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曲棍球运动的竞赛与裁判

1.曲棍球运动的基本概况

曲棍球这一名称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体育项目之一,曲棍球的出现要比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早1200年或者更多。

曲棍球的起源

(1)起源于埃及说

最早的考证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的哈桑发现的第十六个坟墓的壁画上,有两人相对而立并且手持弯曲木棍彼此交互重叠,这很可能就是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前身。

(2)起源于雅典说

1922年在雅典海岸防波堤上发掘的古代遗迹中,雕刻在坡壁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着6个球员参加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游戏。浮雕中4人持棍在旁站立,中央两位似做曲棍球的争球动作,与现代曲棍球的争球方式十分类似。

(3)起源于其他国说

历史学家认为,曲棍球运动在许多国家的古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印度、波斯等国也有历史记载。例如,中国在唐代就流行“步打球”,竞赛时分两队,队员各持下端弯曲的木棍徒步击球,以击入对方球门多者为胜,其运动方式与现代曲棍球也相似。

(4)现代曲棍球起源

19世纪下半叶,现代曲棍球几乎与现代足球同时起源于英国。大约在1861年,英国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布莱克赫思俱乐部成立,总部设在伦敦东南部。

世界曲棍球的发展

现代曲棍球在英国诞生后,1875年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制订了最初的竞赛规则;1889年男子曲棍球竞赛在伦敦举行。

1924年国际曲棍球联合会成立。1927年在伦敦曾成立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联合会和国际曲联一直未能取得统一,两个组织各自举行世界冠军赛和其他国际竞赛。国际奥委会为了使女子曲棍球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愿意协助双方建立统一组织,终于在1975年实现了这个目的。

1980年起,男女曲棍球在奥运会上并列为竞赛项目。2005年初,国际曲联迁入瑞士洛桑新建成的总部大楼。日前国际曲联拥有100多个会员国,包括地区,遍布世界五大洲。

中国曲棍球的发展

(1)历史上的曲棍球

生活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达斡尔族酷爱曲棍球。达语称曲棍球棍为“波依阔”,球称“颇列”。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由此可见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民间流传已久。过去,走在乡间经常能看到人们在村内街道上玩曲棍球,而且老少皆有。

(2)现代曲棍球发展

①考察学习 中国现代曲棍球的发展较晚。原国家体委派出中国曲棍球考察组一行4人于1975年10月11日赴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考察和学习。考察组回国后,在当时北京体育学院组建了男子曲棍球队,与当时归属黑龙江省的莫力达瓦旗男子曲棍球队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进行表演,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②组建队伍 1980年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组织起了我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第一次全国女子曲棍球正式竞赛于1983年4月28日至5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同年6月中国女子曲棍球集训队在河北省秦皇岛国家体委训练基地正式成立;

③参加赛事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参加各类国际曲棍球竞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取得了第一届亚洲杯赛的第三名,第十一届、第十四届亚运会的第五名。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多年来在国际曲坛占有一席之地,曾获得过第一届亚洲杯冠军,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第二名,第七届世界杯的第六名,1991年冠军杯赛的第五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第二名和洲际杯赛的第二名。

近年来,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进步较快。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2002年获得第十届冠军杯赛冠军,第十四届亚运会冠军,第十届世界杯第三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创造了中国曲棍球运动史上的最好成绩。

2.曲棍球的特点与作用

曲棍球运动娱乐性比较强,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发展心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特点

(1)特殊场地要求

多数球类运动都是在中间用网隔离的场地上进行的,曲棍球与其他真球类运动不同,它是在一个类似足球场的宽阔场地上进行。

(2)强调集体配合

①要求 曲棍球运动需要队员之间团结合作,互相配台;

②技术 每个队员都要有良好的个人技术,这是曲棍球运动区别于真他拍类运动的最显著特点。

(3)有很强灵活性

①场地灵活 曲棍球运动除了可以在正规场地上进行,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场地,灵活性较强;

②人数灵活 可以按正规人数进行,也可以多人或少人,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即可。

作用

(1)增强体质

曲棍球运动可以全面发展和增强人的体质。

①活动能力 经常从事曲棍球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人体上下肢和躯干的活动能力;

②系统功能 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

(2)培养意志

曲棍球运动具有强度大、对抗性强的特点,能够逐渐培养参与者的意志品质。一场势均力敌的曲棍球竞赛,往往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在长时间的大强度对抗中,坚强的意志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3)提高素质

曲棍球是一顶竞技运动,竞赛时竞争激烈,成功和失败条件经常转换。同时,运动员在竞赛中要对对方战术的意图进行揣摩,把握自己的战术应用,这能使参赛者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

(4)促进交流

经常参加曲棍球运动的青少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这样既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球技,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曲棍球竞赛的场地

作为一项集体运动,曲棍球对场地是有一定要求的。

场地要求

(1)场地规格

①地形 竞赛场地为长方形;

②面积 长91.40米,宽55.00米。

(2)场地划线

按竞赛场地示意图清楚地划线,以白色为宜。所有标志线均为0.075米宽,它们属于竞赛场地的一部分,应按全长划出:

①边线 场地周边的两条长线,长91.4米,称为边线;

②端线 场地周边的两条短线,长55米,称为端线;

③球门线 端线上两个球门柱之间的部分称为球门线;

④缓冲地 端线外和边线外应分别留出至少5米和4米的缓冲地带。

(3)场地标志线

①中线 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线;

②码区 连接两条边线的两条22.9米线:该线靠近中线的一沿至近侧端线外沿的距离为22.9米;与相关的边线和端线所包含的区域,称为码区;

③外侧 在每条边线的外侧分别划出平行于端线,长0.3米的标志线,标志线靠近中线的一沿至端线外沿的距离为5米和14.63米;

④两侧 在球门柱两侧的端线外侧、距近端球门柱外沿5米和10米处分别划出0.3米的标志线;

⑤中点 在端线外侧、距端线中点1.83米处分别划出0.150米的标志线;

⑥距离 在球门的正前方划出一个直径为0.15米的罚球点,该点的中心至球门线内沿的距离为6.4米。

射门弧

(1)在端线的中点正前方、平行于端线、距端线14.63米处划出一条3.66米长的标志线(上述距离为标志线外沿至端线外沿的距离)。

(2)以相对的球门柱的内侧前角为圆心,向两侧延伸该线,使其与端线相交,各形成一个1/4圆。

(3)这些线称为弧线,它们所含的空间,包括它们本身,称为射门弧(在规则中简称为“弧”)。

(4)在距弧线外沿5米处划出虚线。射门弧外沿与虚选外沿之间的距离为5米。每段实线长300毫米,两段实线之间的距离为3米。弧线正前方为虚线的实体部分,与端线相交处为虚线的空白部分。

自2000年6月1日起,已经要求国际竞赛的场地必须有这些虚线。其他竞赛是否采用,由各国协会自行决定。

标志旗杆

(1)高1.20至1.50米。

(2)置于场地的各角。

(3)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安全。

(4)如果是不能折断的,应置于弹簧座上。

(5)必须有标志旗,标志旗的长和宽不超过300毫米。

球门

(1)位置规格

球门位于端线的中间

①立柱和横梁为白色、长方形,宽51毫米,厚75毫米;

②两根球门立柱的内距为3.66米;

③球门立柱必须置于球门线外的标志线上,正面与球门线外沿相接;

④横梁固定于立柱上,距地面的内距为2.14米(7呎);⑤立柱的高度不超过横梁;

⑥横梁的宽度不超过立柱;

⑦球门在横梁处的深度不得少于0.91米,在地面处的深度不得少于1.22米。

(2)侧挡板

①长1.2米(最小值),高460毫米(18吋);

②置于地面上,与端线成直角,固定于立柱的背面,与后挡板的两端相接,厚度不超过立柱的宽度;

③内侧漆成深色。

(3)后挡板

①长3.66米,高460毫米;

②置于地面上,与侧挡板的两个后端相接;

③内侧漆成深色。

(4)挡网

①接在立柱和横梁的背面,与后挡板和侧挡板的背面相接,挂钩间隔不超过150毫米;

②挡网的安放必须保证球不会从挡网与立柱、横梁、侧挡板或后挡板之间漏出;

③挡网不宜过紧,以防球从挡网上弹回;

④网眼不大于45毫米。

4.曲棍球竞赛的器材

曲棍球比的的器材主要包括球、球棍和竞赛装备。

竞赛用球

(1)形状材质

球应是坚硬的圆球体,材料不限。

(2)重量要求

重量最小156克,最大163克。

(3)规格要求

周长最小224毫米,最大235毫米。

(4)表面

球表面光滑,但允许有接缝或凹痕。

(5)颜色

竞赛用球的颜色一般为白色或商定的其他颜色。

竞赛用球棍

(1)形状

①球棍应是直的,一端带弯头;

②所有的边缘应是圆钝的;

③整个球棍应是光滑的,不得有任何粗糙或尖利的突出物;

④球棍c和d之间的部分只能在左手一侧为一个平面(如图所示的一面)。

(2)触球面

①触球面为示意图中所示的整个侧面,以及该面的边缘,但边缘应是圆钝的;运动员应意识到,制造商可能会拒绝更换因使用球棍边缘击球而损坏或折断的球棍,因为大多数球棍不是按这种使用方式制造的。

②非触球面应是圆的。

(3)尺寸和重量

①在正X轴方向,球棍的弯头展开部分(D线所示部分)的最大长度为100毫米;

②球棍在A线和A1线之间的部分向两侧最大可偏离20毫米(分别由B线和B1线所示);

③包括外表的缠裹物,球棍应能通过内径为51毫米的球棍检查环;

④球棍的全重不得超过737克。

(4)球速、棍速比

球速不得高于棍速的98%。

(5)材料和颜色

①只要适合于竞赛,不至产生任何危险,球棍及其可能的附加物可以是木质的或除金属外的其他任何材质;

②只要能保持表面光滑,可加缠绷带或用树脂处理。

(6)其他要求

①运动员必须确保自己所使用的器材在质量、材质或设计等方面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

②对运动员所选器材造成的任何后果,对器材的缺陷或违反规则,国际曲联不负任何责任。赛前对器材所做的任何改动,都应限于纯粹出于竞赛的需要,应确保器材的整体外形符合规则。

③球棍有其传统的形状,应予以保留。规则委员会并未批准任何具体的设计,但任何新的、更为极端的设计将被禁止。

着装和器具

(1)场上队员

①同一个队的场上队员应穿着其所属协会或俱乐部认定的服装;

②不得穿戴任何对其他运动员可能造成伤害的任何物品。

③极力主张场上队员佩带护腿板、护踝和齿套。

(2)守门员

①应在护身外穿着颜色有别于本队及对方队员的上装;

②除非在主罚点球(不是防守点球)时,否则必须佩带保护性能良好的头盔;

③护具只准守门员使用:护身、护腿、护脚、护手以及保护大腿、上臂和肘部的器具。

护腿、护脚和护手:不得有坚硬的边缘或突出物;

护腿:戴在守门员腿上时,最大宽度为300毫米;

护手:正面朝上平放时,最大宽度为228毫米,从底部到顶端的最大长度为355毫米。不得有使守门员不握球棍时球棍仍能连在护手上的附加物;

④不得在允许的器具外穿戴附加的服装或器具,或穿戴使身体或保护区域人为增大的服装或器具。

5.曲棍球竞赛的人员

曲棍球竞赛的人员主要包括参赛人员和裁判人员。

参赛人员

(1)人员数量

竞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最多可有16名队员,但同一时间内上场竞赛的队员不得超过11名。16名队员均可替换上场。

(2)替换队员

①除判罚短角球时以外,任何时候均可替换队员。判罚短角球时,只允许守方替换受伤或被罚黄牌或红牌的守门员。

②同一时间内替换队员的人数没有限制,任何队员替换上场或被替换下场的次数也没有限制。

③同队的一名队员离开场地后,另一名队员方可进入场地。

④除替换守门员外,替换队员时不停止计时。

⑤受罚下场的队员在受罚期间不得由他人替换。

⑥受罚下场的队员在受罚结束后即可由他人替换,而不必首先返回场地。

⑦替换队员时,应在场地边靠近中线处或裁判员赛前规定的区域内进出场地。

(3)守门员

每队必须有一名守门员上场竞赛:

①受伤而不能继续竞赛或受罚下场的守门员应立即由另一名守门员替换。

②没有替补守门员时,替换守门员的场上队员必须佩带头盔,穿上颜色不同于双方场上队员的上衣,并允许其及时地佩带其他护具。

③守门员受罚期间,该队在场上的队员必须少一名。

(4)队长

每队必须有一名场上队长,队长必须佩带明显的袖标。

①负责赛前挑边;挑边获胜的一方有权选择竞赛开始时进攻哪个半场或拥有开球权。

②如被罚下场,应向裁判员指明将替代自己担任队长的队员;该队员必须佩带明显的袖标。

③为本队替换队员负责。

④为本队包括替补队员在内的所有队员的行为负责。

(5)入场的限制

竞赛期间,除裁判员和运动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裁判员允许,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裁判员

(1)裁判数量

由两名裁判员负责执法竞赛,实施规则。他们是公平竞赛的惟一的裁决人。

(2)裁判职责

场上队员或替补队员,无论在场上还是场外,包括黄牌或红牌受罚期间,均受这两名裁判员的管辖。两名裁判员在整场竞赛中不交换场地。他们的职责是:

①主要负责本半场的判罚。

②确保竞赛打满整场竞赛时间或商定的竞赛时间;在上下半场到时后因继续短角球的判罚而延长竞赛时,负责鸣哨示意上半场或全场竞赛的结束。

③完全负责本侧边线和本半场端线球出界的判罚。

④完全负责本半场内长角球、短角球、点球和进球以及本半场弧内任意球的裁决和判罚。

⑤对进球和罚牌做出书面纪录。

⑥竞赛中或中场休息时不得对运动员进行指导。

(3)鸣哨情况

裁判员在下述情况下鸣哨:

①每个半场竞赛的开始和结束。

②实施判罚。

③点球的开始和结束。

④必要时示意球已整体出界。

⑤示意进球。

⑥进球或判为进球后恢复竞赛。

⑦在未进球或被判为进球的罚点球后恢复竞赛。

⑧因其他缘故暂停竞赛和暂停后恢复竞赛。

6.曲棍球的相关术语

曲棍球的术语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干扰球棍、运球等。

干扰球棍

指竞赛中,队员用球棍钩扣、推压、击打或用手抓住对方队员球棍,以致于影响和下扰对方进行正常的台球,称为“干扰球棍”。

运球

是击球基本技术的一种。指利用手腕和手臂的自然摆动力量,连续不断地轻轻拍击、拨弄和推球,使球向前运行。

任意球

队员在本方射门区以外犯规,一般均判罚任意球。

(1)实施

罚球时,应将球静止地放在犯规点,由主罚队员击球或沿地面推球,不准铲击球、推挑低半球和挑高球。其他队员均应离球至少4.57米以远。主罚队员将球击出后,在未经其他队员触及前,不得再击球和接近再次击球的距离以内。

(2)男女的不同

①在男子竞赛中,如攻方队员在守方14.63米线以内为犯规,则守方可在垂直球门线穿过犯规地点的14.63米线上任意一点执行。

②在女子竞赛中,攻方如在守方的射门区内犯规,则守方可在射门区内任何一点上执行。

点球

指防守队员在本方射门区内犯规,其行为为阻止对方射门得分时,判罚“点球”。

(1)状态要求

球须静止地放在离球门6.40米的罚球点上。

(2)人员位置要求

除守方守门员和攻方主罚队员外,其他队员均应站到守方23米线外。

(3)动作实施

允许主罚队员向前跨一步,用推球、挑拨球或排球射门。守门员在对方球未击出前,任何一脚不得离开球门线,救球时不得举棍超肩挡球。

短角球

指防守队员在防守时,故意将球击出本方球门线,或在本方23米线内故意犯规、本方射门区内犯规时,对守方的一种判罚。

(1)球的要求

罚球时,将球静止地放在离守方球门柱9.14米处的球门线上。

(2)队员位置要求

①守方最多有6名队员站在本方球门线外,其余队员站在中线外。

②攻方除1名击罚球的队员外,其余队员均必须站在射门区外,直到球被罚出。

(3)其他要求

如罚出的球未被守方队员触及,攻方必须先停球,然后射门;如采用手停球,则须待球静止停在地上后射门,否则无效。

长角球

指守方队员在本方23米线内,无意地将球碰出本方球门线时,由对方一名队员将球放置在距角旗4.57米以内的球门线或边线上,将球击入场内。击球方法与近角球相似。

侵人

指竞赛中,撞、绊、推、踢、拉、打对方队员,称为“侵人”。如在本方射门区以外侵人犯规,判罚任意球;在本方射门区以内侵人犯规,则判罚近角球或点球。

挥击球

指运动员利用手臂和腰部力量,由后向前挥棍将球击出的方法。其特点是力量大、球速快、运行距离长。多用于较长距离的传球、击14.63米球和射门。

推球

指击球时,球棍置于球的后方,紧靠着球,利用棍柄的顶端将球推送出去的一种基本击球方法,多用于短距离的传球,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是后卫传球给前卫或前锋、前卫传球给前锋的常用手段。

推击球

击球动作与推球相似,击球时两臂与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同时利用手腕动作猛推和抖动,使棍面向上倾斜,推击球的下半部分,使球弹离地面平飞。推击球常用于射门。

铲击球

击球基本技术的一种。指运用手腕力量使球棍的头部抽击或撞击球体,将球击打离地运动的一种击球技术。常用于传球和射门。

球门球

当攻方队员将球击出端线,或守方队员在后场线外故意地将球击出端线,由守方队员在正对球出界处的14.63米线上击球,重新开始竞赛。击球门球时,除出球队员外,双方其他队员均必须离球至少4.57米。

接球

可分为双手执棍接球、单手远伸停接球、翻棍接球和手停接球等。常用于傍球和对球的控制。

超肩

指竞赛中,队员在停球或击球时,将球棍的任一部分举起超过房的同等高度,均为“超肩”。如在本方射门区以外超肩犯规,判罚任意球;在本有射门区以内超肩犯规,则判罚近角球。

守门员踢球

指守门员在球门区内利用两腿劈叉、弯、曲、转向,以及用脚挡住对方的射门的各种动作称为守门员踢球。

阻碍

指竞赛中,队员以身体或球棍插入对手与球之间击球,或在持球时将身体置于对手与球之间,以阻碍对手抢球,以及阻碍对手使同伴击球、得球,均称为“阻碍”。

7.曲棍球的基本技术

曲棍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握棍方法、运球技术、推球技术等。

握棍方法

左手握在球棍末端,掌根与棍柄顶端的距10厘米,四指并拢,拇指与食指的距离大约14厘米左右。以感觉舒服、动作自如为原则。

运球技术

指在跑动中控制球的技术,是在竞赛中带球前进和过人的一种方法。通常有原地运球、运动中运球等。

(1)原地运球

原地运球即原地拔动球,动作方法是:

①左手握紧棍柄的末端,虎口对着棍背,食指伸贴在棍柄上。

②右手抓握棍柄中部,呈空拳放松,便于球棍转动。

③球棍与左手腕形成一个转动轴,右手为转动支点,使棍头向左做上下翻转运动。

④随着球棍的转动和右手推拉的动作,左右拨动运球,球在转动的棍头的包含之中,左右移动。

⑤球在正前方距两脚连线25~40厘米处,两眼盯球,保证有效视野在3~4米左方。

(2)运动中运球

运动中运球的握棍方法基本同原地运球,两手的动作根据球的运动情况应更为灵活,球始终控制在前方或右前方。

①左侧推球行进 常在平整的场地上使用,动作方法是:将球置于右侧前方,用棍面紧贴球,向前推球,始终保持球不与棍脱离。

②拨转球行进 动作方法是:

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迈开步伐前进。

球不离开球棍,棍头上下翻转不离开球,使球在左右移动,并呈“之”字形向前跑动。

(3)曲线运球

曲线运球,即运球时路线呈曲线,它是竞赛中最实用的综台性运球技术,动作方法是:

①球做大幅度的左右摆动,变向跑动,形成一条曲线运动。

②球离身体较远时,要结台单手持球钩拉、敲击等动作。

推球技术

(1)适用

多用于短距离之间的传球。

(2)特征

它使球在地面上较平稳地滚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而在竞赛中运用广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动作方法

①推球时,两手在上述握棍方法的基础上,右手可再稍前握一些。

②两脚自然分开,左肩对着出球方向。

③击球时应降低身体重心,球棍不作任何后摆动作,在保持与球接触的情况下,利用右手向前推送,左手向后拉压,将球向前推送出去。

停接球技术

(1)适用

多用于停接来球后,使球保持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以便下一步运球,传球或射门。

(2)分类

根据来球的情况不同,有双手执棍停接球、棍左侧停接球、单手远伸停接球和手停接球等多种方法。

(3)动作方法

①用棍停接球时,要尽量保持在身体右侧接球,侧身左肩对来球方向,身体重心分在两用的前脚掌上,身体前倾,重心下降,低头视球。

②球棍必须保持与地面接触,以免漏球,双手按上述握很方法执棍,根头与地面和球接触的地点应在右肩下方,棍柄顶端应在左大腿中间的水平线高度,使球棍与地面约成70度的前倾角,以便于稳住来球。

③停接球时不要把棍伸出去迎球,而是应等球滚到球棍处。必要对触球瞬间球棍可略微后些,以便缓冲来球的力量。④当需停接身体左边的来球时,应先翻转球棍。

挥击球技术

(1)适用

通常在较长距离的传球和射门中(尤其是射角球时)运用较多。

(2)特征

特点是力量大、球速快、运行里离长。

(3)动作方法

①握棍方法 挥击球时的握棍方法与上述握棍方法相同,只是为了达到充分挥动球棍的目的,两手间的距离要适当再靠拢一些。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

右手向上滑动,左手不动,是有利于发挥力量的挥击握棍方法。

左手向下滑动,有利于运用手腕力量,迅速完成击球动作。

双手同时等距离向上向下滑动。

②准备姿势 侧向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党,低头前倾,两眼看球,左肩对出球方向,棍后拉,身体重心平分在两脚上。

③击球 随着身体向左前转动,双手执棍向前下挥摆,身体重心向前脚移动,在左脚前面适当的距离(大约23厘米左右)击球,棍球相击时,棍面要与地面接近成一直角。

控制球技术

(1)目的

控球是运动员在身体前面用棍面连续不断地、快速地、左右来回地拨弄球,旨在将球置于自己棍的控制范围以内,以便过人和带球推进。

(2)动作方法

①为了便于快速左右翻棍,左手要再稍向内转握,虎口转向棍的背面,右手握法依旧,但要松握,以便球棍能在手中转动自如。

②整个技术动作过程表现为:

在身体前面用棍面将由右朝左横向推拨。

当球接近左脚时,球棍迅速从球的上方翻转,尔后又保持这一翻转姿势迅速将球从左向右拉拨。

整个技术动作过程完全依靠手腕和前臂旋内旋外的快速动作来完成,棍面与球几乎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来回拨球的速度越快,过人的机会就越大,被对方抢截的可能性就越小。

守门员技术

(1)停挡射门球

这是守门员利用护具、身体、手或球棍停挡来球的守门方法。

①并腿停挡直线地滚球 当对方正对门射来直线地滚球时,可采用迅速并拢腿和脚,利用护具停挡来球,两脚尖略微分开些,脚后跟和膝关节尽量并拢,以免球穿裆而过。

②分腿停挡体侧地滚球 如对方射来的地滚球不正对守门员时,那么就采用分腿(伸腿)停挡技术方法。要尽量做到使护具朝前平行铺开,一腿远伸,另一腿斜跪,眼睛看球,两手保持身体平衡。

③手停挡空中球 这是守门员停挡射来的空中球的主要技术方法。关键必须要球击手,如用手推球而使球改变方向则属犯规行为。需要时可换手握棍,以便左右手都能随时停挡来球,也可用棍面来停挡来球,但不能用棍停挡高过肩部的来球。

(2)扫清门前

指守门员用棍或脚在停挡射门球后,或直接将射来的球迅速击、踢出射门区的技术方法。

①一般有用棍击球和用脚踢球两种。

棍击球 守门员用棍扫清门前的关键是要求守门员全面掌握各种主要用棍击的方法,而且必须要能左右手均可出棍,动作迅速准确,简练果断,否则,就将会被对方队员的快速抢上补射破门。

脚踢球 脚踢球时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身体重心,一手短握球棍,眼睛盯住来球,踢球脚的脚尖在触击球前要下垂,以保证用脚背踢球,脚耍紧贴地面,以防踢空漏球。

②动作要点 守门员踢球必须做到有把握、准确有力、左右脚均能踢球,方法上可采用脚尖、脚背和脚的内、外侧来踢球。

(3)封堵与出击

指守门员在对方射门前迅速抢占最有利位置,以便封住对方射门角度和迅速冲出破坏对方有效射门的技术方法,关键是要求判断,移动迅速准确,出击果敢迅猛。

8.曲棍球的基本战术

曲棍球的基本战术包括阵形战术和打法战术两大部分。

阵形战术

现代曲棍球竞赛战术阵形的发展越来越朝着全攻全守,增加中场争夺力量的趋势发展。

(1)倒锥塔式阵形

倒锥塔式阵形,即5—3—2—1阵式,也叫全面技术型。

(2)均衡式阵形

均衡式阵形,即4—3—3—1阵式,是从倒锥塔式阵形发展而来的。

(3)欧洲式阵形

欧洲式阵形,即3—3—3—1—1阵式,也叫主攻全守型。

打法战术

曲棍球的基本战术打法与足球很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常见的战术打法有六种。

(1)右路进攻战术

右路进攻战术源于曲棍球的规则特点。由于规则规定只准棍面触球,所以进攻时在右侧控制球要方便得多,而从左侧抢球、控制球就很困难,再加上右路的防守也较顺手,所以就逐渐发展成以在路进攻为主的战术。

(2)边锋下底传中战术

边锋下底传中战术是指,利用场地的宽度,边锋高速从两边打开缺口,带球下底传中射门。这是最见威胁力的战术之一,而目两翼拉开,往往也能给中路突破带来机会。这个战术运用的好,能将全场战术打活,且富有主动权。

(3)快速反击战术

在对方全线进攻、反复推进之时,抓住机会以长传和高挑球方式进行快速反击,常能有效地利用对方后方的空虚获得成功。现代曲棍球竞赛中,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快速反击战术往往可以打开局面。

(4)转移包抄战术

转移包抄战术是指,在进攻中利用三角配台或长传,转移进攻方向,由另一侧包抄突破或打门。由一侧组织进攻,吸引对方的防守,另一侧就会留出空当,此时本队队员及时包抄,攻其不备。

(5)破坏性战术

破坏性战术是指,领先一方为了保持比分、维持领先而采取的拖延时间的战术。例如,领先一步将球重击出对方端线,或击出远端的边线来瓦解对右攻势和意志。

(6)固定球战术

固定球战术是指,在射门区内利用规则迫使对方犯规,制造门前任意球或点球的机会。或者利用前场边线球、短角球、长角球的机会,直接吊冲补门或迂回破门。

9.曲棍球的基本规则

作为一个集体项目,为了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曲棍球有许多规则,具体包括竞赛时间、开始和恢复竞赛等。

竞赛时间

(1)总体世界

除非另有商定,竞赛分两个半场,各35分钟。

(2)竞赛开始

每个半场在裁判员鸣哨示意中场开球时,即为竞赛开始。

(3)中场休息

按事先商定休息5至10分钟,两队交换场地。

开始和恢复竞赛

(1)中场开球

①从场地中心开球;

②可向场地任何方向推球或击球;除开球队员外,双方所有队员均应位于本方半场内;

③开始竞赛时,由未选择场地一方的一名队员开球;

④下半场开始竞赛时,由另一方的一名队员开球;

⑤进球后,由失球一方的一名队员开球。

(2)开球方式

①对方所有队员应离球5米以外;

②以推球或击球的方式开球;

③球必须至少移动一米;

④开球后,在不论哪个队的另一名队员触球前,发球队员不得再次触球,也不得留在或进入控球范围内;

⑥不得故意将球打起,或以危险或可能导致危险的方式开球。

(3)球出界

球整体越过边线或端线时,则为死球,应用该球或另一个球恢复竞赛。

①球出边线:

在球出界附近的边线上发球;

对发球队员发球时身体位于边线内或边线外,没有要求;

由球出界前最后触球一方的对方一名队员发球。

②球出端线 进攻队员将球打出端线而又未进球:

在球出界处或附近的正前方、平行于边线、距端线不超过14.63米处发球;

由守方一名队员发球。

③球出端线 防守队员无意将球打出端线而又未进球:

球出界一侧的边线上、距角旗5米的标志线上发球;

由攻方一名队员发球。

④球出端线防守队员故意将球打出端线而又未进球(但允许守门员做的动作除外):

在球门任意一侧的端线上、距门柱10米标志处,或该标志与弧线之间的端线上的任意一点发球;

由攻方一名队员发球。

(4)争球

①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应通过争球恢复竞赛:

竞赛进行之中必须更换竞赛用球;

双方同时犯规;

在没有犯规的情况下,因受伤或其他原因而暂停竞赛。

②争球方法:

由裁判员决定争球地点,但争球地点不得位于距端线14.63米的区域内;

双方各出一名队员争球,两人身体右侧对着本方的端线,面对面站立;

球置于两人之间的地面上;

两人先用球棍轻敲球右侧的地面,然后在球的上方用球棍的正面轻敲对方的球棍。交替进行三次后,经其中任何一人触球,即进入竞赛状态;

在球未被触到之前,其他队员应离球5米以外。

进球和胜负

(1)进球的判定

①球在弧内被进攻队员触到后,在未出弧前整体从横梁下越过球门线,判为进球;

②进攻队员弧内触球之前或之后,球触到防守队员的球棍或身体,也判进球有效;

③弧内暂停竞赛后,球必须再次被进攻队员触到,才判进球有效;

④守门员违反点球规则,从而阻止了进球,判为进球;

(2)进球的结果

进球多的队为胜队。

竞赛行为

曲棍球竞赛中必须顾及其他运动员的安全。本规则说明的就是对运动员的安全有影响的行为。

(1)禁止行为

①利用球棍和竞赛器具:

故意用球棍的背面打球;

在手中没有球棍的情况下参加或干扰竞赛;

以球棍的任何部位超过肩部打球;

举棍过头;

以危险、恐吓或妨碍对手的方式使用球棍;

以危险或可能导致危险的方式打球;

击、勾、撞、踢、推、绊、击打或抓抱其他队员或其他队员的球棍或服装;

向场地、球、其他队员或裁判员抛掷任何物品或竞赛器具。

②利用身体和手脚(守门员除外):

用手挡球或抓球;

故意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挡球、踢球、推动球、拣球、抛球或持球;

抢球时用脚或腿支撑球棍;

故意进入对方的球门或站在对方的球门线上;

故意从球门后跑过。

③高球

除射门外,故意将球打起,包括罚任意球在内,在任何地点击球时无意将球打起,除非危险或可能会导致危险,否则不视为犯规;

故意挑高球,使其直接落入弧内;

在接落地高球的对方队员触到球并使球落地前,进入该队员5米的范围内;

向其他队员身上打起高球。

④阻拦 以下列方式阻止对方队员拿球:

将身体或球棍置于球和对方队员之间;

用球棍或身体的任何部位护球;

对对方队员的球棍或身体实际构成干扰。

⑤制造犯规 迫使对方队员无意犯规。

⑥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延误竞赛。

(2)允许行为

①球在本方弧内时,守门员可以:

只要没有危险或不会导致危险,用球棍、护脚或护腿推动球,或用包括手在内的任何身体部位挡球,但不得推动球或卧于球上;守门员卧于球上,应视为阻拦。

只要没有危险或不会导致危险,使用球棍超过肩部挡球或垫球;

用球棍的正面或边缘或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从横梁上或立柱旁垫出端线外。

②球在本方弧外时,守门员:

除主罚点球外,不得进入对方半场参与竞赛;

不再享有守门员的特权。

③如果球碰到裁判员的身体或场地上任何松软的物品,包括无意掉落地面的竞赛器具,竞赛应继续进行。

任意球

(1)判罚

发生下述犯规行为,判罚任意球:

①进攻队员在对方25码区内犯规;

②防守队员在本方弧外25码区内无意犯规;

③任何队员在两个25码区之间的中场区域犯规。

(2)判罚的实施

①距弧5米以外罚球:在犯规地点附近罚球;

②守方弧外距端线16码范围内罚球:在距端线16码的范围内、端线至犯规地点的延伸线上、平行于边线的任意一点罚球;

③守方弧内罚球:在弧内任意一点,或在距端线16码的范围内、端线至犯规地点的延伸线上、平行于边线的任意一点罚球;

④攻方在距弧5米以内罚球:在犯规地点附近罚球,除罚球队员外,双方所有队员均应离球5米以外;

⑤罚球前球必须静止不动;

⑥罚球队员推球或击球,球移动1米后,罚球一方的其他队员才可以触球;

⑦不得故意将球打起,或以危险的或可能导致危险的方式罚球;

⑧罚球队员罚球后,在另一名队员触球前,不得再次触球,也不得留在或进入控球范围内;

⑨对方队员必须离球5米以外。如果对方队员为获取利益而位于5米以内,也没有必要拖延任意球的判罚。

短角球

(1)判罚

发生下述犯规行为,判罚短角球:

①防守队员在本方弧外25码区内故意犯规;

②防守队员在弧内故意犯规,但并未妨碍对方的进球,或使对方丧失实际的或可能的控球权;

③防守队员在弧内无意犯规,但并未妨碍对方可能的进球;

④防守队员故意将球打出本方端线;

⑥球在弧内落入守门员的护具或服装内。

(2)短角球的实施

①将球放在球门任意一侧端线上距球门柱10米的标志处,或该标志与弧线之间的端线上任意一点。

②攻方一名队员推球或击球,推球或击球时不得故意将球打起;

③罚球队员必须至少有一只脚位于场外;

④双方其他所有队员均应离球5米;

⑤功方其他队员在场上站位时,球棍、手和脚不得接触弧内的地面;

⑥包括守门员在内,守方最多可有5名队员位于端线外,站位时球棍、手和脚不得接触弧内的地面;

⑦守方其他队员应位于中线以外;

⑧球被推出或击出前,除罚球队员外进攻队员不得进入弧内,防守队员不得越过中线或端线;

⑨罚球队员将球推出或击出后,在另一名队员触球前,不得再次触球,也不得留在或进入控球范围内;

⑩球在弧外地面被停住或自行停止滚动之前,不得射门;进攻队员可传球或垫球,但只要球位于弧外5米之内,就必须在球被停住或自行停止滚动后方可射门;

⑪如果第一次射门是击球,除非球在向球门运行时触到防守队员的球棍或身体,否则球越过球门线时的高度不得超过460毫米(球门挡板的高度);因此,球在被垫到前,其飞行路线必须能导致这一结果;

⑫对推挑球、垫球和挑球以及第二次及其后的击球射门,只要没有危险,没有高度限制;

⑬罚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直接射门时,即使球被防守队员碰入门内,也判进球无效;

⑭如果球运行至弧外5米以外,短角球规则即不再适用。(3)重新判罚短角球

在下述情况下,可以重新判罚短角球:

①防守队员站位时脚、手或球棍触及弧内的地面;

②在罚球队员触球之前,防守队员没有离球5米以外;

③在罚球队员触球之前,防守队员越过端线或中线。

(4)视为短角球结束

半场或全场竞赛到时后,如果正在实施短角球的判罚,竞赛应继续进行,直至短角球结束。为此目的,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即视为短角球已经结束:

①进球得分;

②进攻队员犯规;

③防守队员犯规,但应重新判罚短角球或判罚点球的犯规除外;出现后一种情况,竞赛应继续进行,完成短角球或点球的判罚;

④球运行至弧外5米以外;

⑤球被进攻队员从端线打出弧外,或被防守队员无意从端线打出弧外;

⑥从攻方在端线处罚短角球起,球第二次运行至弧外。点球

(1)判罚

发生下述犯规行为,判罚点球:

①防守队员在弧内故意犯规,以阻止对方的进球,或使对方丧失实际的或可能的控球权;

②防守队员在弧内无意犯规,但因此阻止了对方可能的进球;

③防守队员防守短角球时连续数次提前冲离端线。

(2)罚球过程

①裁判员示意判罚点球时,停止计时;裁判员在点球判罚结束后鸣哨恢复竞赛时,恢复计时;

②罚点球开始之前,主罚点球的队员站在球后靠近球处;

③除守方守门员和主罚点球的队员外,双方其他队员应位于近侧25码线外,不得干扰罚点球的进行;

④守门员应继续佩带头盔,不得以拖延时间为目的而没有必要地摘掉任何护具;

⑥守门员应双脚站在球门线上,在球被触动之前,不得离开球门线,也不得移动双脚;

⑦在控制罚点球的裁判员确认罚球队员和守门员均已做好准备,鸣哨示意后,罚球队员才可以罚球;

⑧罚球队员可以用推球、推挑球或挑球的方式将球从罚球点罚出;

⑨球的飞行高度没有限制;

⑩罚球队员只能触球一次,触球后不得向球或守门员移动;

⑪罚球过程中,罚球队员可以向前跨一步,但在球被触动前,后脚不得超过前脚;

⑫罚球队员不得做假动作。

(3)点球的结束

①进球或判为进球;

②球在弧内停止滚动、落入守门员的护腿内、被守门员挡住、或运行出弧,或罚球队员犯规而未进球或判进球无效;

(4)罚点球后恢复竞赛

①如进球或被判为进球:中场开球;

②如未进球或被判为进球:由守方一名队员在球门线正前方16码处推球或击球。

判罚后的再次犯规

(1)被罚队犯规

如果在已做出的判罚尚未实施时被罚队又发生犯规,可将任意球的罚球地点向前推进10米,或升级判罚并/或按不良行为处理。

(2)主罚队犯规

如果是主罚队犯规,可改变判罚方向。

对运动员的处罚

(1)处罚方式

对粗野或危险动作、不良行为(包括队长未履行规则规定的职责)或任何故意犯规,裁判员除予以相应的判罚外,还可以:

①口头警告犯规队员;

②绿牌警告犯规队员;

③出示黄牌,将犯规队员暂时罚出场,时间不少于5分钟(纯竞赛时间);

④出示红牌,取消犯规队员本场竞赛资格。

(2)受黄牌处罚

①受黄牌处罚的运动员应呆在指定区域,直至向其出示黄牌的裁判员示意,允许其恢复竞赛;

②受黄牌处罚的运动员中场休息时可以回到自己的队中,但应在下半场竞赛开始前回到规定的受罚区域;

(3)受红牌处罚

受红牌处罚的运动员不得留在赛场内及其周边区域。

(4)替补队员的处罚

对替补队员的不良行为,裁判员可予以警告或出示绿牌、黄牌或红牌,效果如下:

①替补队员黄牌受罚期间,该队场上队员应减少一人;

②如替补队员被出示红牌,该队在该场竞赛的剩余时间里应减少一人;

事故和伤害

竞赛中出现事故或者伤害时,处理情况如下:

(1)如果在竞赛因事故而中断前进了球,而该球在假设没有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也会进,则应判进球有效;

(2)如果运动员因伤而不能继续竞赛,裁判员可以暂停竞赛;

(3)除非因医护原因而无法做到,否则受伤或流血的运动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离开场地,接受治疗;

(4)受伤运动员在伤口包扎完毕后才可以返回场地;穿带血渍服装的运动员不得留在或进入场地;

(5)如果裁判员因伤而不能执法,应暂停竞赛,如果因伤不能继续执法,应由替补裁判员替换;

(6)应以争球、相应的判罚或在进球的情况下以中场开球的方式恢复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