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中猛禽”伯劳鸟

伯劳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它是一种凶猛的小鸟,分布于除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以外的各个大陆。

我国的伯劳鸟大部分为候鸟,常见的有棕背伯劳、红尾伯劳、虎纹伯劳等。

伯劳鸟褐背白肚,上嘴钩曲,眼部有黑线。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

伯劳虽属鸣禽,比麻雀稍大,但嘴大爪利,性情非常凶猛残忍,鸣声尖锐响亮。伯劳鸟鸣叫时常昂头翘尾,鸣叫有力,并能模仿别的鸟鸣声。

它们一般是在杨树、刺槐、杏等树上筑巢。

伯劳鸟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有时甚至能捕杀比它身体还大得多的鸟类和兽类。伯劳鸟到了秋冬期间,捕捉不到猎物,就经常吃这些贮藏物,没吃完的就一直挂在那里。

它们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性,就是往往将猎取的小动物贯穿在荆棘、细的树枝甚至铁丝网的倒钩上,然后用嘴撕食物。

有时,伯劳鸟将捕获的昆虫、青蛙或蜥蜴等贯穿在没有长树叶的树枝上,但事后却忘记了来撕食物,经过风吹日晒之后,这些小动物就变成了干瘪的尸体。

过时候,树枝梢上长出了分枝和绿叶,就变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一条树枝上穿着几个昆虫、青蛙或蜥蜴之类的又干又瘪的尸体,而枝梢上却长出了繁茂的细枝和绿叶。

这个“恶作剧”的做法使伯劳鸟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屠夫鸟”的恶名。

在猎食时,伯劳鸟往往先在距离猎物较远的地方窥视着,然后一步一步地慢慢靠近,等到快要接近目标时,才突然猛扑过去。

有时候,伯劳鸟也会静静地栖息在树枝上,久久不动,等着小昆虫自投罗网。如果捕到的猎物一时不准备吃,就挂在自己地盘内的树枝上或铁丝网的尖刺上。

伯劳鸟由雌鸟孵蛋,大概两个星期就可以出生,出生后由雌、雄鸟共同喂食,12天后幼鸟就可以离巢自立了,但它们有时也会回来向父母要些食物。伯劳鸟有着很强的母性,当有蛇类动物想攻击它的巢穴时,伯劳鸟会拼命反击,保护它的幼鸟。

拓展阅读

由于伯劳鸟的生活环境是开阔的草原、牧场,随着人类城市的扩建和牧场的机械化耕种,伯劳鸟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这导致了伯劳鸟数量的逐年减少,我们能看到这坚强、富有个性的鸟儿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