:“假目标,骗我射击的。哼,敌人连个假人都不会做。“说完,张桃芳继续观察。
突然,张桃芳发现假人后面有个身影在晃动。
“好机会!”张桃芳果断举枪,轻压扳机,一道火,两道火,“呯!呯!呯!”清脆的枪声响起。子弹穿过假人击中敌人,敌人一个个栽到山下去了。
在18天的战斗中,张桃芳用220发子弹,消灭了敌人71名,差不多每3发子弹报销1名敌人。他所在的班立了三等功,张桃芳光荣地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上级领导为了进一步培养这名有着光荣战绩的狙击手,调他到狙击训练队学习了两个星期。
在这里,张桃芳向其他阵地上的战友们学习了不少宝贵经验。他的射击技术又提高了一步。
13天时间里,他用212发子弹消灭了140个敌人,平均3发子弹击毙2个敌人,每天击毙11个敌人,几乎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百发百中
二十四军出了神枪手,军长皮定钧不大相信这个数字。他从床下拿出一双皮暖靴,那是志愿军总部发给高级干部的。“你把它带上,去八连看看那个张桃芳,3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要是真的,把靴子送给他,要是假的就拿回来,就要处分他的连长营长团长。”他对作战参谋交代道。
参谋找到张桃芳,怕他紧张,没说是军长叫他来检查的,只说想看看他打枪。
其实张桃芳不在乎这个,他觉得有人看着打更刺激。
次日拂晓,张桃芳把参谋安置在一个隐蔽位置,让他别动,敌人的狙击手也盯着这儿呢。张桃芳提着一支“水连珠”步枪上了一个狙击台。东方刚发白,朦胧中,对面300米处出现了一个人影,看样子是出来拉屎撒尿或拾柴禾的。
张桃芳悄悄地说声我打啦。
一声枪响,那家伙像柴禾堆一样的倒下了。
参谋看着表,15分钟,那家伙没动。好,算击毙!
片刻,一个哨兵钻进了视野,180米左右。又一声枪响,一发曳光弹拉着弧线撞到了那个哨兵的胸部。
几乎同时,一串机枪子弹落在了张桃芳的射击台上。敌人也盯上他了。
参谋是个行家,知道现在张桃芳态势不利。他没看见人家,人家却看见了他。
这时天大亮了,张桃芳用步枪顶着一顶钢盔想诱敌人上当。
老把戏,敌人早看透了,没搭茬。
张桃芳决定冒一下险。他猛地窜过一片空地,跳进另一个掩体。一串子弹撵了过来,他双手一扬,身子一翻,作被命中状。
这下看清楚了,一挺机枪架在两块大石头缝中,后面晃着一个脑袋。张桃芳悄悄向参谋报出目标位置,然后一声枪响,对面枪也同时响了。他打中了人家,人家没打中他。
参谋服气极了。
勇敢对决
一天清晨,张桃芳像往常一样在一号狙击台上观察美军阵地。突然,一串子弹“嗖嗖”地射来,他的大衣和棉衣上顿时穿了7个洞。幸运的是,子弹只是穿衣而过,并未伤人。
突如其来的冷枪把张桃芳惊出了一身冷汗。狙击手的直觉让他意识到:这次遇见对手了!
张桃芳刚要抬头看看子弹射来的方向,“咔咔咔……”又一串子弹射来,溅起的泥土洒在张桃芳的帽子上。张桃芳放弃了再次观察的打算,顺着交通沟撤回了坑道。
那个幽灵般的美军狙击手绝非等闲之辈,消灭这样的顶尖高手,张桃芳需要等待有利的战机。
又是一个清晨,他提着枪向4号狙击台走去。4号狙击台是一个5米多宽的射击阵地,与阵地间有一段狭窄的坑道相连,狙击台对面是美军的青石山阵地。
突然,张桃芳听见头顶上“嗖”地一声,感觉有颗子弹呼啸着飞了过去。他知道,这种声音说明子弹是贴着头皮飞过的。
好险!危急时刻,张桃芳奋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钻进连接狙击台的坑道。敌人的子弹尾随而至,激起的烟土封住了整个坑道口。张桃芳算好时机,突然从坑道中跃出,向狙击台扑去。“嗒嗒嗒……”20多发子弹追着张桃芳扫了过来。他身体一歪,佯装中弹倒进了狙击台。
美军狙击手停止了射击,隐蔽在掩体后面的张桃芳清楚,对手肯定正在观察战果,不能冒然出击。
张桃芳爬到了狙击台的另一侧,悄悄地探出头,顺着子弹来袭的方向仔细搜索对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阵地上的两块巨石吸引了张桃芳。很快,张桃芳那鹰一样敏锐的眼睛就找到了隐蔽在石缝间的敌军狙击枪,那是一挺装备了瞄准镜,专门用来狙击的M2重机枪。
就在张桃芳发现对手的同时,“幽灵”也从瞄准镜中看到了他,M2机枪瞬间喷出一道火舌。
张桃芳就势一滚,躲回了掩体。
“你该回去休息了!”
张桃芳抓住美军机枪射击的间隙,突然起身、出枪、举枪、瞄准,随即果断扣动扳机。“幽灵”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内,发现了张桃芳,迅速瞄准击发。就这样,中美两名顶尖狙击高手在刹那间完成了交锋。张桃芳射出的子弹击碎了“幽灵”的脑袋,而那串127毫米的机枪弹则擦着张桃芳的头顶射入泥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桃芳以击毙214名敌人的战绩被志愿军总部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特等功、二级英雄和朝鲜“一级国旗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