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之死

将士们在外奋勇杀敌,朝廷内却被十常侍搅得乌烟瘴气瘴气:南方山林中的湿热毒气。比喻秩序混乱、气氛恶浊或社会黑暗。。这般小人掌握大权,时常互相商议说:“如果有反对我们的人,就杀了他。”他们向破黄巾的将士索要金帛,不答应的就免去所封赏的官职。黄甫嵩、朱儁不肯给,都被罢了官。而皇帝又不断给这些小人加官进爵。朝政愈加败坏,黎民百姓都愤怒不已。于是在长沙有盗贼区星作乱;在渔阳有张举、张纯造反。向朝廷告急的奏章像雪片一样多,而十常侍把这些奏章都藏匿起来,不让皇帝知道。

何进之死 - 图2

一天,皇帝正在后花园与十常侍饮酒作乐,谏议大夫刘陶,走过来跪在皇帝面前大哭。皇帝问他原因,刘陶说:“天下危在旦夕了,陛下还在和宦官喝酒吗?”皇帝说:“天下太平,哪有什么危机啊?”刘陶说:“四方盗贼群起,在州郡烧杀抢掠。这都是因为十常侍卖官害民,欺瞒陛下。朝廷的正人君子都伤心地离开了,大祸不远了!”这时十常侍一起摘掉帽子趴在皇帝面前说:“既然大臣不能容纳我们,我们愿意回家种田,把家产都捐出来做军费。”说完互相抱头痛哭。皇帝被十常侍的花言巧语指虚伪动听的骗人的话。感动了,对刘陶发怒说:“你家也有在近旁服侍的人吧,为什么我就不能有呢?”呼唤武士把刘陶推出去斩首。刘陶大呼:“我死了不算什么!可怜汉朝的天下,经历了四百多年,到今天就要完了!”武士把刘陶推出门,刚要行刑,一个大臣出来大声喝止。大家一看,原来是司徒汉代官名。陈耽。陈耽走进宫中劝皇帝说:“天下的人,恨不得吃了十常侍的肉。他们没有任何功劳,却都地位尊贵;陛下如果再不反省,国家就要灭亡了!”皇帝说:“十常侍里,总该有一两个忠臣吧?”陈耽就用头撞台阶来劝谏。皇帝大怒,命人把把陈耽拖出去,和刘陶一起关进大牢。这天晚上,十常侍在牢中杀了他们。

后来,汉灵帝病重,召大将军何进进宫。何进原来是个屠夫,因为他的妹妹进宫做了皇后,生皇子刘辩,才得到重用。灵帝又宠爱王美人,王美人生了皇子刘协。何皇后非常嫉妒,用毒酒杀害了王美人。王美人死后,刘协被董太后收养在宫中。

董太后曾经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灵帝也非常喜欢刘协,想要听从太后的话。在灵帝病重的时候,十常侍中的蹇硕上奏说:“要想立刘协,就要先杀了何进,以绝后患。”灵帝认为他说得对,就宣召何进进宫。何进走到宫门前,有人对他说:“不能进宫。蹇硕想杀您。”何进大惊,连忙回家,召集大臣,要杀光宦官。坐席中有人站起来说:“宦官得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杀得干净?如果事情败露,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请您再仔细考虑。”何进一看,说话者是典军校尉曹操,便喝斥他说:“你这样的小子哪能明白国家大事!”

何进之死 - 图5

正在犹豫中,密探报告何进说:“皇上刚刚去世了。十常侍秘不发丧,假传皇上的旨意召您入宫,想要杀了您,立刘协为皇帝。”话还没说完,使命就来了,让何进速速进宫。曹操说:“这个时候,应该先立新君,然后杀尽宦官。”何进点头称是,于是命令司隶校尉袁绍率领五千御林军进宫,在灵帝的棺木前,把太子刘辩扶立为皇帝。

百官跪拜新君之后,袁绍进宫捉拿蹇硕,而蹇硕却在御花园被另一个宦官郭胜杀死了。袁绍对何进说:“这些宦官互相勾结,今天可以趁机全杀了。”张让等宦官知道事情危急,就去找何太后寻求保护。何太后说:“你们不要担心,有我在呢。”就召何进进来,让他手下留情。何进听了妹妹的话,对百官说:“蹇硕想要谋害我,要灭他全族。其他的人就不要追究了。”袁绍说:“斩草不除根,一定会留下祸患。”何进坚持自己的决定,百官就退下了。

且说新君即位后,何太后与董太后互相怨恨,时常吵架,十常侍就在其间斡旋调解。,见风使舵比喻随机应变,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方向或态度。多含贬义。,左右逢源比喻办事圆滑。。后来何进毒死了董太后,十常侍就用尽手段讨好何太后,渐渐又掌握了大权。而汉王朝的朝政,就变得更加混乱不堪了。

何进之死 -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