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会飞的原因

鸟类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因为它们会飞。鸟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鳞片变成了羽毛,羽毛不仅可以保温,还能使鸟身体的外形成为流线型,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小,有利于飞翔。

羽毛的一部分慢慢变大变长,成为翅膀,鸟上下扇动翅膀,产生了上升力和推进力,就可以在空中任意飞翔了。

靠扇动翅膀产生的上升力是有限的,所以鸟类还要尽量使自己的身体变轻。因此,所有的鸟嘴里都不长牙齿,骨骼变得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

解剖鸟的身体骨骼还可以看出,鸟的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身体各部位的骨椎也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钩状突起,互相钩接,形成强固的胸廓,鸟类骨骼的这些独特的结构,减轻了身体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

鸟的胸部肌肉非常发达,还有一套独特的呼吸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鸟类的肺实心而呈海绵状,还连有9个带薄壁的气孔。在飞翔中,鸟由鼻孔吸收空气后,一部分用来在肺里直接进行碳氧交换,另一部分是存入氧气,然后再经肺而排出,使鸟类在飞翔时,一次吸气,肺部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换,这是鸟类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了鸟在飞翔时的氧气充足。

鸟类为了适应飞翔生活,必须尽量减少自身的重量,它们不能像哺乳类一样在体内孕育幼鸟,到一定时间才生产,那样就势必影响飞翔,会遭到敌害捕杀。所以鸟类只有选择生蛋的方法。

鸟类的翅膀是它们拥有飞翔绝技的首要条件。在同样拥有翅膀的条件下,有的鸟能飞得很高,很快,很远;有的鸟却只能做盘旋,滑翔;有的鸟则根本不能飞翔。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翔,而且会表演许多飞翔“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翔。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翔技巧。制造具有蜂鸟飞翔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拓展阅读

日本用人工杂交培育成的长尾鸡,尾羽的长度一般长达6米~7米,最长的为1974年培育出的长尾鸡的尾羽,其长度为12.5米。如果让这只长尾鸡站在四层楼房的阳台上,它的尾羽则可以拖到底楼地面上,堪称世界上最长的鸟类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