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巅峰的T型车

成就巅峰的T型车

在美国,N型车已经是当时最便宜的车了,但还不是所有美国工人阶层都买得起的。福特的理想是要使他的车更加优秀,更加物美价廉。

新车工程是1906年年底开始研究的。在彼开特大道厂区,有天早上福特叫上苏纳伦一起走到三楼的北边尽头,那里有一小块空间,既没有安放机器也没有干活的工人。

当时苏纳伦担任这个厂区的模具部总监和厂长助理。“伦森,我想在这里搭一间实验室,”福特说道,“你在这里围上墙壁,上面开个大门,一部车要能够进得去出得来,门要锁得紧。我们要制造一辆全新的车。”

过了不久,福特叫来公司的总设计师约瑟芬,让他在这间实验室里安放一张制图桌和一块黑板,最后还特别嘱咐:除了苏纳伦和他们的骨干助手以外,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出。

1907年,苏纳伦、约瑟芬他们几个人为实现福特的普及车梦想迈出了头几步。约瑟芬和助手花了许多时间在实验室里设计各种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减震系统和车身等。

然而福特才是这里的核心人物,根据约瑟芬的描述,自己和助手在黑板上画出图样,福特则坐在一个很特别的座位上仔细端详,约瑟芬曾这样回忆道:

福特坐在大摇椅上,我们几个人工作时他都会仔细看着。摇椅是他妈妈过去使用过的,搬到这里来说是会给他带来好运,摇椅很不错、很舒服的。

他会在上面坐上几小时仔细地看着黑板,仔细地瞧我们工作,和我们说说话,我们画图时他会开口指点,有什么他不满意的地方就当场改过来。

等约瑟芬图样画好,修改好之后,就会请示福特直至他满意后,这时就看苏纳伦的了。因为福特一向喜欢看实物而不喜欢抽象的东西,读懂设计图从来就不是福特的强项,福特更希望手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零部件模型,以便作出判断。

苏纳伦设计出来的每件东西都要先做个模型,好让福特仔细琢磨。他们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在模型上修修改改,估算出强度、性能和效用,最后才能成为设计图的定稿。

福特看到大家煞费心力为普及车型设计出各种合适的零部件,在此过程中,他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几乎每天苏纳伦都会听见福特重复同样的话:“我们已经上路了,我们能把车子造出来了,产量会很大,价格也会低很多。”

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月福特、苏纳伦和约瑟芬常常工作至深夜,设计上不断作出修改和完善,然后开发工作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小实验室里搬进了一台磨床、一台钻床和一台车床。新车底盘的部件在这里加工,将屋外做出来的发动机零件搬进来组装,每件东西都要仔细检查、调试和改进。当然,在此过程中福特仍是主角。

就是在集思广益、实验和调试的过程中,用于这款普及车型的钏钢材料发挥了核心作用。瓦德西说:“福特总是想弄出一部轻型车来,这样才有优势把大型车比下去。”

瓦德西是由保洁员晋升为工程师的,从N型车使用钏钢开始,福特就感到公司应建立一个材料研究所。维尔斯提议聘请一位专家来主持研究,但福特不同意,他心里早有一个人选,那就是瓦德西。

福特看重瓦德西的实在与肯动脑筋。他送瓦德西出去进修了一段时间,回来便由他主持金属材料研究。后来瓦德西主持的这个研究所一直在美国同行中遥遥领先,福特慧眼,没有看错人。

通过艰苦的研究,至1908年春天,福特T型车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新车采用了很多当时美国最先进的技术:车体的钢材经过了特殊的热处理,轻巧皮实。启动由电机代替了电池,传动装置改成了维尔斯发明的行星齿轮,这样,即使车子颠簸得再厉害也不易松脱。操纵系统也都统统简化,几乎人人都可学会驾驶它。

T型车推向美国市场后,其受欢迎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预订新车的订单如雪片般纷飞而至,至1908年年底时,已超过了工厂的实际生产能力。福特汽车公司不得不宣布暂时停止接受新的订单。各地的销售商也将公司原先发售的广告锁在抽屉里,不敢拿出来。

从1908年10月至1909年10月的一年间,T型车已经售出10万辆,收入高达900万美元,这比前一年增加了60%。

T型车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在于它马力大,结实耐用,越野性能好。这一点在公路状况不好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福特是不会放过任何宣传机会的,而促销T型车最好的例子恐怕莫过于“横跨大陆赛车之旅”。

1909年夏天,西雅图举办了阿拉斯加太平洋博览会,汽车耐力赛是该博览会宣传活动的主要部分,这是福特汽车公司为T型车做广告的大好机会,赛程起点为纽约市,途经圣路易斯,终点为西雅图。

福特随之对其他所有的汽车生产商发出了挑战,他要用T型车对抗任何其他车型,赌注可以由接受挑战者共同商议决定,提出任何条件他都接受。

比赛于6月1日开始,总共有6辆车上路参赛,其中有两辆福特T型车。赛程第一阶段所有的6辆车都平安无事,两部福特汽车很快处于领先地位,并率先于6月5日到达圣路易斯。

然而经过西部地段时出现了问题,瓢泼大雨夹杂着大冰雹把赛手困在了泥潭里,路面被冲垮了,而洛基山脉的羊肠小道也确实只适合山羊通过,有的赛车驶过时轮胎都爆裂了,车轴也弄弯了,随车地图模糊不准确,没有可靠的汽油和机油的供应保障,情况于是变得更加糟糕。

一路上赛车手们历经艰难,有的车从堤坝上向下一溜五六米,从泥泞的路上滚进了河道,有的赛车因旁人不小心在油箱边划火柴而着火,有的车完全迷路而沿着铁路枕木上开了10000多米并穿过一个山洞才回到原路,有的车在山谷里陷入了两米深的泥塘里而不得不由一帮铁路工人用铁锹挖掘出来,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终于,福特2号T型车用了22天零55分跑完了全程,于6月22日率先冲进了西雅图,20万人等在那里欢呼T型车取得了胜利,其中还有专程赶到西部的福特。之后过了17个小时,一辆舒马特汽车才到达了终点,后面紧跟着福特1号T型车,其他车辆都没能完成这次越野比赛。

横跨大陆赛车之旅产生了极大的广告效应,3辆到达终点的汽车中福特汽车公司就占了两辆,全国各大报刊竞相大标题报道,还配有赛车手的照片,照片里他们浑身泥土,呼之欲出,福特汽车公司因此占尽了风头。

比赛过程中,福特汽车公司也充分利用机会为T型车做广告,敦促销售商们在展销橱窗中挂上大幅美国地图,标注赛程路线和各个站点,插上汽车小图标,根据电报传来的消息移动图标报道T型车的进展,吸引了大批兴致勃勃的人群围在橱窗外观看。

比赛获得胜利以后,福特发动了广告闪电战,在各大报章刊登出巨幅标题“福特:洋洋赛事的冠军”,文中说道:“想买车的顾客们认真地想一想吧,那辆冠军的车子是从公司库房里随便提出来的很普通的一部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也不比库房里其他车子更好,与顾客买到手的车子没有任何区别。”

赛车加上广告的效应,一时间T型车炙手可热。虽然它的价格未能降下去,卖825美元,但它优良的品质,让人们感到物超所值。这时候,购买福特T型车成了一股热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福特T型车已占世界市场的一半以上。至1928年停止生产这种汽车为止,福特公司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

一时间,美国人都爱上了它,人们歌颂它,把它发生的各种故事寄给福特,还给它取了个昵称:“利齐罐头”。不用多久,每个人都得有辆“利齐罐头”。“利齐罐头”车像一条平稳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流出福特汽车公司。

农场主们发现当机械损坏时,可用T型车快速送到镇上。生病的小牛得用它运送到兽医站,他们把山羊拴在运送板上出行,一个农场主甚至将两头猪绑在后座上运到市场去。农场主的妻子用存了一周的鸡蛋钱,愉快地驱车去商场,进行周六大采购。

邮递员用过去1/3的时间即可跑完全程,消防队员们将软管和水桶装满整个T型车,快速冲出去救火。

但没有人比福特本人更满意T型车。福特总是喜欢野餐。如今,在工厂辛勤劳动一周后的周末,他最大的乐趣是打电话告诉克莱拉,准备好野餐篮。克莱拉就会带上盛满食品的篮子,坐进车里。福特将欢快地跳到驾驶座上,驱车外出度过一天。

而在今天看来,T型车确实其貌不扬。人们很难想象,福特公司能凭它发迹,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即使是早期的汽车,论相貌,也轮不到它艳压群芳。且不说那美轮美奂的劳斯莱斯,就是那别克、雷诺、斯蒂培克都比它漂亮千百倍。可是就是这么一只丑小鸭,竟统治美国汽车市场达18年之久,其产量占世界汽车总量的一半,这简直就是汽车工业界的奇迹。

为什么T型车能给福特公司创下这么辉煌的业绩呢?福特自己认为,首先归功于车子本身的良好性能,价格便宜;其次是它操作简单,易于修理。

T型车的成功,实质上是福特经营目标的成功。福特造车,其方针定在为人民大众服务上。服务对象众多,自然市场占有率就高,这个浅显的道理真要弄透彻却并不容易。

T型车成功除了它本身招人喜爱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外界原因:美国道路情况开始变好是促进汽车普及的一个重大因素。过去美国的马路都是泥土、砂石铺就,路基狭窄,路面坑洼不平,坐在车上颠得厉害,所以那时的车子都不装顶篷。公路上也没有行车标志。

有一个笑话,说那时有3个人驾车行驶在佛罗里达州。天快黑时,他们来到一处岔道口,不知该走哪条路。黑暗中看到路旁一根柱子上挂着块木牌,他们想到应该是一块路牌,于是便打赌,派了一个人爬上去看。其中一人费了好大劲爬上去,划根火柴一照,那上面写的是竟然是一个香烟品牌的广告。

后来,在汽车商和驾驶者的要求下,美国的公路设施正在日趋完善。

第二个外部原因是T型车品质不断加强,而价格反而不断下降,由最先的800多美元,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降到了500美元,这给人们一种奇特的心理影响,大家以为有神助福特似的。

最后一个外部原因是T型车已是家喻户晓的代步工具,美国人已经很亲切地把它称为“铁皮车”、“贫民车”、“咔哒车”、“小福特”、“小蟑螂”等。对于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它俨然是家庭的一分子,它有时脾气乖戾令人恼怒,有时忠实可靠讨人喜爱。

而它的平民化风格为各阶层人士所喜爱,连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众多的电影明星乘的也是这种车子,可见它的广告效应不可低估。

美国人说T型车朴实无华,像苍蝇一样随处可见,像苹果饼一样是纯粹的美国味。它从1908年8月宣布即将上市,至1909年年初在市场上广为销售,从福特汽车公司源源不断地开进了成百上千万美国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的家中。1920年,美国城乡道路上奔跑的汽车几乎有一半都是福特T型车。

而T型车产生的汽车文化永远改变了普通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正如有人所说,“汽车机动性”产生的影响于20世纪早期成了新社会和新经济的有力支柱。

T型车出现后的15年内汽车制造业成了美国工业产值的主导力量,汽车制造业又成了石油工业的生命线以及像钢铁、橡胶、玻璃和油漆等其他企业的首要客户。

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美国的道路交通建设,刺激了郊区房地产业的开发发展,并为诸如加油、旅游和路边食宿等新兴服务行业的滋生兴起提供了充分的养分。汽车载着人们上班工作、下班娱乐,也加强了区域联系和城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