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自然法则”

不知道你是否做过这样的计算?正方形内切圆的面积,与正方形被这个圆占据之后剩余四角的面积之比。答案是(0.257π)∶(1-O.257π)≈78.5∶21.5或78∶22。

圆面积和四角面积

之比大约是78∶22有趣的是,空气中的氮和氧的体积比,以及人体中水分与其他物质之比,也都大约是78∶22!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78∶22现象,称为“大自然法则”或“宇宙大法则”。不但许多自然事实符合这一法则,而且社会和人文活动也遵循这一规律。

最先发现宇宙大法则的是犹太人,他们将其世代相传并视之为神秘和神圣的法则。犹太人做生意,喜欢用78∶22来剖析每桩买卖的比例。例如,在回答“是存款的人多,还是借款的人多”这个问题的时候,一般人多回答借款的人多;但是,犹太人很早就发现存款的人比借款的人多,其比例约为78∶22。道理很简单,银行是靠很多存款的人的钱转借给少数借款的人而生存的。他们还认为,世上有78%的财富永远在22%的富人手中;而78%的普通人则只有22%的财富。他们鄙视“薄利多销”,就是从这里来的。他们做事总是信心百倍——因为他们认为只有22%的人才知道这个法则。

虽然人们目前还不能科学地揭示遵循大自然法则的类似现象之间,究竟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某种必然的共同因果关系,但协同论的研究却给了我们重要的启迪。协同论的创立者、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1927~),在对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社会、经济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提出:虽然从表面看,支配各学科的理论、工具和方法都不大相同,但由完全不同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宏观结构的演化行为则是类似的。

汤因比在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巴瑞多(1843~1923),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他根据这个事实和宇宙大法则,提出了近似的“80:20原理”,也叫“巴瑞多定律”或“二八律”、“二八法则”,又称“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法则”。它的要旨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他认为,在意大利,也是80%的财富被20%的人占有——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后来人们发现,许多事物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遵循这一规律。

根据二八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少数人”,是他们所在的社会的发动机。

二八律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体现。

首先,体现在自然科学中。在生物学领域,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卡尔·尼克拉斯等在2001年初证明,二八律也适用于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他们认为,植物体积生长速度是质量生长速度的80%。由此,植物学家们今后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森林的生物量及生长情况等做出预测。

当然,动物生长也遵循这个比例。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就知道动物界存在“比例换算定律”——动物生长的时候,体积增长慢于质量增长。例如,如果人按某些科普电影描述的那样,以相等的速度增加体积和质量而成为巨人的话,那么心脏将不能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人也会因患心脏病而死。

在天文学领域。令人称奇的是,宇宙的80%的星系都呈“螺旋一漩涡”状。对此,至今科学家们仍不知道无所不在的万有引力是如何把灿烂的星系塑造得那么美丽动人的!

在医学领域。日本医学博士春山幸雄在他的畅销书《脑内革命》中指出,医生治好病人的实际治愈率仅20%,而80%都是白付药费,即未治愈率与治愈率之比为80:20。所以,他主张视病情不同而少用药或不用药。他还认为,要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就必须有乐观向上的心态,自我营造愉快的生活氛围。他推崇2000多年前中国医学“医未病之病”的哲学思想。因为现代医学证实,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分泌出一种有良性刺激的“快感激素”,增强体内的免疫细胞,具有防止老化、抵御疾病、提高自然治愈力的出色功效。“防病于未然”,是公认的良方。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内,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耗费了80%的医疗资源。这挑战了整个的医疗制度和体系。

其次,体现在社会和人文科学中。

1 在经济学领域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20%的人口所耗尽的。

大型商场20%的商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而80%的商品的销售额,则只占总销售额的20%。这样,就应该尽全力销售高利润的产品。

大公司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就该努力扩展与这20%的顾客的合作。这样做,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给所有的顾客更容易也更值得。

一个公司80%的业绩,来自20%的销售人员。

中国第一位回大陆当人寿险保险营业员的新加坡华侨吴长达,在2000年8月被第三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评为“银龙奖”得主和“杰出业务精英”。他因为收保单多,善于做100万以上保单,所以被称为“吴百万”。吴长达成功的“诀窍”是,用80%的精力去“攻克”20%的大客户。

2 在IT领域

占全球人口总数20%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80%的信息量;而占人口总数8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占有20%的信息量。这使“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电脑互联网中只有20%的娱乐、交友类信息,80%则是科技知识类信息。然而,却有80%的人是冲着那20%来的;而冲着剩余80%而来的,仅有20%的人。

在网络游戏市场中,优秀游戏中的80%是由20%的公司制作的——TOPTEN中的前5名就是生动的例证。

80%的电脑故障,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

3 在股票投资领域

大量统计显示,国外——例如美国几十年的经验表明,超过80%的专家们运作的资金收益率比市场平均数低。只有20%的专家运作的资金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数。

在股市中,众多股票的某一轮行情中,只有20%的股票涨势凌厉,80%疲软。20%的股票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80%,而80%的股票成交量则只占总成交量的20%。

经验表明,80%的股评无用。所以投资者切不可将股评作为投资的惟一依据。漫天飞舞的股评只有经过筛选、过滤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投资者要跻身于20%的赚钱者的行列,仅靠听股评是难以成功的,要把80%的不重要因素放在一边,把握投资决策中影响最大的20%的因素,立足于了解、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抓住那些“牛市”的个股。

4 在汽车制造领域

现代大型汽车制造厂只有开工率大于80%,才可能盈利。而在2000年初的时候,西方大型汽车厂平均开工率仅为69%。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在当年3月,著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实行了“合并”,以提高开工率。

5 在交通领域

80%的交通拥堵通常发生在20%的路口上,因此交通管理部门应“重点关照”这些路口。20%的“马大哈”驾驶员,是制造80%的车祸的“元凶”。

6 在生活领域

80%的电视观众收看的仅仅是其中20%的节目——或者说,80%的电视节目并不受80%的观众的欢迎。

80%的时间,穿的只是20%的衣服。

20%的朋友,占去80%的你与朋友见面的时间。

80%的乐趣,来自20%的活动。

20%的人享受了世界上80%的爱情——他们总在爱和被爱;而余下80%的人却只能寻寻觅觅,苦苦追求。

20%的人历经人生80%的大喜大悲,体验80%的精彩和跌宕;而80%的人更多地在一天天重复平淡的日子。

20%的人可以实现80%的心愿,而80%的人只能实现20%的心愿。20%的人倒的霉,占了80%;或者80%的人,伸着脖子看着20%的人的好运气而“空悲切”——正如中国古话所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从中得到感悟的人,有时可能因此改变命运。

在工作领域。人生80%的工作成绩,决定于20%的劳动和付出。一个人80%的收入,来自20%的劳动时间。因而“须臾”人生的“奥秘”,是决定取舍,抓关键、保重点。有“舍”才有“得”,“舍”就是“得”。

7 在学习领域

字典中20%的字,用在你一生中80%的句子里。一本书80%的价值,能用20%的篇幅表达出来,而且能在看完整本书所需时间的20%之内完成。

20%的课本知识,可获得80%的考分。所以,“抓重点”很重要。在传统课堂教学的随机提问中,80%的反应往往只来自20%的学生;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大大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8 在军事领域

一个100%的军事体系,起关键作用的只有20%;集中力量打掉这20%,整个系统将立即瘫痪瓦解。

9 在信访领域

2003年11月中旬,国家信访局周占顺局长在接受《半月谈》杂志社专访的时候说,经统计调查分析,在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是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但应予解决的问题,80%以上可以通过各级党、政的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

10 在心理学领域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

美国学者理查德·考茨对上述现象作了总结——在《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一书中,将二八律称为“黄金法则”。他认为,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等等之间,都基本遵守二八律。由此,考茨得出两条结论。第一,没有一种活动不受到二八律的影响。第二,从生活的深层次去探索,找出那些关键的20%,就能取得80%的好处;以“平静、少做些”的心态,去锁定能以二八律完成的目标——不必苦求所有的机会。

英国人理查得·科克——一个颇有影响的企业策略顾问兼投资家,写了一本名叫《80/20法则》的畅销书。书中建议从七个步骤开始时间革命:①破除陈旧的观念——努力等于回报,②捍卫工作的快乐权,③只为你自己工作,④找到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⑤找出关键的20%,⑥让那20%的时间增加,⑦不做或少做没有价值的事。愿人们在正确理解他的观点时,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