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蒲编,削竹简。
原
文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译文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削好的竹片上。他们都是很穷的人,没有钱去买书,但都不忘努力学习。汉朝孙敬读书时为防止打瞌睡,就将头发拴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读书时用锥子刺大腿来使自己清醒。他们不用别人督促就能自觉地读书。晋朝的车胤没钱买蜡烛读书,就用纱袋装萤火虫照明;晋朝的孙康,在雪地里用雪的光亮读书。他们虽然穷苦,却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苦学。汉朝的朱买臣,每天一边担柴一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每当放牛时就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虽然整日劳作,但依然能够刻苦学习。
故
事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他很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便去求见周天子,但没有人引见他。一气之下,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去别的国家寻求机遇。
他奔走于各国之间好几年,都没有人重用他,后来他把钱都花光了,不得不回家去了。到家后,家人见他穿着破烂衣衫的狼狈模样,都很看不起他。苏秦为此很难过,发誓要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用心钻研兵法。有时读书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拿一把锥子扎自己的大腿,用疼痛来消除困倦。这样坚持了一年多,他的知识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公元前334年,他开始游说于六国之间,宣传“合纵”主张,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了显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