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门球运动的竞赛与裁判
1.门球的发展历史
门球是在平地或草坪上,用木槌击打球穿过铁门的一种室外球类游戏,又称槌球。门球起源于法国,13世纪传入英国后开始流行起来,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了一项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
门球的起源
关于门球的起源,目前大约有三种说法。
(1)起源于中国
门球源中国唐代,是由当时一项名叫“捶丸”的运动发展出来。
(2)起源于法国
门球起源13世纪的法国,原为“Croguet”。起源于法国是门球三种传说最为受人认可的一种。
(3)起源于日本
门球运动于1947年起源于日本,由日本北海道的铃木先生根据“槌球”而设计的一项体育运动。
世界门球的发展
门球运动始于法国,当时称为槌球,传到英国以后大为风行,1947年12月,传入日本北海道,经过铃木和伸的改良和精简,而成为目前风靡日本的门球运动。
当初引进门球运动的铃木和伸,原只希望用这种轻柔的运动来教导小孩子,使日本从战败后的黑暗时代挽回光明的希望。想不到活动一推出,就受到许多人的赞许和喜爱,所以后来又以女子高中学生及公务员为推广、奖励的对象,结果同样受到欢迎尤其是从未有机会享受运动乐趣的老年人,在参加过之后,更是爱不释手,乐此不疲。
中国门球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门球传入中国,当时只在燕京大学作为游戏课内容。
1987年成立中国门球协会,简称“中国门协”。中国门协成立后,随之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等地方也相继成立了门协,1989年10月,我国加入世界门球协会,1991年5月又加入了亚洲门球联合会。
如今,门球运动在中国的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受到了城市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2.门球的特点和作用
门球运动可以健身益智,运动强度又不大,因此受到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运动的特点
与别的体育项目一样,门球具有群众参与性、娱乐性、健身性、协调性、竞争性等特点外,还有一个不同的特点。
(1)安全性
门球运动的猛烈程度以及耗费的体力程度较小,它没有强烈的冲击性和肢体的碰撞性。它和桌球(台球)极为相似,它的运动过程和思维都有相同之处,具有一定的高雅性,运动安全,不会给选手带来身体伤害。
(2)多人参加
与台球等运动不同的是,门球实行多球多人制。
(3)场所独特
门球在室外地上的阳光下,绿树环抱中,这不同于很多室内运动。
(4)节奏不同
在时间上,门球是以30分钟为时限,在这30分钟之内,每人一球,由裁判员呼号后击球轮流对号入场,竞赛定多人多球制。
此外,门球还有简单易学、健身益智、老少皆宜等特点。
运动的作用
(1)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打门球的基本活动是瞄准、击球、拾球和到位。在活动中伴随着快步走或慢跑,可以使全身的运动器官,特别是手,臂、腰、腿、脚、以及视力、听力、内脏和神经系统都得到锻炼。
(2)进行充分的日光浴和空气浴
门球活动是一项户外运动,又因其活动量较小,能持续活动几个小时,可以进行充分的日光浴和空气浴,这是门球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优点。经常进行日光浴和空气浴有增强体质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太阳的光辐射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并改善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人体皮肤与空气接触,可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提高身体对气温的适应能力。
(3)增强脑细胞的活力
门球活动中的技、战术的运用和整体配合,以及打球所处的位置,都需要用脑力,这样日复一日地进行脑运动,就会增强脑细胞的活力,锻炼思维和记忆能力。打门球可以说是体脑并用的运动项目,而体脑运动的有机结合,正是门球运动的独具之长,所以这项运动更有益于老年人健康长寿。
(4)具有显著的心理保健作用
门球是运动和娱乐兼而有之的项目。它不仅对肢体健康有益,而且能愉悦参加者的情绪。打起门球来,妙趣横生,心醉神达,忘却生活中的种种烦忧,老年人的孤独感、失落感也消失了,同时还增多了朋友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对老年人心理保健起到重要作用。
3.门球竞赛的场地
门球竞赛的场地包括球门、终点柱等。
门球场地
(1)总体要求
门球场地为矩形,是由限制线圈定,无任何障碍物。
(2)场地规格
竞赛线长15至20米,宽20至25米。
(3)限制线
场地的限制线在竞赛线外1米处。
(4)竞赛线宽
原则上,竞赛线宽5厘米,限制线及其他线要易于识别。场地的尺寸以线的外沿为准。
(5)竞赛线颜色
线的颜色与场地地面要易于识别。
(6)场地外角
竞赛线构成4个外角,自发球区开始,依逆时针顺序,依次为第1角、第2角、第3角、第4角。
(7)各个线的划分
①第1角和第2角之间的线为第1线;
②第2角和第3角之间的线为第2线;
③第3角和第4角之间的线为第3线;
④第4角和第1角之间的线为第4线。
(8)发球区
发球区是一个矩形,其边线由第4线及其外线、以及从第1角向第4角方向的1米和3米距离的垂直线组成。
球门
(1)各个门位置
球门包括第1门、第2门、第3门,每个球门的位置如下:
①第1门的位置:球门线与第4线平行,与其外沿垂直距离4米,其中心点与第1线外沿垂直距离2米;
②第2门的位置:球门线与第1线平行,其中心点与第2线外沿垂直距离2米,与第1线外沿垂直距离为第2线全长的3/5;
③第3门位置:球门线与第3线平行,其中心点与第4线外沿垂直距离2米,与第3线外沿垂直距离为第4线全长的1/2。
(2)规格和颜色
①球门由直径为1厘米(+/-1毫米)的圆形金属棒弯曲而形成,有两个直角,形状类似“把手”。
②球门垂直地固定在地面上,门高19厘米、宽22厘米。
③球门的颜色与场地要易于识别。
(3)球门标号
每个球门均应标有球门标号,标号的高度和宽度均不应超过10厘米,且应置于球门上方。
终点柱
(1)位置
终点柱置于场地中心。
(2)规格和颜色
终点柱为直径2厘米的圆柱,垂直竖立于地面且高于地面20厘米。终点柱的颜色与地面易于识别。
自由区
(1)位置
自由区设在限制线外。
(2)空间要求
为了确保竞赛顺利进行,自由区应有足够的空间。
(3)进入限制
竞赛进行期间,只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人员以及经允许进入该区的人员可以进入自由区。
替换席
(1)位置
替换席设于自由区内。
(2)项目设置
替换席内应为运动员、教练员准备座位。
计分牌
(1)位置
应设在场地内运动员和观众能看到的位置。
(2)其他要求
计分牌的设置应视场地情况而定,且不能影响竞赛。
4.门球竞赛的器材
器材包括球槌、球和队员装备。
球槌
(1)组成和材质
球槌由槌头和槌柄组成,呈T字形,重量及材质不限。
(2)槌头规格
槌头长18至24厘米,材质坚硬,原则上为圆柱形。槌头横断面直径在3.5至5厘米之间。
(3)槌柄规格
槌柄长度在50厘米以上,固定在槌头的中间,槌柄可以是弯曲的。
球
(1)球的规格
球的直径为7.5厘米(±0.7),球的重为230克(±10克)。
(2)球的材质
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质量均匀的球体。
(3)数量和颜色
①竞赛共有10个球,红、白各5个。
②红球标白色奇数号码,为1、3、5、7、9。
③白球标红色偶数号码,为2、4、6、8、10。
④号码尺寸为5厘米,标在球面对称的两处。
装备
(1)队员服装
同一队的所有队员须统一着装。所有运动员包括替补队员均应在胸前、背后或手臂上佩戴表明击球顺序的号码,号码尺寸应高于或等于10厘米,字体不限。
(2)领队标识
领队须在胸前或手臂佩戴表明身份的标识。
(3)队长标识
队长须在左臂佩戴表明身份的标识。
(4)鞋
领队和运动员都必须穿运动鞋。鞋应是平跟的,且不能有损坏场地的东西。
(6)其他限制
队员身上不得可能有妨碍竞赛的物品。
(7)更换装备
击球员在向裁判员示意后可以更换球棒,但只允许将一支球棒带进场内。另外,替换时间不算裁判员用时。被更换的球棒也必须是经过检查的。
5.门球竞赛的人员
竞赛的人员包括参赛人员和裁判人员两个部分。
参赛人员
(1)球队人数
参加门球竞赛的球队并有7名队员。其中设领队1人、队长1人、队员5人。
(2)竞赛形式
①竞赛在2支队伍之间进行,每支队伍各5人。
②竞赛由先攻队伍的第一名运动员开球,然后两支队伍按各自的击球顺序交替进行,直到竞赛结束。
(3)基本守则
领队和队员基本守则:
①应理解并遵守门球竞赛规则。
②必须本着运动员精神接受裁判员的裁决。
③必须本着公平竞赛的精神对待其他队伍、队友及观众,礼貌交流。
④不得有影响裁判裁决及隐瞒队员犯规为目的的行为。
⑤不得有拖延竞赛的行为。
(4)队员替换
①队员替换是指场上队员被替补队员所替换。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后,在名单上的每一个替补队员只能替换一名运动员。
②被替换下场的运动员,不能再次上场参加该场竞赛。
③领队或队长应在竞赛开始前或呼号前通知裁判所有替换。
④因替换而上场的球员在呼叫到自己的球号时,必须向裁判员报到。不过,替换不能在场上球员正在击球时进行。
⑤如果已替换下场的队员又重新上场,或替补队员未向裁判报到,竞赛无效。
(5)缺员
①竞赛期间,球队出现缺员时,竞赛可以继续进行,但领队或队长须报告裁判。
②缺席队员的球保持原状,其他队员使其得分有效。
(6)领队职责
领队统领全队,并对队伍的言行负责。
其职责有:
①指定队长。
②申请替换队员。
③申请缺员。
(7)队长职责
队长代表全体队员,对全队言行负责。
其职责有:
①提交队员击球顺序名单。
②选择先攻、后攻。
③选择替换席。
④竞赛结束后在成绩单上签名。
(8)队长提出疑问的权力
遇到疑问时,队长可按照以下要求向裁判提出疑问:
①疑问的提出只限于事件发生的当时。另外,问题一经回答,队长不应重新提出。
②提出问题时要谦恭有礼。
(9)代理教练职责
①当教练不在场时,队长应代行其职。
②无论教练是否在场,队长均可以被授权代行其职。
(10)队长不能行使职责
当队长不能行使其职责时,必须指定一名队员代理队长,并报告裁判员。
①当教练不在场,且队长不能申请替换时,应在其他队员中指定一人,且报告裁判员。
②代理队长只在该场赛事中行使职权。
(11)队长缺席
当队长不能行使其职责时,必须指定一名队员代理队长,并报告裁判员。
裁判人员
(1)裁判人员的组成
①一个主裁判;
②一个副裁判;
③一个记录员;
④根据需要设司线员。
(2)主裁判的职责
主裁判根据竞赛规则执裁,对竞赛规则中没有规定的情况做出决定。具体职责如下:
①宣布竞赛开始和竞赛结束。
②呼叫击球员击球。
③宣布暂停及重新竞赛。
④宣布竞赛中断及重新竞赛。
⑤决定对妨碍竞赛的人采取处罚。
⑥决定和宣布资格无效。
⑦竞赛结束后,确认竞赛结果。
⑧确定和宣布胜负。
⑨确定和宣布胜负后,接受双方队长签名。
(3)主裁和副裁的共同职责
主裁和副裁的共同职责有:
①检查场地。
②确认双方击球队员顺序。
③确认先攻与后攻。
④检查装备及服装。
⑤判断并宣布过门及撞柱有效。
⑥判断并宣布撞击成功。
⑦判断并宣布界外球。
⑧承认队员替补队员,并告记录员。
⑨判断并宣布犯规。
⑩对妨碍竞赛提出警告。
⑪回答竞赛中的问题。
⑫暂时将球移开。
⑬对无效移动的球做出回应(进行处理)。
(4)副裁的职责
除了上条中和主裁共同承担的职责外,副裁还应协助主裁,当主裁不能履行其职责时,副裁行使主裁职责。
(5)记录员的职责
记录员的职责是:
①根据竞赛规则,在记录表中记下必要的事项(参见84页)。
②回答主裁和副裁需要确认的事项。
③帮助主裁和副裁做出决定。
④在竞赛中,宣布以下时间段:还有15分钟,还有10分钟,还有5分钟,竞赛时间到。
⑤从主裁处得到有关竞赛记录的确认。
⑥计时。
⑦在界外球上协助主裁和副裁执裁。
(6)司线员的职责
司线员的职责是:
①在界外球上协助主裁和副裁。
②对妨碍竞赛提出警告。
6.门球运动的相关术语
门球术语是门球运动的专用语言。它既要贯彻《门球竞赛规则》既定的术语,又应具有“科学性”、“简明性”、“通俗性”等特征。
球场类术语
(1)1角区一4角区
依角顶点向两边各延长2米,所围成的正方形区域。
(2)门后接应区
接应范围为长宽各3米的正方形区域(简称区)。
①一区:为过一门球接应奔二门的区域。
②二区:为过二门球接应奔三门的区域。
③三区:为过三门接应奔终点柱的区域。
基本球类术语
(1)己方球与对方球
同队队员的球称为“己方球”,对方队员的球称为“对方球”。
(2)在杆球
击球员的自球称为“在杆球”。
(3)临杆球
在杆球的下一号(对方)球称为“临杆球”。
(4)待杆球
在杆球的下一号(己方)球称为”待杆球”
(5)上号球
在杆球之前的两个球(对方与己方各一)均称为“上号球”,俗称前一号球。
(6)下号球
在杆球之后的两个球(对方与己方各一)均称为“下号球”。
(7)邻号球
在杆球的己方上下号球均称为“邻号球”。
(8)隔号球
在紧挨该邻号球的己方球称为“隔号球”。
(9)先手球和后手球
按击球顺序,于在杆球后先轮及击球的球是先手球,后轮及击球的球是后手球。(先手球与后手球是随着击球序号的改变而变化,如杆球与待杆球可视为先手球,而当在杆球落杆后即成为最后的后手球)。
(10)绝对先手球
在己方的先手球。之前的对方上号球是界外球时,该球称为“绝对先手球”。
(11)王牌球
绝对先手球同己方上号球结组,可以被派遣他用时称为“王牌球”。
(12)潜在王牌球
任何一只界内球之前的对方上号球是界外球,该球就视为潜在王牌球。
(13)轮次王牌球
当对方缺员,形成固定缺号,如三轮未过一门失去竞赛资格或提前被撞柱满分或囚犯规被判取消竞赛资格等,则该号的己方下号球,便成为轮次王牌球。
(14)界内球
停留在竞赛线内的球。
(15)界外球
被放置在竞赛线外10厘米的球。
(16)静止球
停留在场内静态稳定的球。
(17)滚动球
击打、撞击、闪击后在场内未停稳的球。
(18)保护球
能抵御对方派遣球的己方先手球。
战术类术语
(1)守门球
占据球门有关位置,阻止对方球靠近球门的球。
(2)位置球
①压线球:压在边线上的球,通常指击打界外球进场使之压在边线上。
②靠边球:离边线不超过20厘米的界内球。
③占角球:占据在场内任何角处的球。
(3)远撞和远冲
①远距离(一般在8米以上)的撞击称为“远撞”。
②不考虑自球出界与否,以破坏对方球为目的的远撞称为“远冲”。
(4)接力球
又叫接应球,为给己方球缩短距离,调整位置。制造角度而做的送位球。
①直接接力 在杆球径直为己方先手球接力。
②间接接力 闪送后手球为己方先手球接力。
③球后接力 闪送待杆球到其后的己方球后,待杆球借其前进。
④多球接力 闪(击)送两个以上球(含两个球)为己方先手球接力。
⑤隔门接力 击自球或闪送他球到门后,为未过门的己方先手球接力。
(5)过渡球
又叫“他为我用”,利用对方球完成己方战术任务(如接力调位、摆双杆或当“炮弹”闪带对方球)。
(6)派遣球
闪送己方先手球去执行攻击对方后手球或调整部署或过门、撞柱得分等战术任务。
①直接派遣 在杆球闪送待杆球。
②间接派遣 在杆球闪送己方球到待杆球处,再由待杆球闪送该球。
③传递派遣 在杆球闪送己方球到待杆球处,再由待杆球依序多次闪送,直到派遣达到战术要求。
④子母派遣 在杆球闪送两个己方先手球去进攻。
⑤交替派遣 自球打出对方下号球后,去找己方下号球结组,待对方下号球进场后,再由己方下号球将自球派去追打对方刚进场的球。
(7)防御球
又叫“隐蔽球”,合理有效的部署己方球,造成对方攻击的困难。为己方反攻作准备。
(8)双杆球
一次击球撞击两球或既撞球又有效通过球门,而获得两次续击权。
(9)三杆球或多杆球
一次击球扫击三个球或既过门又撞击两个他球或诌续两个双杆球为三杆。
7.门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门球的基本技术是门球运动的基本功,它包括握棒方法、击球等。
握棒方法
(1)注意事项
击球员在握棒时(以右打者为例),虎口朝下,虎口贴住不宜太紧,以免影响击球时两个手腕的灵活性。
(2)具体方法
握时左手先握,大拇指自然靠棒,其余四指均与棒头方向平行,自然贴握槌棒的上端,然后右手半张开地将棒托在食指、中指的第三指节上,再将棒卷进右手的指关节内,两手的拇指均自然靠棒贴压在各自的食指处,最后将棒头朝下,棒端朝上置于身前。
门球撞击技术
撞击技术也是门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它在竞赛中应用最多,用途最广,作用也最大。没有撞击技术的基本功,击球就没有根。
(1)握杆
握杆与击球的关系密切,可以说只有握好杆才能击好球。
①球杆的选择 从两手握杆高度看,有高、中、低三种。从两手握杆的距离看,有长、中、短三种。从两手握杆的手势看,有以右手为主,左手配合,也有以左手为主,右手配合的。
②握杆方法 有四指握杆法,也有五指一把抓的。握杆是个性化的,不能大家都采取一种模式。另外,两手握杆过实过虚都不好,而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2)四个环节
①一看 看自球,看他球,看目标,看地形。
②二站 站正、站稳、站得放松。站好位是瞄准、击球的前提,只有站好位,才能瞄得准,击得正。
③三瞄准 要点线结合,一般多数采用“五点一线”(即褪头两端、自球前后两个中心点、目击球点。
(4)打法
撞击时,用不同的击球力量而出现多种打法。
①打 对力量要求不是很严格,双不出界即可。
②溜 以自球滚动的余力打上他球。
③靠 份量球,接近他球为目的。
④顶 根据完成任务距离的远近决定力度大小。
(5)动作关键
打好撞击球的关键是:正确瞄准、精力集中、摆幅宜小、力度适中、盯住击点、注重力型。
击球技术
通称为“打”,是指击球员用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
(1)依基本姿势分类
依击球基本姿势,即根据站位与击球方向线的关系可分为:
①纵向正打 简称正打,又可分为:
开立式 两脚左右分开,骑在击球方向线上。俗称“跨打”。
弓步式 左脚在前成小弓步,身体面与击球方向线垂直,身体正中线与击球方向线重合。
②纵向侧打 俗称中国式侧打,两脚并立半蹲或右脚在前成小弓步。把球槌放在右脚外侧击球。
③横向侧打 简称侧打,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击球姿势。
④贴脚击球法 有单脚式(单轨式)和双脚式(双轨式)两种。
(2)依击球方式分类
依击球方式,即根据槌头触球时的发力方法可分为:
①平打 槌头与地面平行,发力方向是正前方(即瞄准线方向)。
②挑打 俗称提拉,槌头前端高、后端低,发力方向是前上方,可以增加上旋力和转速。
③压打 槌头前端低、后端高。发力方向是前下方(是打擦顶球、跳越球的主要方式)。
④擦打 槌头前端面沿球面的切线方向摩擦击自球的后部或侧面。击打方向与自球滚动方向不一致。
⑤顿打 打法同平打,只是击球面触球后立即停顿在击点,无顺势前摆动作。短而快的发力(,也称爆打。
⑥勾打 背向瞄准方向站立,以槌头前端面向前下方发力、勾拉自球的上部。
(3)依击球目的分类
依击球目的,即根据击球后出现的结果可分为:
①送位 通过击球使自球达到预期位置;占位球、靠边球、压线球、占角球、守门球、接力球、到位球。
②过门 是泛指经过正当击球使球的整体由球门前方越过到球门线的后方。
过门 仅指以击自球通过球门为目的。
冲门 远距离过门。
溜门 轻力过门,过门后距球门在1米左右。
折射过门 击球碰球门柱而改变方向过门。
③撞击 击出的自球移动后触及他球。
正撞(打)以击中他球为目的。撞击后自球多停在他球原位。
轻溜 轻力撞击 不论击中与否。自球均距他球在1米以内。
贴靠 轻力粘他球,不论贴上与否,自球都要停在距离他球10厘米以内。
撞顶 自球与他球相撞,使自球、他球达到预期目的和停在预期位置。如撞顶他球过门。撞顶他球出界……可分正撞顶,偏撞顶。也可使被撞击的他球间接撞顶另一他球。
侧撞 也称分球、擦边球,自球与他球非对心相撞,使自球达到预期目的(他球不出界)。
压跳 也叫压打,压打自球后上部,利用地面反弹力,使自球跳起擦撞他球顶部而过,也称擦顶球。未擦填上他球,称跳越也称越顶球。
跟进 自球撞击他球后跟随他球前进。
④撞击双出界 自球撞击他球后,自他球均出界。俗称同归于尽。
⑤撞柱 已过三门的球触及终点柱。
⑥碰柱 未过三门的球触及终点柱。
⑦碰撞 在一次击球过程中,自他球多次接触。
闪击技术
(1)依闪击基本姿势分类
①侧(横向)闪击:身体面向与闪击方向线平行。又可分高姿势和低姿势两种。
②正(纵向)闪击:身体面向与闪击方向线垂直。
(2)依闪击方式分类
①正放正打:自、他球球心连线和踩球脚垂直。槌头中心线正对击球方向线。
②正放斜打:自、他球球心连线和踩球脚垂直,槌头中心线明显与瞄准方向线有角度。主要用于躲开障碍物(球或柱)或近距离闪送球。
③斜踩正打:自、他球球心连线和踩球脚呈45。,槌头中心线正对瞄准方向线。是正(纵向)闪击的基本姿势。
④斜(偏)放正打:放置他球时稍偏离瞄准方向线,击球时仍沿瞄准方向线出杆。用于近距离闪带球。
(3)依闪击目的分类
①闪送 通过闪击使他球到达预定位置。又分为:
闪靠 闪送他球靠近另一他球,两球距离不超过20厘米。
闪贴 闪送他球与另一他球相贴,两球距离不超过1厘米。
②闪出界 通过闪击将他球送到界外。
③闪过门 通过闪击将他球送过球门。
④闪顶 以被闪他球顶撞另一他球达到预期目的,被闪他球也停在预期位置。
正闪顶 被闪他球停在被顶他球的位置。
偏闪顶 被闪他球与被顶他球非对心相撞,且都有预期的位置。
双闪顶 使被顶他球,再顶另一他球达到预期目的(也称闪撞换位。闪撞调位)。
⑤闪带球 以被闪他球又撞击另一他球双出界(俗称双飞)。
⑥闪撞柱 通过闪击使已过三门的他球触及终点柱。
⑦闪碰柱 通过闪击使未过三门的球触及终点柱。
双杆球技术
实现双杆球的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球门和球组织双杆球,即击球通过球门并在球门前后撞击到他球。另一类是在场内任何区域利用三个球组织双杆球,即在一次击球中同时或先后撞击两个他球。
(1)门前双杆球
门前双杆球,即撞球后过门,它要求角度合适,距离适当,利用侧打分球、擦边球、擦顶球、跟进球等方法来实现撞球后过门双杆球。此打法有一定难度,偶然机会较多。
①利用侧撞分球打双杆球,用“垂点瞄准法”选取瞄准点,即可打成撞球后过门双杆球。
②利用擦边球实现双杆球。
③利用擦顶球实现双杆球。
④用打跟进球的方法实现双杆球。
(2)门后双杆球
即过门后撞球。利用直线撞击、调位找点、闪调到位和撞门柱折射等方法实现双杆球。这是使用最多,效果最好、成功率最高的造打双杆球的方法。
①门后直线双杆球 在球门后打双杆球,造杆球距球门越近越能摆在主打球过门的射线上,成功率较高。若造杆球距球门较远,送位就难精确,一般不易摆得恰到好处。这时就应向距球门稍远处送位,因为主打球过门后撞击幅度呈扇形。并应遵循“宁左勿右”的原则,以便主攻球过门后,即使打不成双杆球,也可擦击他球奔向目标(三门或终点柱),当然门后右侧有对方球或战术需要除外。
②留球双杆球 这种方法,易摆正、成功率高。
③调位双杆球 这种双杆球有一定的隐蔽性,实用价值大,并可利用对方后手球,主要靠击球员侧撞调位来实现。
④撞碰过门自打双杆球 这是利用撞顶技术自造自打双杆球的一种方法。
⑤闪撞调位自打双杆球 这是简便易行一种好方法。
⑥撞门柱折射双杆球 球门前后的两个球因球门柱的阻挡难以过门直接撞击。击球员可击自球斜角度碰球门柱,经门柱反弹改变方向,从而撞击门后球打成双杆球。折射双杆球是一种特殊的技巧球、隐蔽性好,一旦成功实效好。
8.门球运动的基本战术
门球战术简单的讲,就是在门球竞赛中取胜的原则和方法。
战术的原则
门球战术原则是指在制定和运用战术时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1)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制定和运用门球战术的基本出发点。即根据场上局势、双方技、战术水平的实际及场地的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制定和运用好战术。
(2)服从全局的原则
制定门球战术,必须服务战略的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组合运用各种技术,制订攻防谋略,绝不能因小失大。即便是突出重点战术,也要服从全局,服从整体。
(3)密切配合的原则
门球竞赛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整体对抗,决定胜负要靠整体实力,只有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赢得胜利,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默契配合是制胜之道。
(4)保存自己的原则
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攻击对方,才能战胜对方。只有场内球才有攻击力。自球都被打出界或自杀出界,就失去直接攻击对方的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凡是场内的球都不会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安全。所以在技术组合、战术组合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保存自己,安全第一。
(5)机动灵活的原则
机动灵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势变法变,以势定法,随机应变,变中取势”。要做到前变后要变,你变我也变,有漏必拣,有空就钻,自误要补,转危为安。
(6)攻防兼顾的原则
门球的攻防战术是一对孪生兄弟,贯穿于竞赛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攻防关系是门球战术的核心内容,也是竞赛胜败的关键。要树立进攻第一的思想,只有以攻为主,才能打跨对手。以攻为主,攻中求势,攻以求生,攻以取胜;以防为辅,只有防得住,才能攻得成。要积极进攻,攻防兼顾,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以攻为守,防中待攻,这就是门球攻防的辨证法。
战术的特性
门球战术的特殊性质是根据门球技术的发展而表现的,就目前实战情况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1)多样性
多种多样的门球技术打法,形成多种多样的门球战术单一战法。如:远程突然发射战法;侧撞擦边奔袭战法;侧顶他出己留战法;球门双杆球战法;多球双杆球战法;结组球战法;王牌球战法;接应球战法;派遣球战法;过渡球战法;闪带球战法;出界球战法。
(2)多变性
单一战法的交替变化组合使用,会成为多变的综合性,如:一门战术(一门留球战法;一门封堵战法;一门密贴战法等);二、三门战术(球门多杆球战法;隔门结组互保战法;隔门接应战法;二层占位战法等);边角战术。
(3)灵活性
运用单一战法依据球势的不同需求进行组合,不必形成套路,实战中,可依队员技术特长为其临时制造。如:某队员善打擦边球,亦可用先手球接应,通过擦打奔向堆集球,经过调位后再打双杆球。
(4)针对性
竞赛双方根据各自球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战术。目的是争取赛场上的主动权,控制好球势。如:一方要占据与扼守要塞,而另一方要夺取要塞,此刻必定短兵相接,有攻有防或展开对攻,各施各的绝招。有时一方要过门得分,而另一方必定要阻止与破坏,不可避免的又是一场刺刀见红的搏杀。
(5)转化性
竞赛场上有攻有防,攻转防,防转攻,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两者相互转换。其结果有得有失,有胜有败,从而使球势瞬间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优势变劣势,劣势变优势。
(6)偶然性
偶然性是突然发生的现象,无法预测无法防范。有两种情况,一是幸运球,此球不是事先策划而是意外形成的,有的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有意识这样做,但有难度没有把握,归根结底还是碰运气。如:1球擦打9球解救3球,结果到跟前碰上2球又打成双杆球,3球还成为王牌,这一个意外的收获堪称最佳效益,说不定可将对方球清场。二是失误球,失误球同样无法预测。如:1球擦9球结果擦空,给2球做了接力,2球反擦1球奔3球,打掉3球解救了4球,还制造一个王牌球。
基本战术
门球基本战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由门球运动的特点、门球运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1)结组基本战术
①结组战术是由门球周期性所决定的。
②结组球从竞赛开始至终场无所不在。陷入困境时要采取结组基本战术,用以相互保护。处于有利方面时也要结组,用以阻止对方的攻击。结组球是本队球相互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也是有组织、有谋划的一种向对方发起进攻的战术手段。
③结组基本战术有连号球结组、任意号球结组、隔门定向球结组等。结组到位防能防得住,攻能攻得上。
④在组织结组基本战术时,要做到“五不结组”:一是对方能送球;二是对方有双杆球;三是对方有擦边球;四是对方有过门球;五是对方核心队员中远距离冲击球。
⑤“两点注意”:“一是场内球不安全不结组,以免造成“一个球活两个球死”;二是不要送错球号。
(2)球与门的基本战术
①开局以夺势为主时,要千方百计控制二门,已过门的球也可“赖着”不走。
②中局可视场上情况,审时度势,有时以打球为主,有时以过门得分为主。
③根据战术上的需要,将已过三门的球也可派到二门前守门,以压制对方,并保持己方优势。
④残局尤其是最后五分钟,原则上以夺门抢分为主,有时也可打球阻止对方得分。
(3)压线与反压线战术
①压线(包括贴近边线)球有两种:一种是界外进场压线;一种是界内闪送、直送压线(靠边)球。
②压线球对我方是有威胁的球,要“先下手为强”,区分不同情况,“十八般兵器”都可派上用场:
或是将其撞出界外;
或是以对方球作炮弹闪带;
或是送球到位,打换位球;
或是边球不打,避而远之。
③对己方有威胁,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球,必要时用己方球为炮弹闪带;或“一带二打”,“同归于尽”。
(4)接力的基本战术
接力是最主要、最常用的基本战术之一,也是用途最广的基本战术。门球最讲相互配合,而接力战术是相互配合最重要、最佳形式。竞赛中应用接力基本战术时,要注意三点。
①送球必定要到位,切忌送球不到位或送过头,甚至将球送出界外。
②送球不到位时,在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补救措施:当对方有先手球时,虽送球不到位,也不宜再送接力球,以免对方冲击;当送球过头时,应根据队员技术水平选择打或忍痛牺牲,切忌越陷越深。
③不打个人英雄球,切忌你打我,我打你,结果未打中还击球出界。
(5)主动、被动时战术
从形势上看,不同时间,有一方主动,有一方被动。循环往复是多数现象,而一边倒是少数现象。
①主动队不要给对方留喘息机会,继续发挥优势,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留有后劲。
②被动队不要丧失信心,要等待战机,采取分散、隐蔽的方法,减少损失,保存实力,以便东山再起。
布局战术
开局好坏在布局,布局成功一方面对竞赛的进展具有重大影响,开了个好头,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全体队员受到了鼓舞,心态平衡,可以充分发挥队员的技术水平。布局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二三型布局
也叫技术型布局、布阵型布局。这是一种典型的布局,是一种稳健的开局。主要看双方技术发挥好坏。
(2)稳妥型布局
也叫保护型布局、综合型布局。这是利用一门攻势的布局,是留有余地的布局,其特点是取二三型布局、冲击型布局之长处,避其短处,是既有先声夺人又有后发制人的布局。这种布局有较大的选择性、灵活性。
(3)冲击型布局
也叫强攻型布局,或叫直冲二门布局。冲击型布局是直来直去、大刀阔斧的布局。先过门,后布局。其节奏快,反复性大。
(4)结组型布局
这种布局就是以一门为依托,利用单号球结组,在一门接应以便抢占二门或攻击对方球。其特点是白方球无大风险,但发挥不好红方能捡个小便宜。
(5)连锁型布局
这是利用固定球号进场或留球。其特点是主要着眼于提高己方威力给对方以较大打击,以控制形势。连锁型布局谁进场谁留球是固定球号。
(6)留掺型布局
这种布局是你留我掺,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布局。第二轮你进我进。留球作用是很大的,它可控制一门后、二门前、三门后三大片。其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效果如何,关键是看谁发挥得好。
(7)夺势型布局
这种布局也属单球结组,但它不同于上述单球结组型布局。一是这种布局不在一门而是在二门二是它不是连号结组而是隔号结组三是进攻方不是多目标,而往往只局限通过接应球搭桥攻击三门前球或过门。
(8)一角就近型布局
一角布局与二三型布局所不同的是2、4号球不去三门。而是轻进一门后将球在一线结组,它既控制二、三门前两大片,又避免1号球过二门后的冲击。
(9)角安全型布局
为避免对方“拔钉子”而采取的一种新型布局。一般是1、3、9号球结组,形成1、3和9、1多次连号结组球,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10)机遇型布局
这种布局是非常规开局。有三种情况:
①1号球占位偏里,2号球过一门改变去三门前的计划,而将球打到底线击打1号球夺取二门。
②5号球未进二门卡在门侧,6号球改变留球的安排,而将球打到与二门相对应的地方进二门打成双杆。
③2、4号球过于暴露、或有角度球,则红方采取5号球轻过一门,远冲三门前的2、4号球,从而既打击对方有生力量,又可控制三门,逼得白方无立足之地。
时间战术
当门球竞赛进行到最后十分钟特别是最后五分钟内时,时间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双方场上指挥员都要对怎样使用这段时间做出决定。得分优势方掌常采用拖时战术,以保持优势到终场。得分劣势方则多采用抢时战术,以挽回败局。
(1)拖时战术
拖时战术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慢出杆,充分利用规则,到裁判员宣布八秒时再出杆。
②打远球,使自球或被闪它球的行程长,且把球打到似出界不出界或溜远处的它球,裁判员不能提早呼号。
③多打球,这是拖时的最有效方法,每撞击一球再闪出去大约需要30多秒的时间,只要能多打几个球就拖了较长时间。
④打掉对方待杆球或可能得分的球,不让对方进攻己方或得分,必要时可用己方的无用球闪带对方的关键球。只要不让对方得分或少得分就是胜利。
⑤得分要斟酌,将己方球送过球门得分可以扩大与对方比分差距,但在该球能自己过门时,就不一定闪送过门,而闪送到既安全又能过门的地方,这比送过门多打一杆球。如果己方的下手球能吃掉对方的关键球时,更应选择吃球,既保持优势又能拖时,而不选择送其过门。
(2)抢时战术
抢时战术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快出杆,当然是在不失误的情况下快打。
②打短球,以缩短球的滚动时间。如界外球进场又一无处可去应快速小力打进场内。在闪一击对方球又不带球时应就近闪出。
③少打球,能不打就不打,这样可以节省较多时间。
④打掉或派球吃掉对方待杆球或会进攻己方的球,不让对方拖时。
⑤少倒球、少接球,由在杆球直接送到该去的地方,不留给下一杆。自球也直接到下一站。当然,必要的接球还是要接的。
⑥抢轮,将己方球能送过门的都送过门,由己方下一杆球全送到下一站(三门或终点柱)。能顶送过门的更应顶过门,提前送到下一站。
残局战术
残局是中局的延续,是全场竞赛的关键。
(1)全盘运筹
在竞赛中,围绕着如何谋取胜利来运筹残局,就要谋划残局怎么打,可能几号收杆,是胜还是败。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场上态势,双方得分等不断调整战术方法。不断权衡利弊,找准主要矛盾,选准主攻目标,达到得势又得分。
②随着局面的不断变化,要分析双方得分球与不得分球,本队得分球尽力保护,对方得分球全力攻打。
③控制好节奏,快慢有序,一切在我掌握之中巧妙组织收杆球。
(2)尽力多抢分
抢分是残局阶段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一切战术都要围绕抢分来谋划,自己多抢分,阻止对方少得分,因为竞赛的胜负最终是以得分的多少来决定的。抢分的主要手段:
①运用先手球突击送门。运用先手球送门抢分是抢分的一种手段。当竞赛快要结束时,如果有大部分球没有进二门或没有进三门,就要设法利用先手球送门抢分。
②适时撞柱抢分。撞柱主要是自球撞柱和闪送他球上柱,撞柱是抢分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直接撞柱、直接闪送撞柱、双杆撞柱、接应撞柱、闪带顶柱、先手靠柱、留球撞柱。
③利用闪顶技巧抢分。
④轮次前抢,谋取高分。采用集中送门或撞顶进门等手段,达到轮次前抢,谋取满分或多抢分的目的。当对方球被我全部打出界外后,我大部分没进二门,又集中在二门附近时,这时不要摆双杆,应集中送门,再全部送往三门,再集中送进三门,当对方球大部分压线时,我再派遣去追打他球或集中送柱抢分。
⑤谋取满分。在竞赛中打出满分,这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密切配合,技、战术发挥最好的结果。要打出满分需要精心运筹,教练员反应要快,运动员不失误,有机会就抓住不放,直到组织成满分。
(3)运用好时间
竞赛中灵活运用时间,该抢则抢、该拖则拖,掌握好节奏,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抢时,一般是在被动情况下,通过加快节奏,不打无关的球,抢出几秒钟,使某球能够轮及;拖时,一般在较主动或相持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胜利而采取的一种战术手段。
(4)打好收杆球
打好收杆球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严谨的战术问题。收杆,从宣布竞赛还有五分钟后就要有大概的估计,直到最后三分钟时,根据场上态势,基本确定谁收杆。
①优势时,可以靠球的过渡,来达到我几号球收杆,不让对方某号收杆。
②劣势时,要通过加快击球节奏和减少击球,来达到某球收杆,可多得几分而达到取胜或少输分。
③收杆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战术行动,不是随便任其发展。
9.门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门球的普及时间并不是很久,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的规则已经较为成熟。这些规则主要包括程序规则、胜负规则等。
程序规则
(1)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为30分钟。
(2)竞赛开始
①竞赛在主裁喊出“开球”后开始。
②竞赛开始时,参加竞赛的队员在开球区后从1到10依次排列。
(3)暂停
①暂停是指主裁要求暂时停止竞赛,此期间竞赛计时暂停。
②竞赛队伍不得要求暂停。
(4)中断竞赛
①由于天气或其他使竞赛不能继续的原因,竞赛可以暂时中断。
②竞赛恢复时按原竞赛状态和时间继续进行。
(5)推迟和取消竞赛
①如果竞赛不可能再继续进行,竞赛被推迟或取消。
②如果竞赛推迟的决定在竞赛的前20分钟做出的,必须完整地重赛。
③如果竞赛取消时,竞赛已进行了20分钟,竞赛结果有效。
(6)竞赛结束
①竞赛在主裁喊出“竞赛结束”时结束。
②如果30分钟竞赛时间到,而竞赛还在进行中,应遵循以下方式结束竞赛:
如先攻队员正在竞赛,则须等到后攻队员完成击球后,竞赛结束。
如后攻队员正在竞赛,则在其完成击球后,竞赛结束。
(7)击球顺序
①击球顺序是从1号到10号。
②队员每人一球,且球上的号码与击球顺序一致。
③先攻队使用红球,后攻队使用白球。
(8)自球和他球
对于每一个队员来说,除了自球以外的9个球都被称为“他球”,例如,第一个击球队员,1号球是自球,而其他的9个球是“他球”。
胜负规则
(1)得分
①成功通过1门,得1分。
②接着成功通过2门,再得1分,共计2分。
③接着成功通过3门,再得1分,共计3分。
④成功撞柱,再得2分,共计5分。
说明:每队最多可能得分为25分
(2)胜负
竞赛结束时,各队每名队员所得分值相加为该队总分,总分高者胜出。
(3)得分相等的一般判定
两队得分相等时,按以下顺序,根据得分情况判定胜负:①撞柱多的队获胜。
②当撞柱数相等时,通过3门多的队获胜。
③当撞柱数和通过3门数都相等时,通过2门多的队获胜。
(3)得分相等的其他判定
根据(3)仍不能判定胜负时,根据以下顺序决定胜负:
①竞赛结束后,球员按1到10号的顺序站成一排,依次击球通过1门,成功通过1门多的球队获胜。无论队伍得分多少,只要得分多即获胜。如果在竞赛结束时有缺员,不能补充队员。
②如果根据①仍不能决出胜负,则1号和2号队员分别通过1门决定胜负;如果仍不能决出胜负,则3号和4号队员分别通过1门决定胜负;依此类推直到决出胜负。如果有一方队员缺席,则另一方相对应队员只要通1门该队即获胜。
③如果根据①不能决出胜负,可以不执行②的方法,直接判为平局。
(4)满分赛的判定
某队得25分的竞赛为满分赛,并按以下方法判定胜负。
①当先攻球队率先获得25分,待接下来的后攻球队的队员完成竞赛后,竞赛即告结束,并判定胜负。
②由于先攻球队队员击球造成后攻球队率先获得满分,待该队员完成击球后,竞赛结束,并判定胜负。
③由于后攻球队队员击球造成先攻球队率先获得满分,待该队员完成击球后,竞赛结束,并判定胜负。
④当后攻球队率先获得满分,待该队员完成击球后,竞赛结束,并判出胜负。
说明:两支队伍都达到25分,该场竞赛应为平局。胜负则根据得分相等的相关规则来决定。
(5)弃权规则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该队即被认为丧失竞赛权,判对方获胜:
①球队宣布放弃竞赛。
②球队在竞赛开始时少于5名队员。
③裁判呼号时,该队拒绝竞赛。
(6)无资格参赛
当球队中有无资格参赛队员上场竞赛,即被视为“无资格参赛”,判对方获胜。
竞赛通则
(1)球员进场和退场
①击球队员是指被呼号击球而进场竞赛的队员。
②击球队员击球后,球停在场内、界外球、撞柱或击球时犯规、妨害竞赛,击球权即告结束。
③击球权结束后,队员应立即退场。
(2)超时
①击球员必须在10秒内击球或闪击。
②10秒计时从以下几种情况开始计时:
击球员被呼号时。
当续击权发生时。
③当击球员在10秒内没有击球或闪击,则构成“超时”犯规。
④击球员超时犯规,则失去击球权。但如果是在闪击时超时犯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按照关于闪击犯规的规定执行。
(3)确认事项
击球员可以对以下几点进行确认,确认用时不算裁判用时。
①确认成功通过了一个门。
②确认成功撞柱。
③确认成功撞击。
④成功撞击后,确认自球和他球的接触情况以及他球之间的接触情况。
(4)请求确认
出现以下情况也可要求确认:
①确认压在球门线上的球是来自门前方面,还是来自门后方向。
②确认闪击时所放他球是否压在球门线上。
③确认通过3门的球是否撞击了终点柱。
④自球与他球接触,确认是否能进行有效的撞击。
⑤确认成功撞击的球号。
⑥确认撞击后自球与被撞击球之间的接触情况。
⑦确认撞击后被撞击球与他球之间的接触情况。
(5)击球顺序犯规
竞赛由主裁判宣告开始进行。竞赛时应按照球上注明的顺序号次击球。如果搞错了击球顺序而打到了自己的球(自球)时:
①判为击球顺序犯规,取消该队员的击球权,并把自球放在就近的第一线(如果就近的第一线位置有2处或3处时,应将球放在高下次通过的球门最远的位置;如果已通过了第三门的球,则将球放在离终点柱最远的位置处)。
②判罚取消该队员下一轮的击球权。
(6)有效竞赛行为
有效竞赛行为是指按规则规定进行的竞赛行为,包括正确的竞赛行为和犯规的竞赛行为:
①正确竞赛行为是指击球员正确地击球和闪击,使竞赛继续进行下去。
②犯规竞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竞赛行为犯规。
(7)无效竞赛行为
无效竞赛行为是指在裁判员用时期间,击球员或其他运动员的竞赛行为。
(8)球体移动
①有效移动 除了无效移动外,击球员因正当击球行为而使球产生的移动称有效移动。
②无效移动 以下移动为无效移动,被移动的球应放回原位。
击球规则
(1)击球
①击球是指击球员用槌头横断面部分击打自球的行为。
②击球员不得拒绝击球。
(2)开球
①开球时,击球员必须将自球置于开球区内。
②击球员可以要求裁判员暂时移开其认为妨碍其顺利通过1门的他球。
(3)获得续击权
①当球停在竞赛线以里,以下几种情况将获得续击权:
成功通过球门。
获得闪击权时。
闪击成功且与闪击有关的动作完成后。
②击球通过球门且没有出界,享有一次续击权。
③击球撞击他球,且自球与被撞击球都没有出界,击球员必须闪击被撞击球。
④每次成功闪击后,击球员均享有一次击球权。
(4)击球犯规
如果击球员按如下方式击球为犯规,即击球犯规。
①推球、两次击球或使用槌头横断面以外的部位击球。
②击球员通过踢槌杆或槌头、用手击球槌或手握槌头击球。
③间接移动球时。
②当球与球门、终点柱接触,槌头撞击球门、终点柱而使其产生移动。
④在获得闪击权之前击球。
⑤获得闪击权后,没有闪击而击球。
⑥成功闪击后,在获得续击权前击球。
⑦开球时,没有将自球置于开球区内。
⑧撞击他球。
⑨自球仍在移动时,击打自球。
(5)击球犯规的处理
当发生击球犯规,击球员失去击球权,竞赛按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①如果是本条中(4)①,②,③,④,⑤和⑥的情况:移动的球被放回原位。
②如果是本条中(4)⑦的情况:由开球员拿回自球。
③如果是本条中(4)⑧的情况:被移动的他球放回移动前的位置。
④如果是本条中(4)⑨的情况:打击之前,得将自球放到离击球点最近的内边线的点外10厘米的地方。
(6)击球顺序犯规
①竞赛由主裁判宣告开始进行。竞赛时应按照球上注明的顺序号次击球。如果搞错了击球顺序而打到了自己的球(自球)时,则判为击球顺序犯规。
②出现击球顺序犯规时,取消该队员的击球权,并把自球放在就近的第一线(如果就近的第一线位置有2处或3处时,应将球放在高下次通过的球门最远的位置;如果已通过了第三门的球,则将球放在离终点柱最远的位置处),还判罚取消该队员下一轮的击球权。
过门规则
(1)过门有关规定
①过门,是指球由球门前方完全通过球门线,且停在界内。
②成功通过球门是指球首次分别依次通过1门、2门、3门。
③如果球从门后方向往门前方向运动并停在球门线上,击球员在下一轮击球时将球击打移动到球门后方,不算通过球门。
④通过闪击送他球过门时,只要放置他球时没有与球门线接触,过门有效。
⑤击打界外球,即使该球通过球门,也不算通过球门。
⑥如果击打界外球,使其从球门前方正方向进入球门并停在球门线上,待下一轮击球时,可以完成通过球门。如果是从球门后方反方向进入球门并停在球门线上,则适用本条3款。
(2)过门的结果
成功通过1门:击球员自开球区击球,使自球顺利通过1门,并停在界内(内线内),即被认为有效通过1门,也叫“1门得分”。
撞柱规则
(1)有效撞柱,称为“Agari”,是指已有效通过3门的球撞柱。
(2)如果击球员希望通过闪击送他球撞柱,如果放置他球时,不得将该他球与终点柱接触,否则闪击撞柱无效。
(3)如果通过3门后,静止时与终点柱有接触,在下一个动作撞柱成功才被认为是有效撞柱。
(4)击球员击已过了3门的界外球,撞柱无效。
(5)已有效撞柱的球,应拿出场外。
撞击规则
(1)有效撞击
①击出的自球移动后撞上他球,即发生撞击。如果自球已与他球接触,只需击打自球即产生有效撞击。
②自球有效通过1门前与他球相撞,撞击无效。
(2)闪击权的获得
①有效撞击发生后,自球与被撞击球皆在界内,击球员必须进行闪击。
②如果击球员同时获得数个闪击权利,闪击他球是与被撞击的次序无关,被撞击的他球需全部被闪击。
(3)闪击优先
①一次击球获得闪击权并通过了球门,优先进行闪击。
②击球员同时获得击球权与闪击权,闪击权优先。
(4)重复撞击
①连续击球过程中,如果被闪击球又被撞击,则构成“重复撞击”犯规。
②如果发生重复撞击,击球员失去击球权,竞赛按如下方式进行:
自球按“chokkingai”(离击球犯规点最近的内边线点外10厘米)处理。
被重复撞击的他球置于第二次撞击发生处。
闪击规则
(1)闪击一般规则
①闪击是指放置好球后,通过击打自球产生的冲击力使他球产生移动。
②放球是指踩住静止的自球,放置被撞击的他球并使其与自球接触。
③他球必须放在内线以里。
④击球员不得拒绝闪击。
④由于闪击他球而产生的任何移动有效。
(2)闪击犯规
击球员在闪击过程中有如下行为,被认为是犯规:
①击球员捡起被撞击球以后、进行闪击以前,被撞击球直接移动了自球或其他他球。
②放球前,踩自球或再踩时,球从脚下离开。
③放球后,再踩时,球从脚下离开。
④闪击时,放球手未从被闪击球上拿开。
⑤击球员只击打了踩球的脚。
⑥被闪击的球移动后,距自球小于10厘米。
⑦闪击后,被闪击球碰上球门或终点柱,与自球接触,然后停止。
⑧闪击后,自球从脚下移开。
⑨击球员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行为。
⑩击球员将被撞击球置于内线外进行闪击。
⑪闪击后,击球员将自球从脚下移开。
(3)闪击犯规的处理
闪击犯规,击球员失去闪击权,竞赛按如下情况进行:
①如果闪击犯规发生在内线以里,且在各球静止之后,放球之前:自球与被撞击他球放回被撞击后静止的位置。
②如果闪击犯规发生在放球以后,闪击完成以前:自球放回撞击后静止位置,而且球放回被闪击位置。
③如果闪击犯规发生在闪击完成后,击球员脚从球上移开之前:自球放回撞击后静止的位置。
④闪击后,被闪击球碰上球门或终点柱,(弹回)后与自球接触并静止:自球与被闪击球他球放回闪击后接触的位置。
⑤如果击球员将被撞击球放在内线外进行闪击:自球与被闪击他球放回撞击后静止的位置。
界内球和界外球
(1)界内球
①界内球是指成功通过1门后,仍停留在内边线以里的球。
②击打界外自球(球在内边线外)进入内边线以里,则成为界内球。
(2)界外球
①界外球是指被打到内线外,或由于犯规而被“chokkin⁃gai”(将自球放置于离击球犯规点最近的内边线点外10厘米)处理的球。
②被击打到内线外的界外球,应放在其通过的内线点外并垂直于内线10厘米处。
③击球员如果认为界外球妨碍竞赛,可以要求裁判员暂时为其拿开。
(3)击界外球
①从被指定的放球位置击打界外球。
②击球员击界外球,球又回到内线外,该球成为该出界处的界外球。
(4)击界外球犯规
①击界外球入场的运动过程中触及他球,为犯规,应判击界外球犯规。
②击界外球犯规按如下方式处理:
自球按“chokkingai”(将自球放置于离击球犯规点最近的内边线点外10厘米)处理。
因击界外球犯规而使他球移动,将他球放回移动前位置。
触球犯规
(1)触球犯规
击球员因非规则允许的原因触到了场内的球,为触球犯规。具体情况有:
①开始击球时,击球员用球棒或脚等触及自球,并使其恢复到原位。
②掉下的球棒触及球。
③击球员用球棒拖动被撞击球。
④击球员身上物品掉下触及球。
⑤如果击球员服装边沿、衣袖或所戴帽子掉下后触及球,不算犯规。
(2)犯规的处理
触球犯规,失去击球权,并按如下方式处理:
①触及静止球:被触及球放回触球位置。
②触及移动中的自球:自球按“chokkingai”(将自球放置于离犯规点最近的内边线点外10厘米)处理。
③触及移动中的他球:他球放回触球位置,而且自球按“chokkingai”(将自球放置于离犯规点最近的内边线点外10厘米)处理。
④击球员球棒触及球门或终点柱,使球产生移动:被移动球放回移动前位置。
⑤如果触及犯规发生在闪击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按第十六节第四条第二、三款有关闪击犯规的规定处理。
妨碍竞赛
当裁判员确定教练员或运动员妨碍竞赛时,主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妨碍竞赛一方不因妨碍竞赛行为的实施而获取利益。
(1)失去击球权。
(2)按“chokkingai”(将自球放置于离犯规点最近的内边线点外10厘米)处理。
(3)过门、撞柱无效。
(4)将教练员或运动员逐击球地,被逐击球地的运动员,其球取击球外,该号缺号,但被逐击球地前的得分有效。
(5)取消该队竞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