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股决定铁轨宽度
把5只猴儿放在一个笼子中,并在笼子的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儿伸手拿香蕉,人就用高压水流教训它们,直到没有一只猴儿敢动手为止。然后用一只新猴儿替换出笼里的一只猴儿。新来的猴儿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动手去拿香蕉,触怒了原来在笼子中的4只猴儿。那4只猴儿竟代替人去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儿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规矩”为止。试验人员不断把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儿换出来,直到笼子中的猴儿全是新猴儿,但此时再没有一只敢去碰香蕉。
猴儿天性爱吃香蕉,可是在外来压力下,违背猴儿天性的制度居然强化而成为第二天性。最初,猴儿们不让群体中的任何一只猴儿去拿香蕉是合理的,为的是免受“连坐”的惩罚,但后来人不再用高压水介入,猴儿们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这是多么可怕的“路径依赖”啊!
在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一个法则——指的是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猴儿的故事告诉我们,经济学家们并不是在故弄玄虚。
猴儿的故事足以让人们感到了路径依赖的可怕与不合理。下面的这些故事,也许会让你对路径依赖的威力印象更深,并从中体会到几许悖谬与幽默。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规定为56 5英寸(合1435毫米)。这个标准是以什么为依据制定的呢?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造电车轨道的人所设计的。
那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因此沿用了马车车轮的间距。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那时候的马车如果用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被英国老路的辙迹上损坏。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老路都是由古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的,所以56 5英寸正是古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用其他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如果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古罗马人为什么以56 5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说出来,也许会令人大吃一惊——那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之间的距离!就这样,在一个一个的“惯性”依赖下,美国铁轨间的距离成了56 5英寸,多么严格地道的路径依赖啊!
有趣的是,这个路径依赖给航天事业也带来了“后遗症”。航天飞机的燃料箱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工程师原来很想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却不能如愿。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点——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两匹马屁股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因此,我们感慨地看到,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居然不得不被2000多年前两匹马的屁股所制约!
巧合的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土木工程学家詹天佑(1861~1919)修建京张铁路时,也用了当时通用的1435毫米(56 5英寸)标准轨距。
当然,世界上也有其他类型的窄轨(常见的轨距有1067、1000、762、610毫米)和宽轨(常见的轨距有1524、1600、1676、1685毫米)。
在其他领域路径依赖还有有利的一面。
众所周知,中国加入WTO以后,“技术壁垒”已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付我国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手段。要克服技术壁垒,必须实施农业标准化。例如,水稻的标准化生产,就要采用盘育、摆插、节水灌溉、病虫草综合防治等多项国际新技术标准。这不仅提高了水稻的品质,还可降低生产成本,仅盘育秧一项,就可节水95%、节地90%,节种50%,秧龄由原来的50天缩短到35天,而且使原来每亩秧苗能插秧25亩变成150亩。
又比如,日本餐饮业在其连锁店中卖出的汉堡和可乐,永远是17厘米厚和保持4℃——据说这是大多客人的最佳口感。
可以说,路径依赖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有了这“三化”,我们就不必担心买的灯泡对不上灯头,也不必担心买的螺母旋不进螺丝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