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常为腑实,气血升降滑窍,体虚老年未必,考虑周全莫失

丁光迪

便秘一证,看似简单,病情却很复杂,内科讲义,为此分型分证,讲得很多,但具体应用,尚待深入,下述两例可供参考。

例1.鲁某,男,55岁。初诊1989年10月11日。

肝阳头痛多年,习以为常(血压高,药物控制在19.95/11.97kPa上下),一般夏秋较适,冬春则剧,头痛升火,少寐心悸,自己亦摸出病情,注意调摄,但因工作繁重,亦放松不了。近年大便常秘结,两三日一解,甚至四五日才解,解时颇感困难,需要很长时间,努挣才下,挣至头昏目黑,几乎不能站起来,深以为苦。如果偶得大便通顺,则身轻舒适,眠食均佳。听说高血压病影响心脏,便秘是个危险信号,心情有些紧张,故一般通便药都用过了,始效一时,总不能改变病情。

诊时,面赤气粗,躁急多言,既烦工作又恼便秘,希能一药即解决问题。两手脉均弦滑,左按之较细,偶有歇止,舌红而暗,苔薄黄腻。分析病情,肝肾阴伤,风阳僭逆,这是总的病机;而舌暗脉结,心血又有瘀阻;大便不通,亦属于血燥热风便秘为患。治仿李东垣通幽汤(归、生熟地、草、升、桃、红)方法,标本兼顾。

炒生地10g,当归10,生白芍15g,羌活10g,桃仁泥10g,红花10g,川淮牛膝各10g,泽泻10g,丹皮10g,夏枯草15g,珍珠母(先煎)30g,芦荟3g(5帖)。

二诊:药效喜出望外、已得两次顺利大便,心安寐熟,如释重负,要求调理巩固。观其神情安舒,眠食均佳,脉较平和,薄黄腻苔亦化。效议再进,无事更张。原方5帖。

三诊:大便通顺,顾虑自释,余症亦有改善,再为调理巩固。嘱原方去芦荟,每隔1天,服药1帖,连服5帖。再隔二三天,又服1帖,连服5帖,停药。

此例观察一年多,平善无反复。

例2.罗某,男,40岁。初诊1994年4月10日。

平时身体尚可,唯不耐烦劳。备课讲课任务较忙,即感不能胜任。曾经有过胃病,治疗已见改善:饮食睡眠均可,但总似缺乏兴趣,懒得多动。近年有个隐疾,大便秘结,解时甚为困难,粪便并不干硬,就是后重,粪阻肛门,解不出来。努挣无力,甚时一次大便,要几次如厕,才能得解。粪便大多先结后溏,有时粪块很大,亦不坚硬。一次大便,曾经汗出淋漓,似乎得病一番,需得卧床休息。有种特殊现象,便前如得肠鸣,连连矢气,或者小便畅利,腹中即觉宽展,大便亦能较为顺利。几经求治,未见效果。不能吃通便泻下药,否则大便即随之泄泻,不能自控,而泻后仍又秘结。

视之气色晦黄,行动亦迟缓,常自畏寒,饮食喜温,两手脉细,按之少力,似有涩象,舌稍胖,边有齿印,苔薄腻。分析病情,此例比较复杂,一方面是畏寒喜温,气色晦黄,行动迟缓,加之脉细而涩,舌胖有齿印,这是一派气虚现象。另一方面,又是便秘后重,大便先结后溏,特别欲得矢气,欲得小便畅利,又是湿阻气滞,气迫陷下之证。综合而论,这是虚中有实的病情,与肠道燥实的便秘,是有区别的。观其不能用通便泻下药,亦与一般便秘病情相异。在此应从气虚下陷,而又湿阻气滞的复杂病变处理。治以补中益气为主,配伍通阳化气,升降气机,亦即虚实兼顾方法,观效再商。

升麻7g,柴胡5g,黄芪15g,党参15g,炙甘草4g,白术10g,陈皮7g,当归10g,桂枝10g,茯苓10g,防风15g,枳壳10g(花槟榔细末3g,调服)(7帖)。

二诊:前方用升降气机法,颇相适应,药至第三帖时,即腹中转动,上得嗳气,下又连矢气,小便亦畅行。已经大便两次,后重感大减,便解亦较顺利,效议再进。前方去槟榔末(7帖)。

三诊:身温得微汗,眠食均佳,便秘现象又有好转,大粪块已无,大便成条。效方巩固(上方7帖)。

四诊:便秘之症已除,气色大见改善,自感一身轻松。脉见滑象,舌色红活,这是气机周流,营卫调和的佳象。调理巩固善后。补中益气丸125g,归芍六君丸125g。每日两次,每次各5g,开水送下,服完停药。

近年对老年入便秘,所遇又多,并有因大解困难而气竭突变的,不能忽视。曾制简便方三张,作为调理之剂,取得疗效。气滞便秘(大便不燥结)者,用升枳者散;血虚津伤便秘,用芝麻糊;心脑血管病人血气上壅,升多降少,而大便艰解得,用乌桃糊(详见秘验方介绍)。

这些病人,平时要多吃青蔬菜,尤如芤菜、紫谷菜、芹菜、麻油炒菠菜、木耳、萝卜和芋奶、北瓜,以及鸡、鸭、猪血等。能促进肠蠕动,容易排便。张子和最有实践经验,大力推广运用,称谓“滑以养窍”方法。

附:秘验方介绍

1.升枳煮散

【组成】升麻7g 枳壳7g 芦荟3g

【功效】理气通便。

【主治】老年人气滞便秘

【用法】药为粗末,煮沸两次,煮时加生萝卜30g,打碎。下午、睡前各服一次。

【方解】升麻引阳明经气上行,枳壳破气消枳而利肠胃;芦荟通便,莱菔下气宽中,共奏调理气机,消枳通便之效。

【点评】一般两三日即能见效,最快的一两日即见效,大便通顺。

2.芝麻糊

【组成】黑芝麻(炒香,研粉)10g 桃仁(去皮,炒,研碎)5g 淮牛膝(炒,研碎)7g

【功效】养血生津通便。

【主治】老年人血虚津伤便秘。

【用法】共为粗末,合为1日量。三物和匀,做小食,分3次细嚼缓咽。或用炒香大麦粉,或元麦粉,或荞麦粉,或燕麦片均可,一羮匙,和药末水调,煮沸缓饮,下午或睡前服用。

【方解】黑芝麻补血暖胃、润养五脏;桃仁润肠开结通滞;牛膝疏利泄降。共奏养血、生津通便之功效。

【点评】一般两三日即见效。平时亦可服用。

3.乌桃糊

【组成】首乌粉(炒香)10g 桃仁(去皮、炒香、研碎)5g 三七粉3g 芦荟(研碎)3g

【功效】理气通便。

【主治】心脑血管病人血气上壅,升多降少,而大便艰解者。

【用法】共为粗末,合为1日量。三物和匀,作小食,分3次细嚼缓咽。或用炒香大麦粉,或元麦粉,或荞麦粉,或燕麦片均可,一羮匙,和药末水调,煮沸缓饮,下午或睡前服。

【方解】大凡心脑血管病多以正虚为本,血瘀为标。本方何首乌补益精血、润肠通便;三七活血化瘀;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芦荟泻下通便。四药共奏扶正却邪、润肠通便之功效。

【点评】一般两三日即能见效。平时亦可服,但去芦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