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验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马骏

马骏(1938— ),男,安徽六安人。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二、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顾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首届名中医。从医五十余年,在调治脾胃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其研制的“马氏和中丸”“马氏结肠宁”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均取得较好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属中医学“泄泻”“腹痛”范畴。有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者,治疗颇为棘手。

“泄泻”“腹痛”主要归咎于脾胃失调。脾胃虚弱则运化无权,不能纳水谷而化精微,导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混杂而下,形成慢性腹泻。然泻非仅脾胃作祟,久泻可致脾肾阳虚,也易致土虚木乘而呈肝脾失调之候。故在治疗时宜注重调肝理脾,辅以扶阳振脾,才能切中慢性腹泻、腹痛的病机。《齐氏医案》中痢疾验方原为治疗无表证休息痢、湿热痢的良方,历代名医常有应用。《蒲辅周医疗经验》方药杂谈云:“痢疾验方:当归、白芍、滑石、薤白各15g,甘草、槟榔、(炒)莱菔子各6g,枳壳3g,广木香2g,治疗休息痢效果好,余患慢性痢疾8年,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无效,后用此方而愈,继而用于某些患者亦效。”细察此方药物组成实为气血并调、通阳利滞的有效良方,故受启发而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每每收效。

附:秘验方介绍

痢疾验方

【组成】当归12g 白芍15g 薤白9g 滑石20g 枳壳、广木香各3g 槟榔、莱菔子各5g 甘草8g

【功效】调肝和脾、通阳利滞。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空服,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5天,再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根据病情进行2~4个疗程。若仍然无效则改用或合用其他治疗方法。

【方解】方中重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薤白、滑石通阳利窍则脾阳得振,自能分利止泻,以上四药同用既能养血又能通利,此为扶正祛邪、以通求止,而非以涩求止。加之枳壳、槟榔逐秽祛积,尤能于补中有攻;甘草、莱菔子、广木香调达于迟速之间,不疾不徐使瘀滞尽下。

【加减】纳差加太子参、白扁豆、陈皮、砂仁;大便夹有未消化物加焦山楂、神曲、鸡内金;便前腹痛加防风、白术、陈皮;气虚无力加太子参、山药、白术、茯苓;小便不利加车前子、生薏苡仁、炒薏苡仁、泽泻;泻下臭腐、噫气泛酸加砂仁、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吴茱萸、黄连;大便夹脓血加赤芍、白芍、黄芩、白头翁、马齿苋、仙鹤草;呕吐加藿香、紫苏叶、半夏、白豆蔻、茯苓、生姜、(炒)吴茱萸;五更便泻、足冷腹痛加熟附子、补骨脂、益智仁、肉豆蔻等。

【点评】“痢疾验方”出自《齐氏医案》,当代名医薛伯寿在《继承心悟》中评价此方云:“其方出《齐氏医案》,余用颇效。凡患红白痢疾十日以上无表证者,里急后重,利下赤白,一服减,二剂再减,三四剂即愈。”主治休息痢、湿热痢等,多有效验。本方气血同调,通阳利滞,调肝和脾。正如《傅青主男科·痢疾篇》云:“此方不论红白痢疾,痛与不痛,服之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