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国另类
由于分布地域的不同,世界各地的鸟类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其中,有些鸟类更是非常独特。如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不仅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现生鸟类,它的蛋也是现今最大的鸟卵。还有没有翅膀的几维鸟,还有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还有飞行最远的鸟类——北极燕鸥,还有……这些独特的鸟类,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鸟类王国。
非洲驼鸟
非洲鸵鸟,别称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广泛地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19世纪时,澳洲也引进了一部分鸵鸟,在澳洲东南部已经形成了新的鸵鸟栖息地。
世界上最大的蛋
鸵鸟的蛋是现存鸟类中最大的蛋,重量大约是最小的蜂鸟蛋的4500倍。鸵鸟蛋看上去比柚子还要大,其表面就像瓷器一样莹莹发光,是由石灰巧妙地层层堆砌而成的,非常坚硬。
小知识
雄鸵鸟的身高约2.75米,而脖子的长度几乎达到身高的一半。

与鸡蛋比起来,鸵鸟蛋简直太大了。

善于奔跑
鸵鸟不会飞,但善于奔跑,而且速度非常快。奔跑时,它的一步可达到7米,而且可以瞬间改变方向。在迅速奔跑时,鸵鸟会张开两个翅膀,用来保持平衡。

丰富的食物
鸵鸟的食谱很杂,不同季节吃不同的食物。一般吃树叶、树根、种子等,但有时也吃蜥蜴等小型动物。有趣的是在其肠胃中还能发现钉子、硬币、瓶盖、绳子,甚至钻石等杂物。
勇敢善战
鸵鸟常常结成群与其他食草动物相伴生活。遇到敌人时它会迅速奔跑逃掉,如果逃不掉,它会用它那强有力的腿和脚踢对方,它那有力的大脚甚至可以踢死一只狮子。

鸸鹋
鸸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也是仅次于鸵鸟的第二大巨鸟,只有在澳洲草原才能见到,所以又有“澳洲鸵鸟”之称。它是澳洲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有鸸鹋。
和鸵鸟相似
鸸鹋的外貌和鸵鸟相似,但没有鸵鸟高大,其身高1.5~2米,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雌雄鸸鹋长得也十分相像,成年雌性鸸鹋比雄性大,雄鸸鹋会发出“而苗”的叫声。
小知识
鸸鹋生活在草原、森林、沙漠地带,以吃种子及昆虫等小动物为食。

擅长奔跑
鸸鹋的翅膀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但却擅长奔跑,每小时能跑50千米以上,而且可以连续跑很久,跨越能力也很强,每步可达3米。
友善的鸸鹋
鸸鹋很友善,如果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如果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以示亲近,再讨点食物。

鸸鹋蛋可做工艺品
鸸鹋的蛋是淡绿色的,表面很粗糙,有很多小孔,蛋的形状与鸵鸟蛋很相仿,但重量却小于鸵鸟蛋,一般约0.6千克。现在,人们还用鸸鹋蛋做成了很多精美的工艺品。

美洲鸵鸟
美洲鸵鸟又叫美洲驼,是美洲大陆上的一种鸟类,分布于南美高原,翅膀退化,没有飞翔能力,是一种温顺聪慧的鸟类。在行走的时候,它们总有一种昂首阔步的“巨人”风度。
美洲鸵鸟的种类
美洲鸵鸟目只有美洲鸵鸟科一科,分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大美洲鸵是美洲最大的鸟,但比鸵鸟要小得多,体重只有25千克。小美洲驼体型更小,是体型最小的大型走禽。
小知识
在繁殖期间,雄美洲鸵鸟会变得异常凶猛,并在水边占据领地。

美洲驼鸟的形态与非洲鸵鸟很相像
与非洲鸵鸟相似
美洲鸵鸟的形态与非洲鸵鸟很相像,具有较小的头部、细长的脖颈、弧形的背脊、徒有其名的翅膀和长长的腿,但体型比非洲鸵鸟略小而显得纤细。

生活习性
美洲鸵鸟主要生活于开阔的疏林、灌丛和草原地带,有时也到较低矮的小山丘附近觅食。主要食物是鲜嫩树叶、树根、种子、果实、杂草等,也吃一些昆虫和小型的无脊椎动物。
快速逃匿
美洲鸵鸟受惊的时候,会立即快速奔跑。这时,它的头部和颈部弯下来,向前伸展几乎呈水平状,并且举起两个翅膀,好像扬起的船帆或飘舞的气球。

几维鸟
几维鸟,别称鹬鸵、奇异鸟、奇威鸟,因其尖锐的叫声“几维”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几维鸟在全世界一共只有3种:大斑几维鸟、小斑几维鸟以及褐几维鸟。
唯一幸存的无翼鸟
在古老的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上,因为没有走兽和蛇,地面食物丰富,鸟类的飞翔能力逐渐退化,产生了很多无翼鸟,但大多无翼鸟在人类登陆后灭绝了,而几维鸟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无翼鸟。
小知识
几维鸟喙尖而细长,休息时可当做第三条腿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新西兰鹬鸵保护区
新西兰的国鸟
几维鸟是新西兰特有的珍禽,被新西兰人看做是自己民族的象征,并且定为国鸟。他们常常自豪地说:“我是一只几维鸟”,意思就是“我是一个新西兰人”。
像个大皮球
几维鸟是鹬鸟类中最原始的鸟类。它有一个小头,身体形状就像一颗梨子,浑身长满蓬松细密的羽毛,外表看上去就像多毛的大皮球。由于没有翅膀,它不能飞翔。
在夜间活动
几维鸟白天躲在地洞或树根洞内,晚上才出来觅食,一般在太阳落山后才出来活动。如果它在白天出来,遇到前方有障碍,也不知道回避。因为它的眼睛很小,视力也不好。

几维鸟性情温顺,而且好奇心非常强。
蜂鸟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只有黄蜂那么大。尽管体型小巧,但每只蜂鸟都是飞行高手,可以表演各种飞行特技。蜂鸟主要以花蜜为食,偶尔也吃些小昆虫和小蜘蛛等。
高难度的飞行
蜂鸟每小时可以飞行90千米,如果是俯冲的话,时速可以达到100千米。它的翅膀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转,所以它们可以猛地停下、盘旋,甚至倒飞。
小知识
大部分蜂鸟分布于北美洲各地,其中红颈蜂鸟在佛罗里达越冬。

小而勇敢
蜂鸟虽然长得很小,却非常勇敢。当它受到巨大的山鹰的威胁时,会尽情发挥自己高超的飞行技术,对准敌人的眼睛猛啄,直到把敌人赶走为止。
狂吃花蜜
蜂鸟飞行时,翅膀每分钟能振动100下。为了产生足够的能量来做如此大的运动量,它每天所吃的花蜜是自己体重的两倍,因此,它的新陈代谢也非常迅速。
世界上最小的鸟蛋
蜂鸟不仅小巧可爱,它的蛋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蛋,大概只有0.5克重,大小跟一颗绿豆差不多。据统计,大约要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鸡蛋那么大。

蜂鸟的嘴巴又长又尖
北极燕鸥
北极燕鸥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虽然北极燕鸥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一生都在顽强地飞行,是长距离飞行冠军。
小知识
燕鸥的体型稍小,喙比较尖,尾翼呈叉形,翅膀也有些尖细。

北极燕鸥主要以鱼和水生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往返于两极
北极燕鸥瘦小如燕,在北极出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它开始飞越重洋,一直向南,在南极的浮冰上越冬。冬去春来,它又展开双翅向北飞,到北极去繁衍自己的下一代。
对外敌说“不”
北极燕鸥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经常吵吵闹闹,但一旦外敌入侵,却会立刻“握手言好”,一致对外。为了防范外敌入侵,它们经常成千上万只聚在一起。

永远生活在光明中
北极燕鸥每年在北极和南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千米。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的夏天太阳总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
燕鸥的“聘礼”
雄燕鸥求爱时会叼来一条小鱼,放在雌燕鸥旁边,如果雌燕鸥经不起诱惑,看了小鱼一眼,雄燕鸥便会抓住时机,大献殷勤,劝雌燕鸥收下“礼物”。

企鹅
企鹅是地球上数一数二的可爱动物,它们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属于不会飞的鸟类。它们不畏严寒,终身守护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是南极的最早定居者。
小知识
在南非的旅游城市开普敦也有企鹅,这里的企鹅叫黑足企鹅。


特殊的羽衣
南极虽然酷寒难当,但企鹅经过数千万年暴风雪的磨炼,全身的羽毛已变成重叠、紧密连接的鳞片状。这种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难以浸透,而且防寒保暖。
谦谦君子
世界上企鹅的家族成员共有18种。帝企鹅是其中最大的一种,身高大约有1.2米。帝企鹅很有“绅士风度”,它们常常轮流做企鹅群的领袖,以防止贼鸥前来偷袭。

帝企鹅各个都长得很健壮
爱情信物
雄企鹅是用卵石来求爱的。要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一块光洁平滑的卵石并不容易。但是为了自己喜欢的对象,雄企鹅会坚持在雪地里寻找一天甚至数天。

企鹅看起来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忠贞的夫妻
在南极大陆,阿德莱企鹅恪守一夫一妻原则。它们一旦结为夫妻,彼此便恪守海誓山盟的诺言,相敬如宾。第二年,它们会在前一年相会的地方寻找对方。
信天翁
信天翁是南极地区最大的飞鸟。它们身披着洁白的羽毛,尾端和翼尖带有黑色斑纹,躯体呈流线型。它们习惯于长距离的飞行,连飞数日,毫不倦怠,号称“飞翔冠军”。

信天翁在岸上表现得十分驯顺
滑翔能手
信天翁在岸上表现得十分驯顺,因此,俗称“呆鸥”或“笨鸟”。但在天空中,它却是“风之子”,是空中滑翔的能手,能够跟随船只滑翔数小时而几乎不拍一下翅膀。
小知识
雌信天翁一年只产1枚卵,由雌、雄鸟共同孵卵,对“子女”很宠爱。
优雅的求爱
信天翁求爱时,嘴里不停地唱着“咕咕”的歌声,同时非常有绅士风度地向雌鸟不停地弯腰鞠躬。尤其喜欢把喙伸向空中,以便展示自己优美的曲线。

信天翁是最善于滑翔的鸟类之一
长寿的信天翁
信天翁是公认的鸟类寿星,漂泊信天翁能活大约80岁。新西兰的奥塔哥有一只雌王信天翁活了58岁,套第一只腿环的时候它已经是一只成鸟了。
防身绝技
信天翁虽然在陆地上活动不便,但它们有防身的绝技。当天敌迫近时,它们大都能分泌有强烈麝香气味的胃油。在天敌被胃油的气味熏退时,它们会趁机逃脱。

雷鸟
在欧美一些魔幻游戏中,雷鸟常常是一种会以闪电打击敌人的强大的怪物。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雷鸟只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类似山鹑、会飞的鸟类,属于松鸡科雷鸟属。
鸟类中的魔术师
雷鸟的羽毛颜色会因季节而变,而与环境一致。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或褐色;秋季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栗色。
小知识
雷鸟雄鸟会成群地进行求偶表演,并发出刺耳的咯咯声。

雷鸟长得很像山鹑
适应寒冷
雷鸟由于长期在冰雪中生活,腿上的毛被厚而长,一直覆盖到脚趾;脚趾周围有很多长毛,这样既保暖,又便于在积雪上行走;鼻孔外披覆羽毛,可抵挡强烈的风暴,也有利于向雪下啄取食物。

柳雷鸟
柳雷鸟属于雷鸟的一种,是北方森林中的代表性鸟类,通常栖息于寒带及亚寒带北部的苔原、矮生的柳丛、桦林、松林等地带,主要以植物的叶、芽和嫩枝等为食。
神话中的雷鸟
在北美印第安神话中,雷鸟是全能神灵化身,在空中具有搅动雷电之威力。据说古代印第安人以代表本民族的红白蓝三色描绘出“雷鸟”形象。

走鹃
有一种鸟,叫“走鹃”鸟,英文名称字意为“在路上赛跑者”。其形象经常在儿童卡通影片中出现。它们的脖子很长,头上有根羽毛,然后尾巴也是长长的,嘴巴扁扁的。
外形特征
走鹃是鹃形目杜鹃科的鸟类。它体长约56厘米,身披橄榄褐和白色相间羽衣,其间夹杂有条纹。蓬松的羽冠非常短。它的腿比较粗壮,为浅蓝色。它的尾巴比较长,并向上翘着。
小知识
走鹃背部有一块裸露的皮肤,在冬天它就依靠这块皮肤吸收太阳的热量。

我来啦
走鹃在荒原上奔走时,速度非常快,每分钟可以跑500多米,而且它奔跑的时候,会有“比比比……”的声音,就好像在说:“我来啦,我来啦,快让道!”

走鹃虽然长有翅膀,但却很少飞翔。
加州走鹃
美国加州走鹃通常喜欢沿着道路跑或在灌木蒿和牧豆树的灌丛中穿行,捕食昆虫、蜥蜴和蛇。捕到爬虫类后,会用结实的喙将其啄死,然后从头部开始吞下。
对走鹃的膜拜
一些印第安人部落认为走鹃是他们的保护神,可以保护他们免受邪恶的侵扰;更有一些印第安人迷信地认为,吃了走鹃的肉就会步履如飞。

秃鹫
秃鹫又叫秃鹰、座山雕,泛指一类以食腐肉为生的大型猛禽。作为世界上最凶猛的鸟,秃鹫的栖息范围非常广泛,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山、草原上都有它们活动的身影。
草原上的清洁工
秃鹫的食物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其他腐烂动物的尸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在进餐之前,总是先将尸体的腹部啄破撕开,然后将光秃秃的头部伸进腹腔中,把内脏吃得干干净净。
小知识
秃鹫喜欢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3~5只的小群,最大群可达10多只。

仔细观察
为了觅食,秃鹫会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要用两天左右时间来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两天之后再近距离地观察,直到确定对方死亡才敢下嘴吞吃。

惬意的滑翔
秃鹫的飞翔能力比较弱,幸好它找到了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滑翔。它们依靠特有的感觉,捕捉着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暖气流,就可以在荒山野岭的上空悠闲地漫游着。
奇妙的变色
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时,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以此警告其他秃鹫不要靠近它。

伯劳
伯劳主要指伯劳科,尤其是伯劳属的许多种鸣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嘴尖上有钩,以捕食昆虫、小鸟为主。它们常常将抓到的食物挂在荆棘上,因此也有屠夫鸟之称。
小知识
伯劳会模仿很多声音,如其他小鸟的叫声等,以引诱猎物上钩。

伯劳性格刚烈,外观勇猛。
凶残的小个子
伯劳从体型上看起来,它们的确应算是较小的鸟类。但从性情上讲,它们又属于较为凶猛的种类。伯劳的喙尖端具有利钩,捕到猎物后可以立即将它撕裂。
家族庞大
世界上共有23种伯劳,广泛分布在非洲、欧洲、亚洲及美洲。根据它们的羽色不同,可以分为棕背伯劳、红背伯劳、黑尾伯劳、白尾伯劳等许多种类。

奇特的嗜好
在伯劳出没的地方,常常会看到许多昆虫、蜥蜴和青蛙的干尸。原来,伯劳喜欢将猎物挂在树枝的尖刺上,只撕取其最柔软可口的部分,其余的就扔下不管了。
轮流看护宝宝
雌伯劳产卵前会和雄伯劳一起用蒿草搭成它们的家。当小伯劳出世后,雌鸟会去捕食,由雄鸟继续看护宝宝。这样一段时间后,雌、雄鸟再轮流进行捕食、看护工作。

杜鹃
杜鹃羽色灰黑,宽阔的尾羽上有白色斑点,显得玲珑而乖巧。它们大多生活在山区或荆棘丛生的矮树林里,称得上是“除虫专家”,在消灭虫害方面,堪称“高手中的高手”。
春天的使者
杜鹃也叫布谷鸟。每年春天,杜鹃就会飞来飞去地大叫“布谷、布谷”,仿佛是在提醒农夫及时播种一样,因此农夫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布谷鸟”。
小知识
由于怕被发现,杜鹃在别的鸟巢中产卵时速度很快,只需几秒钟。

杜鹃的叫声听起来很悲戚
懒惰的妈妈
杜鹃懒于造巢,更懒得哺育自己的孩子。在其他鸟类筑巢产卵时,雌杜鹃就会偷偷潜入这些鸟类的巢中,把自己的卵产在里面,由这些“养父母”孵化自己的孩子。
小杜鹃的“恶作剧”
小杜鹃被孵化出来后,尽管眼睛都睁不开,却已经会用背部将窝里的其他鸟蛋或幼鸟挤出巢。这种“恶作剧”看上去很卑劣,但却能保证小杜鹃得到足够的食物,顺利生长。
并非每次得逞
那些长期和杜鹃住在同一地域的鸟类,多次“上当”以后,对于杜鹃有很强的警戒心。因此,有时杜鹃稍不小心,就无法“鸠占鹊巢”了,而且还会遭到攻击。

鲸头鹳
在东非国家乌干达,凶狠异常的鳄鱼有一个奇异的天敌——“鞋之父”。“鞋之父”是一种鸟的名字,因为它的喙很像鞋,尤其特别像荷兰人的木鞋,并因此得名,这种怪鸟就是鲸头鹳。
强大的喙
鲸头鹳也叫靴嘴鹳,是一种大型的非洲涉禽。其名称来自于它强大的喙。它的喙不仅尖端非常尖锐,而且也像快刀一样锋利,能够穿透鳄鱼厚厚的皮肤,也能紧紧夹住猎物。
小知识
鲸头鹳飞翔时,很像鹭或鹈鹕那样,头颈弯曲成“Z”形。

捕食小鳄鱼
鲸头鹳捕捉鳄鱼时非常独特,而且速度很快。它通常将喙靠在胸膛边,站在水里一动不动。一旦有些没有经验的小鳄鱼游到它的脚下时,它会迅速用尖喙夹着小鳄鱼飞上蓝天。

鳄鱼、青蛙、鱼类都是鲸头鹳的食物。
夜行性鸟类
鲸头鹳生活在非洲的苏丹共和国和赞比亚以及乌干达的巨大沼泽地区,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白天隐藏在草丛或苇丛中,黄昏后才出来觅食,因此很少有人发现它们。
舒服的淋浴
每到炎热的夏季,鲸头鹳会用特殊的方式来为儿女们降温。它会用自己鞋子一样的喙盛满湖水,然后向幼鸟喷出,让它们洗个舒服的淋浴。

吐绶鸡
吐绶鸡科的种类并不丰富,是鸡形目中种类最少的一种,分为火鸡和眼斑吐绶鸡,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吐绶鸡是大型鸡类,头、颈长有肉冠,羽毛闪现着金属光泽。
火鸡
火鸡是吐绶鸡的一种,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体型较大。火鸡的皮瘤和肉垂常因情绪激动会变成蓝、红、紫等色,因此又被称为“七面鸡”。
小知识
火鸡特别喜欢吃大葱、韭菜、大蒜等辛辣食物,在禽类中比较罕见。

圣诞大餐
在许多欧洲国家,人们一直习惯在圣诞节吃烤火鸡。在美国,人们尤其喜欢在感恩节吃火鸡。火鸡肉不仅肉质细嫩、清淡,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

火鸡比一般的鸡都大。
总统赦免火鸡
美国总统在感恩节前有赦免火鸡的传统。火鸡是感恩节传统食品,获得总统赦免的火鸡是数亿同类中的幸运儿。被赦免火鸡不但免于一死,还能尽享荣华。
眼斑吐绶鸡
眼斑吐绶鸡,比普通火鸡稍小一点。雄鸡的尾巴羽毛是蓝灰色的,在金色的近端位置有一个像眼睛及呈蓝铜色的大点,这些眼状的斑点非常明显,因此得名眼斑吐绶鸡。

犀鸟
犀鸟的得名,源自于它那看起来笨拙而又灵巧的嘴巴。因为它的头上长有一个盔突,很像犀牛的角,所以叫做“犀鸟”。犀鸟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森林鸟类,全世界一共有45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亚洲南部。
奇特的盔突
犀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张大嘴和嘴上托着的像钢盔一样的突出物——盔突,这个盔突看上去很大、很重,其实它的内部由空的骨头组成,又结实又轻巧。
小知识
在犀鸟家族中,红喙弯嘴犀鸟是体型最大的一类犀鸟。

像飞机一样翱翔
犀鸟喜欢栖息在密林深处的参天大树上。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身型庞大的犀鸟,飞行速度较慢,飞翔时翅膀发出极大的声响,就像天上经过飞机一样。

看起来笨拙的犀鸟,也是一个长相奇特的鸟。
一生钟情
犀鸟不仅是一种漂亮而珍贵的大鸟,而且非常重感情。如果有一只死去,另一只决不会另寻新欢,它必将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所以人们称它们为“钟情鸟”。
为父也不易
每当雌犀鸟待在树洞里产卵时,就会开始长达28~40天的“禁闭”生活。这时雄鸟会非常辛苦的为雌鸟捕食,它带给雌鸟的果子累积可达两万个之多。

巨嘴鸟
在鸟类家族中,有一种漂亮的鸟叫巨嘴鸟。全世界约有40种不同的巨嘴鸟,它们生活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和墨西哥之间的热带丛林中,特别是巴西的亚马孙河一带,分布更为集中。
小知识
巨嘴鸟的食物以果实为主,有的还会捕食蜥蜴、蛇、鸟的卵和雏鸟等。

易碎的大嘴
巨嘴鸟,顾名思义,嘴巴很大,它的大嘴相当于身体长度的1/3,有的甚至更长。但是,它们的嘴中间是空的,不但轻还很脆弱,有时候还会破碎。
不得已的吃相
巨嘴鸟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喉咙里这样可以缩短吞食时间,因为它的大嘴实在是太长了。

巨嘴鸟因一张大嘴而闻名
巨嘴鸟的“歌声”
巨嘴鸟活泼爱玩,喜欢站在树上“唱歌”。可遗憾的是,它们的“歌声”通常并不悦耳,常常像蛙叫声、狗吠声或尖锐刺耳的声音,只有少数种类拥有优美动听的叫声。
睡觉也讲姿势
巨嘴鸟的家安在树洞里。不过,它硕大的嘴,在睡觉时的确是个不小的累赘。它不得不把头转过去,再把它的大嘴放到背上。它的尾巴则卷向前方放在腹下,好像一个羽毛状的球。

蛇鹫
在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森林地带,生活着一种相貌和习性都很独特的鸟,这就是蛇鹫。蛇鹫是“长翅膀的沙漠王者”,地处非洲大陆南部的南非还把它强悍的身影搬上了国徽。
因捕食蛇而出名
20世纪50年代,一位自然学家在观察蛇鹫时,突然发现有一条120厘米长的眼镜蛇爬向蛇鹫,最终毒蛇葬身鸟腹。从此,以往被认为吃鼠和昆虫的蛇鹫声名大噪。
小知识
蛇鹫的小腿和脚表面长有很厚的角质鳞片,以避免受伤。


奇特的外貌
蛇鹫科只有蛇鹫一种,属于非洲的特产。蛇鹫又叫鹭鹰、秘书鸟,其外貌十分奇特。它拥有鹰一样的头和喙、鹤一样的修长双腿、头顶羽冠。

蛇鹫属于非洲的特产
长腿蛇鹫
蛇鹫的腿是所有猛禽中最长的,以至于在进食或饮水的时候,它必须弯曲双腿蹲在地上才行。这长长的双腿看上去很纤细,却威力巨大,用力一踢可以对猎物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蛇鹫的食物
蛇鹫总是成对或者小群地在草原上游荡,以地面小动物为食,它快速有力地啄击能使很多小动物当场命丧黄泉。除了捕蛇,它还喜欢吃大昆虫、小鸟和蛋。

秃鹳
在腐食动物众多的非洲大草原上,秃鹳既无坚牙,也无利爪,但它却能在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原来,秃鹳常和秃鹫结成“联盟”,共同在草原上空盘旋飞行,猎食动物腐肉。
草原“清洁工”
秃鹳是一种产于亚洲和非洲的鸟类,共三种,即产于印度中部和亚洲东南部的大秃鹳、小秃鹳和产于非洲热带地区的非洲秃鹳。由于它们专吃动物的腐肉,也是草原上的“清洁工”。
小知识
秃鹳体内可产生抗菌素,所以,它们吞食腐肉却很少生病。

身体特征
秃鹳长相丑陋,但个头巨大,拥有笔直的长腿,大嘴粗壮有力,弯曲的颈下垂吊着光秃秃的嗉囊,并因此而得名。虽然身体庞大,但是秃鹳飞行却十分灵敏。

因“火”得福
对于大部分动物来说,草原上燃起的大火无疑是一场浩劫。而这时却是秃鹳最高兴的时刻。它们沿着大火燃烧的方向捕杀那些正准备逃命的小动物。
各取所需
当秃鹫用尖利的嘴撕开猎物的厚皮时,大群的秃鹳便成群结队地走向秃鹫群,但是它们之间并不会发生战斗。因为秃鹫喜欢吃内脏,而秃鹳则喜欢吃肌肉,互不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