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底特律汽车公司
成立底特律汽车公司
福特得到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支持,深受鼓舞。他决定再做一辆性能更优越的车子。他把第一辆车以2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得到的钱就用在新车的改造上。
新车是在原来车的基础上改进的。但旧车要改的地方太多:车体尺寸太小,底盘和车轮要加固,滴灌汽油应改为汽化器,传动装置也需要改良。这一切都得福特自己动脑子,当时又没有其他的车值得参考,即使本茨的车也未见得比福特的第一辆车更先进。
于是面对大批量生产,他再一次求助于那些曾帮着一起做四轮车的机械师伙伴们。1897年至1898年间,吉姆、比肖普和艾克、赫夫继续帮福特做各种机械活。
赫夫当时已显示出电气方面的天才,并且也很有创新精神,他离开了爱迪生照明公司,不断地因个人兴趣变化而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但他始终是福特的忠实朋友,尽心尽力地帮助改进第二辆车的电气系统。他设计出了永磁发电机,这一个非常关键的电气部件,使福特的汽车在这方面优于其他竞争对手。
但是,所有的实验研制都要花钱。爱迪生照明公司一年给他的工资是2000美元,可是福特的生活仍然过得紧紧巴巴的,省下的钱都投到实验中去了。
实验不但使得他们的家用拮据,而且他的机械伙伴们也只能不计报酬地为他工作。福特不愿剥削他人,他对伙伴们说:“请各位把自己所做的工作记录下来,以后我一定会好好酬谢你们的。”当然,福特后来加倍兑现了他自己的诺言。
新车整整耗费了福特3年的时间。福特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挑剔,只要有一点不满意就不厌其烦地拆掉重做。就这样拆了做,做了拆,反反复复无数次之后,这种车子终于在1899年诞生了。
新车在大多数方面都有显著飞跃,原先的箱式车厢、4个自行车轮胎勉强能塞进两人的空间,换上了长型大车厢,线型流畅,升高了后轮,前轮比后轮小。
车上有一个宽大的软座垫,两人高高在上并坐绰绰有余,前面有一台马力更强、结构更复杂的发动机。还有一只玻璃外壳的蓄电池组和一个变速箱。车子仍然保留了杆式操纵系统,可是司机的右手边的座位下增加了一个节流阀和一个点火控制器。
当时有一位名叫汉宁顿的工程师专程到底特律来调查美国汽车发展的最新趋势,他对这辆福特车做过严密的考察后,说道:
福特造的车,发动机设计、冷却箱、化油器和传动系统都很出色,只不过变速器比较一般。他的汽车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但是其优点在于完善了现有部件并安置得非常紧凑。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整车设计非常完整,各项性能都很出色。
福特先生的汽车简洁、有力、实用。我相信对于一辆成功的汽车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理想因素。如果生产这种汽车卖给公众,可以与国内生产的任何一辆车相媲美。
福特已相当满意了,他不想一辆接一辆地再做实验了,他想依照这辆车成批生产,实现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的梦想,凭借它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想到了办厂,不愿像查里斯·金一样,满足于做一个汽车发明家和技术专家,他想做更大的事业,那就是开办一家汽车公司。
也就在这个时候,梅柏瑞市长搭上了福特的新车,愉快地往绿意盎然的底特律郊外兜风。他返璞归真,不顾自己的年岁,以童稚的口吻跟福特说组建个公司,并且要他当晚就去找麦克米伦先生说说看,这样,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梅柏瑞市长说出这位富豪的名字,使福特联想到他离开迪尔本家乡,最初任职的底特律机器公司和造船厂就是麦克米伦家族所拥有的。据传麦克米伦是市长有力的政治资源之一,是底特律的一位银行家,也是连接底特律与芝加哥的大西部铁路的开创者。
新车的试乘者,不光梅柏瑞市长一人,还有底特律一位叫马菲的木材富商。马菲非常同意也很支持福特组建公司造汽车。而福特心思十分细密,当初他专门请那些底特律富豪来试乘新车,就是想趁机找出资者,并且他们都是一拍即合。
1898年8月5日,底特律汽车公司成立,拥有15万美元的注册资金,麦克米伦是最大出资人,也包括梅柏瑞市长和木材商马菲,福特分文未出,却拥有若干股,而且被聘为总工程师。底特律汽车公司的引擎工厂以3年为期的自由买入方式租借,只有机械、工具等几种是买的。
福特担任底特律汽车公司的总工程师,使得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经理查尔斯更加不满。查尔斯认为,电动车才是大势所趋,汽油车没有前途。他向福特提了这样一个条件:只要福特放弃汽油车的试验,专心致力于“有用的工作”,他就提升福特为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监督。
福特对查尔斯的这种态度大为恼火,这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父亲对他试验的轻蔑与藐视。于是在8月15日,福特毅然决然地提出了辞职,离开了工作将近10年之久的爱迪生照明公司。
1900年1月12日,底特律汽车公司的第一辆车终于问世了。股东们将这辆货车送给当地的邮局运送邮件。与此同时,也邀请新闻记者来参观。
记者们坐上车后,福特提着油桶往油箱内加油。一边灌一边得意地说:“这辆车只要烧一分钱的油就可以行驶3000米。现在它能走30千米了。”
记者们对技术指标不是很懂,也不怎么在意,他们注意的是安全:“它一开动就喷烟,会不会爆炸呢?”
“不会。”
“可是我们正坐在3加仑汽油上。”
“那也没关系,这儿没有火,况且我们是敞篷的。”
一位记者问:“这车是不是很难学啊?”
“没什么不好学的,就跟骑脚踏车一样,几天或许几小时就会了。”
车子发动了。记者们更感惊奇:“没点火柴怎么也能使引擎发动呢?”
这道理似乎不是一下子能让记者们明白的,福特不吭声了。当时是冬季,外面又是风又是雪,但是汽车非常平稳地驶过凹凸不平的路,开到了平滑的柏油路上。福特嘱咐大家:“请抓好扶手,这段路我要加速了。”
“速度有多快?”
“时速40千米。”
记者害怕了,要求下车。福特没有理睬他们。油门一直踩到底,那引擎发出均匀而又有力的声音。
当车子路过卖马具的店铺时,福特得意地说道:“这一行很快就要关门了。”
试车成功,福特很懂得新闻媒介的重要性。第二天,《底特律论坛报》的头版登出了试车的消息,并配发了照片,还介绍了设计它的工程师亨利·福特。
平时不擅演讲、生性腼腆的福特,这次在新闻记者面前倒是超水平地发挥了一次。
论坛报报道的标题是:《在零度以下冰冻的马路上,汽车跑得比马还快》,记者把这事说得意义重大:
当历史将要改变,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听见代表该时代的声音。远古时代,野兽的声音支配了整个世界,后来才有人类的声音、火的燃烧声、石斧的敲击声,接着又是罗马战舰的划桨声、海风鼓动船帆的声音,稍后就是轰隆的枪炮声。
近200年间,是由蒸汽的响亮的呼声推动着文明向前进。现在,奔驰在底特律街上最新最好的交通工具的声音正在告诉我们,新的文明已经来临……
而福特自己也深信,购车者也会以同样的热情作出反应。但是车子在制造过程中错误百出。出现了向外预购的零件尺寸不合、送达日期延迟等问题。即使以上这些问题都克服了,但是制造过马车的装配工人老是粗心大意,福特对这种状况相当不满意。
更为重要的是,福特看到其他的股东一心只想赚钱,不顾质量,只要快上生产规模。而福特是不赞成不讲信誉的短视行为的。当然福特的这种观点无懈可击,但他对其他投资者的不满却不太客观。公司开办一年多来,总共生产了20辆车,却亏损85000美元,没有哪个股东还有兴趣这么干下去。
于是,在1900年的11月,也就是底特律汽车公司开业一年多之后,福特辞职了,而公司也只能关门歇业了。不过一年之间公司总共生产了25辆汽车,在当时汽车公司中已是佼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