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者,考实录。
原
文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译文
阅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前因后果,就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读书应该讲究方法,一边诵读,一边用心思考。从早到晚勤学苦读才能真正学好。从前,孔子好学,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像孔夫子这样的圣贤尚且能这样不耻下问,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宋朝的宰相赵普,已经做了那么大的官了,仍然坚持阅读《论语》,从来没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而忘记学习。
故
事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从小就饱读诗书,长大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游览了祖国各地,收集了大量史料,准备写一部史书。正当他要着手写作的时候,汉武帝派大将李陵带兵深入到匈奴的国境,与匈奴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而被匈奴包围,李陵也被敌军俘虏。武帝非常生气,认为李陵是故意投降,要下令抄斩李陵全家。司马迁为李陵辩解道:“李陵只有五千步兵,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他的功劳还是可以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听了更加愤怒,立即下令对司马迁处以宫刑。遭受了如此严重的伤害与侮辱,司马迁想一死了之,后来他转念一想,假如自己就这样死去,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在狱中发愤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