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泻方治疗慢性泄泻
陆永昌
陆永昌(1917— )教授,山东文登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童年时随师学习中医,后又受业于著名中医刘惠民先生。曾任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山东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山东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对内科杂病,特别是心脑、肾和脾胃病的治疗尤为擅长。参加编写《灵枢经语释》《简易针灸学》等5部著作,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慢性泄泻,又称“久泄”。病机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胃虚寒。治宜“温补命火以生土,暖脾固肠以止泻”。临床应用业师刘惠民老中医常用的药物,并吸取古法,参以己见,拟久泻方,用于临床,多见效。
附:秘验方介绍
久泻方
【组成】党参15~24g 白术12~18g 补骨脂12~18g 白芍9~15g 砂仁6~9g 吴茱萸6~9g 泽泻9~15g 神曲9~15g 甘草6~9g 白扁豆花18g 焦山楂18g 五味子6~9g 木香6g 诃子肉9~12g
【功效】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证属肾阳不足、脾胃虚寒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本方以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用四神丸(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肉豆蔻)减肉豆蔻加诃子、扁豆花,温肾暖脾止泻;用砂仁、木香行气止痛,焦山楂、神曲健脾消食;泽泻利水渗湿,化气泄浊。共奏健脾温肾、益气固肠止泻焦之效。
【加减】如服上方12~15剂,泄泻不减,腹痛如故者,加醋炒罂粟壳6~9g,煨肉豆蔻9~12g以增其涩肠止泻,缓解腹痛之力;如虚寒甚腹痛剧者,加干姜、附子各6~9g,并加重党参、白术之量,以温补脾胃而止腹痛。
【点评】本方系陆老根据业师刘惠民老先生的用药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所拟的经验方。正文所述,体现了陆老的严谨学风和对恩师的尊重。陆老指出:泽泻渗湿化气,利水泄浊,炒用去其咸寒之性,刘老师用之与神曲、补骨脂相伍,且三药每为必用之品。此外,近年来有人用焦山楂、白扁豆花二药合煎,治疗泄泻,临床验证,效果良好。临床证明治慢性泄泻,既要辨证明确,遣方用药恰当,还要守法守方才能见效。
(王广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