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保龄球运动的竞赛与裁判
1.保龄球的发展历史
保龄球早5200年前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后来到了3世纪至4世纪再次在德国出现,目前它已经演变成为了一项广受世界人民喜爱的运动。
保龄球起源
(1)早期埃及
保龄球的起源也许可以追溯至5200年前的古埃及,人们在那里发现了类似现代保龄球运动的大理石球和瓶。
(2)早期德国
3世纪至4世纪的德国天主教徒在教堂走廊里安放木柱,用石头滚地击的。他们认为击倒木柱可以为自己赎罪、消灾;击不中就应该更加虔诚地信仰“天主”。直至14世纪初,才逐渐演变成为德国民间普遍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
世界保龄球发展
保龄球在诞生以后,很快在欧洲的其他国家流行开来。在1626年时,由于荷兰移民横渡大西洋到美洲,使这项娱乐也因而出现在美国。
在16世纪时是9个瓶的游戏,数年后,演变成10个木瓶,瓶的摆设形状也从钻石形变成三角形。1895年美国保龄球总会正式成立。1901年在芝加哥的维鲁巴克大厦保龄球馆举行了第一次竞赛。此后保龄球活动蒸蒸日上并跻身于大雅的堂。随后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地流行。
1916年成立了女子保龄球协会和青少年保龄球协会。
1946年,AMF公司研究制出全自动置瓶机,将保龄球运动推向新纪元。
1952年,国际保龄球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它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宗旨,提倡和推进了这项运动的发展。并将世界划分为美、欧、亚三大区域。
1954年在赫尔辛基举行了第一次国际竞赛,共有欧洲的7个国家参加。
1963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锦标赛。
1964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杯赛。
1968年举行了首届亚洲锦标赛。
1974年、1978年、1986年保龄球项目被列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上,保龄球被列为表演项目。
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将保龄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保龄球即成为示范表演项目,并争取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中国保龄球发展
(1)运动起源
保龄球虽是西式运动,但根据不完整考证,在“五四运动”以后,即1920年左右先在上海,后在天津、北京等地曾建过原始的保龄球球道,这些原始的球道,采用人工摆瓶,人工拣球,仅是富豪贵族的一种超级享受的休闲运动。
解放后,保龄球运动,曾被视为是资产阶级的娱乐方式,使该运动遭到长期的封杀,消失殆尽,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新风,保龄球运动才在中国大地蓬勃地开展起来。1981年12月上海锦江饭店同美国AM公司合作修建的6条自动化保龄球道,一般被视为是中国现代保龄球的起源。
(2)发展现状
保龄球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很短时间内就以它那强大的融合性,娱乐性,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男女老少的一致欢迎。现在保龄球运动已经遍及全国,在各个大中小城市,在各个宾馆、饭店、旅游点、风景区,甚至县镇都建立了许多保龄球馆。如今,在我国已经大约有2000多个保龄球馆,20000多条保龄球球道。
为了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1984年国家体委决定把保龄球列为全国竞赛的体育项目;1985年5月成立了“中国保龄球协会”;1985年7月在珠海举了首届全国竞赛。为了更好推动这项运动,国家体委组织优秀运动员集训,参加各种国际性竞赛,请国外教练、专家来讲课,每年举行全国性竞赛,使我国的保龄球运动水平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保龄球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
保龄球运动是一项用滚动的球将排列在18米的外的瓶状立柱击倒,以击倒瓶数的多少来计算胜负的一种单纯明快的运动,它和别的运动相比,没有年龄,体格,性别的限制,它有极大的融合性,可与对手分庭抗争,又可一个人单独娱乐。具体来看,这项运动有以下特点:
(1)潇洒幽雅
保龄球运动自始至终轻松快乐,体现出一种绅士,淑女的美,它不吃力,不痛苦,不用大汗淋淋,不必像投铅球似的呲牙咧嘴,悲壮怒吼,不必像跑马拉松似的晕厥数次,口吐白沫,它静中有动,动中有礼,是情人伴侣,同事好友,雅俗共乐的一种十分安全休闲的体育运动。在世界许多国家著名的国际连锁饭店、国际连锁俱乐部,以至在一些私宅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标志都设有保龄球球道。
(2)举手皆能
保龄球运动,是非常大众化的群众体育运动,它来自不管多么恶劣的天气,不管是什么人,有无保龄球经验都不需要事前做任何准备,只要能举手,马上就可以参加。在拥有最多爱好者的保龄球王国美国,82岁高龄的老太太还曾在正式竞赛中得过第三名,而在另一场正式竞赛中还出现过7岁幼童与90岁老翁,同时出场的竞赛趣事。保龄球运动不分时间、季节,男女老幼皆宜,这是保龄球运动的最大特点。
(3)胜负难测
保龄球运动的另一大趣味性,在于它的独特的记分方法,全中、补中、残瓶三种状态,在成绩计算上会相差3倍的比分,这使保龄球的竞赛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尤其在第九格,不打到最后很难断定胜负。
(4)富有挑战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打保龄球尽管入门容易,但要打得好,得高分,却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并需要不断地练习,以提高打球的技术与技巧。
作用
保龄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影响上。
(1)有益身体
打保龄球只要姿势正确,全身200多块肌肉都能得到锻炼,对人体的心肺、四肢功能的健身功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对于需要和喜爱健身的人来说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
(2)培养意志
保龄球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保龄球运动不仅是一项健身的运动,还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保龄球运动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冷静、自信与从容,对这种感觉的追求恐怕正是保龄球运动的在全世界日益风行的理由与原因吧!
(3)休闲娱乐
保龄球运动的乐趣在于:不管你是三五成群,还是出双入对,不管是全家上阵,还是自愉自乐,都能各得其所,因此,这项运动成为当今娱乐休闲的新时尚。
3.保龄球竞赛的场地
保龄球的场地由球道、投球区等部分组成。
球道
(1)结构
球滚动的路,由宽约0.3米,厚约0.15米的39个木条制造而成。
(2)规格
全长为19.15米。从犯规线至瓶区中心的一叫瓶的长度为18.28米,宽为1.042米至1.066米。
(3)构成
由助跑道、犯规线、发球区、边沟、边墙和置瓶区等几部分组成。
标记
球道上有两组标记,是球员打球时瞄准用的。
(1)箭头
距犯规线3.6597米至4.8795米不等,这组箭头又叫做目标标识点,每隔5块木板有一个箭头,从左向右数依次分布,一共是7个箭头。
(2)小圆点
离犯规线约为2.4397米,分为左半组和右半组,两组相互对称。这种圆点叫做引导标识。右半组依次分布,左半组则分布在从左数同样的位置上。
投球时,以目标标识点及引导标识点为基准投球的方式,叫做“标识点瞄准式”。
助跑道
(1)概念
助跑道就是球员走步、滑行及掷球的区域。
(2)规格
长度一般为4.573米,宽度与球道的宽度相同,为1.042米至1.066米的内。
(3)标识
①助跑标识 在助跑道的起点处有两组共10个标识点,被称作助跑标识,也叫站位标识,是供选手选择站位位置的标志;
②脚步标识 在助跑道与犯规线之间,有一组7个标识点,叫做脚步标识,也叫滑步标识,这是为助跑时最后滑步的位置而设的。
(4)要求
对所有的球员来讲,助跑道对他水平的发挥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助跑道必须保持干净和平整。
投球区
投球的地方,投球时助走区域为4.75米以上。
犯规线
球道的投球区的分界线。如果投球时越线或踩线,就算是犯规而不算分。
坑
球的瓶落进的区域。
护板
置瓶区到坑的两侧,用纤维质料做的板。
球沟
球道两边的沟,宽为0.225米至0.2375米,深为0.0875米。
回球装置
投球之后,使用自动机械把球回到记分台前面区域。
重置按钮
如果瓶没放好时,按下此键就可以重新置瓶。各种保龄球设备的此键位置都有此不同。
看板
显示全倒或剩下瓶位的显示器。
计分台
显示投球成绩的显示器。保龄球的计分设备设在球员休息区内,现代化的保龄球球场都有电脑记分系统和选瓶装置球员座位之前上方还有屏幕显示得分,甚至有制作的动画赞扬或调侃选手投球的水平。
故障呼叫按钮
联络机房排除故障的按钮。
球台
摆球的台,也是拿球的地方。
4.保龄球竞赛的器材
保龄球竞赛的器材主要包括球、球瓶和装备等。
用球
(1)材质
材质限定为非金属材质。均是中心以软木塞和合成强化橡胶混合组成,外层用硬质橡胶、塑胶或玻璃纤维包围而成。
(2)规格
直径0.215米,圆周0.685米。重量依照国际规定最重7.4千克。一个人可凭喜好而选择所丢的保龄球的重量,通常为3.6千克至7.4千克。
(3)选用
保龄球的重量基本上从2.7千克至7.4千克11个级。简便的选球标准如下:
①小学生 选用2.7千克至3.2千克;
②中学生 选用3.6千克至4.0千克;
③女青年 选用4.5千克至5.4千克;
④男青年,选用5.9千克至6.4千克;
⑤中高级球员 选用6.8千克至7.4千克。
球瓶
(1)材质
球瓶的材质使用漆木,外层涂上一层塑胶保护漆。基本颜色为白色。
(2)规格
高为0.38米,最粗的部位为0.12米,底部直径0.0502米。重量约1.4千克至1.6千克不等。一组10个球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不能差超过0.113千克。
装备
保龄球是一项高雅的运动,它对服装、鞋、护具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1)服装
①男球员 一般穿T恤和运动长裤;
②女球员 一般穿短袖衫、短裙或者运动裤。
(2)鞋
①禁止 禁止采用软橡胶底或者带有橡胶后跟的鞋;
②合适 鞋子的大小要合适,鞋带的绑扎不要过紧或者过松。
(3)护具
护具主要包括护腕和贴胶。
5.保龄球竞赛的人员
保龄球竞赛的人员主要是指参赛选手和裁判人员。
参赛选手
保龄球竞赛有队际赛、3人赛、双人赛、单人赛。
裁判人员
(1)人员配备
大型的保龄球竞赛一般会设置裁判长、裁判员各1名,记分员4名,裁判由专业裁判担任。
(2)裁判员
在保龄球竞赛中,裁判员按照有关规则组织竞赛正常进行。
(3)计分人员
①监督 在每个赛事中,都应有正式计分员或自动记分装置记录所有竞赛成绩。如犯规未被计分员记上,运动员又称未看记分表,应在执行裁判员的监督下将分数改过来;
②确认 一局竞赛中,分数没有累计,执行裁判员对该运动员原有成绩应予确认;
③查对 每个被批准的竞赛必须在记分表上详细填写每一次投球所击倒的瓶数,以便于每格均可以核实查对;
④签名 每个运动员和队长应在每局竞赛后立即在记分表上签名确认成绩,之后收到一张记分表的副本;
⑤处理 除了分数的计算有明显的错误外,成绩一经记录不得更改。一旦发现有明显的错误,执行裁判应立即改正。可疑的交竞赛主任处理,竞赛主任将按照规则,在限定的时间内将错误改正;
⑥批准 一局竞赛进行中出现漏记分数,在符合竞赛规则的情况下,经竞赛主任批准可以重投。
6.保龄球的相关术语
早安鸡
一局中最前面3格就连续全倒。
海底鸡
在最后3格打出火鸡。
红盘
此球局的分数在200分以上。
黑盘
整局都没有漏捡任何一球。
球床
即保龄球滚动的场所,指犯规线至1号瓶之间的地方。
进山路线
投球时供助走运动的场所。一般称为助走道。
拱门
指钩球弧度夸大时的球路。
平均击率
合计数局成绩所得的平均分数,又称为平均击率,代表掷球者的技术水准。
歪球
当右手投出球时,球路反其道而行,呈左弧抛物线,然后向右变曲的情况。
曲球
当右手投球时,呈右弧线最后向左侧变曲的球,相反,若为左手投球时,则向相反方向弯曲的球。
死球
投出的球被判无效的情况。
孪生
指残瓶的两个时,其中一个正好位于另一个的正后方因而无法看见的情况,称为孪生。
洗沟球
指球投出后,未触及球瓶而陷落球道两旁球沟的情况。
强打
指球从1号瓶的正面冲击而过。
钩球
指球在距球瓶两三米之前方做面向球瓶弯曲的情景。右手投球时则向右弯曲。
1号瓶
有时也可指5号瓶,因其为瞄全倒的关键瓶。
坏球
指撞击1号瓶的劲力太弱。
补中
每局的第一球打完以后置瓶区上还有站瓶,而第二球把剩下的站瓶全部打倒。
全倒
每局的第一球即把10个瓶子全部合法打倒。
技术球
指第一球已被合法的投出,把1号瓶及其他几只瓶子击倒,而剩下的瓶子呈下列状态:剩下两只以上的瓶子,每瓶子之间至少被击倒一只。例如7号瓶和9号瓶或3号瓶和10号瓶;剩下两只以上的瓶子,前面的瓶子最少有一只被击倒。例如5号瓶和6号瓶。这种情况按瓶位距离、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大分瓶、中分瓶、小分瓶和斜分瓶。
7.保龄球的基本技术
握球方法
握球是保龄球运动的开始,它分为插孔指型、贴球指型等几类。
(1)插孔指型
①指钩成型 中指、无名指插入对应指孔后,指面贴住孔壁,两指夹住“孔桥”,指尖球弯曲呈钩状,钩住球体。注意指孔锐角边一定要与指面贴服;
②指锁成型 拇指插入指孔,指面贴住孔壁,指关节伸直不要弯曲。拇指插入深度以整个手掌握球舒适为宜。注意指孔锐角边一定要与指面贴服;
③手指力度 力度尽可能小,以中指无名指钩住球体,拇指锁住球体后能轻松自如做出各种球路动作可轻易脱球为宜;
④指位调整 手型初步完成后,再调整指位及力度及手掌整体握球舒适为宜;
⑤动作要点 先钩后锁完成锁扣指型,指型的力度尽量小些,调整手掌的舒适度。
(2)贴球指型
①动作:食指、小拇指自然贴服球弧面;
②指型组合:
自然并拢 食指、小拇指与钩指平行贴服球弧面。较适合掌面大者或掌力较大的男性;
匀称分开 食指、小拇指与钩指匀称分开贴服球弧面。较适合掌面小者,多被女性采用;
食指分开 小拇指与钩指平行,食指分开贴服球弧面。可辅助增加钩提翻腕的力度;
小指分开 食指与钩指平行,小指分开。可辅助增加翻腕力度;
小指曲垫 食指与钩指即可平行也可分开,小拇指指尖弯曲指背贴服球弧面可辅助增加球体与地板咬合程度,球体碰瓶后不易改变球体运行方向;
③动作要领:
贴指造型 根据不同的指型组合将食指、无名指正面贴服球弧面;
手指力度 并拢型:两指与球弧面贴合力均匀,力度尽可能小,以能贴服托起球体为宜。分开型:分开的手指比平行的手指贴服球弧面的力度略大。曲垫型:垫指比食指贴服球弧面力度略大些;
手掌面:手指根部,拇指除外,与球弧面贴服呈球弧状。手掌心至指根部呈球弧状与球弧面贴服。手掌心至手腕部与球弧面有间隙。球体重心置于指根至掌心之间;
④整体感觉 所有指根部与指孔锐边贴服,手掌呈球弧状托起球体。
(3)手腕造型
①动作:握球后手腕以不同的弯曲度托球;
②腕型组合:
平直式 手掌背与前臂呈直线状。此式腕部柔韧力度良好,被大多数人所采用;
上弯式 手掌背与前臂呈上弯状。此式腕部柔韧力度最好,较适合腕部力度较大人士。曲线球路者多采用,不少飞碟球路者也采用此腕型;
下曲式 手掌背与前臂呈下曲状。此式腕部柔韧力度最差,较适合腕部力度较小的女士,也适合使用低磅人士,很多打飞碟者也采用此腕型;
③要领:
腕部造型 握球动作完成后腕部调整为个人习惯腕型;
调整方向 小拇指、食指根部及掌心的三点,呈正三角形,左右扭动前臂调整腕部使三角面的掌心正对假想瞄准线;
腕部力度 尽可能小些,以运球时腕型不走样为宜;
腕部运行 腕部参与摆球、翻腕等动作,在任何环节始终保持初始状态不变。
(4)错误对策
①握球太紧;
特征 插入孔内手指贴服球壁太紧;
原因 害怕球会脱手的心理因素造成刻意握紧球体;
对策 将指力适度降低;
②握球太松;
特征 插入孔内手指贴服球壁太松;
原因 随机性握球,不了解拨提球体靠指力;
对策 按程序适度做好钩锁动作。
③手腕变形;
特征 大多数人在球下摆到最低点时,手腕向运行方向弯曲;
原因 由于球体惯性迫使手腕变形;
对策 手碗施力贴服球弧面;
④不成钩状;
特征 中指无名指入孔后,指尖球部未与球壁呈钩状贴服;
原因 未有钩的概念;
对策 内弯指尖球与球壁形成钩;
⑤不夹孔桥;
特征 中指无名指插入孔后,不夹紧两孔间隔球壁即孔桥;
原因 不晓孔桥它是曲球飞碟球钩提翻腕动作的动力点;
对策 两指用力夹紧孔桥;
⑥不会调整;
特征 第一次投球略偏离瞄准线,在第二次投球时仍保持原手掌面方向不变;
原因 不懂得掌面是微调瞄准线的最佳方法;
对策 其他动作都不变,只朝偏离点反向扭动前臂修正掌面朝向。
基本动作
(1)持球姿势
将球拿起握好,将握球手的肘部靠近腰部,握球手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在90度角左右,双肩尽量保持一样高,身体与犯规线平行,身体各部位保持放松状态,双膝略曲,双脚并拢,一手握球,另一手托球,握球手的手腕保持平直。
(2)推球动作
推球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掷球动作是否完美。因此,学打保龄球的时候,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将推球动作做得很正确。推球的方式有下例两种:
①4步助走方式 球员在站立点站定,以右脚为起步脚,推球的动作和右脚步是同时起步。推球的同进,右脚起步,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脚,足尖正对前方,随着重心移动,膝关节自然弯曲,手臂伸直,拇指的方向与推球方向一致,眼睛直视目标;
②5步助走方式 以左脚为起步脚,整个球的摆动前进过程与四步助走方式一样。
(3)摆球动作
右手持球以右脚为起步点。
①推球 当第一步起脚时,手臂同进作向前推球动作。当第一步脚落地重心稳定时,将球推至最高点;
②下摆 当第二步脚在移动时,球开始向下摆,摆到第二步站稳时,球正好处于整个摆动的最低点;
③后摆 右脚步迈第三步时,继续向后摆动,当第三步站稳时,后摆至最高点;
④伸展 第四步从左脚开始做滑行,球自上而下摆动并向前推出。在第四步滑步时,右脚必须向着左后方伸展,靠左手尽量向一侧伸展,保证身体平衡。
(4)助走步法
助走步法就是从持球至掷球的一整套动作中,身体在助走道上向前行进时的步法。它与持球,推球,摆球和出球是同步进行,相互配合。
(5)掷球动作
做好推球,摆动及助走动作后,左脚抵达犯规线的同时做出掷球动作。掷球动作要做到:依据选定的瞄准点,将球向前方直线掷出,掷出的球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和旋转。
(6)延伸动作
延伸动作是掷球动作中最后的动作,当球出手后,手继续向前上方“摆动送球”。延伸动作决不是个单独的动作,它是摆动的延续。也就是说,将球掷出后摆动的动作还未停止,保持手臂以自然的状态笔直向前继续摆动,要注意的是,手臂不要偏向身体左侧或者右侧,一般高度达到耳部即可。
直线球
(1)特征
正对目标球瓶区直线向前滚动而去的球,就叫做直球。这种球是以拇指指孔部分为正面,在滚出球后仅以直线进行因此对于球瓶的撞击效果并不大。除非撞击球瓶的位置正好在正前方,或斜前方,否则只要一点点瞄准的误差,都可能造成失误,使边边的球瓶纹风不动。所以,这是一种球瓶残留率很高的球路。
直线球是最原始的打法,由于其切入角度比较小,容易造成分瓶,故现在已极少采用。但是初学保龄最好由直线球学起,因为直线球容易掌握,由此打下姿势、步法、节奏、平衡等基本功。
(2)动作
①抽出 将拇指置于正上方,中指及无名指置于正后方,手掌心对正球瓶区。注意当球脱手而出时,也要保持这个关系。首先把拇指抽出指孔,再顺势以中指、无名指直线向上扬起,感觉上好像要加上球前进回转力,最后抽出;
②失控 由拇指抽出到中指、无名指脱离球为止,都是一瞬间的动作,重要的是过程中绝对不可弯曲手腕,不然会造成球路失控;
③上扬 投出球后,手仍然依照原姿势上扬,手心朝上,进入最后阶段,这个投出球后顺势上扬继续摆动的持续动作,对于直球的控制相当重要。
快速球
(1)持球
①动作 持球时姿势要对,手臂要夹紧胳肢窝,确定身体、肩膀摆正,原本半蹲的姿势也要改过来变成直立,因为腿的姿势如果半蹲,也会消耗掉能量;
②事项 任何弯曲的动作都会消耗能量,持球最好不要将球摆胸前,因为很多人会惯性的将球摆往后右方,球应该持在与右肩平行的位置,再用左手拖住。如果球摆在胸前,摆球时也应该先将球往右肩平行的位置移动,然后再做摆球的动作;
(2)摆球
摆球时将原本弯曲的手臂放下伸直并往正后方摆动,这个姿势很重要,持球的位置越高,向后摆的幅度越高,球速就会越快。但是,很多人向后摆的姿势会偏掉,要特别注意胳肢窝仍要夹紧,手仍然要伸直。
(3)出手
出手时手还是一样伸直,不可弯曲,不可用力,因为姿势对的话,球速会自然增加。
(4)走步
可将走步速度变快,只是变快不要变乱,因为助走也可以加快球速。
(5)左手
很多人会忽略左手,所以球速都没完全发挥。左手的作用是在平衡右手的重量,唯有在平衡时速度才能发挥。走步时左手应像老鹰展翅一样,左手抬得越高,能量就聚集越多。
出手时不仅右手出力,连左手都应出相等的力气,不然姿势会因不平衡而垮掉,出手时左手应向后方撞。
(6)落点
放球时尽量不要将球腾空,不然很多能量会因和球道碰撞而抵销,放球时没有声音是最能打出速球的。
曲线球
(1)特点
打直线球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练习打曲线球。曲线球不仅球路更具美感,而且由于球以较大角度切入瓶袋,使全中机会大大增加。即使未击出全中,也会减少大分瓶出现的可能。
(2)分类
曲线球可分为小曲球和大曲球,两者分别在于手腕的力量和球的弧度。球划出一道弧线后,“钻”入1号瓶、2号瓶或1号瓶、3号瓶(全倒点),并且球带有一种横扫的力量,弧线越大这种力越强。欧美及大部分亚洲选手都采用曲线打法。
打法区别:
①打小曲球时 手腕琐定。可配戴护腕协助;
②打大曲球时 则不用颤上护腕,要透过手腕灵活的摆动,赋予球更大的弧度。
(4)线路
曲球的运动路线一般是沿球道方向直线通过右边第二箭标,球进入球道后段区域开始旋转,产生更大角度,切入1号瓶、3号瓶之间,大大提高全中机会。
(5)动作
①旋转 打曲球时,在球向前下摆之后半段,手腕向内侧旋转,出手时拇指朝向时钟10时方向旋转,而中指和无名指则在4时方向;
②出手 出手时拇指与食指呈“Ⅴ”形;
③侧向 提拉使球发生侧向旋转。这种侧旋不仅使球滑出落油区后会沿曲线滚动,也使球对球瓶的撞击更具威力。
飞碟球
(1)特点
飞碟球即横向轴自转球,台湾选手创造。球走直线,带有自转,触瓶时带动球瓶旋转,杀伤力较大,虽然观赏性不如弧线球但是很实用。
(2)打法
飞碟球的打法如下:
①无异 手臂摆动、助走与一般直球无异;
②掌心 当手臂摆到最低点时,掌心朝下,姆指指向1时至3时方向附近;
③旋转 出手时,手腕及手臂旋转,将姆指由1时至3时钟方向逆时钟转至6时方向;
④脱离 跟着中指,无名指脱离指穴;
⑤指穴 姆指留在指穴有向前推或向下压的动作;
⑥延伸 最后与一般球路一样要有延伸动作。
(3)球路
飞碟球的正点球路:1号瓶、3号瓶靠近1号瓶;1号瓶、2号瓶靠近2号瓶。
(4)要领
飞碟球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合理化。为了尽量减少运动伤害,现简单介绍如下:
①时机掌握 飞碟球如何打,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练习初期不要怕球不转,因为初期手腕较硬,不够柔软,并且翻腕时机掌握不对,所以球不会很转,故初期练球只要把球的线路打直,将手腕慢慢放松,自然而然球就会转起来;
②基本转法 飞碟球的基本转法,早期转法是拇指为轴,逆时针旋转180度出球,现在较新的打法是以手臂为轴逆时针旋转180度出球;
③翻腕时机 在出球的瞬时翻腕,这样出球球才会旋转,想转起来,必须在球离开手前翻一下腕,将球给转出去;
④翻腕速度 如何转得快 球要转得快、转得好,并不是使劲转就会转得快,翻腕就必须得快,手腕一用力手腕就开僵,自然就转下快,手腕放松,自然就会快起来。
8.保龄球的基本战术
保龄球的战术包括全中战术和补中战术两个部分。
全中战术
第一次投球击倒了全部竖立的10个球瓶,则称的为全中。要实现全中,可以采用一些全中战术。
(1)战术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投球方法,全中战术可以分为直线球全中战术、曲线球全中战术、弧线球全中战术、旋线球全中战术等。
(2)直线球动作
直线球全中战术的动作方法是:
①平行 站在左边投球时,右肩略向前;站在中央时,肩膀和犯规线平行,或者左肩瞄向前;
②推拨 送球时先拔出拇指,接着中指和无名指勾起来,用指尖推拨保龄球,右肩直线往上挥,拇指指孔要正对1号球瓶和3号球瓶的口袋。
(3)曲线球动作
曲线球全中战术的动作方法是:拇指孔由原来12时钟的位置,转向10时钟的位置,同时旋转手臂和手腕,用指尖钩球,使球在碰击1号瓶和3号球瓶时的射入角尽量呈直角,这样破坏力会更大。
(4)反曲线球动作
在投球的时候,一般要瞄准1号瓶和3号球瓶的口袋才会主中,但是把球投人1号瓶和2号球瓶的口袋也会击出全中,这称为反曲线球全中,动作方法同曲线球全中战术。
(5)弧线球动作
弧线球即球的路线是弧线,弧线球全中战术的动作方法是:送球时拇指孔对准球道,但是在出手的瞬间,先将拇指孔逆时针旋至10时钟左右位置的方向,中指和无名指再顺势把球推出,同时翻转手腕。
(6)旋转球动作
旋转球全中战术的动作是:在送球的时候,手腕、手臂向上旋转,拇指孔由12时钟旋至1时钟位置的方向,手掌旋外。
补中战术
补中战术就是在全中没有打出的情况下,利用最少的击球次数来击倒10个球瓶的战术。
(1)关键瓶的选择
每一级补中瓶中都会有一个关键瓶,即决定能否全部补中剩下球的那一个球瓶。关键瓶一般是投球的瞄准目标和首先击中的球瓶,也往往是离球员最近的一个球瓶。
(2)击球点的选择
正确地选择了关键球后,还必须选择击球点,对于一个球瓶来说可以有很多被击的点,要根据球道上剩下的球瓶的分布选择击球点。
(3)击球的角度线
角度线是投球时号球道的夹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行进跨线,补中球战术一般有三种角度线。
①中间角度线 位于助跑道中央偏右,常在1号瓶、5号球瓶为关键瓶时使用;
②右侧角度线 位于助跑道的右侧,常在关键补中球在左侧的使用;
③左侧角度线 位于助跑道的左侧,常在关键补中球在右侧时使用。
(4)球和球瓶偏离
球和球瓶的偏离是指在球击球瓶后路线的改变,一般分三种情况。
①充分撞击 球正面撞击球瓶保持原来的路线不变;
②瓶的左侧 击球瓶的左侧,球瓶往右下倒,球往左侧偏离;
③瓶的右侧 击球瓶的石侧,球瓶往在下倒,球往右侧偏离。
(5)合理的瞄准方法
瞄准方法有点瞄准法和线瞄准法两种。
①点瞄准法 常在只有一个补中球瓶时使用,力来落点准确,适当地提高球速,减少球的旋转,投出直线球直接命中球瓶。
②线瞄准法 常在有两个以上的补中球瓶时使用,要选择好关键瓶和撞击点,以保证球和球瓶的正确偏离。
(5)补中瓶的分组
在一般常见组合中,把关键瓶和投球助跑站位相同的补中瓶组为一类,这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瓶上,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提高命中率。
9.保龄球的基本规则
基本规则
国际保龄球联合会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章程和竞赛规则。这些章程和规则,不仅是裁判员,就是运动员也需要学习和掌握。
(1)以局为单位
①决定 保龄球是以局为单位,以击倒球瓶数的多少来计分并决定胜负的;
②机会 一局分为10轮,每轮有两次投球的机会;
③投球 如果在一轮中,第一次投球就把10个球瓶全部击倒,即全中,就不能再投第二次。唯有第十轮不同,第一次投球如果投得全中,仍要继续投完最后两个球;如果是补中,就要继续投完最后一球,结束全局;
④取消 如果两次投球没有将10个瓶全部击倒,那么第三次机会就会被自动取消。
(2)道次的决定
①抽签 竞赛以抽签的方式决定道次。每局在相邻的一对球道上进行竞赛,每轮互换球道,直至全局结束;
②互换 第二局需要互换球道,单数的球员向左移动,双数的球员向右移动。有时也可以统一向右移动道次,目的是为了每个球员都能相遇和机会均等。投球的先后以抽得的A、B、C次序为准。
(3)名次的决定
保龄球竞赛时,均以6局总分累计决定名次。
①单人赛 将每一局的成绩相加,以6局总分最高者为冠军,次者为亚军,再次为第三名;
②双人赛 每人6局,以2人合计12局累计总分高低决定名次;
③3人赛 每人6局,以3人合计18局累计总分高低决定名次;
④5人赛 每人6局,以5人合计30局累计总分高低决定名次;
⑤全能赛 以每人24局总分高低决定全能名次;
⑥精英赛 通过上述前4项竞赛,取24局总分之前16名参加准决赛,进行单循环后共打完15局,取15局总分之前4名参加挑战赛。第四名对第三名,是第一次挑战;胜者对第二名是第二次挑战,胜者对第一名的竞赛称为决赛,连胜两局者为冠军,连负二局者为亚军。一胜一负两局总分高的为冠军,一胜一负两局分低的为亚军。如果两局总分相同,就要看双方第九轮与第十轮的成绩了,分数高的夺得冠军。
竞赛的记分
(1)全中
①击倒 当每一个格的第一次投球击倒全部竖立的10个瓶子时,称为全中;
②记录 用(X)符号记录在记分表上该格上方左边的小方格中;
③瓶数 全中的记分是10分加该运动员下两次投球击倒的瓶数;
④投出 一局的最高分300分,运动员必须投出12个全中。
(2)补中
当第二次投球击倒该格第一个球余下的全部瓶子,称为补中,用(/)表示。记录在该格右上角的小方格内。补中的记分是10分加运动员下一个球击倒的瓶数。
(3)失误
除第一次投球后形成分瓶外,当运动员在某格两次投球后,未能将10个瓶子全部击倒,即为失误。
(4)分瓶
分瓶是指在第一球投出后,把1号瓶及其他几个瓶子击倒,剩下的瓶子呈下列状态:
①击倒 2个或2个以上的瓶子,它们之间至少有1个瓶子被击倒时,如:7号瓶和9号瓶、3号瓶和10号瓶;
②前面 2个或2个以上的瓶子,紧挨在它们前面的瓶子至少有1个被击倒时。如:5号瓶和6号瓶;
③表示 分瓶在记分表上用(O)表示。
(5)格式
①得分 一局共分10轮有21个格,每一轮左边的小格为第一次投球的得分,右边的小格为第二次投球的得分;
②全中 如果第一个球投了全中,除了原本可得的10分以外,还可以加上后一轮两球的得分,并将分数记在全中这一格里。例如:第一轮的第一个球投了全中,第二轮的两个球共得了9分,那么全中这一格中就可以写上19分,这个分数就是第一轮的得分。在保龄球中,全中是得分的关键;
③补中 补中可以加下一轮第一个球的得分,例如,第一轮是补中,第二轮第一次投球击倒9个木瓶,那么补中”这一轮的分数就是19分。如果第一轮是补中,那么下一轮的第一次投球时就要特别谨慎,如果这次投球得了零分,就失去了补中的加分机会;
④相加 如果既没有投得全中,也没能补中,就按实际击倒的木瓶的数量依次相加;
⑤计分 第三轮投球的计分:第十轮如果是全中,就还有两次投球的机会,而这两个球的所得分同样累积在这一局的总分内。如果是补中,也还有一次投球的机会,而且这个球的得分也累积在这一局的总分中。
击倒规则
(1)合法击倒球瓶
运动员合法投球后球瓶发生下列情况,将被认为是合法击倒球瓶:
①直接 球瓶被球和其他瓶直接击倒或击出放瓶台;
②反弹 球瓶被从两侧边墙隔板或球道后部缓冲板反弹回来的瓶所击倒或击出放瓶台;
③横杆 在清扫球瓶前,球瓶被扫瓶器横杆反弹回来的的瓶所击倒或击出放瓶台;
④清除 球瓶斜靠在边墙隔板上,在下次投球前,这些瓶都应该被清除掉。
(2)不合法击倒球瓶
凡属下列情况者,投出的球有效,但被击倒的瓶不予记分:
①脱离 球在到达球瓶前先脱离球道,然后才击倒的球瓶;
②反弹 投出的球从后部缓冲板反弹回来击倒的球瓶;
③接触 瓶接触摆瓶员身体任何部分反弹回来击倒的球瓶;
④自动 被自动摆瓶器碰倒的瓶;
⑤清除 在清除倒瓶时被碰倒的瓶;
⑥碰倒 被摆瓶员碰倒的瓶;
⑦击倒 运动员犯规后击倒的瓶;
⑧恢复 投球后在球道和边沟里出现倒瓶,球在离开球道表面前碰倒这些瓶。不合法击倒球瓶一经出现,应恢复原位。运动员有权在该格投另一个球。
(3)不被承认的倒瓶
除了被运动员以合法的投球所击倒或击出球道的球瓶外,其他所有被击倒的瓶均不予承认。
球瓶状态
(1)位置
①得分 当运动员在10个瓶全部被放置的情况下投球或投补中球时,如果球已投出,即使立即发现有一个或多个球瓶的位置排列不当,该投球和其得分应被计算;
②排列 决定瓶的位置是否正确责任在运动员。应在投球前指出那些位置不正确的球瓶,否则就认为是对瓶的排列表示满意;
③改动 在一次投球后未倒的瓶的位置不得变动,即被自动摆瓶器移动或错误放置的瓶子必须保留在被移动后错误放置的位置上,而不得人为地加以改动。
(2)弹回
被击出球道后反弹回来并竖立在球道上的瓶,视为竖立的瓶。
(3)更换
在竞赛中球瓶如被击坏或严重损伤,应立即更换一个尽可能和当时使用的球瓶重量相等、形状相同的球瓶。应由执行裁判决定球瓶是否放回原处。
死球规则
如发生下列情况的一,所投的球为死球:
(1)球瓶缺少
在一次投球后,即在同一球道下次投球前,立即发现所摆的球瓶缺少一个或数个。
(2)干扰球瓶
在球未接触到球瓶前,摆瓶员干扰了任何球瓶。
(3)停止转动
在球瓶停止转动之前,摆瓶员移动或干扰了任何剩下的球瓶。
(4)错误投球
一名运动员在错误的球道上投球或没有按照正确的次序投球,或各队的一名运动员在一对球道的错误球道上投球。
(5)选择结果
当运动员已经开始投球,但投球动作尚未完成前,其身体受到其他运动员、观众或运动物体的干扰时,必须选择是接受此球将要击倒的球瓶的结果,还是宣布为死球。
(6)移动倾倒
运动员投出的球未接触球瓶之前,球瓶发生移动或倾倒。
(7)接触障碍
运动员投出的球接触任何障碍。当死球发生后,其得分不予记录,球瓶必须重新放置,运动员必须重新投球。
使用错误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应视为死球,运动员可以要求在正确的球道上重新投球:
(1)一人投错
一名运动员投错球道。
(2)多人投错
各队的一名运动员在一对球道上投错球道。
①规定 当同队一名以上的运动员已经在错误的球道上投球时,这一局竞赛就不需要更正球道,可以在此球道上继续完成该局竞赛,但下局竞赛必须在规定的正确球道上进行;
②重投 在个人对抗赛中,运动员每次投二格球并交换球道。当发现运动员投错球道时,该球为死球,要求这名运动员回到正确的球道上重投。如对方运动员已投球后才发现这一错误,则该运动员的得分应予以记录,但以后应在正确的球道上投球。
犯规规则
(1)犯规定义
在投球时或投球后,运动员的部分身体触及或超越了犯规线,以及接触了球道的任何部分和其设备建筑时,即为犯规。该次犯规的时效直至该名运动员或下名运动员投球为止。
(2)故意犯规
当运动员为获得好处而故意犯规时,他在整个此格的击倒瓶数将被认为是零。此格不准再投球。
(3)犯规记录
除每一格的最后一次投球外,运动员的犯规应用符号(F)记录在记分栏中,但击倒的瓶不记录,应将被击倒的瓶重新排列,运动员可继续投本格的下一个球。每一格的最后一次投球时犯规,应做相应记录并结束该格的竞赛。
(4)犯规监测
竞赛组委会可以采用由世界10瓶保龄球联合会确认的自动犯规监测装置,如竞赛场地没有这种设备或该设备损坏,则应设立犯规线裁判员,他必须在其视线不受阻挡的条件下,看清犯规线。
(5)明显犯规
如果一个明显的犯规未被自动犯规监测装置或犯规线裁判员发现,但为以下人员认定,仍应宣布并记录为犯规:双方队长或双方一名以上运动员;计分员;一名执行裁判员。
(6)提出申诉
除了以下情况外不允许对犯规提出申诉:
①证明 证明自动犯规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②证据 对竞赛的运动员未犯规提出强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