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勇冠世锦赛

  • 贺龙满怀希望地对出征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球员们说:“我希望你们在这次参加世界比赛中打出国威,为祖国人民争光。”
  • 1959年4月初,在半决赛中,容国团一路过关斩将,厮杀了26个回合,最终获得了与匈牙利选手西多争夺世界冠军,即“圣·勃莱德”杯的决赛权。
  • 颁奖的时候,容国团站在领奖台最高处,将银光闪闪的“圣·勃莱德”杯高高擎起,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中国国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入高空,场内突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一路闯关进入决赛

1959年3月21日,贺龙来到机场,欢送乘飞机赴西德多特蒙德参加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健儿们。

这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有:容国团、徐寅生、王传耀、姜永宁、杨瑞华、庄家富、胡炳权、李仁苏、丘钟惠、孙梅英、叶佩琼11名选手。

贺龙满怀希望地对出征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球员们说:

我希望你们在这次参加世界比赛中打出国威,为祖国人民争光。

贺龙的话语极大地鼓舞了队员们的斗志,尤其是给刚刚穿上战袍的容国团以莫大鞭策。

在出征前的这一段时间中,容国团收到不少国内和港澳亲朋好友的来信,其中有父亲容勉之的一封来信。在信的字里行间,父亲对儿子寄予深切的厚望。

容勉之在信中写道:

亚团:

顷接来信,获悉你将要参加世界比赛,我和你妈都感到高兴。你多年想报国的愿望终于来了。希望你好好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勇敢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

我们两老生活得很好,组织上颇关心照顾,请孩儿释念。

即颂

成功!

父:容勉之

容国团带着父亲的希望,祖国的重托,随中国代表团离开北京,乘飞机前往德国。

3月24日19时,飞机抵达德国。中国乒乓球代表队下机之后,转乘火车来到了多特蒙德市。

容国团来到西方国家,生活上极不适应,有几天,餐厅供应的晚饭多半是冷盘菜,他吃了拉肚子,四肢无力,但他仍然带病坚持训练,绝不松懈。

虽然在生活上不适应,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容国团和队友们的昂扬斗志与奋战精神。另外,队友间真挚的友情,也给了他夺取胜利的信心与力量。

1959年3月27日至4月6日,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西德多特蒙德召开。参加的运动员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440多名乒乓球选手。

3月31日下午,中国队以顽强的斗志,打入四强,与匈牙利队争夺团体决赛权。这是中国队参加世界乒乓球赛以来最好的成绩。

比赛进入高潮阶段,中国队顺利地以2比0的绝对优势取得胜利。可是进入第三场时,容国团对别尔切克时,输了一局,使匈牙利队获得扭转形势的机会。

接着,王传耀、杨瑞华也因比赛遇到挫折,在紧张与急躁的心情下,接连输了两局。

第六局,容国团打败了福尔迪,才把比分拉平。但是,到了第七局,王传耀又输给了别尔切克。

第八局,容国团又因背着怕输的思想包袱,没有放开手脚去打,结果又输给了老将西多,使中国队以3比5失去了同日本队争夺冠军的决赛权。

这次失利,使容国团感到万分的惭愧、懊恼。这天晚上,容国团彻夜未眠,觉得辜负了祖国人民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团体赛的失败,也使他信心产生了动摇,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

在这个紧要时刻,贺龙代表国家体委,从北京发来了一封电报: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绝不能因暂时的失利而气馁……

领队和教练根据国家体委的指示,及时开会总结失败的原因,要求全队勇于面对失败,接受教训,相信自己的力量,在单项比赛中全力争取胜利。

贺龙的鼓励,容国团不禁精神为之一振。他很清楚地记得,他今日能有机会为国争光,是贺老总唯才是举的结果。

在贺龙和各级领导的教导下,1959年4月初,中国队的乒乓球选手有一半进入了前8名的争夺战中。

此后,新闻媒体爆出一条特大新闻:

男子单打进入前八名争夺战的有一半是中国人!

但是,人们仅仅高兴了两天,赛场上就传来了令人伤心的消息:中国选手王传耀、杨瑞华、徐寅生在第六轮的单打循环赛中纷纷败北,失掉了继续比赛的资格,而进入半决赛的只剩下容国团一人了。

在这种队友们失利的形势下,容国团的心理压力也更大了,但这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容国团的斗志更加激昂了。

他深深明白,如果他失败,将没有脸面向祖国的父老乡亲交代,更对不起在他身上寄托了深切期望的贺龙!

为了避免给容国团增加太大的压力,教练们这时都只进行一些例行的教诲,并没特别教导容国团什么。其实,教练们对自己球队的总体实力心中有数,在既定的目标中,团体或单项能进入前4名已经不错了。他们也不敢寄厚望于容国团,他的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因此,容国团是以轻松的状态上阵的。在进行比赛的这一天,第一轮轮空。第二轮容国团迎战西德的朗格。

容国团一开始就以2比0占得优势。在第三局18比19时,朗格球出了界,裁判员判为19平,但朗格的教练恃着自己一方是东道主,硬向裁判提出抗议,说这是擦边球,裁判员便又改判为18比20,致使容国团以20比22输了一局。

但是,容国团没有因为裁判员不合理的改判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与水平发挥,而是集中精力投入到比赛中,最后以3比1打败了朗格。

第三轮,容国团遇到了第一个劲敌,南斯拉夫的马科维奇。

马科维奇曾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九国乒乓球国际赛中,击败过别尔切克,夺得冠军。他的优点是正反手都能攻球,也能近台推球,但致命的弱点是防守薄弱。当他遇到容国团的快速直板攻发球时,就全面崩溃了。

对此,马科维奇在比赛前就有所预感,他说:“我一定输给容国团。”果然,马科维奇败北。

第四轮,容国团遇到的是瑞典新手埃里克森。容国团稳扎稳打,以3比0轻松过关。

第五轮,与容国团决存亡的是1958年日本的全国亚军星野展弥。容国团看准对手慑于自己的推削和反手起板攻球的弱点。容国团在团体赛中,早就捉摸用什么办法才能制服这个擅发球抢攻、攻球力量很大、命中率又较高的星野。容国团针对他的弱点定出对策,就是怎样去接他的发球,使他不能抢攻。

在比赛中,容国团针对星野反手攻球较差和防守不算好的破绽,采用了推挡和发球抢攻的战术。

一次,星野反手发一转球,想让对方搓过左方,侧身便下杀板,谁知球儿箭一般向自己右角反射回来,他猝不及防,连球拍也打飞了,甩出好几米远。最终星野以1比3败下阵来。

这一切正如星野在赛前所说:“容国团的近台快攻和锐利的反手抽击,很难对付。”

第二天在第六轮中,容国团迎战匈牙利别尔切克。在团体赛中,别尔切克胜了王传耀、容国团后,夺魁的呼声很高。此时,别尔切克气势颇盛,他也深知机不可失,志在必胜。

双方一交手,别尔切克又重施他的绝招,号称“起重机都拉不起来”的下旋球,并以低、转、稳的削球压住容国团的两面抽杀。

容国团则打得勇敢果断,有机会就大胆落杀板,以凶狠相对。两人争夺成2比2平。

第五局两人将一决高下。别尔切克用尽平生招数,孤注一掷。

容国团则找到了克制对手的办法,一反前四局的硬攻狠打,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搓拉和伺机扣杀交替运用的办法,竟然把别尔切克打得沉不住气了,既削不稳,落点也控制不好。

第三个球,当别尔切克找到了好机会起板抽杀,以为会抽死时,不料被容国闭轻轻地放回高球,别尔切克再攻,容国团再放回高球。五六个回合之后,容国团看准机会大板打死。别尔切克失去了这个球,气势开始滑落。结果容国团一路打下来,以21比5的悬殊比分获得胜利。

容国团的胜利,令世界乒坛人士大为震惊。但是,紧张激烈的比赛还没有结束,接下来是半决赛。

在半决赛的第七轮中,容国团的对手,就是连挫徐寅生、杨瑞华的美国冠军迈尔斯。他曾在11年前的混合双打中夺过世界冠军,经验极为丰富,守球和削球技术都无懈可击。

果然,容国团的猛烈攻势碰到迈尔斯的低而旋转性极强的削球,便有些招架不住了,第一局容国团费尽气力才获得险胜。但是,接下来,容国团却连输两局,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有一位外国乒乓球权威人士断言说:“中国选手不过如此!”

此时,在场外观战的中国队员再也坐不住了,他们都急切地说:“不能眼看容国团这样输下去了。”

在休息的片刻,临场指导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议中,大伙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用搓球对付,一种主张容国团争取攻势。

曾败在迈尔斯拍下的徐寅生根据自己失败的教训,深有体会地提出:“绝不能让容国团再走我们的老路,跟他磨,斗意志!”

“磨!”

“对,跟他磨!”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战术。

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鼓舞着容国团必胜的信念,容国团默默地想:是到搏的时候了!他平静而缓慢地走近球台,蓄势以待。

迈尔斯双腿不停地弹跳,嘴里嚼着一块口香糖,顾盼四周,显示着他将必胜。

比赛开始,容国团开始施展搓球的看家本领。只见容国团近搓、远搓、急搓、慢搓、搓转与不转,声东击西,这一下打乱了迈尔斯稳削防守的战术,最终以21比18扳回了第四局。

第五局,容国团精神抖擞,继续用搓球与迈尔斯周旋,打得迈尔斯措手不及。

比分打到20比7时,迈尔斯已无心恋战,容国团一个大板,但没抽中,球飞到场外。

接着,容国团重新发球。只见他把球抛起,发了一个下旋球,见对方接回一个半高球,就狠狠一板打死。容国团胜利了,全场顿时响起一片脆生生的掌声。

制定决赛夺冠战术

1959年4月初,在半决赛中,容国团一路过关斩将,厮杀了26个回合,最终获得了与匈牙利选手西多争夺世界冠军资格,即“圣·勃莱德”杯的决赛权。

在这个紧张的时刻,全中国人民都在紧张关注着这个冠军诞生的消息。有的人守候在收音机旁,一直到深夜;有的人则接连不断地往报社打电话,打听战况。

中国队教练与队员们,也都感到震撼不已!人们期盼着容国团能够一举拿下“圣·勃莱德”杯,成为共和国体育运动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住在广州的容勉之更是关注着儿子的战果,他整夜守候在收音机旁,倾听着女播音员播出的战果。

此时,容勉之最担心的还是儿子的健康与体力。他知道,作为乒乓单打世界冠军的人,必须具备超乎常人的体力,才能够久战不疲。容国团的体质是绝对达不到世界冠军的标准的,更何况容国团患有肺结核。想到这里,容勉之不勉为之揪心。

他想到,儿子从团体赛开始到单打冠军争夺战,一共有10天,其中只有一天休息。这种超负荷的运动量,儿子能不能支撑得住呢?

要知道,容国团在冠军争夺赛中的对手,是一个拥有20年比赛经验身经百战的老将西多,这个选手善于近台逼角反攻,在过去几届世界赛中,曾先后9次荣获团体、单打、双打冠军。而且,西多的技术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气势咄咄逼人。

在决战前,容国团对这场生死攸关的球赛也如同父亲一般,想得很多,心情激动。他有些担心,但当他想到“我是在为祖国争取荣誉”时,终于鼓起了勇气。

容国团在这次团体赛中,曾经输给西多,在那次决胜局开始时,双方的比分一直交替上升,直到快结束时,西多连续打了4个擦边球才险胜。

容国团认为,这说明自己的技术不低于对手,况且以前到匈牙利比赛,也曾以2比0打败过西多!

在这个关键时刻,领队、教练和男女队员们都摒弃成见,尽心尽力地为容国团出谋划策。

老将孙梅英分析了王传耀在团体赛和单打赛中,以特长对特长输给西多的原因。并针对西多不善于反击旋转拉球的弱点,提醒容国团说:“容国团,我看你搞一些侧上旋拉攻球,他会手软的!”

容国团明白孙梅英这个计策的妙用,拉侧上旋球虽不是自己的特长,甚至有可能造成失误,但西多会因此不知所措,从而扰乱对方的进攻。

经过教练和队员们的共同研究,最后给容国团制定了两套战术:一套是西多身体肥胖,转动不大灵活,容国团可以用拉左杀右、拉右杀左的战术,使他措手不及;一套是采用上旋拉攻突破西多的右防,使他不能稳守一个位置。

容国团有了明确的战术,也就更加充满了斗志与勇气。

在容国团快要上场比赛时,他充满怀着坚定的信心对大家说:

今天我要好好搏一搏!

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最高潮到来了,这也是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上即将走向一个新纪元的历史标志。

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1959年4月5日,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在多特蒙德威斯特代里亚体育馆正式开始。

赛场上的气氛非常紧张,在场的球迷多半替西多打气,匈牙利队员早已给这位名扬世界乒坛的队长准备了一束鲜花。

西多穿着运动短裤,容国团则穿着运动长裤,他们在8000多名观众的注视下进入了赛场。

西多是一个久经风霜的老将,今年36岁,身高1.85米,体重210磅;而容国团却是一个身体赢弱的后起之秀,只有21岁。两相比较,中国方面不能不为容国团捏了一把汗。

比赛开始了,容国团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他运用拉左杀右和发球抢攻的战术,以7比3遥遥领先。

西多不愧为沙场老将,立即加强反攻,追成8平。此后,两人展开了拉锯战,从9平、12平一直打到21平。最后因容国团打得有些保守,接球和攻球接连失误,以致以21比23败于西多。

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容国团仍然镇定自若。面对西多身高手长,两边照顾范围大的优点,容国团在第二局便加强了拉球的力量,并时刻注意着西多的反攻。

在他们打到4平以后,容国团的杀球越来越准地猛攻对方的右角,接着又长短兼施,攻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容国团常常是突然一个重板把西多打出去,一个短搓又把西多引上来,使西多在台边东抢西救,奔跑不迭,这把大胖子西多可累坏了,结果容国团以21比12扳回一局。

第三局,西多也改变了打法,他拼命加转和逼角反攻,以7比4的分数领先。此时,场上的观众又活跃起来,他们站起身,双手紧握拳头,大声喊道:“西多必胜!”

对此,容国团没有被喧闹声干扰,他全神贯注,沉着应战。他一连串地发球抢攻,追成平手,接着以侧上旋拉球使西多难以反攻,打得西多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最终容国团以21比15打败西多。

第四局,容国团越战越勇,越打越有信心,他继续采用侧旋拉球来扰乱对方的近台削守,因而控制了战局。

西多老谋深算,在容国团变换新招后,仍然是打得头头是道。他在逼角反攻的招数被对方控制的情况下,虽无法施展,却对防守带旋转的拉攻屡屡放出高球,左右飘忽,以逸待劳,忽攻忽挡,攻守自如。

容国团明白西多想用放高球来消耗他的体力,于是容国团干脆拿出了救、扣、拦、吊的全套战术,与西多对打,低球重杀,打得西多精疲力竭,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容国团以21比14战胜了这一局。

这时,西多心悦诚服地走过来与容国团握手致意,匈牙利队的球员也冲上来把“献给世界冠军的花”转送给容国团,向他表示祝贺。

容国团以总比分3比1获得了世界冠军,他的心情却异常平静。他球顾四周,似乎在告诉在场的外国人,中国不比其他国家差。

对于容国团的胜利,西多在比赛结束后对记者说:

只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容国团的胜利证实了这一点。

颁奖的时候,容国团站在领奖台最高处,将银光闪闪的“圣·勃莱德”杯高高擎起,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中国国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入高空,场内突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此时,容国团也激动得心潮澎湃,热汨盈眶……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时刻,中华民族获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块金牌!

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1959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向乒乓球队发来电报,祝贺队员们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取得的成就,电文如下:

西德、多特蒙德

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陈先同志转

中国乒乓球队全体队员:

祝贺你们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容国团同志取得世界男子单打冠军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4月6日

随后,陈毅在中央广播电台演讲中说:

中国人民从来是勇敢,顽强,不示弱,不落人后。容国团等体育健儿取得的光荣成绩,将载入世界体育运动史册,中国体育的屈辱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天,《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胜利》评论文章。文章说:

今晨从多特蒙德传来捷报,我国21岁的优秀乓乒球运动员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乓乒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夺得世界冠军。在此以前的团体赛中,我国男队、女队也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列为世界第三。我们向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乓乒球运动员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在世界乓乒球锦标赛中取胜,对一个运动员来说,不仅要有熟练精湛的技术,而且必须有顽强坚韧的意志。因为在短短几天中,每天要比赛几场,对手又都是世界最优秀的选手。以男子单打来说,取得冠军要连闯八关。容国团经受住了这个考验,代替了蝉联四届冠军的日本选手,夺得了冠军荣誉。我国运动员王传耀、杨瑞华、庄家富、徐寅生,丘锺惠、孙梅英等等也都以顽强的意志击败了许多世界著名选手,其中包括男子第三号种子、日本冠军成田,第六号种子、南越的梅文和,以及女子第二号种子、英国的海顿。

……

容国团赢得了中华民族第一个世界冠军,震惊了全世界。国内外的报纸纷纷以头版头条,大字标题报道这个中国体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喜事。

《日内瓦日报》发表评论说:

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上以优秀选手的姿态出现,这件事看来比容国团个人的胜利更加重要得多。

紧接着,1959年4月8日,《羊城晚报》也发表报道说:

本社记者李越报道;年轻的中国选手客国团今天下午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中闯过第八关,以3比1战胜匈牙利选手西多,获得了世界冠军的光荣称号。

这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从1927年举行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的称号,也是中国运动员在体育比赛的世界锦标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争夺今年世界男子单打冠军的一共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名选手,是历届中人数最多的一次。经过7轮的比赛,最后剩下西多和容国团两人,这场决赛成了几天来最吸引观众注意的一场比赛。

对此,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英国乒乓球手李芝撰文说:

一个中国的体育学院学生获得了世界乒乓球锦标,是我们意料不到的,在其他的6个锦标都为日本人所得的情况下,容国团像是鹤立鸡群,特别得人好感。

容国团的胜利,使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让中国人民在世界体坛上扬眉吐气。

香港《大公报》在“青年人”的栏目里,发表了一篇《容国团与青年人》的文章。

文章指出:

容国团在群雄角逐中,荣获男子组单打冠军,为中国人在世界体坛吐气扬眉,这是我国体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

中国并非是没有人才,而人才是需要国家培养的。此外,在任何困难环境中的青年,千万不要气馁,只要抱定“有志者事竞成”的宗旨,锲而不舍地为理想刻苦奋斗,把所学贡献给国家,终必有成功的一天。

我们这一代青年,真该庆幸有了一个强大的中国,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光明的前途。只要你有一颗纯洁的爱国心,绝不会使你失望。容国团成功的事例,给我们青年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此时此刻,国内各地都给容国团寄来充满着热情的大批贺信贺电,北京航空学院的同学们在红色的信纸上写着:

当我们听到容国团同志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时候,没法控制内心的激动,因为可爱的祖国又多了一个世界冠军。

另外,著名诗人晏明在《新体育》1959年第八期发表一篇歌颂祖国体育事业的诗文,篇名为《光荣呵,共和国!》其内容为:

全世界都睁大眼睛,

全世界都张开耳朵,

注视呵,倾听呵——

中国,登上了世界的宝座!

光荣呵,共和国!

你的儿女挥着奇妙的双手,

容国团攀上世界的顶峰,

西方选手在他面前甘拜下风!

欢呼呵,亲爱的党!

欢呼共和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百倍的欢呼呵,

你所给予的力量!

光荣呵,共和国!

欢呼呵,亲爱的党!

儿女们在你红灿的大旗下进行,

儿女们为你把荣誉献上!

此外,在容国团夺魁之后,还有一个特大的喜讯传到祖国人民的耳中。

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第二十五届代表大会上,以37票对5票通过了一项决议,这项决议宣布: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是中国首次争取到在中国北京举行世界比赛权的殊荣。对此,全国人民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不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致电祝贺,他们情不自禁地到街头集会,燃放鞭炮,振臂欢呼!

北京欢迎中国代表队

1959年4月,北京体育馆前面的千日莲、蝴蝶莲、牡丹绣球等花朵吐露温馨的芳香。

4月24日下午,参加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凯旋归来的中国代表队来到北京体育馆,首都各界青年早就云集在这里,都要一睹英雄的光彩。

欢迎会开始,乐队奏起欢迎乐曲,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主席台上。

随后,中国乒乓球健儿走进比赛大厅,顿时,体育馆的4000多名观众,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走在最前头的容国团,身穿着笔挺的中山服,双手捧着“圣·勃莱德”杯,精神焕发,面带笑容,不断向欢迎的群众招手致意。

这时,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走上前去,向乒乓球队全体人员献上鲜花。

在一阵紧似一阵的掌声中,陈毅面带微笑地登上讲台,发表讲话,其中特别提道:

运动员们,你们要以容国团为榜样,勤学苦练,戒骄戒躁,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各项运动技术水平,争取在更多运动项目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随后,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号召青少年应很好地锻炼身体,各级共青团组织应经常性地发动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

在中国乒乓球代表队领队陈先讲完话后,容国团登上了讲台。他代表乒乓球运动员答谢大家说:

首长们,青年朋友们,我们在党的培养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才取得了这一点成绩,但是人民却给了我们最大的荣誉,我们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我们知道荣誉应该属于全中国的运动员。

……

我虽然获得了世界冠军的光荣称号,但是我还年轻,在政治上、技术上需要不断提高。令后,我要和同志们一道继续为祖国争取更多的荣誉!

大厅中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巨浪般的欢呼声,经久不息。

当天晚上,周恩来、贺龙、陈毅,以及国家体委副主任蔡廷锴、卢汉、荣高棠、黄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马约翰等,接见了乒乓球队全体人员。

周恩来笑容满面地走到容国团面前,和他亲切握手,然后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向容国团询问比赛时的情况。

容国团谦虚地说:“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党的培养和集体帮助的结果。”

说着,容国团把世界冠军纪念奖牌递给周总理,两人高兴地相视而笑。

周恩来微笑着勉励容国团说: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埋头苦干,生生不已。

容国团听后,点头称是。他对这16个字,很受启发,便在自已的一本体育剪报的本子上面,写上了一句“心体力行,生生不息”的座右铭,以此作为自勉。

在接见之后,周恩来、陈毅、贺龙,在北京饭店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摆设了庆功宴,庆贺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勋。

此后,1959年5月1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北京首都举行了10万多名运动员组成的体育大游行。

在这次游行中,乒乓球运动员表演着各种击球姿势经过天安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与喜爱。

在容国团获得世界冠军后,举国上下开始热衷于乒乓球运动,尤其是在“五一”国庆节以后,全国更是掀起了一股“乒乓热”。

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5月拍摄出一部《夺取世界冠军》的纪录影片。整部片子贯穿着浓烈的民族情,跳动着赤诚的爱国心,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励着人们锐意图强,永攀高峰。

可以说,容国团是新中国哺育出来的一枝“报春花”,中国体育事业将会随着这枝报春花开遍祖国大地。

运动员这一次所取得的成就,激发了体育战线上健儿们努力为体育事业奋斗的巨大热忱,振奋了他们为祖国荣誉而拼搏的精神风貌,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毛泽东接见容国团

1959年5月7日傍晚,容国团与乒乓球、举重、游泳、田径的一些优秀运动员,应中央领导人的邀请,一起坐车到中南海。

在车上,他们的心情异常激动。他们想,假如毛主席真的来看表演,那真是太好太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

就在大家谈论的时候,汽车已经来到了中南海。他们下车后,来到怀仁堂。

怀仁堂是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高级政要和贵宾的地方。而今天,大厅用屏风隔开一半场地,靠墙边放着一排椅子和五六张桌椅,天花板悬着一个个灯笼,木质地板的中间放着一张乒乓球桌。

没多久,刘少奇、贺龙、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观看乒乓球表演。随后,运动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表演。

正当表演到精彩的时候,毛泽东突然来到了。

这时,正在比赛的两个运功员立即放下球拍,和大伙一起蜂拥到门口,用热情的掌声欢迎伟人的到来。

只见毛主席神采奕奕,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毛泽东是体育的提倡者与爱好者,更是一位出色的游泳运动健将。

毛泽东同运动员们一一握手。

当毛泽东与容国团握手时,用左手指着他,笑容满面地说道:

容国团同志,你为祖国立了大功,实在是可喜可贺,今晚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你的球艺。

容国团兴致勃的应声道:“是。”然后,他马上同姜永宁走到球桌边,极为认真地打起表演赛来。

毛泽东和刘少奇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观看表演。

容国团和姜永宁分别以抽杀、灵活、变化多样和挡、削、救险球著称。只见两人的球一来一往,打得难分难解,博得了领导人们的掌声。

曾破世界纪录的蛙泳运动健将戚烈云后来回忆说:

当时我的心跳得很厉害,两只眼睛紧紧盯着毛主席,我发现当容国团有一些精彩的动作时,毛主席他老人家便会忘情地拍起手掌,有时烟盒拿在手中,好一会才将香烟抽出来,又好一会才把香烟点上。

看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这么专注地观看他们表演,容国团和姜永宁都显得有些紧张,并非很自如,幸好他们的表演还是赢得了阵阵的喝彩声。也许是太激动了,因为容国团毕竟是中国第一个取得世界冠军的人啊!

表演完毕,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站起来和运动员们一起照相留念。

毛泽东还特意将容国团拉在自己身边合影。

女运动员孙梅英蹲在前排中间,在拍照时,她回头一直仰望着毛主席,憨憨地笑着,弄得摄影师只好重拍一张。后来,这个珍贵的历史镜头,成了收藏者和历史学家争抢的“绝照”。

合影结束之后,乒乓球领队陈先对运动员说:“你们这班小贵宾,今晚见到了毛主席、刘主席、朱委员长和许多中央首长,真是太幸福了。你们回到学校和家里,一定要向同学们和亲友们好好地传达,让他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幸福。”

当大家坐车回校时,已经是23时了。但所有的人都没有一点困意,大家在车上热烈地谈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容国团也异常兴奋地对大家说:

回去后,我一定要把这张照片好好保存,永远用它来勉励自已。

此后,中国的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挥拍上场比赛的人数竟达到9000万人次。

比如,1959年9月,在北京市西城区举办的职工、干部万人乒乓球冠军赛中,报名参加比赛的人几乎超过两万。

在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接受乒乓球训练的也有两万人,从中选出了不少全国优秀球员组成国家队。

对于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兴起,日本报刊指出:

由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指向一个目标,集中地做努力,才能发现和培养众多的天才。这是中国获胜的最大原因。

另一家外国通讯社也评论说:

容国团取得的胜利,在世界乒坛上是一个转换点,中国将执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牛耳。

另外,上海乒乓球厂的工人在容国团取得胜利和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要在北京举行的两个特大喜讯下,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他们认为中国乒乓球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我国生产的乒乓球质量也应该达到国际标准。

于是,乒乓球厂全厂职工在党的“奋发图强”口号号召下,掀起了技术革新运动,终于试制成功了一种质量非常高的乒乓球。

之后,大家给这种乒乓球起名为“双喜”。

职工们认为现在我国出现了两件喜事,一件是中国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荣获世界冠军,一件是中国制造的乒乓球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因此这是“双喜临门”。

当这种乒乓球上市之后,仅在两个季度内,全国各地纷纷向这家乒乓球厂下发了定单,所定购的乒乓球数量由2万多箩增加到15万多箩,每箩有14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