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原
文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译文
美味的佳肴摆满了宫殿,鼓瑟吹笙一片欢腾的景象。文武百官沿着台阶步入殿堂,互相敬酒,官帽晃动,像满天的星斗。宫殿的右边是广内殿,左边为承明殿。这里收藏了很多名著典籍,也汇聚了众多文武精英。这里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隶书,还有漆书的竹简和壁内的经文。宫廷里的将相们排成两行,宫廷外大臣们夹道站立。皇上封赏每家八县的土地,并且配给成千的士兵。官员们头戴高高的官帽,驾着马车,陪着皇帝出巡,帽带随风飘动。
故
事
王羲之练书法
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每天起早贪黑地练习写字,十一岁的时候就达到了成人才能有的水平。每次王羲之拿着作品去给老师看时,都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可他并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勤奋地练习写字。
小王羲之每次练字时都十分入迷。一次,书童为他端来了他最喜欢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都像没听见一样。书童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王羲之的母亲来到书房,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塞,弄得嘴巴上一片乌黑。原来他只顾专心地写字,错把墨汁当做了蒜泥。见此情景,王羲之的母亲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笑却把王羲之吓得呆住了,愣愣地看着母亲。
王羲之就是这样凭借对书法的痴迷,不停地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