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守夜,鸡司晨。
原
文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译文
狗在夜里看门,公鸡在早晨报晓,生畜尚且都能忠于自己的职守,如果人不能用心学习,还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供人们制作衣料,蜜蜂酿蜜供人们食用。而人如果不懂得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连这些小动物都不如了。我们应该在幼年时努力学习,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为祖国效力,为人民谋福。如果你能做出这样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感到荣耀,祖先也因此而增添光彩,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故
事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长大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学问大有长进。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感情深厚,他们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就叫醒刘琨,说:“咱们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也都为国家建立了丰功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