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
1926年,汤川秀树升入了京都大学。这座历史悠久、环境幽雅的学府,是秀树神往已久的科学殿堂。
京都大学有许多先进的实验设备,也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更有许多著名的教授、自由的学术氛围。因此在造就优秀的科研人才方面,京都大学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这一切使好学的秀树欢欣鼓舞,决心努力拼搏一番。
然而,不久他就发现京都大学的物理系没有专门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教授。汤川秀树意识到这点后,更加努力地学习,就是在4月樱花盛开之时,他也趴在图书馆里。由于在三高时代他就曾阅读过普朗克的《理论物理学引论》,又有较好的德语基础,进入大学后,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德文刊物。那时科学的中心在欧洲,德国的科研水平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因此,德国的、甚至全欧洲的物理学家,如卢瑟福、查德威克、海森堡和前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柯,更别说普朗克,都成了他未见面的老师。
秀树自进入大学起就特别仔细地研读他崇拜的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著作。如1908年普朗克任柏林大学教授时,他应邀赴荷兰的莱顿大学讲学,作了一次物理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讲演。在这次讲演中,普朗克热情而雄辩地谈到了物理学的划时代前景。他谈到物理学正在摆脱人类感官的局限性,以先进的手段来寻找真正的统一。那时候,令人头痛的矛盾现象将迎刃而解。这篇文章给汤川秀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经常阅读这篇文章,每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与此同时,曾令他着迷,令他神往的量子力学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量子力学完全不是他所设想的那个样子了。一种更加先进的量子力学席卷了整个欧洲的物理学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意大利、荷兰、挪威等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也一篇接一篇地刊登出来,这使汤川秀树心急如火。他深深地感到现在才着手搞量子力学已经太晚了。他不得不选择新的研究方向,他决心要在大学毕业以前把新的研究方向确定下来。究竟搞什么好呢?一时还决定不下来。正在这时,东京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到京都大学做了一次“今昔物理学”的报告。这个报告系统地讲述了1900年以来,物理学的一些重大发现,使汤川秀树系统地了解了量子物理史上的重大发现和物理学发展的新阶段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使汤川秀树眼界大开,信心倍增。这对汤川秀树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调查和思索,他发现人们对原子能和宇宙射线所知甚少。还有,从事这种研究的机构和个人也很少。就这样,他终于把大学毕业以后的研究方向确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