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且说徐庶日夜兼程,赶赴许昌,急着来见母亲,哭拜于堂下。徐母大惊说:“你怎么回来了?”徐庶说:“孩儿近来在新野辅佐刘豫州,因为母亲写书召唤,所以星夜赶来。”徐母勃然大怒,拍案大骂:“孽障!闯荡江湖数年,我以为你学业有进,怎么反不如从前呢?你既读书,就应知道忠孝不能两全。你难道不知曹操是欺君罔上的贼臣吗?刘玄德仁义广布四海,又是汉室宗亲,你既然辅佐他,就已经算是投靠了明主。如今凭着一张伪造的书信,不详加察看,就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是愚蠢!我还有什么脸面和你相见?你玷污
祖宗,空生于天地之间!”直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抬头。徐母独自走到屏风后面去了。不一会,家人出来报说:“老夫人在梁上自缢死了。”徐庶连忙进内搭救,不料徐母已经气绝。
徐庶见母亲已死,哭着昏倒在地,很久之后才醒过来。曹操命人带礼物前来凭吊,又亲自祭奠徐母。徐庶把母亲葬在许昌的南面,凡是曹操所赐之物,一律不受。后来徐庶虽为曹操帐下幕僚,却指天为誓:终身不为曹操出一计、设一谋。
徐庶走后,刘备急忙派人寻访,得知诸葛亮果然在隆中隐居,非常高兴。
不久,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前往拜访诸葛亮。刘备亲自上前敲门,一个小童走出来,问刘备来历。刘备说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小童说:“诸葛先生今天早晨就出去了。”刘备问:“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啊?”小童说:“先生行踪不定,经常出去云游;回来的时间也不定,有时候三五天,有时候六七天。”关羽、张飞说:“不如先回去,再派人来打听。”刘备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三个人回到新野,过了几天,刘备让人探听,回报说:“卧龙先生已经回家了。”刘备很高兴,就又和关、张一起,迎着风雪,骑马来到卧龙岗。刘备敲门问童子:“先生今天在家吗?”童子回答:“在堂上读书呢。”刘备大喜,整理衣装,进门拜见。到了草堂,看到一位少年正坐在席上读书。刘备上前施礼,说:“刘备仰慕先生很久了,可是没有机会相见。今天冒着风雪前来,终于见到了先生,真是太幸运了。”那少年连忙还礼说:“我是卧龙的弟弟诸葛均啊。”刘备问:“那么卧龙先生在家吗?”诸葛均说:“昨天和朋友一起闲游去了。”刘备叹气说:“真的这么没有缘分吗?来了两次都见不到先生!”于是告辞上马,回新野去了。
刘备拜访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想要再次探访。关羽说:“诸葛亮一定是徒有虚名,躲着不敢见您。”张飞说:“这次不用哥哥去,我用一根绳子就把他绑来了!”刘备喝斥了张飞,坚持要去。
于是三人骑着马再次来到隆中。走到半路,正碰上诸葛均。刘备连忙施礼,问:“先生在家吗?”诸葛均说:“昨天傍晚才回来。将军今天可以见到家兄了。”刘备高兴地说:“这次终于可以拜见先生了。”便同关羽、张飞来到庄前敲门,对童子说:“麻烦转告诸葛先生,就说刘备求见。”童子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但却在草堂上午睡,还没睡醒。”刘备说:“既然这样,就先不要通报了。”就把关、张留在门口,自己站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张飞大怒,对关羽说:“这先生也太过分了!咱哥哥在外面站着,他却在堂上睡大觉!我去房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说着就要动手,被关羽劝住。童子想要进去通报,刘备说:“不要打扰先生午睡。”
又过了很久,诸葛亮才醒来,问童子说:“有什么人来吗?”童子回答:“刘皇叔在这里等候许久了。”诸葛亮站起来说:“怎么不早些通报!”于是穿好衣服出来见刘备。二人行了礼,坐在席中交谈。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局势,定下了占据西蜀,与曹操、孙权鼎足三分的计策。刘备大喜过望,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从此,诸葛亮就在刘备身旁出谋划策,刘备常说:“我得到了诸葛亮,就像干渴的鱼得到了水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