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桃花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冉雪峰

冉雪峰(1877—1962),四川奉节人,著名中医学家。清末在湖北从事革命活动,任武昌医馆教习、馆长等职。1917年悬壶于武昌。创办湖北省《中医杂志》,创建湖北中医专门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校长。1955年调北京中医研究院,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问渊博,经验丰富。著有《冉注伤寒论》《八法效方举隅》等著作。

桃花汤原出《伤寒论》少阴篇,历代注家解释为温里收涩、固滑止脱之剂。冉雪峰力排众议,独具慧眼,《八法效方举隅》曰:“桃花汤方制奥秘,解人难索,从来多认为是温摄,治滑脱。痢疾区域在大肠下行部,轻的发炎,重的溃烂,是热不是寒,何来寒证需温化,何来虚证需补涩;《金匮要略》云:‘赤痢后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明系大肠发炎。‘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明系大肠溃烂。病延至此,多正气大伤,脉搏低微,皮肤冷汗,很容易认为寒,认为虚。赤石脂排脓血,疗溃伤,生肌,试读《本经》主治便知。干姜既可斡旋已败中气,又可杀灭残余的病原。原方粳米稼穑作甘,不补之补;本方易以薏苡仁,平养力较厚。薏苡仁伍瓜瓣,乃宗千金苇茎方义,排脓生肌,消肠部已消未消之壅肿。”《伤寒论》记载桃花汤的主证条文有二,306条曰:“少阴病,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条曰:“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明指桃花汤是治脓血便的主方,而且治下痢脓血不止者,其证属里实里热,下迫现象又甚显著,痢无止法,何以用温化固涩之剂?只有推陈致新,排脓生肌,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从来学者,离开桃花汤主治条文,就方论方,释为温涩之剂,是欠妥的。此关不透,只能疗发炎的轻痢疾,不能疗溃烂的重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在远端结肠,以溃疡为主,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及粪便中含有大量脓血和黏液,病情迁延,日久不愈者,用加减桃花汤推陈致新,排脓生肌,一般情况,治疗半月至三月,可获痊愈。此为千虑一得之见,试之临床,效如桴鼓,不忍自秘,因公诸同人。

附:秘验方介绍

加减桃花汤

【组成】赤石脂60g 干姜3g(炮半黑) 薏苡仁30g 冬瓜子12g

【功效】推陈致新、排脓生肌。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见大便下脓血,日便数次,面色萎黄,倦怠无力。

【用法】上4味,赤石脂2/3剉,1/3筛末,以水5杯,煮整块赤石脂、干姜、冬瓜子和薏苡仁令熟,取1杯半,去滓,纳石脂末,日2服,夜1服。

【方解】本方用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干姜辛热,既善散寒、又可开瘀,且能补虚;薏苡仁和冬瓜仁排脓生肌,消肠中之壅肿,共奏敛疮止泻、排脓生肌之效。

【加减】无特殊加减。

【点评】本方由《伤寒论》桃花汤减粳米加薏苡仁、冬瓜子组成。这种加减,使传统病方增强排脓生肌之功效,颇具新意。且本方组成简练,安全而无毒副作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者不妨一试。

【验案】张某,女。

患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3年,大便下脓血,日7~10次,便时里急后重,腹痛不爽,曾在北京某医院做乙状结肠镜检,结肠部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和溃疡灶,选用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无效。患者年龄虽轻,面色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沉滑。方:赤石脂30g(剉、2/3入煎、1/3分2次冲服),干姜6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9g。

服本方5剂,脓血便锐减,大便次数也减少,日2~3次,腹痛,里急后重也随之减轻,原方再进5剂,脓血便消失,大便色量正常,成形,日1次。继以四君子汤调理。

(冉先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