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大量的军用品
生产大量的军用品
开往欧洲的和平船没有完成使命,而美国参战已成为既定的事实。福特不想逃避现实,因此,他表明,身为美国公民,就有保护国家的义务。他愿意按照战时的要求,调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计划,配合作战。
福特并不是一个固执毫无变通可言的人,何况他也不相信“勿以暴力抗恶”的道理,对德国屡屡击沉美国商船的事,他也愤怒至极,甚至还设计了一款舰艇对付德国。
当美国对德宣战时,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博物学家兼诗人约翰·保罗等一大批和平志士也站在祖国的立场上声讨德国的暴行。进入战时状态之后,福特汽车公司承接了政府和协约国一方大量的军事订单。
为了对付德国的潜艇,福特设计了一种只需一人操作的小型潜水艇。他的设想是让它潜到敌舰底下,从很近的距离击沉敌舰。但是美国海军当局并没有采纳他的这项设计,给他的任务是生产一种称之为“鹰”的新型驱逐舰。合同规定,福特公司应在10个半月内向海军提供112艘“鹰”的新型驱逐舰。
福特汽车公司从未有过生产船舶的历史。现有的生产设备与造船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必须新建一座工厂。福特部分利用了政府投资,在迪尔本的洛格河畔开辟了一片工业区。新的厂房按现代方式设计,厂房长800米,高3.5米,全部是用钢架和玻璃建成的。
“鹰”型驱逐舰由海军设计,福特汽车公司负责制造。1917年7月11日第一艘“鹰”的新型驱逐舰下水了。福特公司制造的厂房里设有3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同时生产7艘船。这是世界造船史上第一艘以大规模生产方式制造的船。
船首的旗帜上写着:“一天一只鹰,打跑德国兵。”福特在组织生产上确实令人敬佩。这艘战舰并不算小,船上装有防空武器和攻击潜水艇用的深水炮,并且还装有爱迪生新发明的潜艇探测器。
除了制造驱逐舰以外,福特汽车公司还为美国和协约国制造了大量的自由式发动机、1.55毫米和4.7毫米的弹药箱,还生产了监听装置、钢盔、防毒面具、军用卡车、救护车等。
福特汽车公司还想为美国军方制造飞机。他设想能像生产汽车一样,用大规模生产方式制造飞机,他的目标是15万架。但是福特并没有一整套生产方案,他情愿相信过去的经验,即在干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但是美国政府没有接受他的主张,只交给他生产飞机引擎的任务。
福特汽车公司还为美国军队制造过装甲车。做这种东西对公司来说是轻车熟路。毕竟不像飞机、军舰,装甲车有很多地方与汽车相类似。起初,军方只要求福特公司改良原有的装甲车。而福特公司造出的装甲车重量只及过去的一半,但强度却跟以前完全一样。军方感到很满意,于是接着要求他们生产一种只容两人驾驶的装甲车。
新的装甲车造出来后,在实验中经受了枪林弹雨的猛烈扫射,仍能勇往直前。美国陆军一口气订了15000辆。幸运的是,它还没有来得及在欧洲大陆耀武扬威,这场战争就结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公司总共生产了39000辆军车、4000台飞机引擎、60艘驱逐舰,以及其他大量的军用品。
战争期间,福特对公司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深感满意,但他却对那种普遍的狭隘的“爱国热忱”非常厌恶。当时,有些人对那些祖籍德国或在德国出生的人都加以歧视。福特不赞同这种盲目的种族论。他说,不论是谁,只要他在为福特公司服务,就是公司的好员工;只要他在为美国服务,就是美国的好公民。
福特汽车公司有一位工程师叫彼特,出生于德国,负责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就因为这一点,董事会里有几位股东就主张将他调离军工部门,福特坚决否定了股东们的提议。
这件事被新闻界报道之后,有人便无端猜测,说彼特是个热爱自己祖国的德国人,他在福特公司军工部门的工作接触军事机密,而董事长福特却不肯将他调离,说彼特有可能泄密。
福特听到报道后非常生气。彼特早已加入美国国籍,并且宣誓效忠美国,他到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也已经有12年了,是公司的模范员工,这次生产飞机发动机,是得力于他的努力才使福特汽车公司以最少的费用生产最好的马达。
福特把诚惶诚恐的彼特找来,安慰他说:“你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你是一位踏实忠厚的人,我了解你,相信你,如果他们要处你绞刑,我就在你前边去上绞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汽车公司的利润只及战前的1/3,而且都是靠销售民用车辆所得的,军火生产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利润。
福特说过:
利用战争赚钱,为牟利而生产武器,这是欺骗同胞,亵渎高尚的爱国情操的行为,像这样赚来的钱充满血腥味,我分毫不要,假如生产军火获利,我一定会全数捐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