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向政府求援
无奈向政府求援
早在危机开始时艾柯卡就很清楚,只有采取紧急措施才能挽救克莱斯勒公司。虽然他们采取了包括尽一切可能节省开支等措施,但是公司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坏,亏损越来越大。他们已没有能力自救,如果要想生存下去就得求援。
艾柯卡认为只有一个办法能摆脱困境,那就是向政府求援。
“有什么法子呢?”艾柯卡回答说,“这是唯一的出路。”
他们能尝试的别的办法都试过了。1979年至1980年期间,曾经举行过几百次投资者会议。但是大多数投资者到头来都是说空话的、骗人的,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凡是有可能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艾柯卡都找过,但是都没有希望。
还有就是去找那些声称能够代表富有的阿拉伯人的中间人。艾柯卡知道有许多阿拉伯人是很富有的,他们甚至不断查找150多位阿拉伯头面人物各种线索。
艾柯卡常问财政部:“从哪里还能找到富有的阿拉伯人?”他会晤过十多位同阿拉伯人有些关系看上去似乎有点希望的人,但多数被证明是骗子。他们都说自己可以接近某个将要来这里投资的阿拉伯王子,但都毫无结果。
艾柯卡同大众汽车公司的总裁托尼·施默克进行过更为严肃认真的讨论。自从20多年前托尼在福特公司德国分公司从事采购工作以来,艾柯卡和他一直是好朋友。
他们曾就大众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合并的“宏伟计划”进行过秘密谈判。他们计划两个公司联合生产一种汽车,克莱斯勒在美国国内销售,大众汽车公司在欧洲市场销售。
早些时候,克莱斯勒已经就每年向大众汽车公司购买30万台4缸发动机安装在“欧尼斯”车和“地平线”车上一事做了安排,这两种车都同大众汽车公司的“兔牌”汽车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已经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
实行这项计划显然是有好处的。克莱斯勒的汽车商网点将会大幅度增加,可以在固定开支下推销出更多的汽车。
艾柯卡和斯普里奇一直在谈论这件事。克莱斯勒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的合并将代表着“全球汽车公司”的一个开端,他们都对这个计划的可能性表示乐观。同大众汽车公司的合并一旦成功,可以毫不费力地再找一家日本公司进行合作。
这时,克莱斯勒公司同大众汽车公司的谈判已经进入到实质阶段,问题就出在大众汽车公司看到了目前克莱斯勒公司的收支情况后,就退出不干了。他们认为这项计划太冒风险了,到最后也许不是他们把克莱斯勒拉上岸,而是克莱斯勒把他们拖下水。
想和克莱斯勒合并的还有其他公司,包括约翰·德洛里的公司。德洛里离开通用汽车公司后自己办起一家汽车公司。他找艾柯卡讨论关于他的公司同克莱斯勒合并的事。
他来访时,两家公司都处在危机之中。艾柯卡对他说:“我父亲对我说过,决不能把两个失败者放在一起,所以还是等我们两家当中的一家有起色后再来谈这个问题吧!”
最后,艾柯卡又和那些可能会给克莱斯勒帮助的人士举行过许多次会谈,但最终不得不向政府求援。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是以申请贷款保证的方式要求政府援助的。
约翰·里卡多和艾柯卡一样,变得一天比一天着急。虽然他即将离职,由艾柯卡管理公司,但从技术上讲他还是公司的董事长。里卡多认识到公司这条破船将很快下沉,除非立即找到一种补救办法。为此他前去华盛顿。
他首先争取国会支持对政府有关规定冻结两年的要求。这可以使他们把钱用在生产耗油率低的新汽车上,而不是全力以赴去榨取排气管里的最后一克碳氢化合物。
里卡多的做法是对的。虽然克莱斯勒公司的许多问题是管理不善直接造成的,但是政府对公司目前的局面至少负有部分责任。
政府制定了一些关于汽车安全和控制废气排放的既强硬又考虑欠周到的条例,接着他们对美国的汽车公司说:“不许你们联合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和发展,必须由各家公司单独地进行。”可是他们忘了,日本采取的战略正相反。由于日本的汽车公司不需要遵守反托拉斯法,他们的才智能够得到集中使用。
由于反托拉斯法,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无论如何都要分别设立有关机构,而研究的是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这给像克莱斯勒这样的小公司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负担。
由于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石油价格增长了一倍,他们不得不转而生产前轮驱动和高度节油汽车。这样,单是应付日后汽车生产一项,克莱斯勒公司每月开支就得1亿美元。
另外,每个星期五他们还必须拿出2.5亿美元发工资和支付上周购买的零件费用。公司的趋向和前景如何已是不难预见的了。
1979年8月6日,威廉·米勒停止担任联邦储备局主席而充任财政部长。他在任联邦储备局主席时曾对里卡多说,克莱斯勒公司应当寻求政府的帮助,否则会遇到破产。
他一上任首先宣布,他赞成政府对克莱斯勒公司给予支持,因为这种支持符合民众的利益。但是他却不同意提供税赋优惠。不过他说,如果克莱斯勒向卡特政府提交一份如何继续生存的全面计划,政府会考虑提供贷款。
到这时候艾柯卡才决定申请贷款保证,即使这样,他们内部还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尤其是斯普里奇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认为政府插手会毁了公司,艾柯卡不敢说他的话错,又没有别的办法。“行,”艾柯卡说,“你不愿意去找政府是吗?我也不愿意,那么你给我一个更好的办法吧!”
然而大家都没有其他法子,宣告破产根本不是他们的选择。就这样他们勉强决定向政府提出要求贷款的申请。
他发现要求政府贷款有过许多先例,甚至华盛顿的地下铁道也得到过。艾柯卡一次又一次地同编辑和记者们谈过,他们不过是步别人的后尘罢了。
“还是面对现实看一看吧!”艾柯卡说,“地下铁道不过是首都的一件展览品而已。”
“展览品?”他们说,“这是运输网。”
“那好,”艾柯卡说,“你们到底认为克莱斯勒是什么?”
对任何愿意听取意见的人,艾柯卡继续向他们强调,克莱斯勒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相反,他们是美国正在发生的不正常情况的一个缩影,汽车工业受到的打击比任何工业都要大。政府的条例、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使他们招架不住。
克莱斯勒公司值得一救吗?
对于政府可能向克莱斯勒公司提供贷款一事,从一开始就几乎人人反对。不出所料,最激烈的反对来自企业界。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强烈反对贷款计划,许多人公开表明他们的观点,其中包括通用汽车公司的托姆·墨菲和花旗银行的沃尔特·里斯顿。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联邦政府向克莱斯勒公司提供贷款的做法背离了美国精神,是对这一精神的一种亵渎。各种忠告像流水一样向艾柯卡涌来,种种陈腔滥调死灰复燃。
例如,有人说:“贷款保证违反自由企业精神,它会鼓励失败,并且削弱市场纪律。应该像流水一样顺其自然,适者生存。不要在一场比赛的中途改变规则。失败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就像惩罚对于基督教徒那样自然,自由竞争精神永存。”还有其他各家说法,应有尽有。
全国制造业协会强烈反对政府提供贷款。在1979年11月13日的一次会议上,它下属的企业圆桌会议政策委员会就克莱斯勒公司的形势通过了以下声明:
办企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允许失败也允许成功,既可亏损也可盈利。不管失败给某些公司和个人带来了多大的困难,由于企业得到尽可能自由和充分经营的许可,因此作为国家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利益仍然得到最好的照顾。
按修改以后的法令看,失败和重新组织的后果,换句话说就是破产虽然严重,但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政府、企业和群众越来越意识到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付出的高昂的代价和收到的低效率,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参与经济活动就尤其不妥当。现在是重申“不要政府帮助”的原则的时候了。
这项声明使艾柯卡十分恼火。他写了这样一封公开信:
先生们:
就在我在华盛顿为克莱斯勒公司的贷款要求作证的同一天,克莱斯勒公司为其成员之一的企业圆桌会议发表了一项反对“联邦政府帮助”的新闻公报。得悉此消息,我极为不安。
为此,本人有几点保留意见:
你们圆桌会议的工作人员表示,你们在准备这个声明过程中没有同任何研究破产问题的专家商讨过这个问题。否则,我相信这个声明不会对破产的优越性怀有这么大的自信心。
受雇于克莱斯勒公司的全国几十万工人在这场关于他们前途的大辩论中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最后,请接受克莱斯勒公司退出企业圆桌会议的要求。
这就是艾柯卡要对企业圆桌会议说的话。艾柯卡想告诉他们:“也许你们是美国的企业名流,但你们却是一帮伪君子。你们的决定只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影响!”
克莱斯勒受到了孤立和围困,但艾柯卡的立场是明确的。他对那些人说:“主张自由办企业的资本主义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经济体系,我百分之百地支持。但要事事平等,这才是它唯一的出路。”
当然,过去的管理不善要负大部分责任。克莱斯勒完全不应当以产品投机,不应当扩大海外市场,不应当生产式样陈旧的汽车,它应当多注意产品质量。
但是最终使克莱斯勒公司陷入困境的是越来越多的政府法规的无情束缚。艾柯卡用了一周的时间向国会说明情况。
他们不断地问:“你为什么老到这里来大叫大嚷法规?”
艾柯卡说:“因为是你们制定了这些法规,却把责任归咎于我们。”
他们接着又说:“那是愚蠢的经营管理所致。”
艾柯卡不想争论下去了。
“行,”艾柯卡对他们说,“我们不要再争论了。你们法规占50%的错,我们经营管理上占50%的错。你们想让我做什么?把那些过去做错事现在已不在这里的人绑到十字架上钉死?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问题上来吧!是你们致使我们陷入了困境!”
艾柯卡认为,反对者从来就没考虑过挽救克莱斯勒公司倒闭,将会造成包括公司的雇员、汽车商和材料供应商总共60万人失业的危险。
艾柯卡去找政府并且对他们说:“如果有必要保护个人,那么保护他们的公司同样有必要。有工作就可以使他们有饭吃。”
他们的争论涉及竞争问题、工人就业问题,但最为重要的是对于经济问题的争论。艾柯卡不得不把不同选择的结果列出来,这让财政部意识到,如果克莱斯勒公司倒闭了,国家仅在第一年就要向公司的失业工人支付失业保险费和福利费27亿美元。
艾柯卡对国会说:“你们可以选择,你们愿意现在就付27亿美元呢,还是愿意提供以后有机会归还的只有27亿美元一半数目的保证贷款?前者现在就付,后者以后再付,供你们选择。”
艾柯卡一面在国会内外展开激烈的争论,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积累资金,包括把债券卖给其他公司。但是艾柯卡情绪低落,因为不管他走到哪儿,都没有人说这句话:“坚持下去吧,你会成功的!”
在国会辩论过程中,人们普遍赞成以宣告破产来解决克莱斯勒的问题。根据联邦政府的破产法令第十一章规定,在他们的内务整理完毕之前,归还债务方面将得到保护。几年以后,克莱斯勒也许成了一家规模不大而经济蓬勃发展的公司。
艾柯卡请教了多方面的专家。他们告诉他说,正像艾柯卡已经知道的那样,按照他们的情况宣告破产将是一场大灾难。
不谈克莱斯勒公司本身,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破产对国家会有什么益处?据有关资料估计,克莱斯勒公司的倒闭将使美国公民增交失业、福利等税金160亿美元。
宣告破产将付出如此重大代价!在全国对克莱斯勒的未来展开争论的过程中,各种舆论都对克莱斯勒肆意抨击。
《华尔街日报》尤其冷酷无情。他们拿贷款保证大做文章,在一个使人难以忘却的社论标题下,他们把贷款保证称为“克莱斯勒的无能”。
在贷款危机期间,克莱斯勒借到的贷款还只有按法律所应借到的那部分的时候,《华尔街日报》的一篇社论《让他们体面地死掉吧》轰动一时。
艾柯卡气极了。他给那位报纸的主编写信说:“实际上你们是说,因为病人服下药方规定的一半药量后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所以就应该把他弄死。幸好你不是我的家庭医生。”
“我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施舍!”艾柯卡生气地对不明真相的人说:“许多人不理解。他们以为我们要求施舍,好像觉得卡特总统送了我一张祝贺克莱斯勒公司早日恢复生机的慰问卡,里面塞满了面额10美元、20美元崭新的钞票,总额高达10亿美元。许多好意的美国人显然认为,克莱斯勒公司已经得到了一纸袋现款,而且这10亿美元无须归还。要是真的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