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朝鲜战争
结束朝鲜战争
1953年1月20日,是就职典礼日。艾森豪威尔一家,在36位亲属及140位即将参加新政府的成员陪同下,在全国长老会教堂做礼拜。
做完礼拜后,是例行的会见老总统的时间。从去年11月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不欢而散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当艾森豪威尔的汽车到达白宫的门廊时,杜鲁门邀请艾森豪威尔到屋里喝杯咖啡,艾森豪威尔有礼貌地拒绝了,以表示他与杜鲁门的对立。
艾森豪威尔坐在汽车里等候杜鲁门出来。两位总统在冰冷的气氛中一起乘车驶向国会。
到了国会后,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走过华丽的圆形大厅,来到国会东侧。那儿有一个平台,一大群共和党人以毫不掩饰的喜悦心情,兴高采烈地进行着庆祝活动。
12时32分,弗雷德·文森大法官主持宣誓仪式。在艾森豪威尔发表就职演说时,他严肃坚定的表情,变成大家所熟悉的咧嘴微笑。他把手高举过头,手指做V字形表示胜利。人群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在一片掌声之中,他开始他的祈祷和就职演说。
他说,请求全能的上帝“使我们能全心全意为在场的人和全国各地同胞服务”。他没有忘记民主党人,接着又说:“但愿我们能合作,但愿在我们宪法概念指导下合作,成为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的共同目标……”
然后,他开始他的就职演说。艾森豪威尔强调要加强和盟国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在谈到外援和对外贸易时,他坚持认为,在经济上闭关自守是没有安全的。美国需要市场,要得到原料。他表示坚决支持联合国。
他还谈到了使他烦恼的生产率问题。他希望在农场和工厂中,产生更大的力量,更高的生产率,不管政治派别如何,大家都应该为振兴国家的经济而努力。
在这篇演说中,艾森豪威尔没有谴责雅尔塔协定,没有对减税或保持预算平衡作出承诺。他的讲话,受到大部分在场人士的欢迎。第二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正式履行美国总统的职责。
艾森豪威尔进入白宫后,千头万绪,但生活很有规律。大约在6时左右,他悄悄地起来,以免惊醒玛咪。吃过早点后,开始读早报。
他读报非常快,能很快熟悉报纸上的主要新闻。他通常看华盛顿出版的报纸,如《纽约时报》和《先驱论坛报》。他还经常阅读新闻杂志。
他和杜鲁门不一样,从不给报纸的编辑寄去表示愤怒的信件,但是他会给报社捎去几句表扬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栏目的话。要是他不满意某一栏目或报道,他就告诉他的亲密朋友,或者一声不响。
他不反对批评他的政策和行动,但对批评他的私人生活却很反感。这也只不过是对他的亲人们发发牢骚而已。
艾森豪威尔非常遵守工作时间。他以军人的纪律要求自己。8时准时来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18时,中间不休息。他吃午饭时,大部分时间也谈工作。有时还晚些。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他作出决定。他尽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作出决定。阅读大量材料,认真听取口头汇报和提出许多深刻的问题。
在办公室工作一天后,他会喝一杯鸡尾酒轻松一下。他严格限制自己饮酒。他通常的限量是在就餐前喝一杯掺了苏打水的威士忌或白兰地。
除了他自己做的饭菜外,对吃些什么,他都没有多大兴趣。使玛咪一直苦恼的是,不管什么东西摆在他的面前,他都是囫囵吞下。当了总统后,开始另外一种吃饭方式,一面看电视晚间新闻,一面吃饭。
晚饭后,如果没有讲演或其他约会,他就研究文件、报告、建议,直到深夜23时,然后在上床前画一个小时的画。他的床头读物是一些西部故事。
在这些小说中,没有什么复杂曲折的情节,结局是一目了然的,因为这些故事都是根据容易回答的问题来写的。读这类小说,艾森豪威尔用不着动脑筋而进入幻想世界,只会使他得到必要的休息。玛咪说,这些小说对于艾森豪威尔是最好的催眠剂。
艾森豪威尔和玛咪的关系是幸福的。除了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远征军总司令时外,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
早几年在迈那堡,玛咪专门定做了一张很大的双人床。1948年这张床从华盛顿搬到纽约。现在玛咪又把这张床摆在白宫内。
这张床是玛咪的指挥基地。她喜欢躺在床上,起码一直躺到中午,有时一整天。她在床上写回信,指挥管理家务,接待来访的人。
事实上,玛咪对丈夫十分忠诚,是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助手。她虽然不参与艾森豪威尔的工作,但是她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给他重要帮助。
当她的丈夫成为世界性人物时,她克服她原来的羞怯心理,而成为他的事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她款待他的有钱有势的朋友们和他们的妻子。
她还出席或主持许多大型的社会活动。她仔细地答复每封来信。她还记住给艾森豪威尔工作班子的助手、顾问、秘书们,以及他们的孩子,在他们生日和圣诞节时送礼物。
在公共场合,她站在艾森豪威尔将军身旁,穿着得体入时,显得快活。总之,她做到了艾森豪威尔要求妻子所要做到的一切。
2月1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举行了他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他已经宣布,如果可能,他准备经常地每星期会见报界,并打算允许电视记者进入办公大楼参加招待会。
在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尖牙利齿的记者们就提出了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朝鲜战争。
《先驱报》记者克雷格咄咄逼人地问道:“总统先生,你是否知道很多国会议员也认为,总统无权不和国会商议就将我们带进朝鲜战争?总统也无权派部队前往欧洲?”
艾森豪威尔打断她的话说:“这是我担任总统前很久发生的事情。在努力决定我自己的道路和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方面,已够我招架的了,我不想退回去解决别人的问题。”
当时,朝鲜战争前线的形势稳定下来。局部的军事行动仅在划分朝鲜民主共和国和南朝鲜边境的纬度沿线进行。
这样,在艾森豪威尔面前出现了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怎么来体面地终止这场实际上打输了的战争,同时又避免投降的后果,为美国民众“保留住面子”。
这不仅因为美国在朝鲜遭到了军事上的失败,而且也遭到了政治上的挫折。在朝鲜,美国的盟友第一次用“忘恩负义”来报答美国在战后最初年代,为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付出的心血。
艾森豪威尔在竞选胜利后,兑现他的诺言,秘密去了朝鲜一趟。这期间,美国的反战运动方兴未艾,要求停止战争的信件、请愿书、呼吁书如雪片一样飞向白宫。呼吁书的作者坚决要求停止在朝鲜的军事冒险。
目前的出路只有一个,即尽快签订和平协定。但是,在签订和约的路途上又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障碍。
当时,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突然表现出令人诧异的好斗性。他企图利用北朝鲜和中国战俘问题,破坏和平谈判,并使战事再起。李承晚宣称,如果需要,南朝鲜军队将单独战斗到底。
6月26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奉命会见了李承晚,“耐心地”向他说明了美国的立场,并许诺战后美国帮助南朝鲜重新建设。罗伯逊的话使李承晚明白,“在任何情况下美国都要实行停战”。
经过两周的会谈和施加压力,李承晚让步了,并且书面答应使他的军队处于联合国军的指挥之下。
1953年7月,美国时间26日9时38分,白宫接到板门店关于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的消息。艾森豪威尔准备在10时发表广播讲话。他坐在广播室内橡木大写字台前等候广播的时候,一个摄影记者问道:“您有些什么感想?”
艾森豪威尔微笑着答道:“战争过去了,我希望我的儿子不久就能回家来。”
他对美国听众的演说并不长,他表示对战斗和伤亡的结束非常高兴。
他说,射击已经停止,这是他以“感恩的祈祷”由衷地欢迎的一件事。然而,他仍认为,有必要提醒美国人民:
我们仅在一个战场上赢得了停战,而不是世界和平。我们现在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能停止我们对和平的追求。
他引用林肯的话来结束他这次低调的演说:
不与人交恶,而与人为善。