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捕鱼的蜘蛛

捕鱼蛛,又称食鱼蜘蛛,是猎杀小鱼的高手,因而得名。它生性凶猛,一般生活在水面岩壁上,主要以水面浮游生物、昆虫等为食。

捕鱼蛛生活在水面,虽不会游弋,却具有较强的潜水能力,有时能潜入水中待上一个小时,因此,捕鱼常常成为它的“主业”,捕食昆虫反而成了它的“副业”。

普通蜘蛛通常是结网捕捉昆虫,而捕鱼蛛的杀手锏却是长长的螯肢和致命毒牙。

捕鱼蛛分布很广,除了南美洲,美洲也有它的足迹。为了避敌和捕捉猎物,它经常从一个立足点移到另一个立足点。

人们常在池水边或河边发现捕鱼蛛后腿抓住树叶杆,其余腿和触肢轻轻拍打水面,耐心地等待猎物。

捕鱼蛛虽不结网,但水面就是它的蛛网。如有昆虫落在水面,也难逃出它的手掌。最有趣的是它的捕鱼技巧,先用触肢在水面上轻拍,以引诱周围的鱼类。一旦有鱼上“钩”,它就跳上鱼背,抓到鱼后,先用两只含有毒液的螯刺入鱼体,随后把鱼拖出水面,拉到干燥的陆地。因为泡在水中,毒液会被水冲淡,失去效果。紧接着就把鱼悬挂在树枝上,最后享受美食。

捕鱼蛛也常在水下跟踪鱼类,有时钻到水中埋伏偷袭猎物。这种蛛虽然名子叫捕鱼蛛,但并不是天天捕鱼,有的甚至一生中从未捕过鱼,仅靠食虫为生。捕鱼蛛通常不会用蜘蛛丝来捕食,反而是用它来载卵,作用就好像育婴室。雌性蜘蛛只需要花很少时间便可以制造出网,载着卵到处走动。而北美洲的捕鱼蛛,甚至会滞留在网中一个星期。

2009年,在我国广西平乐县张家镇老鸦村夏城自然村旁的秀溪沿岸,也发现了一种名叫盗蛛的“捕鱼蛛”。这种蜘蛛体形较大,呈棕黄色,背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白圈。开始,专家还以为是狼蛛,但经过仔细比较,最后确定为盗蛛的一种。 不到一个小时,专家就捕捉到10多只体形较大的“捕鱼蛛”,而且还提取到两种“捕鱼蛛”的“卵袋”及“保育网”。

捕捉到的两种“捕鱼蛛”,既有雌性,也有雄性。考察发现,生活在秀溪的两种“捕鱼蛛”均属盗蛛,不仅数量较多,而且个体较大。 拓展阅读

一种名叫塔兰托的毒蛛不会结网,它是全身扑过去同猎物搏斗,搏斗时会射出一种强烈的毒液,使猎物身躯慢慢溶解。这种毒蛛用一天半时间可吃掉一只鼠。它耐饿力很强,即使两年不吃东西,半年不喝水,也不会饿死和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