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注释】:通过借助其他局势造成对我方有利的局势,尽管实际上的兵力弱小,但外部的阵容却显得很强大。就好像鸿雁虽然很小,但是却在天空中飞翔,排列成方阵,凭借着羽翼丰满的双翅,依然显得很有气势。

【由来】:“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一词转变而来的。《碧严录》:“休去歇去,铁树开花。”按此借俗语为祥语,不可强解。另见于王镜日《洵年镜》:“俗谚见事难成曰须铁树开化。”原意为不可能开花的树竟然开起花来了,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兵书《三十六计》上把它作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铁树也开了花,变不可能为可能,所以能够制服敌人。

张飞长坂坡展雄威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曹操凭借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知道刘备早晚会成为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强劲对手,于是决定趁着刘备实力还不强大的时候将其消灭。曹操带领大部队攻打刘备驻守的樊城。刘备兵力不足,只好放弃了樊城。由于他不忍心放弃城中的百姓,结果行军过慢,被魏军围困在当阳长坂坡。赵云单枪匹马,在乱军中七进七出,终于将刘备的儿子阿斗救了出来。

赵云带着阿斗退到当阳桥头,看见张飞横马立在桥头。张飞让赵云带着阿斗先去与刘备会合,自己来阻挡曹军的追击。曹操手下大将文聘策马来到长坂坡,看到张飞一个人手持长矛,横眉怒目,挡住大军的去路,又见张飞身后烟尘弥漫,似乎埋伏着许多兵马,一时间感到进退两难。张飞怒喝一声:“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这一声大吼吓得魏军纷纷后退。没过多久,曹操从后面赶了过来,询问手下横在桥头挡住大军去路的人是谁。手下大将急忙回禀说,挡在桥头的人正是关羽的二弟张飞,据说此人能在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曹操心生寒意,命令大军不要轻举妄动。就在这个时候,张飞又大叫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出来决一死战?”一时间气势如虹,让人不敢靠近。曹操急忙询问是否有人敢去迎战。曹操手下的大将面面相觑,坐在马上不动。这时,张飞大吼一声说:“你们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缘故?”这一声大吼吓破了魏军大将夏侯杰的心胆,结果坠马吐血身亡。魏军顿时乱做一团,慌忙撤退。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 图1

张飞见魏军已经走远,便将树林中的十几个士兵召集到身边。原来后面树林中的滚滚烟尘就是这十几个士兵用树枝绑在马尾上制造出来的假象,结果真的将魏军吓退了。张飞也不急于追击,率领着这些士兵与刘备会合去了。

田单虚虚实实破燕兵

战国中期,名将乐毅率领燕国大军攻打齐国,接连攻克七十余座城池,就连齐国的首都临淄也被攻陷了,只剩下即墨这一座城池了。燕军乘胜追击,包围了即墨。齐国军民拼死抵抗,因此燕军始终无法攻克即墨。

此时,守卫即墨的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田单,他四处散播谣言,让燕惠王在阵前用骑劫代替乐毅指挥军队。骑劫的军事才能比不上乐毅,这就给田单打败燕军创造了机会。

田单利用当时人们普遍迷信的心理,要求齐国的军民每天吃饭前要在门前的空地上祭祀先祖,引得成群的乌鸦、麻雀赶来争食。城外燕军发现每天有成群的鸟雀按时飞往城中,觉得齐国有神明相助,因此在心理上感到害怕。

接着,田单命人四处散播谣言,说乐毅对待敌人过于仁慈,齐国人根本不怕他。如果燕军割下齐军俘虏的鼻子,肯定会让齐人吓破胆,再也不敢抵抗。骑劫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效,便下令将齐军俘虏的鼻子全部割下来,而且还将城外齐人的坟墓全部挖空了。这样一来,燕军的暴行激起了齐国军民的愤慨,顿时群情激奋,拼死守城。

见前面两个计谋已经奏效,田单又派人给骑劫送信,夸赞他的治军才能,表示愿意向他投降。同时,田单派人装成城中的有钱人,偷偷带着财宝到城外向燕军投降。如此一来,骑劫相信齐国已经毫无抵抗的能力,田单开城投降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趁着燕军放松警惕,田单把城中的一千多头牛集中起来,在每头牛的牛角上绑好尖刀,在牛身上披上一些五颜六色、画有稀奇古怪图案的衣服,还在牛尾上绑上了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苇。此外,田单还挑选了五千名精壮的士兵,让他们穿上五色花衣,脸上涂满鲜艳的颜色,手里拿着兵器,跟在牛群的后面。

这天夜晚,田单命令军士将牛从新挖好的城墙洞中赶出,并点燃了牛尾上的麻苇。牛被火一烧,又惊又躁,奔着燕国的军营冲了过去。燕军没有丝毫防备,被火牛阵吓得魂飞魄散,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齐国的五千勇士跟在牛群后冲杀过来,将燕军打得落花流水,而骑劫也死于乱军之中。齐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收复了七十余座城池,将齐国从灭国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注释:

【逐鹿】

比喻争夺天下。

【进退两难】

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轻举妄动】

指未经慎重考虑,盲目地采取行动。

【谣言】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警惕】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