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拉罗舍尔之战
遭遇伏击
拉罗舍尔围城战是路易十三在位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也是红衣主教重大的军事行动之一。
自从国王亨利四世将拉罗舍尔城赦封给新教教徒以来,这个地方就不断引发内乱和外患。这个城市的港口是法国对英开放的最后门户,摧毁这个城塞,关闭这座城塞的港口,已经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
起初,白金汉公爵占了上风,他率领大批人马奇袭雷岛,建立了滩头阵地。图瓦拉斯伯爵抵挡不住,带领守军退到了圣马丹的大本营,留下一百来人看守着一个名叫拉普雷的小堡垒。
红衣主教在国王出征之前,先派了国王的御弟奥尔良公爵担任前锋。这支部队的前卫支队里就有达达尼昂。
国王在6月28日那一天,身体不适,故而在维勒鲁瓦驻扎,火枪队也就随国王停下。达达尼昂是禁军士兵,只能和三个朋友暂时分手。9月10日,他随部队到达拉罗舍尔城下的营寨。
这时,白金汉公爵春风得意,向圣马丹要寨和拉普雷堡垒发起进攻,并且窥(kuī)伺(sì)昂古莱姆公爵在拉罗舍尔城边修筑的工事。
达达尼昂在部队里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有志于加入火枪队,很少和战友们称兄道弟。一天黄昏,达达尼昂独自一人在远离营部的僻静小路上散步,突然遭到两杆火枪的伏击。达达尼昂向营部逃去,子弹将他的毡(zhān)帽都打飞了。
第二天,达达尼昂留在营房里没出门。
第三天上午九点钟,国王的御弟奥尔良公爵到前线检查据点。埃萨尔先生选中了达达尼昂去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侦察被拉罗舍尔守军两次占领过的一座防御据点,他将带领四名士兵执行这一任务。
他们借助壕坡作掩护,向据点推进了一百多米。这时,达达尼昂发现身后两个士兵不知去向。在距离工事六十多步的时候,一座堡垒中射出两颗子弹,将达达尼昂的一个伙伴打死了,另一个伙伴逃回营地。
达达尼昂趁枪声再次响起时倒地装死,他发现袭击他的正是先头跑掉的两个人!
那两个人以为达达尼昂死了,就走过来,想对达达尼昂搜身。达达尼昂一跃而起,刺倒一个敌人,另一个人逃向拉罗舍尔城,被守军开枪打倒。被剑刺中的人发出一阵阵的惨叫声,达达尼昂将剑锋抵住他的喉咙,喝令他交代自己的身份。
被剑刺伤的人声称自己是受米拉迪指派的,他同伴的口袋里有她的一封信。达达尼昂答应饶恕他,但要求他拿回被守军打倒的那个人的信。
被剑刺伤的人面露惧色,拒绝前去拿信。他说,达达尼昂一直找的那位太太并没有死。听他这么说,达达尼昂就更想得到那封信了,他逼迫袭击者前去拿信,可是对方面色苍白,浑身发抖,就是不敢动。
“看你这副样子!我要让你看看好汉和懦夫的区别,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达达尼昂说。
达达尼昂利用地形,机警地接近在城前被打倒的那个士兵,并且将他背起来。这时,守军开枪,打死了达达尼昂背后的人。他返回壕沟,将尸体扔在伤兵旁边。他搜了死者的身,发现了信件。信上面写道:“既然你们失去了那个女人的踪迹,起码不要放过那个男的,否则将尝到我的厉害!”
显然,这是米拉迪写的信。达达尼昂继续审问那个伤兵,伤兵招认,他的名字叫布里斯蒙,有位年轻女子要从维莱特城门离开巴黎,他负责和那个刚被打死的同伴一起将她劫持到一辆马车里,可是他们在一家小酒店喝酒耽搁了,女子被人救走了。
达达尼昂认为这是王后的安排,这样,他收到的那封信,以及他和波那瑟太太在夏约路上的短暂邂逅也就都有了答案。
达达尼昂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他表示要扶着伤兵回营部,伤兵不由得感动得热泪盈(yíng)眶。
最开始逃跑的士兵早已报告说他的四名伙伴全部阵亡了,所以大家看见达达尼昂安然无恙地回来,都惊诧不已。他们围住达达尼昂,纷纷祝贺。
过了一天,达达尼昂心绪平定下来,他认为自己没事了,但又开始为三个朋友担忧。
十一月初的一个早上,有人给达达尼昂送来一封来自维勒鲁瓦的信。信上表示,三名火枪手在写信人的酒店里吃喝玩乐,被古堡的指挥官关了禁闭。写信人受他们所托,特意送上一打昂儒葡萄酒。
达达尼昂看完信十分高兴,找了两个在禁军队认识的新朋友,和他们约定在后天一起共饮美酒。
等到聚会那天,达达尼昂叫普朗歇早做准备,普朗歇让向达达尼昂投诚的士兵布里斯蒙准备饭菜。
达达尼昂允许布里斯蒙喝了第一杯酒。客人喝完汤后,正准备喝酒的时候,营房外响起了炮声。于是,达达尼昂和两位客人向各自的岗位赶过去。
原来,国王驾到了,红衣主教也陪同他来了。
达达尼昂在队伍中看到了特雷维尔先生带领的火枪手们。迎驾的仪式结束以后,四个朋友终于又聚在了一起。达达尼昂向他的两位新朋友介绍了三位火枪手,火枪手们向达达尼昂的朋友致敬。
接下来,达达尼昂对阿托斯他们送来的酒表示感谢,三个火枪手听完他的话面面相觑。
“以我们名义送来的酒?”三个火枪手异口同声地问。达达尼昂觉得有些纳闷,他拿出信件,但阿托斯说这不是店主的字。达达尼昂急忙跑回营房,发现最先喝了酒的布里斯蒙中毒了,临死前,他指责达达尼昂,说是他毒死了自己。达达尼昂十分懊悔。
在安排好剩下的事之后,达达尼昂和阿拉斯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达达尼昂对阿托斯说:“亲爱的朋友,我怀疑这一切都是您的妻子米拉迪干的。”
“您应该设法跟她见个面,对她说:‘讲和或打仗,随您的便!我以贵族的身份起誓,绝不与您为敌,除非您执意对我进行报复。如果您死不悔改,我会去找国王,也会煽动法庭对付您!您受过烙印的惩罚,我会对您提出起诉。如果您逃脱了法律的惩罚,那么我也会亲自杀死您!’”阿托斯说。
“这倒好办,可是波那瑟太太又怎么办呢?米拉迪总会有办法为难她的。”达达尼昂发愁地说。
阿拉米斯说,他可以通过王后的神甫打探波那瑟太太的情况。
就这样,大家分手了,达达尼昂和三个朋友回到了各自的营地。
巧遇红衣主教
过了不久,红衣主教指挥法军大败英军,白金汉公爵弃营而逃。法国人在他的行辕中找到了一份文件,是关于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英国和洛林共同结盟对付法国的计划。
红衣主教深知,一旦这个联盟取胜,他将职位不保。所以,他决心孤注一掷,打赢这场战争。
这段时间,红衣主教下榻于石桥屯。报信的使者络绎不绝。红衣主教甚至还遭到被暗杀的威胁,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夜间出巡。
火枪手们这边过得很愉快,几乎无事可做。
某天晚上,阿托斯、阿拉米斯和波托斯三人从一家名为红鸽棚的酒馆里出来,骑马向营地走去。半路上,他们遇到两位骑士,那两人踌躇不前,让三个火枪手起了疑心。
阿托斯口气果断地叫道:“口令!”
“请当心你们的所做所为,先生们!”那个声音震慑人心。
“你们想干什么,先生们?”阿托斯问道。
“您是什么人?现在请您回答,否则您会以不服从命令而治罪!”同样的声音回答道。
“我们是特雷维尔连的火枪手。”阿托斯回答。三个火枪手相信自己遇到高手了,就垂头丧气地按照对方的命令走了过去。
只见那人摘下披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他是红衣主教。
三个火枪手很惊讶,红衣主教要求他们护送他前行,火枪手们照做了。
他们来到红鸽棚客店。红衣主教敲了三下门,一位大汉立刻走出门,他和红衣主教匆匆交谈几句,便上了马,朝巴黎方向赶去。
红衣主教让大家跟他进去,在壁炉边等他半个小时,然后就去了二楼的一个房间。
夫妻较量
阿拉米斯和波托斯在房间里闲得无聊,便玩起了骰(shǎi)子。阿托斯踱步沉思,在旧铁炉烟囱管前走来走去。那根烟囱管的一端折断了,另一端伸到楼上的房间里。他不经意间听到上面有人说话,便示意两个伙伴噤声,自己沿着管口倾听起来。
“米拉迪,现在事关重大,我们必须谈一谈。”红衣主教说。
阿托斯听了这句话,暗自心惊。
“明天一条由英国船员驾驶的小型战船将扬帆出海,现在正在夏特朗河口的拉普安特工事前等待您,请您务必立刻动身。门口有两个人,他们将护送您。我先出门,半个小时后您再走。”
阿托斯示意让大家一起听,舒服惯了的阿拉米斯和波托斯各拿一把椅子坐在烟囱管口边,头靠头偷听上面的对话。
“您代表我和白金汉谈判,说我对他筹划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如果他敢贸然行事的话,我就叫王后身败名裂。”
米拉迪把红衣主教说的话全记在脑子里。红衣主教将白金汉公爵潜入罗浮宫时的着装复述给她听,将这些话作为威胁白金汉的佐证。他还提到白金汉和王后历次幽会的情节,以及在白金汉行辕中发现对王后不利的信件。米拉迪对红衣主教表示佩服。
“如果他固执己见的话,”红衣主教停顿了一下说,“那就制造一个重大事件。”他的意思是刺杀白金汉公爵。
米拉迪通通答应下来,然后要求一道事先批准的命令,还要求得知波那瑟太太的下落。红衣主教答应下来。她还要求红衣主教帮她对付达达尼昂,红衣主教则要求她提供达达尼昂和白金汉串通的证据,米拉迪声称,这种东西她应有尽有。最后,楼上陷入了沉默,火枪手们听到红衣主教似乎在写什么东西。
阿托斯要出趟门,临走时让朋友们替他打掩护,说他去侦察道路了。他走到大门口,对红衣主教的侍卫说是要侦察道路,然后便向营寨那边走去。
红衣主教下楼的时候,发现屋里只剩下两个火枪手,就问起阿托斯的去向。两个火枪手告诉他,阿托斯先回去侦察道路了。红衣主教没再怀疑,命令两人护送他返营。
这时,阿托斯正隐蔽在矮林之中,等红衣主教他们走过,便返回旅店,叫开客店的门,伪称长官要他告诉楼上女客一个要补充的嘱托。店主信以为真,便告诉她女客尚在房间内。
当阿托斯出现在米拉迪面前时,米拉迪面色惨白。她像游蛇般向后退去,嘴里喃喃地说:“拉费尔伯爵!”她一直退到墙角,带着极度的恐惧,一声不吭地坐了下来。
“像我以为您死了一样,您也以为我死了,对吧?就像您用米拉迪的名字去掩盖您的真实名字一样,我也用阿托斯这个名字取代了拉费尔伯爵。”阿托斯嘲讽地说,“我们彼此活到现在,只是因为我们都以为对方死了!”
“您想要我干什么?您知道我的所作所为?”米拉迪用低沉的声音问道。
阿托斯将米拉迪的罪行一一道出,米拉迪听完面色如土。
阿托斯不阻止米拉迪去刺杀法国的敌人白金汉公爵,但禁止她伤害达达尼昂。米拉迪嚷着复仇,阿托斯怒火中烧,拔出手枪,扣紧扳机,一副准备大开杀戒的样子。
米拉迪仿佛要僵死过去,她披头散发,双眼圆瞪,喉咙里似乎灌了铅,发不出一点声音。
阿托斯缓缓地举起手枪,威胁米拉迪交出红衣主教签署的文件。
米拉迪深知阿托斯的厉害,她在子弹要出膛前将那份文件递给了阿托斯。
阿托斯拿起文件念道:
持有本公文者,奉本人之命,为了国家利益,履行了他所完成之事。
黎塞留
1627年12月3日
阿托斯揣好了信,现在他不在乎她再使什么招数了。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房间。
阿托斯骗过了门口前的两个人,沿着田野疾驰,最后到达红衣主教和他的两位朋友面前。红衣主教感谢阿托斯的护卫,并且告诉给他们进营的口令。
在红衣主教走了后,大家让穆克斯东通知普朗歇去找达达尼昂,让他立即前往火枪队的营地。
于此同时,米拉迪按照计划,乘船前往英国。
棱堡立功
达达尼昂来到三位朋友的营房,和朋友们闲聊了一会儿,阿托斯说这里的墙是纸糊的,达达尼昂立即明白他的意思是说这里不安全。大家一同走出去,到了一个名叫帕尔帕耶的小饭店。可惜他们选的时间不太巧,这个时候,士兵们都起床了,陆续到这里来打发时间。
一个名叫比西涅的轻骑兵认出达达尼昂就是去过壕沟的人,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战事的进展。阿托斯突然提议打赌,他说,他们四个朋友要去圣热尔韦棱堡吃早饭,在堡里坚守一个小时。
达达尼昂很诧异,而波托斯和阿拉米斯明白了阿托斯的用意。
“不去那里,我们更会遭殃。”阿托斯低声对达达尼昂说。
于是,他们就和那个叫比西涅的轻骑兵和其他三个人赌一顿饭。阿托斯叫店主装满一篮子的早餐,让格里默带着,然后便和三个伙伴与那些人告辞。
他们走出封锁线,阿托斯告诉达达尼昂,他们到前线密谈比在营地里密谈安全,而且在敌人眼皮底下表现勇敢还能得到荣誉。
阿托斯说,他们要把那里死去的士兵尸体充分利用起来,迷惑拉罗舍尔的守军,这样就能长时间呆在那里。阿拉米斯和波托斯听了这个计划连声称赞。
达达尼昂不服气,格里默一直跟在主人后面,此刻他见达达尼昂有怀疑,便拉住达达尼昂的衣角问他们去哪里。
达达尼昂给他指了一下方向,格里默把篮子放下,坐在地上不走了。
阿托斯带着冷冰冰的表情走过来,用枪口对准格里默的太阳穴,格里默像根弹簧一样跳起来,从后卫变成了前锋。
他们到了棱堡后,转过身,看到营寨门口聚集了三百多人。阿托斯脱下帽,挑在剑刃上,在空中摇晃。所有在场的人都向他致敬,随即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四个朋友进入棱堡中,发现那里有十几具双方士兵的尸体。
阿托斯让大家把死人身上的装备卸下来,给枪装满了子弹。然后,大家开始用餐,格里默去了一座锥形的建筑物里放哨。
阿托斯告诉达达尼昂,昨晚他见到了米拉迪。达达尼昂大吃一惊。阿托斯安慰他说,米拉迪此刻已前往英国,达达尼昂这才松了一口气。
阿托斯又告诉达达尼昂,米拉迪求红衣主教帮助她对付他,达达尼昂又变得垂头丧气。
这时,格里默发来手势,大家看到有十几个工兵和几个步兵正在向他们这里走来。
大家举杯祝愿达达尼昂平安无事,随后大家各就各位,格里默负责给他们装填子弹。
阿托斯向对方挑衅,要他们为法国国王的健康干杯,脱离叛党。
对方没有回答,射过来四发子弹,阿托斯坚信这些市民出身的士兵射不中。他们果然没有射中他。
四个朋友开火了,对方一下子被打死三个人,一名工兵负伤。
格里默和四个勇士一起装填弹药。他们的第二轮射击打死了敌方的班长和两名工兵,让剩下的敌人抱头鼠窜。随后,四个勇敢的朋友冲出工事,深入战场追击敌人,直到缴获了敌兵的装备才返回棱堡。
四个人坐在地上接着谈他们的大事,达达尼昂十分关心米拉迪的行踪。阿托斯告诉他,米拉迪要去英国刺杀白金汉公爵。
达达尼昂感叹不已。格里默遵照主人指示,将火枪手们缴获的短矛系上一块餐巾,竖在了棱堡的墙头。这种勇敢的举动引起营地一片欢呼,半数的人都在凭栏观看。
达达尼昂、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为白金汉公爵的命运感到担忧。阿托斯告诉达达尼昂,他从米拉迪手里弄来了赦罪公文,达达尼昂可以带走这份公文,但一定要好好保存它。
“现在米拉迪可能会向红衣主教告状,说我抢走了她的赦罪公文。那么红衣主教会先把达达尼昂抓起来,然后再把我们三个抓起来。”阿托斯说。
波托斯责备阿托斯,问他为何没有处死米拉迪。阿托斯惨然一笑,并不解释。
正在这时,格里默提醒大家,敌人又来了。
这回来的是二十多人组成的小分队,他们都是一些不怕死的人。
阿托斯一点儿也不紧张。他让大家稳住气,等敌人进入射程再开火,如果敌人进了壕沟,就把掩墙推倒,压死他们。
接下来,阿托斯发布命令。他们放出的第一轮枪打倒了四个敌兵,第二轮枪打倒了两个敌兵。
剩下十几个敌兵继续向棱堡冲锋,四位朋友一起使劲,将摇摇欲坠的墙体推倒,压死了大部分敌兵,剩下的几个慌不择路地向城内逃去。
敌人看到先遣队进攻受挫,便集合了整整一团的人马,向他们这里进攻。阿托斯命令格里默把棱堡里的尸体扛走,依次排开,竖在墙头,每具尸体戴着一顶帽子,手里塞着一把枪。接下来,阿托斯对大家说出了他的计划:他们需要找一个人策反温特勋爵跟踪米拉迪。由于温特勋爵在战争开始就返回英国伦敦了,因此需要派人去英国通知他。
大家表示赞同,他们不能走,但是他们的跟班可以走。他们还要派一个人通知在图尔的谢弗勒斯伯爵夫人,她会把这事通知王后。
正在这时,敌军向这里逼近了。大家决定撤退。他们走出棱堡十几步,阿托斯突然想到那块作为旗帜的餐巾也不能落入敌手,于是折回棱堡,冒着枪林弹雨将旗子摘下。他向自己的营地摇动旗帜,营地那边见到这种举动,发出一阵喝彩声。
阿托斯稳稳当当地走回来,早已料到敌军会害怕那支死人部队。他们会派一名使者去谈判,因此自己不必急于逃命。
四位伙伴凯旋了,营地中的人热烈欢呼。
他们简直毫发未伤,只有达达尼昂被王后赠给他的宝石戒指划伤了手指,阿托斯在调侃之余建议他卖掉这枚戒指,达达尼昂想了一下,便同意了。
这时,比西涅先生冲进人群和阿托斯握手,承认自己打赌失败了。大家的欢呼声把红衣主教都震动了,他派自己的禁卫队长拉乌迪尼埃先生前来探听情况。在得知是怎么回事后,红衣主教想将这四个英勇无畏的年轻人全部收入麾下。
当天晚上,红衣主教就和特雷维尔先生谈起了白天的事情,特雷维尔先生把阿托斯拿餐巾当旗子的插曲也告诉给了红衣主教。红衣主教当即命人在餐巾上绣上三朵百合花,作为特雷维尔先生连队的指挥旗,他还将达达尼昂正式调入到火枪队。
达达尼昂获悉这一好消息,第二天便向埃萨尔先生表示敬意,并告知他已经获得升调了。埃萨尔先生很喜欢达达尼昂,表示要资助他,但被达达尼昂谢绝了。他将王后的戒指交给埃萨尔先生,请他帮忙兑换现金。
第二天,埃萨尔先生的仆人将一袋子金币交给达达尼昂,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