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鸟族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精彩丰富、色彩斑斓的鸟类世界。有的鸟类在森林里飞来飞去,到处捉害虫,保护森林里的树木;有的鸟儿天黑了才出来活动,专门捕捉夜间活动的老鼠等;有的鸟儿则穿着漂亮的衣裳,在浓密的森林里翩翩起舞;有的鸟类展示着它们的美丽歌喉,成为人们喜爱的宠物……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也是这个星球上不可缺少的成员。
鸽子
鸽子是我们身边很常见的一种鸟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鸽子一直是人们的通信兵。虽然它没有美丽的羽毛和动听的歌喉,但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世界和平的使者。
小知识
鸽子可以通过感知不同的地球磁力,来找到自己回家的路。

鸽子家族
鸽子家族成员可以分为野鸽和家鸽两类,野鸽主要分树栖和岩栖两类,有林鸽、岩鸽、北美旅行鸽、雪鸽、斑鸠等多种。家鸽有食用鸽、玩赏鸽、竞翔鸽、军鸽和实验鸽等多种。


飞鸽传书
鸽子是一种擅长飞行的鸟,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鸽子具有辨别方向的本领,于是,人们就常常用鸽子来传递信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飞鸽传书”。
时刻戒备
当鸽子单独睡眠时,它会时不时地睁睁眼睛,探视一下周围有无险情。当它们群居时,就会留一只鸽子醒着当哨兵,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

鸽子被公认为是和平的象征
小鸽子出生
鸽子妈妈的生育能力很强,它们每年可以生10窝小鸽子。小鸽子刚出生后,眼睛睁不开,体表羽毛非常稀少,需要经过鸽子妈妈用鸽乳喂养40天左右才可以独立生活。

燕子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鸟类的统称,有楼燕、白腰雨燕、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脚燕、金丝燕等种类。我们最常见的是体型小巧的家燕,它们是捕虫能手,是人类的朋友。
典型的迁徙鸟
燕子是典型的迁徙鸟。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小知识
燕子一般每年繁殖2窝,每窝产卵4~6枚,由雌雄共同孵卵。


可爱的家燕
家燕体态轻盈,一对翅膀又窄又长,飞行时好像两把锋利的镰刀。它们最喜欢接近人类,常将自己的巢筑在人们的屋檐下,并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共同建造家园
家燕返回家乡后,雌鸟和雄鸟会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它们会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建造而成一个碗型的巢穴。

体型稍大的楼燕
不同种类的燕子形态也不一样。比起家燕,楼燕体型稍大,飞得高,飞行速度快,全身黑色,发金属光泽,鸣声十分响亮,它喜欢在亭台楼阁古建筑的高屋檐下为巢。

鹦鹉

鹦鹉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但灵巧,而且有一身颜色艳丽的羽毛,在阳光下飞翔时,就像是一道缤纷的彩虹。不仅如此,它还能模仿人类不同的声音和语言,所以有“鹦鹉学舌”的说法。
家族成员
鹦鹉分布于美洲、澳大利亚和我国南部等地的热带丛林中。鹦鹉家族成员众多,其中非常出名的有金刚鹦鹉、虎皮鹦鹉、情侣鹦鹉、葵花凤头鹦鹉、红领绿鹦鹉、绯胸鹦鹉等。
小知识
鹦鹉的平均寿命为50~60岁,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岁左右。

食肉的鹦鹉
鹦鹉常以浆果、坚果、种子、花蜜等为食。但是有一种栖息在深山中的鹦鹉,它除了具有其他鹦鹉的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腐肉,有时还会跳到绵羊背上啄食羊肉。

鹦鹉在发音时,舌头起了很大作用。
表演艺术家
鹦鹉聪明伶俐,经训练后可表演许多新奇有趣的节目,如衔小旗、接食、骑自行车、翻跟斗等,是各种马戏团、公园和动物园中不可多得的鸟类“表演艺术家”。
金刚鹦鹉
金刚鹦鹉是鹦鹉中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一种。它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和其他种类的鹦鹉能友好相处。金刚鹦鹉能轻巧地用喙将棕树的果实弄开,被称为“大力士”。

啄木鸟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分布十分广泛。啄木鸟非常勤劳,整天围着树干转,啄食树木上的虫子,一只啄木鸟一天可以吃上千条虫子,真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医生”。
大斑啄木鸟
全世界大约有180种啄木鸟,其中最常见的是大斑啄木鸟。它们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干和粗枝上觅食,各种昆虫都是它们的美食,偶尔也吃松子、稠李和草籽等物。
小知识
啄木鸟喜欢在树上筑巢安家,生育宝宝,啄洞捉虫子。


长长的舌头
啄木鸟用又尖又长的嘴啄开树皮后,会用敏感的长舌寻找躲藏的昆虫。它们的舌头可以伸出嘴尖10厘米,而且有的舌头上还有黏液或呈鱼叉状,利于捕食树干中的昆虫。
凿洞专家
啄木鸟不仅是捕虫能手,而且也是凿洞专家。啄木鸟每年都会凿新洞,不用旧巢。它们会在树干上凿出好几种不同形状的洞,有的作为哺育幼鸟的育婴室,有的作为自己的巢穴。
不会得脑震荡
啄木鸟敲击树干的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可达20次,要是换做人或其他动物早就得脑震荡了,但它却安然无恙。原来,在啄木鸟的喙后面有一处柔软的区域,具有避震器的功效。

啄木鸟的一生都在树上度过
戴胜
戴胜鸟常见于温暖干燥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欧、非洲、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四季如春的云南地区也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是有名的捕虫高手。
独特的外形
戴胜鸟的外形非常独特,它头顶五彩羽毛,有尖长细窄的小嘴和错落有致的羽纹,机警而耿直。翱翔飞行时,就像一只展翅的花蝴蝶,十分有趣。
小知识
在受到惊吓时,戴胜的头羽会展开,看上去非常漂亮。

田园卫士
戴胜常常单独在空旷的原野及庄稼地里活动。戴胜有一个细长的尖喙,可以钻入土中把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一只只掏出来,因此被人们誉为“田园卫士”。

戴胜有着机警耿直的禀性
俗称“臭姑姑”
戴胜从来不清理堆积在窝内的秽物和雏鸟粪便,而且雌鸟在孵卵期间会从尾部的尾脂腺里分泌一种具有恶臭的褐色油液,因此弄得巢中又脏又臭,因此,戴胜有个俗称叫“臭姑姑”。

为了除去身上的寄生虫,戴胜通常会进行“沙浴”。
“乐于助人”的绿林戴胜
绿林戴胜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它们天性活泼,喜爱热闹,还有着“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如果哪位邻居出门觅食,它们就会主动帮助邻居照顾幼鸟。
金丝雀
金丝雀又名芙蓉鸟,芙蓉、白玉、白玉鸟、玉鸟、白燕,是雀目科食谷类鸟,原产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因羽色和叫声出众,是高贵的笼养观赏鸟之一。

人工培育的金丝雀
最早的金丝雀就像我国的鹇类,羽毛是黄绿色,夹杂着暗色纵纹,叫声也不优美。后来,经人工培育才出现了黄色、白色、绿色、橘红色、古铜色等羽色,叫声也婉转动听。
小知识
颤音金丝雀由德国培育而成,其雄鸟的鸣叫声像摇铃一样好听。
煤矿安全报警器
金丝雀对空气中的甲烷和一氧化碳非常敏感,因此人们曾将它作为煤矿安全报警器。如果煤矿中的金丝雀死去,矿工就需要尽快撤离矿洞,否则会有致命的危险。

体毛呈红色的金丝雀也称为红金翅
娇贵的金丝雀
笼养的金丝雀非常娇贵,不仅饲养笼必须宽大,而且每周要清除笼底粪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换新食、新水,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适时修剪爪甲。
学习“唱歌”
雏鸟经过6个月的饲养后会开始鸣叫。小金丝雀必须由善鸣的老鸟带领才能学会好听的鸣叫,老金丝雀、百灵鸟、大山雀等都是小金丝雀很好的歌唱教师。

鹩哥
鹩哥,又叫九宫鸟、海南八哥,是雀形目椋鸟科的许多亚种鸟类的统称。它的外形有点像鸦,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各种声音,通常被当做笼养观赏鸟。
爱吃野果
野生鹩哥栖息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非常喜欢吃野果。每当果实成熟期间,尤其是无花果或类似多果肉的果实成熟季节,常和其他鸟类大群光临果林。
小知识
鹩哥原产于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比较耐热,但怕冷,冬季要注意保暖。

筑巢产卵
野生鹩哥的繁殖期为2~5月份,一年可繁殖1~2次。早春开始筑巢于树洞中,内垫杂草、细枝、羽毛等。每巢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卵壳呈鲜亮的蓝绿色,有淡紫色和红褐色斑点。

调教鹩哥
调教鹩哥学唱和说话要从幼鸟开始。由于鹩哥生性胆怯怕惊,不宜外出遛鸟,可在家中笼养喜鹊教它唱歌,或播放其他鸟鸣唱的录音。经过驯化,鹩哥会学许多种鸟和动物的叫声。
能学说话
笼养的鹩哥是有名的能学人说话的鸟,而且口齿伶俐,吐字清楚。由于鹩哥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千万不能在它面前说一些无聊或骂人的话。
麻雀

麻雀又名家雀、琉麻雀,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在欧亚大陆及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它们的身影。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
喜欢群居
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往往形成数百只甚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聚集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
小知识
群居的麻雀很团结,一旦有别的鸟类入侵,它们会齐心协力赶走入侵者。

繁殖力极强
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

麻雀活泼好动,警惕性很高。
麻雀的食物
麻雀在白天四处觅食,主要以谷物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当谷物成熟时,麻雀就会大群地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则吃部分昆虫,并以昆虫喂养小麻雀。
惨遭“活埋”
麻雀喜欢将巢建在屋檐、墙洞,有时也会占领家燕的窝。如果麻雀不将家燕的窝还给人家,家燕会用泥将巢口封死,可怜的麻雀就会遭到“活埋”的命运。

海鸥
海鸥是很常见的海鸟,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都有它们的身影,或漂浮在海面,或悠闲地觅食,或低空飞翔。它们身姿健美,守护着广阔的大海,深受人们喜爱。
轻松飞行
海鸥的翅膀是那种用十分微弱的气流就可托起身体、推动飞行的最佳翼形。因此,它在空中飞行时,并不怎么费劲,就能达到理想的飞行效果。
小知识
海鸥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等地。

“海港的清洁工”
海鸥以海滨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以及耕地里的蠕虫和蛴螬为食,除此之外,海鸥还喜欢拣食船上被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因此被誉为“海港的清洁工”。

成群结队的海鸥翱翔在大海上
筑巢安家
每年4~8月是海鸥的繁殖期,它们会在海岸、岛屿、河流岸边的地面或石滩上筑巢。
巢
很简陋,由海藻、枯草、小树枝、羽毛等物堆集而成,像一个浅浅的盘子。

安全预报员
富有经验的海员都知道:海鸥常着陆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这对航海者无疑是发出提防撞礁的信号。因此,海鸥有“海上航行安全预报员”的称誉。
猫头鹰
猫头鹰的学名叫鸮,是著名的夜行性动物。猫头鹰是鸟类中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有130多个种类。除了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
无声的翅膀
猫头鹰的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这些柔软的羽毛使它在飞行时几乎没有声音。于是,它就可以进行悄无声息地偷袭行动,等猎物察觉,早已经被抓了。
小知识
猫头鹰在睡觉时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危险就能马上醒来。

黑暗中的大眼睛
猫头鹰的双眼不像其他鸟一样长在头部两侧,而是长在面部的前方。它的视力非常好,在黑暗中,它那巨大的瞳孔的直径比人眼要大2倍,而瞳孔越大,看得就越清楚。

难看的吃相
猫头鹰的吃相很不文雅,它们通常是先把猎物整个儿吞下去,然后再把那些不能消化的猎物的骨头和皮毛吐出来。从猫头鹰吐出来的东西中,就能知道它当天捕到的是什么猎物。

处处安家
猫头鹰在繁殖过程中不筑巢,而是利用合适的地方孵卵育雏。它们的窝有的筑在树洞里,有的筑在岩石中,有的筑在地面上,还有的筑在巨大的仙人掌中。

喜鹊
喜鹊的分布范围很广,除中、南美洲与大洋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这种鸟适应能力比较强,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很有人缘
喜鹊是很有人缘的鸟类之一,尤其深受农民的喜欢。因为喜鹊一年的食物当中,80%以上都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比如蝗虫、蝼蛄、金龟子等,是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益鸟。
小知识
喜鹊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翘尾巴”的喜鹊
喜鹊喜欢“翘尾巴”。每当它从一个地方飞过来,落到枝上时,往往都会翘一下尾巴以保持平衡;即使没事在枝上呆着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尾巴来协调身体平衡。

吉祥的象征
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中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其形象常出现在中国年画中,民间也有“鹊桥相会”的传说。

人们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
花喜鹊和灰喜鹊
喜鹊的身体是白色和钢蓝色交杂,因此往往也被称为“花喜鹊”。喜鹊中还有一种灰喜鹊,它比喜鹊体型小,建造的巢也简单而草率,一阵狂风骤雨后,巢常会被吹落在地上。
相思鸟
相思鸟因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对伴侣极其忠诚,故称相思鸟。别名红嘴玉、红嘴绿观音、恋鸟。相思鸟不仅鸣声婉转动听,是珍贵的笼养鸟,也因忠贞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的嘴巴呈鲜艳的红色,从头到尾覆盖着暗灰绿色的羽毛,胸部为橙黄色,腹部呈淡白色。红嘴相思鸟不仅羽衣华丽,而且姿态优美,很受人们喜爱。
小知识
相思鸟嘴红的程度与年龄有关,老鸟嘴全红,幼鸟嘴基部呈黑色。

银耳相思鸟
银耳相思鸟,又称黄嘴玉,在中国种群数量较丰富。它们栖息于平原及丘陵,喜欢成群活动在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中,爱吃昆虫和植物种子、果实。

昂首高歌
每天清晨,相思鸟就会在树上或林下灌木间穿梭、跳跃、飞来飞去,并高声鸣叫,声音欢快而明亮,其声似“啼——啼——啼——”或“咕儿——咕儿——咕儿——”。
杯状的巢
每年4月下旬,相思鸟开始繁殖。它们通常将巢建在灌木侧枝或小树枝杈上或竹枝上,主要由苔藓、草叶、树叶、竹叶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棕丝和须根,外形就像一个杯子。

相思鸟羽色艳丽,十分漂亮
蓝脚鲣鸟
鲣鸟又叫结巴鸟,是一种大型的热带海鸟。鲣鸟中有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鸟——蓝脚鲣鸟,它们长着一双蓝色的脚蹼,主要分布在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到秘鲁北面的太平洋地区。
与海洋结缘
蓝脚鲣鸟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海岬和岛屿上,除了繁殖期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在海上活动。它们善于飞行和游泳,最喜欢吃沙丁鱼、凤尾鱼、鲭科鱼、飞鱼等。
小知识
鲣鸟不怕人,所以易被人抓住,还因此有个不好听的名字——笨鸟。

跳水捕鱼
蓝脚鲣鸟捕鱼的本领非常高。它们在高空上飞行,一旦发现爱吃的鱼,就收拢双翅,头朝下,像一颗流星坠入大海,能将鱼震晕。趁此时机,鲣鸟会快速游动咬住鱼。

捕鱼也有危险
由于从高空入水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因此蓝脚鲣鸟的头变得非常坚硬,脖子也特别粗。但是,每次入水都有生命危险,要是位置和角度不好就会折断脖子而丧命。
求爱表演
在繁殖期间,雄鸟会不停地左右抬起那双醒目的蓝色大脚,跳起求爱舞蹈。其间,它还会张开双翅,来吸引雌鸟的注意。

蓝脚鲣鸟会用大大的脚蹼来孵卵
雪雁
雪雁,别称雪鹅、白雁,是为数很少的食草鸟类,生活在极地苔原地区。它们全身的羽毛雪白,喙和足是朱红色的,与它们生存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显得那么自然、协调。

天生吃素
雪雁主要以植物为食,是天生的素食者。雪雁的喙宽短有力,很适于挖掘地下植物的根茎,除此以外,它还喜欢吃玉米种子、杂草和木贼属植物。
小知识
雪雁迁徙的路程非常精确。年复一年,它们都沿同一条路线飞行。
迁徙的征程
春天到来了,雪雁从越冬地向北极进发,它们在旅途中已寻好了配偶。6月初,到达北极后,雪雁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筑巢、产卵。9月初,所有的雪雁又要起身到南方越冬了。

抚养小雪雁
每年6月下旬,小雪雁纷纷破壳而出。由于小雪雁此时还不能飞行,雪雁妈妈便带领子女们迁移到河流、小溪边,寻找一个隐蔽的场所来躲避天敌的捕杀。
一次性换羽
大多数鸟类换羽是逐渐更替的,使换羽过程不致影响飞翔能力。但雪雁的换羽则为一次性全部脱落,在这个时期内完全丧失了飞翔能力,所以这是雪雁一生最困难的时期。

画眉
中国盛产鹛类,而画眉又是鹛中之冠。画眉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声调,而且能随时模仿其他动物的声音,所以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笼养,是我国特产的、驰名中外的笼鸟。
“荤素”搭配
野生画眉在繁殖季节喜欢吃昆虫,其中有很多是农林害虫,如蝗虫、蝽象、松毛虫以及多种蛾类幼虫等;在非繁殖季节以野果和草籽等为食,偶尔也啄食豌豆及玉米等幼苗。
小知识
在花期旺盛季节,经常可以看到画眉倒挂在枝头上吸食花蜜。

喜欢水浴
画眉多生活在南方潮湿丛林中,喜欢水浴。笼养的画眉除严冬和换羽期外,应每天水浴一次。初次水浴的鸟不要强迫或用水喷,应该让它逐渐习惯,以免受惊,形成“仰头”毛病。

画眉会用叶片等物来筑巢
不同的叫声
画眉喜欢鸣叫,而不同的叫声也表示着不同的意思。如果画眉发出“哇哇”的叫声,是在提醒同伴藏起来,有危险;发出连续的“啾”的叫声是在说“我害怕”。
好斗的雄画眉
画眉性格胆小,但雄鸟性凶好斗,尤其是凯里画眉鸟更是能唱善斗。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经常会举行画眉鸟争斗大赛。

夜莺
有一种鸟,很自恋,好逞强,听到别人的声音高过自己的叫声了,就会把叫声提得更高,以压过其他的鸟叫。这种鸟学名叫新疆歌鸲。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夜莺。
小知识
在夜莺的繁殖期,由雌雄鸟轮流孵卵,约经16~18天幼雏出壳。

夜莺的羽色有很好的伪装效果
其貌不扬
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只是简单的灰褐色,夹杂着各种斑纹。它们白天喜欢蹲伏在山坡草地或树枝上休息,其羽色很像树皮,不易发现,因而也俗称“贴树皮”。
动听的歌声
雄夜莺以它擅唱的歌喉而著称,它的音域之宽连人类的歌唱家也羡慕不已。夜莺的鸣叫声高亢明亮、婉转动听。夜莺主要在夜间歌唱,因此才得到这么一个名字。

捕虫能手
夜莺是一种迁徙的食虫鸟类,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森林。它们在低的树丛里筑巢,冬天迁徙到非洲南部。它们捕食大量的蚊虫、金龟子等,是为人类除害的好朋友。
分布地区
夜莺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南部,地中海沿岸;中东至阿富汗;我国新疆天山西部、吐鲁番中部及福海县等地的开阔落叶林稠密林中也有分布。

黄鹂
黄鹂不仅是一种美丽的鸟,而且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
“金衣公子”
黄鹂,一般也称为黄莺、仓庚等,因其羽色鲜黄而得名黄鹂。它体型小巧,黄如赤金,唐玄宗甚至称黄鹂为“金衣公子”。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黄鹂的羽色也稍有差异。
小知识
刚捕获的野生黄鹂,非常胆怯,因此起初要进行人工填喂。

消灭害虫
黄鹂鸟喜欢在树上生活,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它在大自然中,可消灭许多害虫,特别在育雏期间,大量捕食食梨星毛虫、蝗虫、蛾子幼虫等。

摇篮般的巢
每年的5~7月,是黄鹂的繁殖期。它会在高大的阔叶树枝端筑巢,巢由麻丝、棉丝和棉布、草茎等物构成。巢像一个杯子一样,外形精巧,悬挂在细树枝上,犹如摇篮一样,十分漂亮。
黑枕黄鹂
我国产有金黄鹂、黑头黄鹂、彩色黄鹂、黑枕黄鹂、鹊色黄鹂五种,其中黑枕黄鹂分布最广。黑枕黄鹂通体金黄色,由额、眼、通过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宽阔的黑纹,并因此得名。

白鹭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有着细长的腿及脖子、嘴。它们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深受人们的喜爱。
白鹭的种类
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通称白鹭。
小知识
大白鹭体型较大,常与其他鹭类及鸬鹚等生活在一起。

黄嘴白鹭
黄嘴白鹭也叫白鹭,老、唐白鹭等,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为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鸟略小。黄嘴白鹭常栖息于沿海岛屿、海湾、河口及水稻田和沼泽地带。

黄嘴白鹭受惊时,会发出呱呱的叫声。
特殊的羽毛
在黄嘴白鹭的胸部、腰侧和大腿的基部,生有一种特殊的羽毛,能不停地生长,并不断地破碎为粉粒状,可以将黏附在羽毛上的鱼类黏液等污物清除掉,起着清洁羽毛的作用。
“三长”的好处
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因此它们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鱼显得非常方便。一旦瞅准食物,只要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就会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

苍鹭
苍鹭是一种大型水鸟,别名灰鹳、青庄,喜欢活动于湖畔和沼泽地带。伫立的苍鹭大约有60厘米高,它们的头羽洁白如玉,背部和尾羽上的苍灰色羽毛密密实实,闪着耀眼的亮光,神态显得高贵而优雅。
静静的等待
苍鹭捕鱼时,总是一动不动长时间地站在水边浅水处,等候过往鱼群。有时站在一个地方等候食物长达数小时之久,故有“长脖老等”之称。
小知识
苍鹭主要以小型鱼类、泥鳅、虾、蝲蛄、蜥蜴、蛙和昆虫等动物为食。

苍鹭的头、颈、脚和嘴很长,显得身体很细瘦。
小心吃鱼
苍鹭捕到大鱼后,并不急于吃掉,而是先将鱼在岸上摔死,然后才仔细地吞食。吃鱼时总是让鱼头先入口,以免被鱼鳍刺伤。食物中不消化的部分会从口中吐出来。

遮阳伞
非洲的苍鹭常在水面上张开漂亮的翅膀,遮住太阳,看起来就像一把遮阳伞。这样不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鱼,而且鱼也会被阴凉吸引过来。
营造爱巢
苍鹭一般将巢建在水域附近的树上或芦苇与水草丛中,由雄鸟负责运输材料,雌鸟负责搭建。它们先将芦苇折叠起来作为巢基,然后再在上面堆集一些干芦苇和枯草就搭建而成了。

白鹳

白鹳别名老鹳,和鹭、鹮有亲缘关系,属于大型涉禽。白鹳常常栖息于开阔的沼泽和潮湿草地内,比较喜欢安静,非常机警。它们在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体态婀娜多姿。
喜欢吃“荤”
白鹳常在沼泽、湿地、水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稳健,边走边啄食。
小知识
白鹳休息时,喜欢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

白鹳被认为是“带来幸福的鸟”,是吉祥的象征。
愤怒的白鹳
一旦有人入侵白鹳的领地,白鹳会发出“嗒嗒嗒”的响声警告同伴。同时,它们将颈部伸直向上,头先向后仰,再向下伸,然后左右摆动,竖起两翅和尾羽,来表示愤怒和不满。

优雅的姿态
白鹳喜欢在栖息地的上空低低地盘旋飞翔,飞翔姿态轻盈而优美。飞翔时,它的颈部会尽力向前伸直,腿、脚则伸到尾羽的后面,尾羽则像扇子一样打开。
轮流孵卵
每年3月份开始,白鹳进入繁殖期。它们的巢经常建在高大的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然后会由雌鸟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30天左右。

翠鸟

翠鸟是翠鸟科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翠鸟体型大多数矮小短胖,只有麻雀大小。翠鸟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但尾巴短小。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两大类型
翠鸟分水栖翠鸟和林栖翠鸟两大类型。水栖翠鸟是捕鱼的高手,也捕食其他水生动物,是翠鸟中最常见的类群,如普通翠鸟。林栖翠鸟捕食各种小动物,如笑翠鸟。
小知识
笑翠鸟的鸣叫在凌晨或日落时可以听到,有“林中居民的时钟”之称。

鲜艳夺目
大多数翠鸟的全身羽毛以翠绿色为主,带有辉亮的金属反光,头部黑色,背、翅、尾为蓝色,喉、胸为白色,配以红嘴红腿,显得艳丽夺目。

翠鸟的嘴巴粗壮有力
百发百中
翠鸟常常栖息在树枝或芦苇上,一旦发现有鱼出现,就会闪电般地扎入水中。在水中捕鱼时,翠鸟还能保持非常好的视力。所以翠鸟捕鱼时几乎是百发百中,毫无虚发。

笑翠鸟
在翠鸟家族中,笑翠鸟是体型最大的一种,是澳洲最著名和常见的鸟类之一。笑翠鸟因叫声像人的笑声而得名,是典型的森林翠鸟,擅长捕捉蛇和蜥蜴。
乌鸦
乌鸦是雀形目鸟类中个体最大的,由于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而得名。其实,它也就是我们俗说的“老鸹”。乌鸦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喜欢吃谷类、昆虫等,属于益鸟。
秃鼻乌鸦
秃鼻乌鸦是中国广大农村最常见的鸟类。其全身羽毛黑色发亮,还带着紫色金属闪光。嘴巴长而粗壮,基部光秃,没有羽毛遮住鼻孔,所以叫它秃鼻乌鸦。
小知识
秃鼻乌鸦喜欢在树上成群筑巢,一棵树上多达30个鸦巢。


乌鸦浑身乌黑,看起来并不起眼。
不祥之鸟
乌鸦喜欢结群生活,往往是成百上千只一群,边飞边叫,发出“哇——哇”的粗劣嘶哑声,使人感到又凄凉又厌烦。因此,在中国,它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

白腹乌鸦
功大于过
乌鸦虽然对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处,但在繁殖期间,还会吃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有益于庄稼。此外,还喜食腐肉和啄食农业垃圾,因此功大于过。

大多数人都比较讨厌乌鸦的叫声
日本的国宝
据说,乌鸦在日本的文化中是超度亡灵魂的使者,也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神鸟。因此,在日本,乌鸦不仅是国宝,也是日本神的象征,拥有很高的地位。

鸬鹚
在中国东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几只人工训练过的鸬鹚。它们训练有素,会辛勤地帮助渔民捕鱼,是本领高超的捕鱼能手。
潜水冠军
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是一种善于捕鱼的猛禽。当发现鱼时,鸬鹚会潜入水中1—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可称得上鸟类中的潜水冠军。
小知识
鸬鹚在繁殖期或者群栖时发生争斗,才会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

训练有素的鸬鹚,是渔民的好帮手。
外形像鸭
鸬鹚的外形像鸭,黑色羽毛中又微带一些紫、蓝、绿色光泽。喙粗长而且最前端有钩,它们会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喙捕捉鱼类。鸬鹚的喉下有一个皮囊,能暂存捕捉到的鱼。

齐心协力
如果遇到大鱼时,几只鸬鹚会齐心协力地完成捕鱼任务。它们有的啄鱼头,有的衔鱼尾,把整条鱼连推带衔地弄到船边,以便渔民用网捕捉。

栖息在青海湖
在我国青海湖,有大群的鸬鹚聚集在这里。它们与斑头雁、棕头鸥、鱼鸥组成青海湖四大候鸟群,其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三块石和海西山的悬崖陡壁上。
海鹦
海鹦,也叫角嘴海雀、海鹦鹉,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鸟类。海鹦的羽毛为黑色和白色,雄海鹦的喙会随着季节的不同改变颜色。海鹦喜欢热闹,总是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
多功能的喙
海鹦以鱼类为食,喙是它捕鱼的工具。同时,海鹦的喙还是它吸引雌性的标志。每年的繁殖季节,雄海鹦的喙就由原来的灰白色变成绚烂的彩色,以此来取悦雌海鹦。
小知识
海鹦主要分布在挪威北部,能在海、陆、空三种环境下生存。

不倒翁般的蛋
海鹦将蛋产在陡峭的石壁上,没有巢穴的保护,但是这些蛋并不会被海风吹走。原来,海鹦的蛋是梨形的,就像一只不倒翁,这是它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出来的本领。

特殊的“化妆品”
海鹦的尾部有一个分泌油脂的腺体,它们会把这些油脂涂满羽毛。这层油脂有两个作用,既能减少海鹦在飞行时散失的热量,又能使海鹦在水中穿梭自如。
海鹦的绝活
海鹦在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可扇动300~400次,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0千米。在水中海鹦的翅膀简直就像个发动机,游起来比一般的鱼还快,海鹦还可以潜入水下24米去捕鱼。

海鹦有一身漂亮的羽毛。
鹈鹕
鹈鹕是一种大型的游禽,属鹈形目鹈鹕科,又叫塘鹅。世界上共有8种鹈鹕,大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鹈鹕会用像小捞网似的大喉囊捕鱼而食,是著名的捕鱼能手。
头重脚轻
鹈鹕有一张又长又大的嘴巴,嘴巴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喉囊。由于嘴巴和喉囊非常大,使鹈鹕显得头重脚轻,当鹈鹕在地上走路的时候,总是摇摇摆摆步履蹒跚。
小知识
北美洲的白鹈鹕和褐鹈鹕,是鹈鹕类中比较典型的品种。

集体围攻
鹈鹕常采取集体围攻的战术来捕鱼。当众多鹈鹕发现一群鱼后,会自动排成一条直线,然后逐渐收缩成半圆形,并用翅膀有力地拍击水面,把鱼群赶到浅水处,然后共享美味佳肴。
懒惰的小鹈鹕
小鹈鹕孵化出来后,鹈鹕父母会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鹈鹕妈妈在水里游动时,偷懒的小鹈鹕常常坐在妈妈背上“搭便车”。

鹈鹕的大嘴巴特别引人注目
白鹈鹕
白鹈鹕也叫东方白鹈鹕或大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入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