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注释】:处于敌我两国之间的小国,如果敌国去攻打小国使之屈服,我国应立刻出兵援助,这样可以不费力气就把自己的军事力量渗透进小国。

【由来】:“假道伐虢”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年》,讲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想要吞并邻近的虞国和虢国。但是,虞国和虢国关系密切,攻打一国时,另一国肯定会出兵相助。这时,晋国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用屈地盛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国的国君,然后向虞国借道去攻伐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晋献公觉得荀息的话很有理,于是采纳了他的计谋。而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阻,欣然接受了晋国的要求,于是借道给晋国。晋国很快就消灭了虢国,在回师途中,顺手灭掉了虞国。

刘备入川

东汉末年,曹操率兵攻打刘璋。刘璋才能平庸,只好向刘备求援,希望他带兵入川抵抗曹操。刘备原本就有进军西川的打算,接到刘璋的求救信后,心里暗暗高兴。于是,他便带着庞统和五万军马前往西川抵御曹操。

刘备的人马到了西川以后,军纪严整,秋毫无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但是,刘璋除了无能之外,还没有主见,没用多久,就和刘备发生了矛盾,甚至兵戎相见。刘备想要占领西川,必须先要攻打益州,他本打算趁着两军交战的机会杀了刘璋,夺取益州,但是在军事上接连失利,就连庞统也在战斗中被乱箭射死了。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命人到荆州向诸葛亮求救。于是,诸葛亮便让关羽在荆州留守,派张飞从旱路向西川进军,而自己则亲率大军从水路赶往西川。到达西川后,蜀军毫不费劲就攻克了绵竹,接着准备攻打益州。就在此时,有人将西川张鲁手下的马超在葭萌关外挑战的消息告诉了诸葛亮。于是,诸葛亮派张飞出城和马超交战。两个人整整打了一天也没有分出胜负。到了晚上,两方的军士点上了火把,张飞和马超继续厮杀,仍然没有分出胜负。双方收兵回营后,诸葛亮对刘备说:“马超如此骁勇,我会设法让他归降。”刘备说:“能收服如此猛将正合我心意。军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诸葛亮说:“曹操杀了马超的父亲,因此马超带兵与曹操决战。但是,曹操用反间计打败了马超。马超走投无路才投奔了张鲁。张鲁时常猜忌马超,因此,我们可以让人散布谣言,说马超会背叛张鲁。到时,张鲁势必会赶走马超,而我们收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 图1

留马超,就能得到一员猛将了。”事情果然和诸葛亮预料的一样,没过多久,马超就和张鲁发生了争执。于是,马超离开了张鲁,投奔到刘备的麾下。刘备有了马超的帮助,如虎添翼,军威大盛,最后在马超的帮助下攻占了益州,有了问鼎天下的基础。

刘备采用“假道伐虢”的计策对抗曹操,最后攻取了整个西川,成了汉中王。

注释:

【平庸】

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秋毫无犯】

指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常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骁勇】

勇猛。

【争执】

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