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益胃法治疗溃疡病

邓尔禄

邓尔禄,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青海名医。从事中西医内科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曾师从著名肾病专家时振声教授,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在辨治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从病状分析,本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肝胃气痛”“泛酸”“嘈杂”等病的范畴。

众所周知,脾、胃、肝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一旦发病,互相影响。故本病病位虽主要在胃,必累及肝、脾。其病因大体可归纳为“精神因素”和“饮食因素”两方面。忧思恼怒,久愈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致胃脘胀痛。此处牵涉肝,若迁延不愈,可出现以下情况:(1)肝郁化火犯胃,多致耗伤胃阴而口干苦,饥而不欲食,甚者灼伤胃络而呕吐、黑便。(2)久痛入络,气滞血瘀,痛有定处,甚则络伤而血外溢。(3)肝郁不解,影响脾胃运化,湿浊停聚而吞酸嗳腐。三者无不与肝有关。

饮食不节,饱饥失常,以致脾胃损伤,脾不运化,胃失和降,气机阻滞,脉络瘀阻,故胃脘疼痛而拒接。或素有脾虚,复因过食生冷,再伤脾阳,而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纳少、肢冷等一派虚寒之证,这里又涉及脾。

综上所述,本病主要由肝、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内经》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唐容川《血证论》谓:“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所以治疗本病,不可顾此失彼,只知治脾胃而不治肝则收不到良好效果。

从而,邓老取“百合汤”“丹参饮”“小柴胡汤”“金铃子散”“颠倒木金散”方意,筛选化裁而成“疏肝益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用于临床,常应手而效。

附:秘验方介绍

1.疏肝益胃汤

【组成】柴胡10g 黄芩10g 百合20g 丹参15g 乌药10g 川楝子10g 郁金10g

【功效】疏肝、清胃、化瘀。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肝胃不和者,症见胃脘疼痛,泛酸呕吐等。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取性平之柴胡,微凉之郁金,性寒之川楝子,微温之乌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用丹参、郁金以活血通络、去瘀生新、清解肝胃之热。方中重用百合,以益气调中、生血、养胃阴。上药合之,共奏疏肝、清胃、化瘀之效。

【加减】如胃脘热痛拒按,喜冷饮者加败酱草15g;胃脘冷痛喜按,喜热饮者加高良姜6g;嗳酸明显者加乌贼骨15~30g,神疲、气短、乏力者加党参12g、准山药15g、黄芪15g;大便色黑者加生蒲黄12g;便秘者加火麻仁12g;胃脘挛急而痛者加白芍15g、甘草10g:腹胀得呕则舒者加枳实10g、白术12g。

【点评】疏肝益胃汤是那尔禄主任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根据临床来看,“肝胃不和”型较多,血瘀、虚寒型次之。但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气血皆病。“疏肝益胃汤”就是针对这一复杂的证型而设,由于药证相符,所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验案】张某,男,48岁。1985年3月14日就诊。

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十余年,伴呕吐呃气,泛酸,每经治疗稍得缓解。曾于某医院钡餐X线照片及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浅表性胃窦部炎。”1985年入春以来,胃痛加重,尤以饭后和夜间明显,疼痛牵及背部,吞酸嗳腐,食欲减退。多次服用治胃病中西药,痛无明显减轻而来我院就诊。面色少华,神疲懒言,上腹部轻压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弦。用疏肝益胃汤加味治之:处方:百合20g,丹参15g,柴胡10g,黄芩10g,乌药10g,川楝10g,郁金10g,乌贼骨15g,九香虫3g。进5剂后,诉疼痛显著减轻,泛酸已止。上方去九香虫、乌贼骨,加党参12g、白芍15g、甘草6g、连服18剂,诸症全消。半年随访未复发。

2.健脾益胃汤

【组成】黄芪 党参 白芍 陈皮 百合 台乌药 茵陈 鸡内金 沙参 麦冬 炒麦芽 焦山楂 枳实 甘草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上腹胀满或隐痛、嘈杂烧灼感、嗳气、喜热喜按、纳谷不香或减少、大便干结或溏、脉沉细或弦细、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少津或白腻等症状,中医辨证符合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两次分服。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增强或调节机体功能。白芍、甘草有和缓急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证明白芍中的芍药苷具有抗炎作用,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保护胃黏膜作用。陈皮、枳实、台乌药有调理气机、和胃止痛之功,有助于消除上腹部胀痛不适等症。百合、沙参、麦冬益胃阴。山楂味酸能消食生津开胃。茵陈清利脾胃湿热,麦芽、鸡内金可增强消食除胀之功效。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肝胃不和者加柴胡、厚朴、青皮,气滞血瘀明显者选加制香附、莪术、延胡索、川楝子、丹参、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脾胃虚寒者加高良姜、广木香、砂仁,阴虚胃燥者加生地、玄参、玉竹,痰湿交阻者加半夏、茯苓、苍术、厚朴,口干口渴者加天花粉、玄参,胃热明显者加石斛、黄连、丹皮、焦栀子,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脾胃湿热明显者加黄连。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大便带血者加三七粉、侧柏叶、生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两次分服,每次服150~200ml,3个月为1个疗程,以两个疗程为宜,均以住院治疗为主。

【点评】健脾养胃汤是邓尔禄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他曾用本方系统观察了204例,这组病人气虚证多见,兼有气滞、血瘀、阴不足、湿热等症。经用本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纳增加。本组204例,有效率为88%,治疗后腺体萎缩由44.4%下降为17.1%,表明胃黏膜腺体萎缩的病理改变部分是可逆的。肠腺化生治疗后亦取得良好效果。

(王广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