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端午节的由来
姓
氏
起
源
屈
源于地名。春秋时楚武王儿子瑕受封于屈地,其子孙以“屈”为姓。
历史
名
人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
【屈大均】明末清初文学家。
【屈突通】曾任隋朝左骑卫大将军。
故
事
端午节的由来
楚国大夫屈原被贬到湘南后,整日在汩罗江边唱着伤心的诗歌。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大臣,都非常同情他。一天,一个打渔人对他说:“你是楚国大夫,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屈原说:“所有的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干净的;所有人都是醉的,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成了这个样子。”打渔人接着说:“既然这样,你又何必独自清醒呢?”屈原说:“我宁愿跳进江心,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跳进污泥里,弄脏自己的身体。”
后来,屈原怀着对国家的担忧与痛恨之情,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了汩罗江。附近的村民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划着小船前去救屈原,他们打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大家都划着船用竹筒装着米撒到水里去祭祀屈原。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去江边祭祀屈原,米改成了粽子,划小船改成了赛龙舟,这一天也被称为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