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注释】:我方的力量不如敌人时,要想办法削弱敌人的气势,使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战胜敌人。

【由来】:“釜底抽薪”出自《吕氏春秋·数尽》:“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在《淮南鸿烈》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条计策应用在军事上是指对敌人不能用正面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要避开敌人的锋芒,削弱敌人的气势,然后再寻找机会取得胜利。在很多时候,一些关键点会影响战争的全局,而这些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负责指挥的人要抓住时机,攻击敌人的弱点,诸如粮草辎重,如果能夺取这些,敌人就会不战自乱。

曹操夜袭乌巢

汉献帝建安五年二月,袁绍让沮授统领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向南进发,直接攻打许昌。袁绍将军队集结在黄河北岸的黎阳,让大将颜良先去进攻白马,保护主力部队渡河。同年四月,曹操亲自带领军队从官渡出发,打败了攻打白马的颜良。随后,曹操让白马城中的居民全部迁往官渡。

同年七月,袁绍率领大军在官渡北面的阳武集结,准备和曹操一决胜负。沮授劝袁绍和曹操打持久战,通过消耗曹军的力量,最终战胜曹操,但是袁绍刚愎自用,让自己的主力部队全力进攻官渡。官渡是南北交通要道,如果失守,就会危及许昌,因此曹操将全部兵力部署在官渡,和袁绍的军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三个多月。曹操担心如果长期和袁军僵持下去,会最终将自己拖垮。于是,曹操按照荀彧的建议,一方面命令部队死守官渡,一方面积极侦查袁军的一举一动,寻找可乘之机,进行最后的决战。

一天,曹军发现袁军有几千辆粮车正运往官渡,而押运官韩猛无勇无谋,防备松懈。曹操听说后,立刻命徐晃和史涣带兵伏击韩猛,并一把火烧掉了他押送的全部物资。到了十月份的时候,袁绍又让人从河北运来一万多车军粮,囤积在乌巢这个地方,但仅仅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看守。许攸劝说袁绍应该加派军队保护乌巢,防止曹军的偷袭,但是袁绍没有采纳。许攸认为曹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官渡,后方一定空虚,便建议袁绍派轻骑偷袭曹军的后方,连夜攻占许昌,但是袁绍骄傲自大,想要在官渡将曹操打败。许攸知道袁绍一定会败给曹操,为了免受连累,连夜去投奔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自己,高兴得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亲自出来迎接。许攸建议曹操夜袭乌巢,切断袁绍的补给,彻底打乱袁军的军心。就在当天夜里,曹操命令曹洪和荀攸坚守官渡大营,自己则带领着五千精锐骑兵,化装成袁军,每人手里拿着一束干柴,口里衔着横枚,将所有的战马都套上辔头,从小路奔袭乌巢。在奔袭的途中,曹军突然和一队巡逻的袁军遭遇了,受到了对方的盘问。曹军假称是前去增援乌巢的骑兵,骗过了巡逻的袁军,顺利地通过了袁军的防线。趁着天黑,曹军悄悄摸进了乌巢,将袁军的粮囤全部点着了。不一会儿,粮仓周围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守卫粮仓的袁军从梦中惊醒,被曹操率领的骑兵杀得落花流水。

袁绍听到曹操偷袭乌巢粮囤的消息后,仍然盲目自信,决定趁着曹军兵力空虚,一举攻下官渡。于是,袁绍派大将张郃和高览领兵攻击曹军在官渡的大营。张郃见曹操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偷袭乌巢,担心乌巢失守,便再三请求袁绍先派兵去增援淳于琼的部队。但是,袁绍依然命令主力部队去攻打曹操在官渡的大营,只派了少量兵力去救援乌巢。曹军凭借着坚固的阵地,顽强抵抗,不但让袁军无法攻克,反而吸引了袁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为曹操拿下乌巢提供了便利。

当袁绍的增援部队马上就要到达乌巢时,曹操的部将劝说曹操分兵去抵御增援部队的进攻。此时正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时刻,曹操严厉地说:“等敌人到了我们的背后再来报告!”于是,曹操沉着指挥,上下一心,不但击溃了袁绍派来的增援部队,而且将乌巢的一万车粮草烧得一干二净!

乌巢失守的消息立刻传到前线,张郃知道败局已定,担心回去会被袁绍杀掉,便同高览带领部队投降了曹操。袁军粮草尽失,军心动摇,顿时溃不成军。

曹军乘势出击,歼灭了袁军的大部分主力。袁绍和袁谭只领着八百名亲兵逃回了黄河以北。

曹操采用“釜底抽薪”的计策烧了袁绍的粮草,为赢得官渡之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刘邦釜底抽薪败项羽

秦朝的暴政在各路起义军的攻打下终于灭亡了。但反秦的各路起义军为了争夺统治权又互相打了起来。其中,以刘邦和项羽的军事实力最为强大,双方征战了四年,士兵厌战,于是决定议和,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项羽,鸿沟以西归刘邦。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 图1

此后,项羽将俘虏的刘邦的亲属都放了回来,并如约开始率领部队东撤。刘邦也准备将部队撤回关中地区。但是,刘邦手下的谋臣张良却劝说道:“此时的楚军已经兵疲粮绝,而我军的战斗力还很旺盛。此外,各路诸侯都纷纷向我们投降,我们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歼灭楚军,夺取天下!”这些话正合刘邦的心意,于是他撕毁了条约,命令军队追击楚军。

刘邦知道项羽英勇过人,手下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久经沙场,想要战胜他们并不容易。于是,刘邦和谋臣决定从心理上瓦解楚军的战斗意志。刘邦命人在汉军的军营中教人唱起楚地的歌谣,甚至在两军交战时,将楚地的百姓放在军阵的前面,迫使他们唱起楚歌。一时间,楚军的四周都响起了楚歌。楚军的将士们听到了家乡的歌谣,感到十分亲切,很快就涌起了思乡之情,有的士兵还随声唱和,有的已经留下了眼泪,没有一个人还有心思打仗了。

面对这种情况,项羽也感到无可奈何。他的宠妃虞姬知道这个情况后,一边舞剑,一边劝说项羽带领部队杀出重围,以图东山再起,说罢便挥剑自刎了。项羽安葬了虞姬之后,便带领人马趁着黑夜杀出了重围。随后,汉军派了几千人的部队在后面追击。尽管项羽在乌江边上和汉军力战,而且还有机会渡江逃命。但他感到大势已去,自己再也没有脸面面对江东的父老,于是在乌江边上拔剑自刎了。从此,楚汉战争也以项羽的死画上了一个句号。

刘邦巧妙地运用“四面楚歌”这个釜底抽薪之计,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种攻心的战术,很好地瓦解了楚军的军心和战斗意志,并顺利地击溃了楚军,真可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主意。

注释:

【刚愎自用】

指为人固执任性,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一干二净】

形容十分干净。也形容一点不剩。

【东山再起】

指隐退后再次复出任职。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